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的要领中医

2019-10-12 │ 秋季养生的要领中医 简述秋季养生要领

中医养生 教你掌握睡梦养生要领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 教你掌握睡梦养生要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电影《盗梦空间》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主角柯布以梦的形式进入另一个角色的思想中,告诉对方:我知道怎么样找到你脑子里的秘密,我清楚你所有的把戏!其实,与电影展现的奇妙想象一样,人们自身亦有办法为自己解梦。当然,与电影不同的是,我们能做的是盗梦养生。

中医解梦

每个人都要做梦,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做梦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人类做梦是由分泌物所引起。

脑在活动时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促使健康器官正常活动或病变器官非正常活动。这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如心脏的自然起勃。

这些分泌物为白天分泌过量不能及时宣泄或长久积聚,但还包括在睡时受外界刺激而分泌的,如夜间寒冷易于梦冰天雪地单衣行走。这些分泌物随血液在脑各部位传输,并与该部位的分泌物反应,生成新物质,刺激神经原细胞分泌化学物质,从而传导生物电(这些源分泌物均由脑分泌)。而这些分泌物往往不是即时生成的,而是原细胞上附着的。原因是脑此时已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刺激源,这个刺激源只能是已经存在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被称作五脏的附体,能够反映脏器的虚实盛衰。

据《黄帝内经》记载,传统中医早已注意到了梦与疾病的定性、定位关系:如果肺气虚,就会梦见白色的东西,见人追杀;如果肾气虚,就会梦见船沉,人溺水中,心生恐惧;如果肝气虚,则会梦见草木阴森,人伏在树下不敢起来;如果心气虚,多会梦见被火烧灼;如果脾气虚,则会梦见吃不饱饭。(《素问方盛衰论》)。如果阴气盛,就会梦见在大水中惊恐逃窜;如果阳气盛,则会梦见大火烧身;如果阴阳都盛,则会梦见刀光之灾。如果上面气血过盛,则梦见飞翔;下面气血盛,则梦 见坠落。如果饥饿,就会 梦见食物;如果 吃太饱,就会梦 见扔东西。

盗梦养生

对策一:睡眠保健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掌握睡眠养生要领,即可驯服噩梦,踏上简单易行的。

正确睡眠朝向

关于睡眠时卧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凡卧,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

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最佳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专家解释,夜晚自然界阴气盛阳气弱,睡眠时阳气入于阴,使体内阴阳交泰平衡。特别是秋季,应早睡以避晚凉,晚上9点-11点左右入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对策二:药膳调理

中医强调顺应四时养生,四时即指四季。立秋一过,阳消阴长,人的生理活动也随之相应改变,早睡、且睡眠充足有利于保养体内的阴气。人们可对应不同症状体质,通过相应药膳调理,达到安神养生的目的。

●肝肾阴虚型

表象征兆: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红少苔,可用六味地黄、酸枣仁汤等滋肝补肾以安神。

对症药膳:枸杞莲子百合汤(将适量枸杞、莲子、百合洗净,加冰糖煮沸,有补益肝肾、清心润肺之效)。

●气血亏虚型

表象征兆: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皮肤干燥、睡眠不实,舌淡苔白,可用柏子养心、归脾丸以调理。

对症药膳:党参当归炖猪心(党参40-60g、当归10g、猪心一个,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猪心烂即成,有益气补血安神之效。)

助眠四宝

红枣。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晚饭后用大枣煮汤喝,或与百合煮粥食用,能加快入睡时间。

小米。小米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对身体不佳而引起的夜寐不安者特别适用。

蜂蜜。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镁、磷、钙等物质,能够滋润和调节神经系统,从而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葵花子。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晚餐后嗑一把葵花子,既可以促进消化,又有助于睡眠。

温馨提示:做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这影响你的生活。而且有梦是反梦的说法,就是说梦到不好的事情,现实中,反倒是要有好事。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医养生常识 教你中医经络养生疗法


冬季到了,天气寒冷。很多朋友们更不愿意出门做运动了。正因如此,我们的体内新陈代谢就缓慢了,再加上人们整天吃大鱼大肉,加剧了有毒物质在身体内堆积。如果这些有毒物质不被及时排除体外,就会在肠道滞留,造成身体的不健康。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用中医经络来养生吧。

心包经:让你吃不胖

从乳头外侧的天池穴开始,到达中指指尖末端就是心包经。心包经的始端在心脏外围,包裹一层,当有病菌等进入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经常敲打心包经,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你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畅地排出体外,加快食物脂肪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发胖!

心经:最准确的自我体检法

心经始于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贯穿上臂内侧。中医认为,心经可透露出人体最准确的健康指标,是不可不试的健康自测法。

具体方法很简单:先将手向前伸直,15秒后,斜放下45,10秒后,再把手臂垂直举高,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静脉凸显消失,说明你指标正常,不必为健康担心,如果静脉凸显消失缓慢,说明你疲劳过度,急需减压,建议你借机美美地睡一觉!

