夏日养生常识你知道多少

2019-10-12 │ 夏日养生常识你知道多少 关于夏季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的致癌食物真的致癌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正确有效的养生保健是如何进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你知道的致癌食物真的致癌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不知从啥时开端,食品和致癌两个词被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路,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出食品和致癌两个关键词,电脑屏幕上就会弹出成千上万个对于食品致癌的页面,可乐、方便面,乃至牛奶、豆乳,这些大家常吃的食品都被冠以致癌之名。

牛奶

牛奶致癌的说法一直颇为流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生长与繁殖,引发癌症。陈君石指出,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体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而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IGF-1并不致癌。还有说法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它最早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喂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毒素诱发癌症。陈君石表示,黄曲霉毒素本来就是致癌物质,没有它,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所以,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致癌效果。事实上,牛奶中富含钙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于补钙。

隔夜菜

隔夜菜致癌说法的支持者认为,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陈君石表示,隔夜菜因蔬菜种类的不同,在保存不当、存放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是致癌物,只是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同时,是否致癌还要看有多大剂量。实验表明,隔夜菜虽然亚硝酸盐含量略有上升,但含量有限,对人体健康并不会构成实质的影响。

方便面

关于方便面有害的种种传言从未间断:有说方便面含防腐剂、抗氧化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内导致癌症等。陈君石告诉记者,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的有害传言也并不靠谱。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常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只要合法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至于担心方便面的碗里有石蜡也是杞人忧天。现在方便面生产中所用的纸杯其实是聚乙烯涂层纸杯,这种纸杯它能够经受泡面时的温度,还有非常好的隔水效果,而涂蜡杯早已被淘汰了。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吃得是否营养主要还得看食物是否多样化,只吃方便面营养并不均衡,但是也不会致癌。

豆浆

有传言说,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其实,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它有双向调节作用,体内雌激素低了它弥补不足,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雌激素高了,它会起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可预防乳腺癌,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相当于喝800~1200毫升的豆浆。

可乐

可乐致癌的说法最早来自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的一份公告,它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其实,焦糖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色素,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副产物---4-甲基咪唑。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和欧盟等国家中把它作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FDA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癌风险。

相关阅读

蕨菜致癌是真的吗


在生活中蕨菜是属于一种很常见的野菜,蕨菜虽然是属于野菜但是蕨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极为丰富,食用之后可以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平时生活中食用蕨菜的时候有的人就会比较疑惑食用之后会导致人体出现致癌的危险,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生活中食用了蕨菜之后是否会导致人体出现致癌的危险。

一、蕨菜致癌是真的吗

食用过多的蕨菜是会导致人体出现致癌的危险的,因为蕨菜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在被人体过多的吸收利用之后是会对导致人体健康出现一定的不利的影响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在食用蕨菜的时候建议还是适量食用会比较好,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蕨菜中含有的一些苯草酸、原蕨苷等物质都是很严重的致癌物质,食用之后会很容易导致人体患上胃癌、食道癌的危险,而且在平时生活中蕨菜大多数的食用方式都是将其腌制之后才会去食用,这种腌制之后的蕨菜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是比较严重的,过多的食用的话也是会导致人体患癌的几率增加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过量的食用蕨菜的话是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患癌的危险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食用蕨菜的时候需要注意。

二、蕨菜真的不能吃吗

1.蕨菜真的不能吃吗

蕨菜还是可以放心的食用的,因为蕨菜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致癌物质,但是如果不是过量的食用蕨菜的话都是不会导致人体健康出现什么不利的危险的,在平时生活中食用适量的蕨菜尝鲜之后即可,不需要将其当成主食食用这样也不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三、山蕨菜的好处

1.清热解毒

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的食用一些蕨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因为蕨菜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利用之后有很好的抑制病菌发生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适量的去食用一些蕨菜的话是有很好的抑制病情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因为热症引起的发烧或者是一些湿疹之类的病症的话都是可以食用一些蕨菜来进行改善的。

2.止血降压

在平时生活中适量的去食用一些蕨菜也是有很好的止血降压的作用的,因为蕨菜中含有的一些营养物质含量极为丰富,食用之后有很好的保护身体的作用,蕨菜中含有的维生素、皂角素等营养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利用之后可以很好的帮助控制人体内的血压、血脂对于一些高固醇或者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有很好的保护身体的作用。

