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气运动养生法

2019-10-12 │ 中医真气运动养生法 春季气养生

中医养生:调好“气”不生病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医养生:调好“气”不生病”,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气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向记者介绍,中医讲的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贯穿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气的生成和运行异常都会导致疾病。

郭蓉娟说,人的情绪变化以及外在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人体气机。例如,大怒会使人肝气逆而上行,恐惧会导致气机下陷,而人体受寒气侵袭时会气收,久病又会伤气。

因此,生活中调气、养气非常重要。保持心态平,避免大喜大悲等强烈的情绪变化;适当放慢生活节奏,饮食清淡,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每天可午睡半小时;气温变化剧烈时注意添减衣物,避免受热受寒。

还有两种养气的好方法,一是深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均匀;细,就是不能粗猛。二是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具体操作方法:可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相关阅读

中医养生 教你拉耳朵补肾气


导读: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补肾,肾不好则会累及到人的身心健康。那么中医补肾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如何通过日常按摩手法就能达到养肾的目的呢?吃什么补肾呢?


女性

中医养生 教你拉耳朵补肾气

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面色看出健康状况,耳朵也能反映你的肾是否健康。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虚,通过刺激耳朵穴位可治多种疾病,还能强肾健身。

中医认为: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

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因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西方认为:耳朵里隐藏着许多密码,通过耳朵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和天赋,甚至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从耳朵刺激点测出内脏疾病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亦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所以,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肾壮腰,增强听觉,清脑醒神,养身延年。

按摩耳朵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

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9、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10、养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气郁体质的中医养生法


气郁体质在我们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白领阶层、行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尤其是女性非常常见。所谓气郁顾名思义就是气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老是卡壳,郁滞不行。

那么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气郁体质相对来说瘦的偏多一些,形体偏瘦的多一些,经常是她的面部表情是郁闷不开心的表情。面色可以发黄,可以没有光泽,但是如果说单纯从面色来说你很难判断她是个气郁体质。一定要和大小便的情况、情绪背景、舌苔脉象整个结合起来你才能整体地判断出他是什么。

通常他们的面色也会呈现黄色的,没有光泽的黄色。尤其是郁结的很历害的人,他面色是青黄。还有一个经常叹气,中医叫做什么呢,叫做善太息。检查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可能就是一个叹气。他不认为是一个病,也不认为体内发生什么,有什么不好的变化,可是中医很重视这个。

善太息,中医认为你这个人只要莫名其妙地坐在那儿,唉!不由自主的叹气,那你肯定有不开心的事,你说你没有不开心的事,你潜意识里边肯定有一种让你不舒展的事情,所以中医一看善太息,吃点逍遥丸、舒肝理气。

我们经常的在临床上见得很多,女性很多,在那候诊的时候,你给别人在看着病,唉!她不由自主就叹气。她叹气为什么,是气机郁滞,气机郁滞就觉得闷得不舒服,她潜意识的无意识的就要通过叹气来舒展气机,所以长叹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咽喉经常有异物感,什么异物,中医叫做梅核气,梅核气就是咽喉部老觉得是有一个东西,好像是一个东西卡在那一样,老是要清嗓子,越是紧张的时候,越是焦虑的时候,你看她越是清嗓子,越是咽吐沫,越是吐吐沫,它叫咽喉不利。

还有一个就是月经前有比较明显的乳房胀痛和少腑胀痛。气郁型有的女性她月经前特别明显,月经前整个乳房胀得很难受,包括最后连那个皮肤碰着都是疼的。有的说我到这个月经前的时候,我简直都不敢穿紧身的外衣,为什么呢,小肚子胀得难受,很难受,一般这种情况比较明显提示她可能是一个气郁的体质,郁滞不行。

气郁的体质呢因为她这个阴阳之气,这个气的运行不利,所以它出阳入阴都不顺,所以她的睡眠也不太好。还有一个呢就是大便多数是发干,因为气滞吗,气滞大便在肠道里待得时间长,水分就会被吸收的多一些,所以它干燥得多一些。

