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养生为何不同

2019-10-12 │ 每个季节养生为何不同 春季胃痛养生

胃痛服中成药为何不见好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胃痛服中成药为何不见好”,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饮食不当或生活起居不规律等原因,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胃痛。发生胃痛后,一些人会去药店自购药物,有时的确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因为用药不当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致使症状反复甚至加重的事也常有发生。因此,在药物选择上,患者应有所讲究,尤其是中成药的选择应遵循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等治疗原则,即患者应根据其胃痛性质或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免出现越止越痛的不良后果。

选药时 辨别寒热虚实

中成药携带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欢迎。患者在选择中成药时,首先,应简单地辨别寒、热、虚、实,再选用适合病情的药物,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寒凝胃痛

患者的胃痛与受寒有关,如受凉或过服生冷之品等。该类胃痛属于寒凝胃痛,其特点为胃痛暴作,喜温喜暖,得温则疼痛缓解,遇寒则加剧,或喜热饮等。通常,这种胃痛的治疗原则为温胃散寒,理气止痛,可选用温胃舒胶囊、香砂养胃丸、仲景胃灵片、石榴健胃散等中成药。

注意事项:

①服药期间忌生冷之品;

②注意局部保暖;

③胃痛如灼热、口干舌燥等者不宜服用。

2.胃热疼痛

患者平时嗜食辛辣、油腻之品,久之内热可郁于人体内。这类患者的胃痛多为胃热疼痛,其特点为胃脘灼痛,烧心感,泛酸,嘈杂,口干,口苦,或喜冷饮,或伴有大便干结等。通常,这种胃痛的治疗原则为清热,和胃止痛,可选用胃力康颗粒、枫蓼肠胃康颗粒、左金丸等药。

另外,热多与湿蕴结于体内,这时,除上述症状之外,患者多伴有胀闷感、身体困重、口腻、口渴但不欲饮水等症状,可适当选用王氏保赤丸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①服药期间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油腻之品;

②服药期间不宜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③大便溏薄者慎用。

3.气滞胃痛

临床证实,长期或短期内的情志不畅也可导致胃痛。这类患者平时有抑郁、焦虑、紧张或容易生气等表现,属于气滞胃痛,其特点为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或情志不畅时诱发胃痛或加重等。该型胃痛的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六味安消胶囊、舒肝止痛丸或胃苏颗粒等药。

注意事项:

①保持心情舒畅,不宜发怒或抑郁、紧张;

②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

③适当体育锻炼。

4.虚寒胃痛

通常,长期胃病患者或体质较虚弱者,或老年患者出现的胃痛,属于虚寒胃痛。这类胃痛疗程相对较长,特点为胃部隐隐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疼痛加甚,得食后可缓解,泛吐清水,或伴有体倦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等。治疗原则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选用胃复春、温胃舒颗粒、养胃颗粒、健胃愈疡片、香砂六君丸等药。

注意事项:

①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

②胃痛如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

③注意保暖。

除上述胃寒、胃热、气滞、虚寒胃痛以外,尚有饮食停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型。对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征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地服用药物。另外,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含糖制剂的中成药。

治胃痛 还需七分保养

胃痛发生后,除及时、正确地使用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生活上的调养。首先在饮食方面,以少食多餐、充分咀嚼为基本原则,以减少胃的负担,有助于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包括浓茶、咖啡、油炸、辛辣食品等。在胃痛、泛酸严重时,应减少摄入酸、甜味食物,以避免加重刺激胃,如伴有胃胀、嗳气频作等情况时,少食豆制品、芋头、红薯等。其次是在情绪方面,不宜过于紧张、抑郁或焦虑,因为胃是极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器官,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第三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分散对胃的过分关注,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生活实例

最近几个月,48岁的公司经理李先生经常胃痛,并伴有泛酸、口苦、饥饿感,空腹时胃痛加剧。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就诊,两星期前李先生自购养胃颗粒,服用一周后,症状反而有所加重。一次应酬后,李先生胃痛加剧,遂来到某中医院就诊。