小肠经:拥有纤细手臂

小肠经由眼角内侧半寸处的晴明穴开始,经由脸颊、脖子,贯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就会出现松松的肉肉。

要想拥有纤细手臂,就需要经常揉捏小肠经。具体做法很简单,把手举起来,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以微有痛感为佳。经常这么做,小肠经附近的肌肉血流通畅,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带衫,展现好身材啦!

大肠经:帮你排毒

大肠经不能难找,大概就是从鼻翼两旁开始到达食指指尖位置,贯穿整个手臂。经常按摩击打大肠经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消化能力,使代谢通畅,就有很好的排毒疗效。进而使你肌肤红润,口气清新。最好的按摩时间是早上的五点到七点钟。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时间,最好在早餐前就按摩,有助于排除夜晚积淀的毒素。

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

胆经:让你头发黑亮

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让你放心穿短裙!

膀胱经:让你记性好

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三焦经:让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经开始于眼角的丝竹空穴,到达无名指之间。中医认为,三焦经相当于淋巴系统。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合的按摩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否则第二天有可能眼睛肿起来。

肺经:让你皮肤不再干燥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中医教你按摩养生


按摩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按摩可以帮助舒缓疲劳,让人精神振奋。所以,每当感觉到身体劳累时,就会选择去按摩店来个全身放松。其实如果大家掌握了以下六个按摩部位及方法的话,我想以后你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了,不仅能帮你解除疲劳,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哦。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二是弹拨,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

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

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中医养生 教你看准艾灸穴位


导读:秋冬季节又到了,很多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都开始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个时候有些朋友就会想到通过艾灸来保健或者治疗一些秋冬的疾病,那究竟什么是艾灸呢?艾灸又是不是人人都合适呢?

了解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常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慢性虚寒性疾病有特效。艾灸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因其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养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广泛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家庭的保健。爱美的女士更通过艾灸来达到调整身体健康状态来延缓衰老、美容的目的。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艾灸的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中医教你艾灸穴位如何选取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 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 杂病

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 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养生期 中医教你七可为


冬季是养生的黄金时节,小编今天介绍7个中医养生的保健妙招,让你在寒冷的冬天做个健康冬美人。

1、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此语出自《黄帝内经》,古人的早睡是指晚上9点钟就要上床入睡;早晨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就是所谓的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现代人不必拘泥于此,但是,在冬季适当的早睡、晚起,不熬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天黑早,阳气收藏早,早睡可以养阳;天亮迟,阳气升发也迟,晚起可以固阴精。

Tips:睡前醒后小仪式 。晚上早点上床,练习瑜伽的打坐调息,或揉搓脚心(涌泉穴),用手掌搓热后腰(肾腧穴),艾灸或热敷小腹(关元穴),这些穴位有养肾安眠的作用。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双手抱膝,让背部在床上前后滚一滚。双腿上举,做空蹬自行车,先正向再反向。俯卧,头脚尽量上翘,做小燕飞动作。活动一下身体的主要关节,使气血通畅后再起床。

2、冬季保暖三个重点

冬季要保证头暖、背暖、脚暖。女性在生理期还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特别是阳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的经验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过分受凉,冬寒进入体内,到春天就会患温病(是以发热为特征的外感急性病,如流感等)。

阳虚体质的人,冬天做身体按摩时,要减少背部按摩的时间,最好使用红外线烤灯温暖背部。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背部裸露和按摩容易扰动阳气而导致阳气外越。相反,应该重视阴经的保健,可以在位于胸腹部正中线的任脉上拔罐或艾灸,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可以重点做膻中穴(双乳中间)、神阙(肚脐)、关元(肚脐下四指)等穴位。

Tips: 防感冒小偏方。 如果不小心受凉风寒,可以用姜片、红糖煮水喝。还可以用葱白、姜片、糯米煮粥,加适量米醋,制成神仙粥,预防风寒感冒,效果非常好。

3、无泄皮肤冬季运动要适度

中医讲冬季运动时要无泄皮肤,意思是不要让阳气从皮肤外泄。人体的皮肤好比大树的叶片,夏季可以通过出汗帮助人体排毒,在冬天,则应该像松针一样收拢,避免大汗淋漓,否则皮肤开泄,就会使阳气走失,不利于闭藏。尤其是女性,阳虚、血瘀体质者较多,要特别小心,最好不要游泳,或者选择室内游泳馆,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以强度适中的运动为主,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

Tips: 运动后要保暖。运动或出汗以后,要立即带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暖。剧烈运动以后要等到心跳、呼吸基本正常后,再用温水洗浴。浴后,要吹干头发,穿戴好衣帽后再外出。