那么从神的方面来说呢,这种人的特点多数性格内向为主。

我们知道性格内向有两种情况,一种人性格内向是真正的内向,内向的同时,内心就是平稳,话也不多,反应也不激烈,内心也比较平稳,所谓的有钝感力,感觉比较迟钝些或者受到什么打击,对他来说好象反应不是说很激烈。

还有一种不太好的就是很内向也不说那么多,但是心里边儿精,明镜似的。心里边什么都知道而且非常敏感,高度敏感又高度内向这个是很折磨人的很痛苦的,这种人很容易憋出病来。可以不发作为精神方面或者抑郁症啊,它总会从一个躯体疾病给你反映出来,让你的皮肤变得不好,让你胃肠道不好,让月经不好。殊不知都是这种性格、这股气给憋的,所以我见了很多。就是不爱说,很内向,但是内心非常敏感,对什么事内心斤斤计较的闷在心里不说。

这种人容易得胃溃疡,容易得月经病,也容易有肿瘤。这种人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会比较差一些。经常是郁郁寡欢,会有胸闷叹气,这是气郁的体质常见的外形表现。那么是什么引起气郁的体质,当然说先天禀赋多一些,但是根据我的感觉气郁体质多数和他幼年曾经经历过比较大的不良生活事件打击有关系。比如说父母的离异,父亲或者母亲的早亡寄人篱下。或者他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舅舅不亲姥姥不爱,老师都不太喜欢。自信心备受打击,心理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受到一些生活打击没法儿调整就气郁。我就觉得和这个气郁有一定的关系。

气郁体质的表现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体质的人容易产生那些疾病呢。针对这种体质人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气郁的体质它比较容易一个是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里边这种体质不少见的,还有一种容易得中医讲的脏躁病就是有点类似于我们说的歇斯底里。就是说受了精神打击以后哭笑无常,突然的晕到。查血压、心率、脉搏所有的生命体征非常正常,但是就是不省人事。或者说是好像是一下子不会走了,瘫了,但是各项机理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什么都正常。这个在中医叫什么,叫妇人脏躁病。

还有一个容易失眠,如果是基于气郁体质的失眠确实不太好治的,我们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这个时候往往你吃镇静安神的药效果都不大的。还有一个就是胸痛和肋间神经痛,但是它的表现主要是以胀痛为主,关键在哪儿也是在肝。就是说瘀血体制和气郁体质都是女性常见的,所以有的中医学家就说:女子以肝为先天。在女子来说肝是特别重要的,一定把这个肝给护好,很多妇科病就是从肝这条线过来的,这一个就是痛经,表现主要是什么呢,瘀血体质的痛经和气郁体质的痛经它有个特点,都是月经多的那一天症状开始缓解,就不怎么痛了。

往往是月经前、月经第一天经血要出没出的时候特别地痛。还有一个容易慢性咽喉炎,再一个就是颈项部的瘿瘤,还有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容易得消化道溃疡容易大便不爽,泄沥不爽。有一种就是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比较容易得,这种经前期综合症的发病基础体质,气郁体质比较常见。

还有乳腺增生,这个乳腺增生如果是气郁为主的话,主要是胀痛。如果是瘀血为主的话,固定的刺激像针扎一样刺痛。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主要是表现是什么呢,月经周期紊乱一般的说你这个月经从初潮开始就少,月经就不是很好这个多数和肾有关系;月经量的多少和色泽,月经量多,颜色又淡这个和脾有关系;如果周期乱多数和肝有关系,所以我们说气郁体质它的问题关键是受刺激了,一不高兴了,一郁闷了,他第一个反应是马上肚子痛,肚子一痛,接着肚子咕噜咕噜叫,马上就要去厕所,去厕所就拉肚子,一拉肚子,肚子也不叫了,肚子也不痛了,情绪就稍微好一点儿,他这种腹泻和情绪关系非常密切。

