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喝茶养生

2019-10-12 │ 春季喝茶养生 男性喝茶养生

喝茶加按摩 轻松摆脱痛经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养生保健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喝茶加按摩 轻松摆脱痛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性朋友还为痛经常常感到烦恼吗?今天微微健康网小编介绍喝茶加按摩,让你轻松摆脱痛经。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一下吧。

根据止痛药厂商调查,近9成成年女性有经痛问题,专家设计缓经痛茶饮,以具活血行气功效益母草为主,再依体质添加药材,例如易便秘、经血鲜红者,可加白芍凉润身体;腹泻且经期有血块者,可加泽兰去湿;患子宫肌腺瘤、巧克力囊肿者,可喝添加归尾化瘀通窍;焦虑、压力大的经期失调者,可加玫瑰花安定神志。

一、喝茶饮缓解痛经

经期前2天~1周前即可开始饮用,缓减疼痛的效果较佳。经期第一天也可饮用,但要注意连续喝3天就要停止,以免经血排出过多。以下做法皆相同,将材料皆分成4份,每份加250c.c。沸水,焖约5~1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饮用,2天内喝完。

1、火热型茶饮

材料:益母草、白芍、黄芩、延胡索各3钱,香附2钱,当归1.5钱,红糖适量。

功效:益母草活血利水;香附抗菌,抑制子宫收缩;当归去瘀血;白芍可镇痛;黄芩消炎;延胡索行气;红糖补血排毒。

2、寒湿型茶饮

适合经血略黑有血块,四肢浮肿,腹泻者。

材料:益母草1.5钱,香附、泽兰、白芍、茯苓、艾叶各3钱,红糖适量。

功效:益母草活血利水;香附抗菌镇痛,能抑制子宫收缩;泽兰可去体内湿气;白芍可镇痛;茯苓利水去湿;艾叶可温经去湿气;红糖补血排毒。

3、郁闷型茶饮

适合情绪焦虑易紧张,压力大、睡眠差者。

材料:益母草、玫瑰花、川芎、白芍、川楝子各3钱,当归1.5钱,郁金2钱,红糖适量。

功效:益母草活血利水;当归去瘀血;玫瑰花安神;川芎活血袪瘀、袪风止痛;白芍镇痛;川楝子清肝火去湿热;郁金有疏肝解郁、行气;红糖补血排毒。

4、瘀阻型茶饮

适合子宫肌腺瘤,巧克力囊肿等经痛严重者。

材料:益母草、归尾、白芍、赤芍、川芎、延胡索各3钱,香附2钱,红糖适量。

功效:益母草活血;香附抗菌,能抑制子宫收缩;归尾具活血;白芍可镇痛;赤芍利尿散血;川芎活血袪瘀、袪风止痛;延胡索行气;红糖补血排毒。

益母草除了具有温经活血功效之外,同时不会上火,因此很适合用来做为缓经痛茶饮的主药材。

Ys630.com相关知识

美食营养加按摩 轻松吃出萝莉脸


导读:冬天寒冷,人们都会穿衣御寒。但是整个人都会显得很臃肿,尤其是脸部。那么,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可以快速瘦脸呢?那下面就让小编给你介绍几种方便又简单的方法吧!

按摩加饮食 瘦出小V脸

方方正正的脸型对男性来说是体现男人味的象征,但是如果是女性就不同了,很多女性都因为拥有一张国字脸而烦恼不已,不知道该如何瘦脸。今天小编就推荐MM一些简单的瘦脸按摩运动和瘦脸食物来消除国字脸。

骨骼型国字脸瘦脸法

Step1 用手掌根部抵住颧骨处,同时头部向手掌抵住那侧转动,形成一个对抗力量,持续5到7秒后放开,休息一会再重复,约5次。

Step2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用手掌根部抵住下颚重复约5次。

Step3 握拳轻轻弹位于耳垂后连接至锁骨内侧端得胸锁乳突肌(转头时脖子处出现的肌肉)5-7次。

脂肪型国字脸瘦脸法

Step1 双手屈肘打开,利用手掌虎口处倒转握住头部,四指放在头后方固定。然后用拇指按压颧骨下缘并向耳朵方向拨动,共5次。

按压的时候脸部会有酸痛感,按压后会有发烧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现象。

Step2 轻轻握拳,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脸颊下方肌肉最突出的部位,然后一边按压一边向嘴巴方向拨动。每次约5-7秒,共5次。