医生详细询问李先生的病史及生活、饮食习惯,发现他平时饮酒较多,喜欢吃肥肉、辛辣之品,检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胃角溃疡。医生根据其病史和症状,认为李先生属于中医湿热中阻证,治疗应清热化湿,和胃止痛。遗憾的是,李先生所购的养胃颗粒虽然也是治胃痛的药,但其药性偏温,适合寒性胃痛患者,而对李先生来说,就是火上加油,反而会加重他的症状。

ys630.coM延伸阅读

慢性胃炎联合用药为何不见效


在临床上,为了尽快治愈疾病,医生在给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开药时,常常会选择联合用药,有时,甚至会给病人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联 合使用。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比单方制药更好的疗效。但是,如果病人缺乏联合用药的基本知识,随意使用,就可能出现联合用胃药,仍不见疗效的尴尬情况。

医学专家对此提出四点建议,避免出现联合用药不见疗效的情况:

一、联合用药,服药顺序要正确

在临床上,常用的联合用药是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等。

服药顺序举例如下:以抑酸剂为主药,应辅以胃酸中和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以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动力药为主药,应辅以弱抑酸剂。一般,抑酸剂宜在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后1小时服用。

三类药不能同时服用:

1.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促胃动力药,目的是用促胃动力药推动胃排空。

2.餐后半小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此时胃已基本排空,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可较持久。

3.用餐1小时后服用弱抑酸剂。

注意事项:

同时服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会减低胃黏膜保护剂的效果;同时服用促胃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后者很快进入肠道,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最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是铋剂和硫糖铝制剂,这两种药物都需要在胃酸条件下形成不溶性胶体覆盖在胃黏膜和溃疡面上,阻隔胃酸、蛋白酶和胆汁对其侵害。

老胃病慎服的中成药


有的胃病患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认为西药伤胃、中药副作用小,便习惯选择中成药服用。多数中成药的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适合胃病患者服用,但有一部分中成药并非如此。中医认为慢性胃炎、胃下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老胃病多属脾胃虚寒证,适合服用温运脾阳、健胃和中之药,如果因治疗其他疾病不慎服用味苦性寒、滋腻、酸涩的中药易损伤脾胃,导致胃病复发。

因此老胃病在服用中成药时须注意,如属于脾胃虚寒者忌服应改换其他中成药服用;如属于脾胃虚寒者慎服应注意调整剂量,并加服胃黏膜保护剂或饭后谨慎服用。

双黄连口服液、柴黄颗粒、银黄颗粒: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因含黄芩等苦寒药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服维C银翘片、柴胡颗粒等。

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片、麝香牛黄丸等牛黄类制剂以及三黄片:用于治疗头痛、口疮、牙痛、便秘等热症。因含有黄芩、黄连、大黄或石膏、冰片等苦寒药,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服清开灵胶囊等。

痰咳净片、除痰止嗽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因含黄芩、大黄、冰片等苦寒药脾胃虚寒者慎服,或因含咖啡因胃溃疡患者忌服。可改服止咳橘红丸等。

板蓝根颗粒、喉症丸、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含片:用于治疗肺胃热盛引起的扁桃体炎、咽喉炎。因含多种苦寒药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清音丸、复方草珊瑚含片等。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苏合滴丸、心脑康胶囊、通心络胶囊、益心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的含冰片、苏合香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胃炎、胃溃疡、食道炎患者慎服,有的含活血破瘀、通窍行气之药,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服心可舒胶囊、地奥心血康片、参芍胶囊。

复方罗布麻颗粒、牛黄降压丸、醒脑降压丸、脑立清丸: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因含黄芩、黄连、冰片或罗布麻等苦寒药,脾胃虚寒者忌服。可改服山菊降压丸、天麻胶囊等。

血脂宁丸、血脂灵片: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因含草决明、泽泻等苦寒药,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者慎服。可改服血脂康胶囊等。

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养血安神片、枣仁安神液: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因药性滋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或因含五味子性酸,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可改服安神补脑液、刺五加片等。

通便宁片、通便灵胶囊:用于治疗便秘。因含番泻叶泻热导滞作用强,脾胃虚寒者忌服。可改服麻仁胶囊等。

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鸡骨草胶囊、胆石通胶囊、复方益肝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石症引起的肋痛、黄疸。因含大量苦寒药,脾胃虚寒者忌服或慎服。可改服益肝灵片等。

石淋通片、金钱草片: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或结石。因金钱草性寒,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服三金片等。