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蕨菜的确是具有一定的致癌的危险,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食用蕨菜的时候需要注意,建议还是适量的食用会比较好,这样既可以将蕨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很好的吸收利用也不会导致人体患癌的几率增加。


隔夜菜真的会致癌吗?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致癌物的确存在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在植物体内有一些还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而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对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我们的所有饮食,水、肉、蔬菜、水果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欧美等国的统计,在正常饮食中,蔬菜是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而亚硝酸盐往往跟硝酸盐的转化相关。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绿叶蔬菜的含量最高。

除了蔬菜种类本身,硝酸盐的含量还跟种植方式、收割期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蔬菜之间,同种蔬菜的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之间,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大大不同。不过,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的差距。

“隔夜菜”,与“夜”无关

晚上炒了一盘菜,没吃完,第二天再吃,当然就叫“隔夜菜”。不过,正如有人问的:如果我半夜吃呢?如果我早晨炒了,晚上吃呢?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不过在菜被加热煮熟的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这条路也就被截断了。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本来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过程中,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细菌进入。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这样的一个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保存条件有关。最后菜中会有多少亚硝酸盐产生,首先取决于蔬菜本身;其次是做熟的蔬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长时间。

由此可见,“隔夜菜”确实是可能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如果,我们把买来的蔬菜放到“隔夜”之后再做,跟煮熟之后放“隔夜”有何不同?结果是,不管做成了“熟菜”还是把生蔬菜放到第二天再煮,菜中都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一旦产生,就无法去除。

“隔夜肉”,与细菌有关

我们顺便来说说“隔夜肉”的问题。肉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非常少,通常肉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地来自于细菌生长。跟蔬菜不一样的是,生肉也很适合细菌的生长,而且生肉本身携带的细菌可能更多。即使是在冰箱的“保鲜”温度下(通常40C左右),生肉放不了几天就会长出大量细菌。如果把肉煮熟,杀死了本来携带的“菌种”,就会要好一些。

不过,保存后的生肉在煮熟的时候会经过高温长时间的加热,长出的细菌会被杀死。而熟肉的加热通常要温和得多,已经产生了细菌不会被杀死,反而会更危险一些。

所以,对于肉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是每次少买,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如果要保存的话,尽量放在冷冻室中,基本上可以防止细菌的生长。“保鲜”储存的肉,洗干净、包好可以减少细菌的入侵机会。做熟的肉,也要密封,下一次吃的时候充分加热。对于肉来说,通常的加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成分,最多只是影响口味而已。

肉中本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不多。工业加工的肉类熟食,一般会含有一些防腐剂。最常用的防腐剂正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大量的检测数据。简单说来,就是合法使用量下不会给人体带来能够检测到的危害。但是如果来源不明的熟肉制品,超量使用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总结

如何保存和食用蔬菜

因为蔬菜对于健康有明确的好处,我们不可能因为“可能”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存在就不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保存蔬菜,就成了食品健康中很重要的问题。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条件主要是细菌生长,“隔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做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隔夜”并非亚硝酸盐产生的关键,加热也不会增加致癌物的含量。当然,蔬菜中的许多种维生素,在加热的时候会被破坏,多次加热的蔬菜也比较难吃。从“好吃”的角度来说,“隔夜菜”确实比较差;从营养的角度说,多次加热确实有一定影响;从安全性的角度说,加热并没有什么问题。隔夜菜,也完全没有传说中的“致癌”能力。

吃槟榔真的会致癌吗?


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台剧,所以知道了槟榔西施这个词。所以一直在想槟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经常一番查阅才知道,原来槟榔果是种中药材,一般生长在亚热带地区。虽然槟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其副作用也非常多,甚至是种一级致癌物。那么槟榔致癌到底是真的还是传言?槟榔到底有哪些作用?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槟榔的作用:

1.驱虫作用:

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尤其对绦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槟榔碱类似烟碱样性质有关,可以使虫体的神经系统麻痹。一般认为槟榔对猪绦虫的作用最强,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也有作用。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2.拟副交感神经作用:

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能兴奋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氢溴酸槟榔碱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缩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可使冠状动脉收缩。

3.抗病毒作用:

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4.抗真菌作用:

1:3的槟榔煎液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尚含有缩合鞣质、脂肪及槟榔红色素等成分。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绦虫有较明显的致瘫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证明槟榔中含对人体致癌的物质。临床常用于虫症、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

槟榔与癌症:

IARC在2003年8月7日最后确认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前,搜集了包括中国台湾、印度、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篇槟榔研究报告,并邀请16位专家研讨。医学专家认为,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这是导致口腔癌病变的主因。而IARC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其意义在于槟榔对人体致癌的流行病学上有充分证据。实际上,日本和美国曾对动物做过实验,已经证实槟榔会致癌。

所以,槟榔的药用价值的确非常高,不但能驱虫,还有抗病毒、真菌等作用,但是,通常营养价值越高的食物毒性也越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而槟榔致癌也得到了医学界的证实,所以在进食槟榔以前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爱吃腌菜真的会致癌吗?


不少女性爱腌菜,腌菜美味又开胃,流传大家认为腌菜会致癌,其实这些是误区,不是所有的腌菜都会致癌,那么,怎么吃腌菜不会致癌呢?

误解一:盐腌菜、暴腌菜、酱菜、泡菜、酸菜和韩式泡菜都是一回事

尽管这些食品都归《GB 271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范围管理,但是其制作工艺不同,发酵方式不同,所以危险也不一样。多项研究证明,由于乳酸菌不具备硝酸还原酶,严格的纯乳酸菌发酵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低的。泡菜腌制中所加入的鲜姜、鲜辣椒、大蒜、大葱、洋葱、紫苏等配料均可以帮助降低亚硝酸盐水平。需要酱制数个月的酱菜亚硝酸盐含量也很低。只有腌制几天就食用的暴腌菜,以及杂菌污染大、腌制时间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进致癌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国很多地区居民喜欢大量吃暴腌菜,还有很多居民喜欢自己把蔬菜切碎,加点盐拌一下,在冰箱里放几天,做脆口小菜吃。实际上这也是暴腌菜的变种,是不太安全的。很多调查发现,吃制作不当的腌菜,与胃癌、食道癌的高发的确存在关联,而且在样品中也查出了致癌物。

误解二:正规厂家的产品和小作坊产品的安全性是一样的

目前食品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差异甚大。少数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做到用人工选择过的安全菌种来接种,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从而保证产品的亚硝酸盐不超标。还有一些企业能够严格遵守传统工艺,腌制、酱制和发酵时间超过三周,甚至达到几个月之久,也会避免亚硝酸盐超标问题。从现有检测报道来看,正规企业产品的亚硝酸盐超标现象只是少数。

然而,部分小作坊、个人制作的腌菜、酸菜、泡菜等产品没有质量控制,生产程序混乱,无论是菌种、发酵条件、添加剂使用、储藏运输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隐患,安全难以保障。

从以上情况看出,我国应当对所有传统食品都制定一个指导性的工艺标准,明确指出生产中的危害控制关键点及具体要求,并系统性地研究食用各种酱腌菜对健康的影响。这方面可以向韩国泡菜学习,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制作西式泡菜的管理经验。消费者应当优先选择正规企业的产品,或按规范程序自行制作。

误解三:亚硝酸盐不超标的腌菜就一定能合格

按照目前我国对酱腌菜类食品的抽查检测结果,正规企业酱腌菜产品的主要问题是添加剂超标,比如防腐剂超标、糖精超标、亚硫酸盐超标等。

为了少放点盐避免口味过咸,同时又避免微生物过度生长,企业往往会加入防腐剂;

为了改善风味,可能加入糖精;

为了让颜色更漂亮一些,可能用亚硫酸盐漂白,或放一点色素等。

相比于亚硝酸盐,这些物质毒性都很小,但毕竟超过国家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

这里要说明的是,放入少量姜黄色素或红曲色素是无害的,它们都属于天然色素,甚至有一定的健康作用。

误解四:如果酱腌菜的所有指标都合格,就可以放心多吃了

无论酱腌菜如何优质,它们毕竟是含有较多盐分的食物,其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也有较大损失,故而不能与新鲜蔬菜的营养价值相当。

这里要解释的是,酱腌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和一定量的钙、镁、钾等矿物质,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也可以产生少量B族维生素,故而卫生合格的酱腌菜并非一无可取。