刚开始时会感觉相当酸痛,但持续一周后酸痛感就会渐渐消除。

五种瘦脸食物

1.菠菜

菠菜含丰富的钾、维生素A和维生素C,但要注意烹调方式,菠菜相当容易流失营养。

2.豆苗

绿色的豆苗菜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其中当然少不了有利消除水肿的钾,而且豆苗菜可以强化咀嚼功能,是促进口腔活动的优质食品。

3.冬瓜玉米汤

冬瓜和玉米有去脂肪、去水肿作用,而且这种汤的煮法也非常简单,持续喝一至两个月,一定能见效。要少吃高盐分食物,否则会加重浮肿。

4.胡萝卜

每天早上喝一杯现榨的蜂蜜胡萝卜汁,养颜又美容。

5.坚果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油脂,可使支撑脂肪的肌肉纤维变得强壮有力。

每天几分钟 轻松瘦出巴掌脸

要说减肥,当然脸最重要,迷人的瓜子脸是MM的最爱。目前,瘦脸方法有很多,不多还是脸部运动最有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了几种有效的运动瘦脸方法,看看哪个更合适你吧。

推荐:四种瘦脸运动

1.像平时吹泡泡一样努力地鼓起嘴,最少要坚持十秒钟;然后再努力地瘪起嘴,也是要坚持10秒钟。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减少脸上的赘肉。

2.嘴略微张开,下颌左右移动,反复上30次左右。每天坚持做上2-3次就可以了。

3.慢慢地抬起头,看天,然后张开嘴,舌尖使劲地向上送,坚持上10秒钟;然后收回舌头,再闭上嘴,慢慢地低下头,重复上10次,可以减少下颌部位的赘肉。

4.同时也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因为按摩也是消除面部脂肪的简单方法,不过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正确,以免受伤哦!

①按捏脸上肉特多的地方:涂上一点儿瘦脸的按摩膏,然后呢在脸上肉最多的地方使用捏捺的手法,从里往外拉伸,记住动作一定要轻一些。

②揉按面颊:手掌呢要紧贴着双颊,然后按由里向外的顺序按摩肌肤,这个动作需要1分钟左右。

③托下颌:用双手轻轻地托下巴,然后有节律地反复做1分钟左右。

④轻托脸部:双手放于两下颌,轻轻地按摩并提拉。

⑤双手轻拂面部:用双手轻轻地抚摸整个面部,停留3分钟。

美食加营养 吃出萝莉脸

有些人就是减肥减的只剩骨头了,可是脸还是那么大,究其原因是天生遗传。那有什么好的瘦脸方法能快速瘦脸呢?不要着急,我这里告诉你几个快速瘦脸的方法。对于很多嫌自己脸不够fit的女生来说,往往以为减肥就可以顺便让脸变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瘦脸观念。

对于很多嫌自己脸不够fit的女生来说,往往以为减肥就可以顺便让脸变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瘦脸观念。瘦身不等于瘦脸。

尤其不健康的瘦身方式,如节食或者过度依赖减肥药,都是破坏身体健康的元凶,不仅会让身体状况变差,还会间接影响脸色,使眼周出现小细纹,脸颊乱冒痘痘,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哦!

快速瘦脸的方法:细嚼慢咽+小脸健康餐每口食物两侧咀嚼30次

很多人都会忽略饮食习惯对瘦脸的功效,其实牙齿咀嚼时产生的唾液激素能够帮助活化大脑,让大脑更加积极地指挥身体的新陈代谢。

而且多咀嚼纤维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芹菜,粗粮消化饼干,能够预防便秘,使身体时时保持轻盈状态。另外,牙齿的咬合还会使整个口腔的肌肉活动起来,不正确的咀嚼方法不仅会影响你匀称的脸形,甚至会使腮帮变得特别突出,这样即使吃得再少,也是一张大饼脸!