还有一个就是会引起头痛。气郁体质的女性和瘀血体质的女性容易引起偏头痛,但是瘀血体质的这个偏头痛它是刺痛多一些,气郁体质引起偏头痛,它胀痛所以这个是他们易感的疾病,那么它这个养生的原则我们和瘀血体质一样,我们主要是针对的肝脏,要让它这个气活要让它这个肝气舒展才行。

对于瘀血体质的人的养生肝脏非常重要。对气郁体质人的养生肝脏的呵护同样非常重要。那么,对于这种体质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肝脏它有个特点我们中医叫做:体阴而用阳。从阴阳性质上来分,它属于一个阴脏,肝和胆相区别呢,胆属阳,肝属阴。

从它的功能来说,它主藏血,肝主藏血这个功能它从性质上来说它是偏阴的,正因为它藏很多血,它的根基才能够疏泄。如果它的肝血不足的话,它疏泄就很容易过,要不就是疏泄没有力量,瘀滞在那儿。肝的特性就是它喜欢血,一定要有阴血浸透着它,来保养着它,来涵养着它,它才能够疏泄收放自如,让你的消化好,月经很规律,情绪也比较平稳、平和。这是你的肝血充足,如果你的肝血不充足的话,它不是给你疏泄过度,烦躁易怒,血压飙升,要不就是郁在那儿。

它吃不饱吗,总是要给你捣乱的,要不干脆不疏泄了,我就气滞,初期就是气郁。所以气郁体质时间久了,多数都转到瘀血了。因为气滞,气要不行的话,血也就不容易行,实际上气郁体质和瘀血体质它是属于一类,我们为什么把它分开讲,因为瘀血体质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更大一些。

想要改善气郁体质,只是在饮食上注意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生活习惯也会对气郁体质产生不良的后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中医又有那些调节气郁体质的方法呢?

在起居方面我就觉得这个气郁的啊瘀血体质的人,听一些欢快的音乐振奋的音乐,听一些圆舞曲,听起来非常舒服的莫札特的,巴赫的我就觉得非常舒服。你多听一些这些音乐,另外一个呢,多去旅游,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间。这个时候,你就不会钻牛角尖,就不会很郁闷,气机自然就舒展了。

那么简易的方药,补肝血一般都是何首乌、阿胶、白芍、当归、葡萄干这些都可以。那么怎么样去疏肝理气。药物方面一般有香附子、佛手、香橼、柴胡这些都是舒肝理气的,那么中成药有什么呢,大家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逍遥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这些中成药可以用于调理体质,当你气郁比较明显,月经周期紊乱,乳房胀痛,很不开心,善太息,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的时候,你就挑这些药来调整一下。

那么另外一个呢,就是四季的保养,也是春季为主,春季务必像瘀血体质一样舒展形体,舒展自己的情绪,春季是一个最好的借助自然之力来改善人体的黄金季节。你比如说你肾脏是一个薄弱环节,肾亏你抓紧冬季补。你阴虚内热,肺的肃降不行,你抓紧秋天补。如果肝是你的薄弱环节,你抓紧春天的时候,来呵护这个肝脏,帮助它舒展,让它抒发它的功能。

经络方面我给大家说几个比较理气的穴位,一个是中脘、气海、内关,这三个穴位你可以作为理气的,还有一个就是膻中。再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气郁体质,你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春天来的时候,你把两手搓得很热,热了以后就擦这个胁肋,我们知道胁肋部,它是肝脏气机。右边是肝脏结构,实际的肝脏所在的部位,左边是肝脏功能行使的通道。

我们经常说左肝右肺嘛,有气郁体质的话,你就可以擦这个胸胁,我的治疗一般就是,这个患者是一贯气郁的体质通常我给她做治疗,扎针,不管是治疗什么病,第一个是先把手搓热,先搓她的胸胁,就问她里边有没有发热的感觉,搓搓觉得里边开始发热了,甚至比较好的她觉得搓着搓着里边像灌了热水一样,这个时候是最好的。