疏风定痛丸、舒筋丸、活络丸、追风透骨丸:用于治疗关节炎或跌打损伤。因含有乳香刺激胃肠,脾胃虚寒者慎服。可改服木瓜丸等。

感冒吃了药不见好转


如果感冒以后吃药仍不见好转,应该有所注意,可能是药不对症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在感冒以后吃药往往会出现药不对症,一旦感冒的时候就会吃一些抗生素,本来是病毒性感染,这时候吃一些抗生素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说在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来用药。

伤风感冒吃什么药好得快

伤风感冒的治疗首先要区别是何种类型的感冒,治疗要区别是何种类型的感冒,如风寒感冒以驱寒为主,风热感冒以驱热主为,主要选用退热的一些西药或中成药,冲剂等效果都不错的。

暑湿感冒以除湿为主,可选用一些解暑湿、消暑的冲剂或者一些清凉防暑的冲剂。体虚感冒以增强体质为主,调节气虚,调节气血,再配以一些消炎的西药。伤风感冒治疗需要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多喝水,多休息,就会慢慢恢复到健康状态。

局部症状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咽干,音哑咳嗽,一般以局部症状较为突出。全身症状发热但热度不高,伴有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本病不同于流行性感冒 。后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体温较高,局部症状相对较轻,且可引起流行。

伤风感冒的原因

受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疾病。气候突变,外界环境变化,乍寒乍暖,冷热失常,气候不适应人体未能调节应变,即可受邪发病。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自身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电扇空调,冒风淋雨,或过度疲劳,以致外邪乘袭。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正气耗损,感受外邪。体质偏弱,内外因相引发病:体质不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稍有不慎,即易感邪。如阳气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燥热。临床上称之为体虚感冒。肺有宿邪,易受新感:肺经素有痰热,或痰湿内蕴,肺卫调节功能低下,则每易感受外邪,内外相引而发病。

36种中成药遵医嘱慎服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的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的监督管理:取消广防己和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对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36种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患者需遵医嘱慎服。

据有关专家介绍,临床发现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长期连续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可能导致肾衰竭。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明确,处方中含有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生产单位必须于2004年9月30日前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注意事项】项下统一增加以下内容:(1)本品含药材,该药材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2)本品为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3)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据悉,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36种中成药是: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京制咳嗽痰喘丸、七十味松石丸、青果止嗽丸、润肺化痰丸(鸡鸣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仙片、止嗽化痰胶囊、止嗽化痰颗粒、止嗽化痰丸(部颁标准10册及药典2000版一部)、止嗽青果片、和胃降逆胶囊、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三蛇药酒、伤湿镇痛膏、少林正骨精(酊剂)、神农药酒、益肾蠲痹丸、金朱止泻片、朱砂莲胶囊、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

反复咳嗽不见好,试试艾条


治疗咳嗽的艾灸方法:

首先选用质量比较好的金艾条,金艾条比例高,效果好很多。而咳嗽也属于治疗气管方面的问题,所以艾条一定不要用差的,差的艾条不仅治不好咳嗽,反而产生的艾烟对身体也会有损伤的,好的艾条艾烟对身体也是比较好的。

如果艾灸的时候担心艾烟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可以用无烟艾条,无烟艾条没有艾烟适合支气管问题方面的艾灸。

治疗咳嗽的艾灸取穴:

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反复咳嗽不见好 试试艾条


治疗咳嗽的艾灸方法:

首先选用质量比较好的金艾条,金艾条比例高,效果好很多。而咳嗽也属于治疗气管方面的问题,所以艾条一定不要用差的,差的艾条不仅治不好咳嗽,反而产生的艾烟对身体也会有损伤的,好的艾条艾烟对身体也是比较好的。

如果艾灸的时候担心艾烟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可以用无烟艾条,无烟艾条没有艾烟适合支气管问题方面的艾灸。

治疗咳嗽的艾灸取穴:

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中成药


我们都知道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瑰宝,我们国家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医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上的治疗手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成药的概念是怎样的,我们智慧的古人又是怎样把中成药分类的吧。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的概念

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是有许多不同的。

狭义中成药所指的各种成药,均为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的中药。相对于中药药材而言,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使用十分便。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狭义中成药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成药成分组成、药量配比的一成不变上。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故而成药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这类报道也多起来。如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膀胱炎和过敏性皮炎;口服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虽都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