要想瘦脸正确的咀嚼方法是:最好一口食物能够在牙齿两侧细嚼15~25下,而且要轻嚼慢咽,这样才能够让脸形越来越标致立体。

摆脱痛经 6保健按摩法


编者按:有些女人在经期有疼痛的现象,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痛经有哪些症状?如何通过按摩来缓解疼痛?有哪些显而易见的按摩手法?文中会一一的介绍。

(1)操作:

①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立其旁,用拇指点按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劳宫穴、调经穴(足底涌泉穴外一寸)各1分钟。

②用手掌在小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按揉3~5分钟。然后提拿小腹部数次。

③用手掌由脐部向耻骨联合推摩20次。肾保健按摩 试试这3大健肾穴位

④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立其旁,用小鱼际在腰背部做滚法约5分钟。重点在腰骶部。

⑤点按肾俞、关元俞、次髎穴3~5分钟。

⑥用空拳叩击腰骶部30次。

(2)随症加减:

①经期小腹胀痛,血色紫暗有瘀块,胸胁乳房胀痛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穴各半分钟,拿揉血海、三阴交穴以酸胀为度。

②经期小腹冷痛,甚则牵扯腰骶疼痛,畏寒便溏,术者用手掌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穴以透热为度。

③经期小腹绵绵作痛,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术者用手掌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摩腹加揉中脘穴2~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编者按:当女人怀孕时,那种喜悦是无以形容的。那么,孕妇在生活中,需要做些什么保健呢?适用于孕妇的保健按摩有没有呢?具体的按摩手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文章吧。

1、头部:

(1)按压太阳穴:两手中指放在太阳穴,轻轻用中指按压。头部觉得沉重时可按此穴位。 肾保健按摩 试试这3大健肾穴位

(2)按压头顶的穴位:左右耳间连线与两眉之间中心垂直向上的直线在头顶的交叉点就是头顶的穴位(百会),用两手中指按压此穴。头晕时按压此穴位很有效。

2、肩部:

(1)按摩肩部:涂上按摩油,螺旋式地从脖颈按摩至肩部。可缓解肩酸。

(2)按摩手臂:搽上按摩油,轻轻按摩从肩到手腕的肌肉,另一侧亦如此。可缓解肌肉紧张。

3、胸部:

妻于仰卧,丈夫两手重叠,放在妻子心口窝处,便心口变得温暖。此法缓解除心口紧张。

痛经的症状和病因

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7)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8)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9)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10)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11)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12)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13)空气不好受某些工业或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经。

总结:综上所述,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这个就不一一的再说明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生活的一个规划,作息时间要规律,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不吃药也可以轻松摆脱痛经烦恼


导读:痛经除了本身身体构造的问题和遗传问题还有后天形成的原因,你又属于哪一种?如果你有一下任何一种坏习惯请及时纠正,因为这些不……

痛经除了本身身体构造的问题和遗传问题还有后天形成的原因,你又属于哪一种?如果你有一下任何一种坏习惯请及时纠正,因为这些不良情绪和习惯不但会导致痛经,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甚至导致不育不孕症。

痛经的产生,一般是气血瘀滞所致,即不通则痛。导致气血瘀滞的原因,常见的有三个方面:

1.爱生气的女孩:情志郁结,肝气不疏,气滞导致血瘀。这类患者,往往平素情志郁结,性格或沉闷,或易于动怒,在行经前有明显的乳房胀痛,或胁肋胀满,性情急躁易怒,经期小腹部疼痛,经水红紫,舌质红。

2.爱吃冷饮的女孩:寒凝胞宫,导致寒凝血瘀。此类患者,往往有平素嗜食寒凉,或有明显的受外寒史,如穿衣单薄,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或经期受凉史,或者先天阳气不足,为虚寒体质。其症状为平时手足发凉,腹部疼痛剧烈,腰部酸疼,月经色黑、量少,经期延后,舌淡苔薄白。患者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等。这类性质的痛经占到痛经的90%,最为常见。

3.人流过多的女孩:湿热内侵,导致瘀血阻滞。这种证型的痛经,多为频繁人流,导致生殖系统气血虚弱,抵抗力下降,引起外邪入侵所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多为频繁人流引起附件炎、盆腔炎所致,患者除经期腹痛、腰痛之外,常有平素腹部的隐痛。

痛经女孩要这样调养:

痛经的患者,除在平时注意行为调护,如经期要穿衣保暖,不碰或少碰冷水之外,饮食调养对痛经亦非常重要。痛经的女孩,饮食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减少寒凉饮食的摄入:如冰镇饮料、冷水;寒性食品,海鲜类、凉性水果如西瓜、葡萄、梨、脐橙等的量。

2.增加温热食品,肉食类如牛肉、羊肉、狗肉、鸡肉等,可以加入生姜、陈皮、枸杞子、红参等炖服。

经前食疗:

A、生姜胡椒水:生姜10g、白胡椒籽7粒、红糖3匙。冷水半碗,小火烧开3min后离火,滤出糖汤,弃渣。行经期热服,每日1-2次。

B、山楂红糖水:山楂肉15g,红糖30g。将山楂加水两碗文火煎至一碗,加入红糖再烧片刻,即刻热服。

C、阿胶膏:黄酒100g,阿胶20g,红糖适量,用适量温开水溶化,待阿胶全部溶化后煮沸5min,取汤趁热饮服,每日1-2次,连饮2-3天,在痛经发作时饮用本品效果较好。

D、月季花汤:月季花三朵,黄酒、红糖适量。加水文火煎,去渣,加红糖及黄酒适量。每日次温服。能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闭经、痛经诸症。

E、姜枣红糖汤:取干姜30克,红糖30克,大枣30克,用水煎汤服用,1日分2次服,此方宜用于寒湿凝滞性痛经。

F、当归乌鸡汤:乌鸡1只,当归100g,黄芪30g,生姜5片。把乌鸡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料,吃肉饮汤。

4.药物选择:宫寒的,可以多吃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三七胶囊等,爱生气的,可以多吃加味逍遥丸,这些药物药店都能买到。

5.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同身四个横指的宽度,属于任脉。任脉起于胞宫,艾灸关元,可以很好地改善宫寒诸症,包括痛经。每日或隔日灸20分钟,会很快改善症状的。

痛经长期困扰广大女性,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快学起来治疗痛经的小妙招吧,彻底摆脱痛经带来的烦恼,让你的生活真正轻松每一天。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治疗痛经不仅要依靠药疗和食疗,往往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也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4招教你轻松缓解痛经


每个女性朋友都或多或少的被痛经所困扰,那么大家平时都是怎么缓解痛经的呢?今天小编告诉你痛经按摩也可以有效缓解的哦,那么痛经按摩哪个穴位是有效的呢?今天就带您一起学习痛经穴位按摩手法,让您轻松摆脱痛经的困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四个有效治疗痛经的穴位 常按摩能缓解不适

痛经是我们每个女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人选择药物来缓解痛苦,可是止痛药吃多了就会产生依赖性,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物理方法更加健康。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穴位是可以治疗痛经的呢,经常按摩的话对我们的子宫也是很有好处的哦!

接下来分享四个能治疗痛经的穴位,常按摩对子宫也有好处哦。自我按摩缓解痛经法,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小孩子因为抵抗力不是太好,所以小的时候会生很多疾病,但是,吃药又不是太管用,打针对小孩子伤害太大。所以说大家都想要一种很有效的治疗小孩子疾病的方法。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按摩小孩子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子因为消化功能不是太好,所以说会常常的胀肚子,在中医上也被叫做“积滞”,这时因为小孩子长时间不活动,吃的东西不好消化,所以就会导致消化不好。

饮食不规律,吃饭习惯不好,吃一会儿玩一会儿,或者遇到爱吃的东西暴饮暴食等,都是造成积食的常见原因。

除了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不适,孩子积食还时常出现睡眠不踏实,睡觉时身子不停翻动、磨牙,口臭,手心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小儿积食肚子胀中医按摩方

如果小孩子有积食的现象,那么以后吃东西一定要少一点,不能吃的太多,在配合一点流食就很好了。

另外,积食是“标”,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脾虚”,脾虚的孩子更容易积食。因此,平常可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栗子、小米、红枣等,少吃生冷食物、避免着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穴位按摩和推拿手法对小儿积食效果良好,且方法简单易行,自己在家中就可以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推下七节骨

“七节骨”是从第四腰椎到尾骨末端的一条直线,操作者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地直推即可。

2.补脾经

将小孩子的手摊开,然后用大人的大拇指来按摩小孩子的大拇指,要按着掌纹来按摩。

3.清大肠

从孩子虎口开始,沿食指外缘(桡侧)推到指端;

4.清胃经

操作者左手握住孩子拇指,右手拇指从孩子拇指手掌面的第2节推向指根。

以上各动作每次重复100~300次,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症状轻重适当增减次数。

按摩前,操作者可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涂抹双手,以免损伤孩子皮肤;按摩力度适中,不要太大、太猛;饭后半小时内不可进行推拿按摩。

痛经穴位按摩

女性痛经不怕 穴位按摩缓解女性经期腰酸

1、热敷关元穴

位置:在肚脐下3寸的位置。

将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然后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这个横向的宽度就是3寸。

以它为准,找到肚脐下四指处的关元穴。

方法:在热水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然后打湿毛巾,稍微拧干后用热毛巾热敷关元穴,待毛巾温度降低后再重新打湿、拧干、热敷,这样反复热敷10分钟,每天都坚持,就能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有效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等MC不适症状。