另外一个呢,就是我们要注意,气郁体质的人也是不适合受寒的,人体的气也好,津液也好,血液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遇到温暖它就很畅快,它的功能过程就会行使得很顺,遇到寒冷它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停滞,就会缓慢,气也一样,所以要少受寒。

中医:以气养生怎么做?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心平气和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长啸舒气

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冬季如何养生 这些药膳让你冬季不生病


现在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冬天仿佛一块冰烙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有待加强。因此,这时候的我们要更加注重冬季养生。那么冬季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来抵御冬季各种高发病呢?今天小编就来推荐这些神奇药膳,让你冬季不生病。快来看看吧。

风热型感冒药膳

1.茶豆饮

配料:绿豆30克,茶叶9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茶叶用纱布包好,与绿豆一起,加水煎煮,待绿豆熟时,去茶叶,加入白糖溶化。

用法:热服,可一次或分次饮。

功效:绿豆甘寒,清热解毒,能治痧痘热毒,加茶叶利尿,白糖清热,用治时行感冒,咽痛发热,小便不利或兼有尿痛者。

2.薄荷粥

配料: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首先把薄荷煎取药汁候凉,然后将粳米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当粥快要煮好的时候,加入薄荷汁及冰糖就可以了。

用法:稍温即服,得汗最佳。

功效: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用于素有胃病,新感风热者最为适宜。

润肺止咳药膳

1.板栗炖猪肉

配料:猪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葱、姜少许,料酒、砂糖、酱油适量。

制法:将猪肉切成小方块,栗子剥皮。锅中放油与砂糖炒成黄红色,加入酱油,放入猪肉、栗子、葱、姜、料酒同煮,至肉软时即可。

功效:润肺化痰、补肾健脾。

2.雪梨川贝汤

配料:2个雪梨,配川贝4克,冰糖75克。

制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大碗内,加入川贝、冰糖及清水150克,待锅内清水烧沸后,隔水放入蒸锅内蒸1小时取出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慢性鼻炎药膳方

1.辛夷煮鸡蛋

配料:辛夷花10克,鸡蛋2个。

制法:把辛夷花放入砂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置火上,煎取1碗。将鸡蛋煮熟剥掉外壳,刺一定量的小孔。将砂锅复置火上,倒入药汁煮沸,再放入鸡蛋同煮片刻即可。

用法:饮汤吃蛋。此为1日量,分2次服食。

功效:疏风通窍。适用于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等症。

2.丝瓜藤煲猪瘦肉

配料:丝瓜藤3—5尺,瘦猪肉60克。

制法:丝瓜藤洗净,猪瘦肉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

用法:饮汤吃肉。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5天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功效:清热消炎、解毒通窍。适用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等症。

补血补气补肾药膳

1.巴戟薤白爆白虾

做法:1.将蜜制巴戟5克蒸15分钟备用,

将薤白(别名小根蒜、山蒜,30克)去皮洗净,将白虾(200克)去虾枪,用盐、花雕酒腌好备用

锅中倒入油烧至七成热,将白虾倒入爆至皮脆出锅

锅留底油放入巴戟、薤白爆香,再倒入虾一起翻炒,放入盐、花雕炒香,最后放入红辣椒油翻炒出锅即可。

功效:此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2.鲜玉竹炒百合

做法:1.将鲜玉竹(15克)洗净、去皮,切成菱形片备用;将西芹(100克)切成条备用,

2.百合(25克)去表皮洗净,枸杞子(1克)用冷水泡30 分钟备用

3.锅中倒入底油烧热,放入西芹翻炒1分钟,加入盐、白糖调味起锅,铺在盘底

4.锅中放入油,烧热后加入鲜玉竹、百合、枸杞子翻炒片刻,加入盐、味精、白糖调味出锅,摆于西芹上即可食用。

功效:此药膳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的功效。

冬季养生5个小常识

1、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的时候要注重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点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3、多点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4、呼点气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人在缺少新鲜空气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的现象,请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有条件的话请到一些氧气含量较多的地方进行氧疗,有利于增加肺的通气量,加快新陈代谢。