世界各国人民都喜欢食用酱腌菜,少量吃一点作为开胃食品是无妨的,但如果用它作为一餐中的主菜,替代新鲜蔬菜,就不妥当了。特别是慢性病人和少年儿童,需要更多地食用新鲜蔬菜来预防疾病或促进生长,并养成口味清淡的良好膳食习惯,故不宜多吃酱腌菜。

容易致癌的食物


人们为什么现在那么高的发病率,特别是一些癌症,发病率比较高,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大家都知道的,并从口入,很多的食物都是有致癌物质的,就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所以对于饮食不重视健康就会出问题,哪些食物是致癌的呢?

1、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有人说家里制作会不会好一些呢,其实不管是哪里制作,含有的这种有毒的物质是存在薯条中的,长期食用对健康是没有帮助的。

2、蛋糕、派类食物

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如果是经常食用这样的食物的话肯定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如果是低温情况下制作的话这样的物质会少很多,想对比较安全。除了蛋糕类的食物以外,速溶咖啡也是要注意的,因为加工以后就会含有很好的致癌物质,所以爱喝咖啡的你一定要注意了。

3、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这样的物质在高温的加热的情况下就会散发,而且存在很多的食物中,薯片是大家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对于健康是很有影响的,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关于食物的致癌性的问题,上面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可以看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吃的最多的食物的类型,也是现在人们为什么容易出现癌症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食物就是致癌的最关键的问题,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让这些食物伤害到我们的身体。


你知道吗?馒头吃错了也会致癌


馒头是我们常见的主食,在我国的北方,馒头能够一日三餐都作为主食来吃,在我国的南边,馒头大多数人会作为早餐来吃。可是你们家的馒头是自己做的呢还是买的呢?买馒头的话你是挑选哪种馒头呢?相信许多人会挑选白白胖胖的吧,至少小编我就喜爱白胖的馒头,直到有一次,一位医师朋友告诉我,白胖的馒头含有吊白块,吃多了,致癌,吓得我再也不敢吃了。

医师正告:这两种馒头会致癌

一、白胖馒头

许多人在超市买馒头,会发现馒头奶白色的,看着就想咬一口。可是你知道吗,真实的面粉馒头可没这么好看,带有一点暗色,不可能想漂白粉洗过一样的皎白。如果是特别白的馒头,一般被不法商贩添加了增白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系以福尔马林结合亚硫酸氢钠再还原制得,有漂白效果。遇酸即分化,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端分化出有害物质,120℃下分化发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

吊白块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肺、肝脏和肾脏损害极大,普通人经口摄入纯吊白块10克就会中毒致死,国家明文规定禁止在食物加工中使用。它的效果:漂白、防腐、增强韧性。损害:分化发生的有毒气体可使人头痛、乏力、胃口差乃至导致鼻咽癌等疾病。藏身之地:豆腐、豆皮、米粉、鱼翅、糍粑等。现在多有不法分子用于食物增白,造成了很大损害。

二、烤馒头片

烤得金黄的馒头片是许多人的独爱,有时分还能拿它当零食,喝下午茶的时分,来两块馒头片,也不失为一种甘旨,可是你知道吗?关于饼干等用面粉制造的零食来说,颜色越深,丙烯酰胺含量越高,宜少吃。油炸薯类、大麦茶、速溶咖啡、玉米茶、谷类油炸食物、谷类烘烤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淀粉类食物在高温(120℃)烹调下简单发生丙烯酰胺。 研讨标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物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讨人员首先报导,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物,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

依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研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经油炸之后,都会发生丙烯酰胺。研讨已知丙烯酰胺可致癌。

所以,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必定不能只看颜色,不能为了美丽才买来吃,而应该是购买健康的食物。

比方购买馒头,不要买这样的:1、太白的不要买;2、不要买有冲鼻气味的馒头,一般的馒头应该有股面粉的淡香;3、馒头最好自己做,要养成少在外面吃饭的习惯。

吃了蕨菜是100%致癌,这是真的吗?


对于蕨菜这种野菜,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知道的。每年春季的时候都是蕨菜生长旺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田野里挖蕨菜来吃,这种野菜口感非常好,而且也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现在网上有传言说蕨菜是一种可以致癌的野菜,吃蕨菜致癌是真的吗?

