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与痛风

2019-10-12 │ 春季养生与痛风 痛风的饮食养生原则

痛风的病因与预防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痛风的病因与预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一般是由酶缺陷引起的,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继发性痛风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大量吸收嘌呤使细胞外液尿酸水平迅速发生变化,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由此可见,痛风虽然与饮食有关,但主要是代谢紊乱形成的。约半数痛风患者体重超标,四分之三患者伴有高脂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与酒精中毒的关系也被公认,所以防痛风应该以戒酒为先。

动物内脏、沙丁鱼、蚝等含有大量嘌呤,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含中等量嘌呤,水果、牛奶、鸡蛋以及大部分蔬菜嘌呤的含量较低。此外,为促进尿酸排泄宜多饮水,肥胖者应减少热量摄入以降低体重,还应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及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扩展阅读

痛风的病因


对于痛风这样的疾病大家应该都是很熟悉的吧,在平时也有很多的痛风的患者,痛风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痛风的类型也很多,脚痛风,手痛风都很常见了,痛风的最重要的一个病因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现在人容易患有痛风的原因,下面看看痛风的病因。

对痛风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吧,在平时也出现过痛风的病情,痛风的危害是很大的,对痛风患者来说应该要去了解它的病因,才能够尽早的去做好预防,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痛风的病因。

诱发原因

饮食不当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原因,痛风饮食营养治疗的作用是防止或减轻痛风急性发作,避免急性发作期的延长,减轻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减少抗尿酸药的应用,从而减少其副作用。急性发作期的病人不主张进补温热性的食物,应少食ldquo;血肉有情rdquo;之品,并配合药物治疗。而缓解稳定期可在以下痛风饮食原则下,根据各自体质选择进补,如体虚者可进食适量猪肉、鸡蛋、奶油、核桃等,气血虚者可服党参、太子参、当归、桂圆等。

痛风饮食营养治疗总原则是ldquo;三低一高rdquo;,即低嘌呤饮食、减轻体重、低盐低脂膳食和大量饮水。

杜绝高嘌呤类食物的摄入含有高嘌呤类食物易引发和加重痛风症状,所以必须把住入口关。含有高嘌呤类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包括心、肝、肠、肚)、黄豆、香菇、浓肉汁、海鱼、贝类、酵母等。

杜绝含有酒精类饮料的摄入饮酒是诱发急性痛风的重要因素,故必须杜绝饮酒。含有酒精类饮料主要有白酒、啤酒、葡萄酒、干红、黄酒、酒糟等。

减少中等含嘌呤类食物的食用中等含嘌呤类食物虽然不能快速诱发痛风,但也不宜多食用,应尽量地减少。这些食物主要有鸡肉、鹅肉、猪肉、牛肉、草鱼、鲤鱼、腰果、花生、扁豆、菠菜、龙须菜、蘑菇、芹菜等。

适当食用低含量的嘌呤类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面、奶油、植物油、咖啡、蜂蜜、核桃、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乐、汽水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是中国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对于痛风的病因大家应该知道了吧,出现了痛风会有很多的症状表现出来,特别是急性的痛风的危害会累及到身体的很多的部位,会出现发热,僵硬,肿胀,疼痛的现象,如果发作的时候病情就会持续很多天,让患者很痛苦,要尽早治疗。

佝偻病的病因与预防


对于佝偻病的了解,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很重要,家长想要孩子不生病,要注意孩子的健康与体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小儿佝偻病的病因还有护理等问题,希望大家多多重视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一、预防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体质。并积极防治慢性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添辅食。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3、每天服维生素D400TU预防。

二、护理

1、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不系裤带,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2、帮助患儿作俯卧抬头动作,每天2-3次,防止鸡胸形成。

3、直接照射阳光,同时注意防止受凉。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宜,脾肾虚亏所致。

胎养失宜怀孕期间孕妇的饮食起居,精神调摄,无不影响胎儿的营养与发育。孕妇起居不常,营养失调,或疾病影响,都可造成胎儿失养,先天肾气不足。

乳食失调母乳缺乏、人工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或食品的质和量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致使营养失衡,脾肾虚亏,发生本病。

日照不足长期不直接接触阳光,可引起气血虚弱,影响脾肾功能。影响日照不足的因素,常与户外活动少,空气中多烟雾,或阳光被玻璃所挡有关。

本病病机由于脾肾虚亏。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肾不足,可影响其他脏腑,故病变之初,不仅出现脾肾虚弱,还可出现心肝火旺、肺卫不固等证候。肾主骨髓,病之后期,症情较重,常见肾虚髓亏,骨气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甚至骨骼畸形。由于佝偻病患儿体质虚弱,肺脾气虚,抗病能力低下,感受风邪后,常易蕴郁肺络,肺气闭塞而引起肺炎喘嗽;或因乳食不节,脾失健运,导致泄泻。

临床诊断

1、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

2、发病初期有烦躁夜啼,精神淡漠,纳呆,多汗,枕秃,囟门迟闭,牙齿迟出等。

3、病至激期,除初期表现,还可见乒乓球头(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肋缘外翻、肋膈沟、手镯、鸡胸、漏斗胸、O型或r型腿、脊柱后突或侧弯等。

4、化验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小于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部X线摄片,可见于骺端有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也可见骨质疏松,皮质变薄。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佝偻病的病因、预防等问题的介绍,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也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治疗小儿佝偻病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希望大家要多多注意。留心治疗的方法,照顾孩子的方法,祝大家早日康复!