5、早点睡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总结: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冬季如何养生了吗?你知道有哪些药膳可以帮助你应对冬季的各种高发病了吗?冬天天气寒冷干燥,我们一不注意就会患上各种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冬季养生,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而远离疾病。

传统中医养肝有妙论 滋阴养身让你不生病


五脏六腑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每个器官都掌管着不同的功能,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我们必须要了解每个器官的功能,以及调养正确的作息去配后各个器官功能的工作。接下来将告诉大家肝在人体器官中的运作功能。

中医学中的肝与西医的肝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病理生理学的概念。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居于右胁部,是人体重要而且最大的脏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又称厥阴。肝具有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特性。其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要表里。此外,还有主藏魂、司生殖的作用。这种识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肝脏生理及一系列代谢功能和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某些功能。

一 肝主藏血:

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日: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知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需要量减少。大量的血液便贮存于肝;当人活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将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出现易倦乏力,不耐劳累,双目干涩,视物昏花,以及呕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若肝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

②滋养肝脏本身:

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因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肝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二肝主疏泄:即肝气宜泄,肝气是指肝的功能。疏泄是疏通,舒畅,条达之意,也就是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中医养生不能忽略五气的培养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心平气和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长啸舒气

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中医养生妙方 护阳养“腰”气


导读:腰是身体非常脆弱的器官,站的太久容易腰痛、久坐也会腰痛、过劳也会腰痛那么平时我们如何保护腰呢?腰痛怎么办?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小妙方 搓腰功可护阳养腰气

搓腰功是一种很好的腰部保健操,是治疗功能性腰痛的体疗方法。经常搓腰可以促进腰部的气血运行,此外还有助于激发阳气,使腰得到充分的温煦,有助于驱除导致腰痛的寒湿之邪。经常坚持练习这样的动作,不仅可以温暖腰及肾脏,谱强肾脏功能,加固体内元气,还可以疏通带脉、强壮腰脊。主要包括搓、捏、摩、扣、抓、旋6个动作。

一搓

选择舒适的姿势坐好,坐好后将两脚分开至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同时将两手掌对搓生热。手掌热了之后将其放到腰眼穴(第四腰椎脊突左右各3.5寸)用力揉搓。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尽可能呼吸得深一些,以助增强肾的功能。揉搓的范围尽可能大一点,这不仅对腰有好处,对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稍停约3次-5次呼吸后,两手掌顺腰椎两旁,上下用力搓动,向下至长强穴(尾骨尖与肛门之间),向下搓于两臂后屈尽处,连续36次。

二捏

揉搓之后,腰及其周围的经络得到了疏通,因此会有发热的感觉。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要再接再厉,对命门穴(与肚脐眼平行,第二腰椎棘突下)以下,捏至尾椎处。夹捏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捏一下松一下,反复夹捏3~4次即可。

三摩

经过夹捏之后,命门穴至尾椎处的肌肉会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为此我们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其进行放松。动作比较简单,先将两手轻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关节突出部分在两侧腰眼穴处做旋转揉摩。先以顺时针方向旋摩18圈,再以逆时针方向旋摩18圈。两侧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左后右进行。

四叩

两手轻轻握拳,拳眼向下,同时用两拳的掌面轻叩(以不痛为度)骶尾部。左右拳各叩36次。

五抓

两手反叉腰,拇指放于前方,其余四指自然落在腰上。用落在腰上的四指向外抓擦皮肤。两手同时进行,各抓擦36次。

六旋

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

1、两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体向后抑;

2、左手用力向右推,上体尽量左弯;

3、两手再向后推,臀部竭力后坐,上体尽量前弯;