4、多晒背,壮阳气

冬天是抑郁高发的季节,这与缺乏日晒有关系。冬季里中医提倡晒背来养生。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阳气会通过背部穴位吸收到体内,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当你晒了太阳感觉遍体和畅时,就是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的表现。阳气补足了,我们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享受生活。

Tips: 冬天里的阳光情绪很重要。面对年终考核等职场挑战也让人感到压力重重。养生专家提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积极调整情绪。也可以通过倾诉、唱歌、理智的争论等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保持心态平和。

5、固肾藏精,有节制

进入冬季,肾经变得活跃起来,肾为先天之本,为藏精之府,冬天是养精藏精的最佳时节,肾虚的人在冬天里补肾最易见效。肾精主要靠养,节约使用,才能细水长流。而补肾第一要点就是节制性爱。古人在阴历11月和5月提倡夫妻分床而睡。就是认为这两个月房事过度,会使身体消耗比较大,应该加以节制。

Tips: 尝试早晨做爱吧。周末早晨,从容地与爱侣享受性爱时刻。而激情过后的小睡,也可以及时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另外,用杜仲或肉苁蓉配上枸杞、甘草泡一些药酒,每天小酌一杯,可以补肾温阳。

6、进补不忘控制体重

对于OL来说,冬季进补,最担心的后果就是体重增加。女性35岁以后,可能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常有饥饿感,特别是在冬季,随着食欲增强,不知不觉体重就上升了。下面两个办法,帮你解决进补和体重的难题,进补看口味。你的口味变了吗?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发现自己口味的变了,比如以前口味清淡,现在爱吃咸的了;以前不爱吃糖,现在爱吃糖而且吃了以后有快乐的感觉。这些习惯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脏器的虚实。中医认为,五味对五脏,即苦入心、辣入肺、酸入肝、咸入肾、甜入脾。想吃酸的,可能是因为肝火太旺。肾虚的人,本能地想补充咸的东西来调动肾气。我们可以适度地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不要娇纵它,应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食补措施。比如海参、海带等海产品是咸味入肾的食品,可以用来补肾虚。茯苓、小米、莲子可以健脾。西红柿、柑橘、香蕉、紫米、枸杞可以养肝。

7、素食进补正当时

古时资源匮乏,进补荤腥给身体增加热量来抵御严寒。现代社会,进补不一定要高脂肪高热量。素食一样可以温经通络。梨、藕、萝卜如果生吃,就是寒凉之品,但是加热熟吃,就不会伤身。还有桂圆、木瓜、百合、以及山药、芋头、红薯等谷类;花生、杏仁、胡桃等干果素食,一样可以进补到位。

Tips: 经络调节控制食欲。食欲过于旺盛,可以采用经络调节。饭前按摩中脘穴,轻敲带脉,或在经穴上拔罐,可以抑制食欲。中脘,在肚脐上方4寸。带脉是横穿过肚脐,象束带一样横行于腹腰部的经脉。经常按摩带脉,可以健脾,促进排便,有一定消脂减肥的作用。

中医教你根据月亮盈亏养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在千年前吟出这句话时,大概未曾想到,这样的类比正符合了中医根据月亮盈亏养生的理论。

《黄帝内经》中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大概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而月缺时,人的气血较虚。所以,月亮盈亏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这种变化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具有奇妙的效果。

朔日(阴历三十、初一、初二)月缺时,白天阳气渐弱,夜晚阴气渐虚,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病的易发和加重时期。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这几天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避免风寒,保持情绪稳定,勿食寒凉清冷食物,要多吃温性食物,可适当进补,但此时的进补是为了避免阴邪入侵,防御为主。可服用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鸡汤,将鸡腿1只切小块,与当归5克、黄芪15克、清水1000克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鸡腿熟烂,加盐、料酒调味后食用。此外,坚持在晚上910点就寝,睡前拍打后背,先拍正中,再拍两侧,从上至下50100次,有助于夜间体内血液循环。但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代谢旺盛疾病的患者来说,此时为疾病的缓解期,饮食可常规进行,勿过即可。

弦日(阴历初六、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共6天)这段时间是支气管炎、肺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易发和加重期,尤其是阴历月初的下半夜和清晨,月末的下午和傍晚是犯病的危险期。

呼吸系统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在弦日要扶正气祛邪气,防治疾病。同时加强营养,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及时防寒保暖(特别重视背部保暖),尽量不与呼吸道病人接触。患有传染性肝炎或者慢性胆囊炎的人,在弦日之前,不要吃油腻肥甘之物,避免急躁易怒、劳累等。

望日(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月圆涨潮时,容易血气上浮,阳气升发太过,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出血等症状。此时是高血压及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疾病的易发和加重期,危险期为上午和中午。此时千万不要进食过辛辣刺激或是过于温补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可在清晨时服用雪羹汤。将荸荠去皮切成片,海蜇头洗净切碎,同放入锅内加水烧开,煮10余分钟后喝汤。