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用不便。

1.丸剂

丸剂是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根据粘合剂的不同丸剂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全部药材或部分药材的煎液或提取液,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丸者缓也:丸剂在服用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溶化散开,逐渐被人体吸收,因此丸剂产生疗效较慢,药效也较持久,可以减少部分药材的不良气味,是目前中成药最常用的剂型。但丸剂尚存在一定的缺点,服用剂量大,而且不便服用,尤其儿童服用更加困难;此外丸剂目前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还难以确定。

2.散剂

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者贵重细料药物适宜于制成散剂。

3.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滋。具有吸收快,浓度高,体积小,便于保存,可备较长时间服用的特点。有滋补调理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4.丹剂

丹剂是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过炼制、升华、融合等技术处理制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为传统剂型。大多含水银成分,常用以配制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肿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部分丸剂、散剂、锭剂品种多以朱砂为衣,因气色赤习称丹,不属于经典丹剂范畴。

5.片剂

片剂是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片剂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生效快,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的优点。片剂适用于各种疾病。

6.颗粒剂(冲剂)

颗粒剂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是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有颗粒状和块状两种,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及含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颗粒剂体积小,重量轻,服用简单,口感好,作用迅速,多用于补益、止咳、清热等作用的药物。

7.锭剂

锭剂是药材细粉与适量粘合剂如蜂蜜、糯米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锭剂型大多作噙化之用。

8.胶剂

胶剂是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凝固而成的固体内服制剂。胶剂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作为补益药,适用于老年人、久病未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可单服,也可制成丸散或加入汤剂中使用。至今胶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被广泛使用。

9.硬胶囊剂

硬胶囊剂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主要是口服。硬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适用于对光敏感、不稳定或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或有特异气味的药物,或需要定时定位释放的药物。儿童用药、对胃粘膜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10.软胶囊剂

软胶囊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于囊材内制成的剂型。特点与硬胶囊相似。硬胶囊和软胶囊经过适宜方法处理或用其他药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使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在肠液中崩解释放活性成分,为肠溶胶囊。

11.糖浆剂

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它是在传统的汤剂、煎膏剂的基础上,吸取西药糖浆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中成药剂型。因含有糖,可以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气味,便于服用,适用于小儿及虚弱病人服用,尤多见于小儿用药,但不宜用于糖尿病患者。

12.合剂

合剂是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合剂既能保持汤剂的特点,又能避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便于携带、储存和服用。口服液的浓度更高,常加入矫味剂,因此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质量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

13.酒剂

酒剂是药材用黄酒或白酒为溶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又称药酒。酒剂服用量少,吸收迅速,见效快,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补虚养体、跌打损伤等。

14.酊剂

酊剂是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以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成分较纯净,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适宜于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

15.露剂

露剂是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又称药露。临床多供内服,露剂能够保存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多具有解表清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16.注射剂

注射剂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经精制加工制备而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或可供临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又称针剂。注射剂可用于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准确,起效迅速,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急救使用。不宜在家庭中使用。

17.气雾剂、喷雾剂

气雾剂是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封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定量或非定量地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式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又称气溶胶。气雾剂给药剂量小,起效迅速,稳定性强,副作用小。

18.膏药

膏药是根据药方,将药材经食用植物油提取,再加红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又名黑膏药。膏药有通纳药量多,药效释放持久等特点,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疾病。

19.膜剂

膜剂是药物与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薄膜状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膜剂可经口服,舌下含服,眼结膜囊、阴道内及体内植入,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或发炎表面覆盖等多种途径给药,给药剂量小,使用方便。

20.栓剂

栓剂是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的古老剂型。也称坐药或塞药。栓剂比口服给药吸收快,吸收后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生物利用度高。

21.滴丸

药物以适宜基质用滴丸法制成。滴丸易服用,在体内溶化快,奏效迅速。挥发性或不易成型的药物、速效药物,可制成滴丸。

22.其他

中成药剂型在我国正式生产使用的已有40多种,除上述介绍的外,其他剂型还有软膏剂、橡胶膏剂、油剂、滴眼剂、搽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袋泡剂等。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我们古代的中成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古代学者很有智慧。重要虽说毒性小但是所以,对中成药的优缺点也须全面分析,不能认为是凡中药都低毒无害。凡曾经因服用某种中成药而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者,必须牢记,以后不可再用同种中成药。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