4、右手用力左推,上体尽量右弯;

以上四个动作为一圈。以顺时针方向旋腰9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腰9圈。

注意在进行旋腰时要缓慢,不可过速或过于用力,以免扭伤腰部。

预防为主时,每个运动按摩次数可减少,一般在36次以内即可。如用于治疗可增至60次-120次,以微微出汗为度,以免过劳。

练功须知

搓腰功虽有预防和治疗腰痛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结核、肿瘤、骨折和细菌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器质性腰痛,不要做搓腰功,应及时就医。


健康养生

点穴疗法以指代针缓解腰痛

点穴,以指代针的特色疗法

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推拿按摩疗法,但很多人对点穴疗法比较陌生,甚至觉得很神秘,这可能与这些年的影视武侠作品有关吧,其实,点穴疗法一直是中医疗法里的一个门类,有理论有实践,是一门很实用很朴素的特色疗法。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用点穴的办法,治疗腰痛的不足。

从中医的角度看待腰痛,简单的说无外乎,腰肌、相关经络受到风、寒、湿的侵扰,从而导至肌肉的僵硬痉挛,相关经络的阻塞。所谓痛则不通,气血、经络不通畅柔顺,自然就会有疼痛的表现。这个疾病用中药里的一些外敷的膏药可以治疗,用中医推拿按摩的办法也可以治疗。同样,用中医点穴的办法治疗起来更简便,也很有效。点穴,顾名思义就知道需要医生用自己的手指做为银针,根据不同的病症找相对应的穴位,进行点、按、揉等不同的手法治疗,点穴是传统医学中很具特色一种疗法,按时髦的说法,说它是一种绿色疗法也不为过吧。另外,点穴疗法对施术者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精通医理,还要坚持不辍的自我练功,既要锻炼对穴位掌握精准的程度,还要锻炼手指的功力,如果自己的手指没有功夫,起不到代针的作用,那即使穴位找的很准确,疗效也会大打折扣的。

腰痛点穴巧治疗

为什么说是巧治疗呢,我们治疗腰痛,不是在痛的部位去按摩,而是找到相应的经络、穴位上去下手,看似没关系的穴位,通过点穴的办法就能缓解腰痛。生活里常见到的闪腰岔气,或者是因为在寒凉的房间里时间长了导致的腰痛,我们说,这都是寒湿侵袭了腰部肌肉,导致这些部位的肌肉僵硬不够柔软,保护作用减低,寒湿侵袭了相关的经络,出现经络阻塞不通,气血不通的不足。

中医气的作用


中医气的作用

1、中医气的作用

1.1、推动作用: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1.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循环运行等均需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

1.3、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1.4、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如固摄血液、汗液、尿液、精液等)。

1.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2、中医解释什么是“气”

气,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这里的气是存在于人体的无形的精微物质,维持着脏腑功能,常常与“血”对举,并称“气血”。中医运用的“气”分为以下几种:

2.1、先说卫气。卫气是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是运行在人体体表,起到护卫周身、防御外邪的气。如果卫气虚,人就很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

2.2、营气是运行于人体脉道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与卫气互相依存,互相补充。《黄帝内经》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意思是营气与津液调和,注于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

2.3、中气是特殊的概念,严格说来,是脾胃中焦之气,中医把存于肾中的肾精称为先天之本,相对的脾胃之气就称为后天之本。所以,中气在人体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决定一些疾病的预后。

3、人体的气从哪来的

3.1、双鼻

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进氧气,与血结合,使人体产生能量和动力。

3.2、双眼

双眼会让我们得气吗?是的。当你看到赏心悦目的东西时,你会兴奋,你会感觉精气十足;当你看到恐怖之事时,你会吓得屁滚尿流;当你看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会怒火中烧,正是怒从心头起,气自胆边生。

3.3、双耳

和双眼的道理一样。由于人身体70%以上都是水,因此,当我们听到好的和不好的声音,都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