如何预防痛风


痛风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一般人对于痛风病其实并不是很了解的。很多人经常看到的现象也只是某些痛风病人发病的时候的痛楚样子,由此可见痛风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多专家认为,其实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为了不患痛风病,在生活中是要做到痛风的预防的。那么,如何预防痛风病呢?

其实很多痛风病人也是想要了解这个方面的,因为他们深受痛风病的危害,所以知道痛风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性是有多大。他们想要在治好痛风病之后来预防再次发生痛风,这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预防痛风病的方法。

日常预防

对于没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预防痛风发作通常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尔等。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高于9mg/dl时,可用降尿酸药。对于已发生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间歇期患者,应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关键是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使血尿酸水平控制达标,此外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控制体重,多饮水,长期碱化尿液等。

饮食预防

假日欢聚时饮食要节制特别是不要过多进食水产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以往每每有人在饱食鱼虾等美味后,出现足踝膝关节疼痛,到医院一检查血液中尿酸含量明显增高,被诊断为患了痛风。

为了预防和治疗痛风饮食上尽量做到三多三少:

1、多饮水少喝汤

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经常喝白开水,少喝肉鱼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

2、多吃碱性食物

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饭

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尽量少吃高嘌呤食物如:酵母,胰脏,浓缩肉汁,肉脯沙丁鱼,凤尾鱼,动物心脏等,可吃低嘌呤偏碱性食物如;葡萄,橘子,山楂,番茄,苹果,咖啡,茶,奶,蛋,海藻类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现实中用来预防痛风病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一般就表现为两方面的。一是日常预防,二是饮食预防。但是总的来说,对于痛风的预防一般表现为:饮食和药物以及日常的生活等等。所以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注意这些方面,以求做到对于痛风最全面的预防。

风热感冒的病因以及预防


感冒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症状,我们中医里面将感冒分为三种,一种是风热感冒,一种是风热感冒,还有一种就是暑湿感冒。风热感冒是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那么面对风热感冒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才好呢,我们要懂得风热感冒的病因,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很好的去预防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出现带给了反正非常大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风热感冒的预防,当然我们要先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风热感冒的出现呢。

风热感冒,一般是由于便秘引起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多属于阳明经症。在通常的情况下是这样的,一般便秘子啊两天之后,就会有喉咙痛,然后就会出现有感冒的症状了,这也就是所谓的风热感冒。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其次受夏季暑热湿气、饮食、起居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正气受损,从而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而导致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由于受到风热之邪的犯表和肺气不和而形成的,一般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头痛章、有汗、微恶风并且伴有咽喉肿痛和咳嗽、痰液粘黄、流鼻涕感觉到口渴舌尖发红舌苔薄微黄。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风热感冒的病因

环境因素

是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环境因素

免疫力低下

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

疾病因素

一般患有慢性的呼吸道疾病的比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患者,更加的容易患有这种疾病。

风热感冒的预防

1.通

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洗

早上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泡脚,长期坚持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

早上冷水洗脸

3.动

每天晨起后,适当慢跑一刻钟,做早操,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4.漱

每天坚持早晚用淡盐水和茶水漱口,可杀灭口腔中感冒病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5.穿

根据时令气候和天气预报及时添加衣服,不可硬撑。

6.闻

夏季准备一瓶陈醋或白酒,经常打开盖子闻闻,可提神醒脑,有效的预防感冒。

7.熏

把陈醋加热,关上门窗,每隔两周熏一次,可有效杀灭感冒病毒和微生物。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风热感冒,我们知道风热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类型,风热感冒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伤害,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去治疗风热感冒,上文详细介绍了风热感冒的病因,根据这些病因我们可以做出对风热感冒有效的预防。

眩晕的病因与诊断


头晕目眩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或者贫血的时候,都会引发一些眩晕的症状。其实,从中医学术的角度去看眩晕病证,是有很多问题要分析的,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复杂的病证,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眩晕的病因、病机还有诊断等问题!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一、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二、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正如清代李用粹《证治汇外卷一中风》所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

三、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四、鉴别诊断

1、中风病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醒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可有眩晕欲倒的表现,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3、痫病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眩晕病证简述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诸补阴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

张氏从阴阳互根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晌目惊心、焦思不释、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

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结语:有关眩晕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断等知识,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眩晕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了。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眩晕的情况,不过病情有严重的有不严重的。建议大家及早治疗,不能等到年纪大了,再去治疗可能就没那么好治疗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