吃了蕨菜是100%致癌?

蕨菜致癌这一说法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网上也有许多文章说吃了蕨菜是100%致癌的。经过一系列的动物喂养实验以及调查研究表明,蕨菜的确含有致癌物质,蕨菜中含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诱发癌症。蕨菜中还含有像黄素类的物质,这物质会激活癌细胞,协同和促进已发生的癌症的生长,导致严重恶化。但是这些致癌物质对人体影响多大尚未有足够的临床研究。

教授介绍,日常接触的腊肉、火腿、腌菜等食物属于1类致癌物,按照划分标准,其致癌证据的充分性是高于蕨菜的,所以100%致癌是不可信的。

那怎么吃蕨菜比较安全?

蕨菜吃了一两次不会立刻就得癌症。如果你并不是很喜欢吃蕨菜,那就没必要去尝鲜了,如果你很喜欢这种食物,蕨菜烹饪至熟透可以大大降低原蕨苷的毒性,经过正确处理后的蕨菜,致癌风险并不大。所以,尽量少吃凉拌类的蕨菜,也不要当做主食一样大量食用。

教授指出,蕨菜当中确实是含有致癌的物质,但也不是说只要吃了蕨菜就会诱发癌症,癌症的发病因素很复杂,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单纯一个因素是没有决定作用的,只要不是经常吃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的担心。

五种最致癌的食物组合你造吗


【海鲜与啤酒易诱发痛风】

海鲜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如果吃海鲜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难排的尿路结石。

如果自身代谢有问题,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至于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牛奶与巧克力易发生腹泻】

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巧克力则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会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钙,食用后不但不吸收,还会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影响生长发育。

【火腿与乳酸饮料易致癌】

常常吃三明治搭配优酪乳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含有机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

因为,为了保存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不要常常食用这类加工肉品,以免增加致癌风险。

【水果与海鲜不容易消化】

吃海鲜的同时,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产品中的蛋白质,会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

老中医建议,人们吃海鲜后,应间隔4小时以上再吃这类水果。

【萝卜与橘子易诱发甲状腺肿大】

萝卜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如果同时食用大量的橘子、苹果、葡萄等水果,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经细菌分解后就会转化为抑制甲状腺作用的硫氰酸,进而诱发甲状腺肿大。

烧烤会致癌吃了这些食物可以减少致癌


很多人都喜欢吃烧烤,烧烤确实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哦,不同的食物都可以做烧烤的,比如说肉类啊,蔬菜,还有海鲜等都是烧烤可以选择的食材,当然常吃烧烤对健康不利,会产生致癌的物质,所以一定要吃以下这些减少致癌物质的食物哦。

吃烧烤后来根香蕉

烧烤类食物会产生较多的致癌物质。最新研究发现,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致癌作用,保护胃肠。所以如果你经常吃烧烤的话不妨吃完烧烤吃个香蕉吧。

吃蟹后喝生姜红糖水

蟹肉属寒性,脾胃虚寒的人吃后可能引发胃痛、腹泻、呕吐等。有专家指出:吃蟹后喝一杯性温的生姜红糖水,能祛寒暖胃、而且还可以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具有缓解胃部不适的作用哦,所以大闸蟹吃完以后来杯生姜红糖水吧。

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

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腻食物较多,喝杯糖分低、纤维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芹菜中的纤维素可以带走部分脂肪。所以喝芹菜汁以后可以减少脂肪堆积的作用,解除油腻,对保持健康有很好的帮助哦。

吃速食面后吃点水果

吃完速食面后吃一点水果,如苹果、草莓、柳丁、猕猴桃等,可以有效补偿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不足。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同时也可以减少致癌物质的发生。

关于吃完烧烤应该吃的食物缓解致癌物质的食物,上面介绍了几种,这样可以减少吃烧烤的一些副作用或者是癌症的发生。比如说香蕉啊,红糖水,芹菜汁,还有水果都是减少致癌物质的食物类型,大家不妨以后生活中利用起来吧。


致癌的这事你每天都做


长久以来,人们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那笑一笑能不能让肿瘤君滚蛋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从科学视角告诉你,好情绪是如何打败肿瘤的。