3.4、嘴巴

当我们吃了可口的饭菜,喝了清洁的水,人就会感到精气神十足。否则,饿了多少天之后,我们就会感觉有气无力。

3.5、肚脐

人的生命就是从此开始。虽然离开了母体,它的作用下降了,但这个地方,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中医气运动的意义

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清气,都必须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同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适应,也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例如人之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摄入食物和水液,排出粪便及尿液、汗液等等都是气运动的体现。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中医补肾气好处


身体是否健康的主观表现在于一个人如果肾气不足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身体方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健康也就是红吊灯,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红灯显示了,那么身体就代表不健康了,怎样让我的身体保持律动的状态,又如何调理身体呢,关于中医补肾气的方法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吃什么补肾

当归: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机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作用。还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肾性贫血。

当归益母草蛋:当归30克,益母草50克,煮沸后加入鸡蛋再煮1小时。

阿胶:用于血虚经少,冲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含多种氨基酸,治疗贫血优于铁剂,改善体内钙平衡,可用于尿毒症肾性贫血。

阿胶炖红枣:红枣30枚煮熟,加入阿胶10克炀化。

吃阿胶炖红枣补肾

龙眼干: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血虚失眠,心慌等更年期症状。吃什么补肾 33种食物创史上最全补肾方法

龙眼杞蛋:龙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剥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时。

黑豆:用于肾亏月经稀少,慢性肾病蛋白尿。

黑豆核桃炖猪腰: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猪肾1个,共炖2小时,低盐调味。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精亏血少的月经病及男科病。

黑芝麻炖鸡:黑芝麻50克,塞入鸡膛中,加水炖2小时。

吃黑芝麻炖鸡补肾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阴亏火旺,头晕眼花,虚烦失眠,性情急躁。还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补肾 三食疗方补肾益气

首乌肝片:何首乌50克,浓煎取汁,猪肝100克,切片炒熟,加入首乌汁。

海参:滋阴润燥,用于经前紧张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

海参冰糖羮:水发海参100克,加水煮烂,调入冰糖。

龟甲: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慢性肾炎的高血压。

以上的文章为大家介绍了中医补肾气的方法,在这里小编告诉大家对于中医补肾气,我们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常见的药物当中也有很多种成分,比如何首乌,黑芝麻,乌鸡等等都是具有滋阴壮阳的作用。

中医强调以气养生 注重五气让你老而不衰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心平气和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长啸舒气

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中医不生病的经验,教你怎样调养好五脏,长寿的人都会的养生绝招


中医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在体内,但是“有诸内,必形于外”,意思说在人体的外部一定有反应脏腑功能的表现。

要想调养好五脏,要先学会观察五脏在外的表现怎么样。

把五脏调养好了,身体才会健康、长寿。

口与脾胃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与脾胃相关。

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贫血、营养不良、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鼻与肺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与肺相关。

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眼睛与肝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

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

耳朵与肾

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

舌与心脏

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

我们又要怎样去调养五脏呢?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饮食入手,既便宜又方便。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即“五谷”是饮食与养生的根本,中医有五谷养五脏的说法,由于地区的差异,五谷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小米、小麦、大米、大豆、高粱这五谷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为常见。

小米养脾小米是五谷之首,对补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所以小米是身体虚弱人进补的上品,可以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滋补吃法:熬一锅小米粥,取上层的米油吃,这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

大米润肺大米包括稻米、薏米等,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也兼有养胃的功效。 滋补吃法:有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可以喝一些大米熬煮的米汤。

小麦养心小麦都是秋天种下,冬天停止成长,春天长叶,夏天结果实,具备了四季的精华,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也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 滋补吃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有助消除烦躁情绪;女性的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时,可以到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服用。

大豆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是肾之谷,中医认为它还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滋补吃法:做黑豆浆,或者煮黑豆粥。

高粱养肝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的作用, 滋补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有慢性腹泻的人,可以持续吃一段时间。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