2、按压合谷穴

位置:并拢食指和大拇指,就能看到一块凸起的肌肉,这块凸起肌肉的最高点处就是合谷穴。

方法:每天一有时间就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的合谷穴。

每次按压时都稍用力,然后保持5秒钟,再松开、再重复,这样反复按压3分钟。

每天都坚持按压合谷穴,就能有效缓解MC期间得偏头痛和腰酸症状。

3、艾灸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很好找,就在你的内脚踝尖向上三寸的位置。

将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然后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这个横向的宽度就是3寸。

以它为准,找到内脚踝尖向上四指处的三阴交。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艾灸三阴交30分钟,就能激活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阙阴肝经这三条足部的阴经,改善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量不规律的症状。

4、按压太冲穴

位置:从第一、二脚趾的趾缝向上量约一横指的位置,就是太冲穴。

方法:每天一有时间就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一只脚的太冲穴,每次按压时都稍用力,然后保持5秒钟,再松开、再重复,这样反复按压3分钟。

每天坚持就能有效缓解MC期间的烦躁情绪。

5、热敷命门穴

位置:命门穴和你腹部的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是前后相对的。

所以,只要以你的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与你的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方法:可以在热水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然后打湿毛巾,稍微拧干后用热毛巾热敷命门穴。

你还可以在命门穴直接贴上一个暖宝贴,这样就可以缓解MC期间的腰酸和腰痛症状。

结语:现在许多的女性朋友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出现诸多的身体问题,痛经是最常见的一种。所以我们更要注重自身的健康,学习一些正确有效的按摩手法,健康的缓解痛经。那么广大朋友们都学会这些手法了吗,可以带给身边的朋友们试试哦,希望大家都能摆脱痛经的困扰!

痛经按摩

按摩能够扫除痛经障碍

痛经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去医院,会选择喝红糖水,选择一些安全有效的物理方法来缓解痛苦。最常见的是用热水袋敷在小腹上,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适用的,因为只有宫寒引起的痛经这样的方法才有效。

那么其他的痛经有没有缓解的办法呢,正确的物理方法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按摩手法来缓解痛经,不管你是什么体质,只要方法正确,都有不错的效果哦!

1、按摩小腹

两手交叉叠放后放在小腹中间,然后缓慢的按摩腹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一直到小腹微微发热为最好,时间以五分钟为适宜。五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通过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从而达到调理痛经的目的。

2、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

用左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如果出现酸胀感的话为最好,按摩一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我国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穴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穴位,特别是对于调理女性月经有着独特的作用。大部分痛经的女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从而导致不通则痛,而通过按摩太冲穴可疏肝行气止痛、进而缓解女性痛经。

3、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用你的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如果是宫寒所引发痛经的女性,还可以用艾条悬灸足三里。

足三里穴也被称为长寿穴,经常按摩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对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治痛经的功效。

食疗加按摩 应对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生活中时常容易碰到的急性肠胃疾病。大多数是由于饮食健康问题或者肠胃过于敏感导致的。急性肠胃炎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西药或者挂水。但是也容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健康影响。那么,本篇我们就来说一说,遇到了急性肠胃炎,都有哪些食疗的小偏方,以及中医按摩手法,食疗加按摩,足以应对急性肠胃炎,不再让急性肠胃炎困扰您的健康。


食疗小偏方:

1、白扁豆汁治疗急性肠胃炎(呕吐不止者)

原料:白扁豆50克。

制法:将白扁豆放人锅中,加人适量水,煮成汁服用,每日2次。

功效:白扁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消署化湿、消暑解毒、养胃下气、补虚止泻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2、车前子粥清胃热、消浮肿

原料:梗米5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将其放人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熬济取汁,将粳米加入汁液中熬成粥,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车前子具有清胃热、利小便、消浮肿的效用。

3、砂仁粥化湿开胃

原料:砂仁5克,粳米适量。

制法:将砂仁研成细末,将梗米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粥熟后将砂仁末加人其中,再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主治急性肠胃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等症。


按摩疗法:

1、取穴:小肠穴

由上向下按摩小肠穴5分钟,可以治疗治疗急慢性肠炎、胃肠胀气、腹泻、腹部闷痛等病症。

2、取穴:太白穴

浴足时用平补平泻法按摩太白穴40次左右可以治疗急性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