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专家解释说,癌细胞原本是体内的好公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诱发基因突变,不听从组织安排,肆意生长、掠夺资源、排挤正常细胞,进而演变为人体小社会里的一颗毒瘤.而人体就是癌细胞的宿主,情绪变化就是宿主因素的一部分。

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2010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将遗传背景相同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比较大的空间生活,里面有迷宫、玩具、房子、滑轮等玩具,小白鼠可以玩耍、交流,被称为快乐小鼠;另一群则放在固定的小空间内,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对两组小白鼠诱发肿瘤(黑色素瘤、胰腺癌等),结果发现,快乐小鼠诱发出的肿瘤比对照组小很多。

这证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的抗癌通路:大脑皮层良性刺激会使得海马区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多,进而影响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然后通过影响脂肪组织达到抑瘤效果。简言之,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在恶劣的心境下,对身体的危害更大。专家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科研数据:研究发现,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一般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约半数肿瘤病人会进入焦虑状态,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

另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及整个宿主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同样是查出了肿瘤,有的人被吓倒了,天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有的人想得开,每天去公园锻炼,四处旅游。后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远大于前者。专家说,肿瘤细胞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这段时间内叫癌前病变。

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情绪好,就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44岁年龄段几乎翻倍,达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50岁以后肿瘤发生风险大大提高。

专家解释说,一般来说,50岁以后人体从强盛开始走向衰弱,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都在逐渐下降,使得肿瘤发生率迅速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肿瘤也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专家同时指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衰老的进程也不一样,对肿瘤的发生都有影响。

专家说:以往治疗肿瘤就是开药、开刀,以期杀死肿瘤。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有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要治疗人这个整体。

如果人这个宿主垮了,那肿瘤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效果是有限的。肿瘤治疗是综合性的,要对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干预。

老百姓口中有个肿瘤的1/3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本身;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1/3病人是被吓死的。专家认为,这个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老百姓对肿瘤有一种特殊的惧怕心理-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

没有人说得了心脏病或糖尿病被吓死了,却偏偏把肿瘤提出来。专家说,很多人查出肿瘤后就特别恐惧,进入了焦虑抑郁状态。有时医生的一句话、家属的一声叹息,都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心情。

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抑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高22%.这不免让我们反思,人体和肿瘤之间必须要有个你死我活的决斗吗?

专家说,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吃降压药、降糖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特效药,肿瘤也一样。

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肿瘤,将其看成一种普通慢病,人体和肿瘤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加强抗病能力。这就是近年来受到肿瘤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带瘤生存理念。

肿瘤防治要从娃娃抓起

调查显示,中老年群体是最关注健康知识的,但目前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呈年轻化趋势。专家呼吁,预防癌症应战略前移,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相关教育和知识普及,教会孩子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好的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应是全生命过程的,到了五六十岁再来做这件事就晚了。

专家认为,首先,科学工作者要通过社区科普讲座、媒体传播等途径,不断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告诉老百姓。正确认识肿瘤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其次,医生要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见病不见人是必须纠正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再次,病人自己要振作起来,不能仅仅依靠医生,而要积极配合治疗,认真生活,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出去游玩或者做公益事业。这些都是医生所不能替代的。

从国家层面来讲,专家呼吁,肿瘤的康复治疗要引起重视。三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要看很多病人,还有科研任务,想做到关注每个病人的心态、生活方式还比较难。

这需要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比如一些社区医院就可以从事康复工作,加强病人的精神和营养指导。另外,家庭是最好的康复环境,家属有责任为病人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三句话构建积极心态

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心理状态一般,并不比别人高明,我调整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句话-总结自己,学习人家,耐心调节未来。

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

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专家说,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第二句: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

我常看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能帮助自己的书。专家强调,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专家提出,从精神状态来说,人最好永远不要退休。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我并不是要求老年人都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挣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本领,换一种方式去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给社会。

与此同时,老人的身心也能保持在积极状态。专家解释说,如果人在精神上退休了,就会失去价值感;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生命处于停滞状态,身心机能都会下降。

他建议,国家可以建立一些老年基地,给老有所为者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在这里,音乐家可以教人唱歌,画家可以教人画画,科学家可以做科普。知识层次不高的老人可以在社区发挥作用,比如身体好的大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照顾老弱病残;会修水电的、会理发的老人,可以义务帮忙。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社区来推进。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