总而言之,养生要跟着月亮走,月圆时人要尽量解压,要养心;月缺时则要提高身体免疫力、注重防病,家中有重病患者,更要细心照料。

中医养生 教你读懂手部信息


导读:手对女人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脸,对不爱漂亮的男人而言,看手部的一些细节就能知晓健康。那么如何读懂手部信息呢?手部保养都有哪些方法呢?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教你读懂手部信息

从手看健康不是迷信,它是中国古人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而探索出来的一门技能,它听起来好像常人所不能及,事实上,只要能读懂手部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信息就非常简单。

1.看大小手和胖瘦手

手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胖瘦呈比例是正常。如是位小美人却有不协调大手,就要小心突发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光临;如是小手大女人,手小心脏也小,功能弱不一定心脏病,但能带来血压低、头晕、心悸、易疲劳,子宫功能较弱,易痛经、月经不调,性生活不如意。

手瘦与人瘦是正常。如玉手比人瘦,手指间还漏缝,就说明消化系统功能弱,性格懦弱、神经也衰弱。如手部肌肉瘦薄、冰凉,多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手部肌肉瘦薄、发热,多为阴虚火旺或内伤发热。

胖形体与胖手是正常。如是纤细美人,手胖而浮肿,就要小心肾脏和心脏的病变;如人瘦手却有胖手,那是脂肪堆积,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可能。

2.看冷暖手与手汗

手部温度应和脸部温度一致。《黄帝内经》记载大量对手的观察,如掌内热者腑内热,掌内寒者腑内寒。如手心热,是心火炽盛、湿热内蕴、胆胃失和的初期表现;如手背比手心热,多是发烧和炎症急性期;如手掌温度高于手心温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压高;如手掌发热发干,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手掌红热,多为炎症,血热。

手凉,即《黄帝内经》说的掌内寒者腑内寒,通常是疾病或者体质不好的表征。如全手发凉,多为阴虚或气血亏虚;如高烧病人手凉,是即将惊厥昏迷的危险征兆;如手心温度低于脸部温度,多为心血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手汗,如手心发热而手掌常出汗,此为阴血虚所致;如手掌出冷汗,手足不温,此为气虚或阳虚所致;如只一侧手掌出汗,多为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如手掌出汗如珠,淋漓不断,四肢厥冷者,为阳气虚脱之象;如手掌出汗且发热不退者,多为内热所致。

3.看手掌手指色泽变化

身心健康之人,手掌是粉红色的。如红色变暗,表示心脏功能不好;如手上出现红线,高血压、风湿病或心脏病;如指尖苍白,显示血流障碍;如手掌突变红茶色,可能是脑溢血将发生的征兆;如手掌上出现红斑点,肝炎或糖尿病;如手掌发黄或呈茶色,可能患上肝病;若在黄色的手掌中,大、小鱼际和指端发现充血性的红色或暗紫色的斑块,有可能发生肝硬化或肝癌。如有肾脏病或贫血症的,手掌易发青;如掌部青筋明显,也叫静脉怒张,是肠内有粪便停滞;如手掌萎而黄,表明大肠运纳失常,有腹胀、嗳气等症;如掌色淡黄,枯槁无光者,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如黄中夹青者,属胃寒并伴有疼痛;如手背上起小的白色丘疹,暗示胆固醇过高。

4.看手指长短

两手指的比例,在胎中就决定了的,而且终生不变。科学实验证明,推测成年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受年龄影响的腰围、臀围比例,体重指数等要准确。

手指长短比例不同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甚至出生前性激素的影响和生长相关。手指比例与妇女生殖能力和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关;无名指长于食指还是有音乐天分的表现。

食指相对于无名指长,女性拥有更高的生育能力、较谦虚、较敏感、相对易患乳腺癌、不爱冒风险。

无名指相对食指长,女性生育能力相对较弱、过分自信、相对不易患乳腺癌、很爱冒风险。

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护手方法

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怎么能让干燥、倒刺所影响呢?如何能在这个寒冬也能拥有一双又水又滑的贵妇手呢?在护手之前先不要盲目,不如从自己的年纪入手,按龄护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初级提案

适应手部年龄 22~27岁

主要针对问题:双手皮肤干燥,洁净度差

洗手,不仅仅是清洁那么简单

清洁剂是令手部肌肤变得粗糙的最大元凶,在洗手的同时也洗去手部的油脂,让双手变得干燥。而肥皂更是如此。买一瓶兼具清洁与滋润保湿功能的洗手液吧,洗手又不伤手才是更重要。

一支讲究的润手霜

或许你一直认为润手霜不必太讲究。而事实上,润手霜也不能随便一支就行,如果手背肌肤有紧绷感及细纹,宜选用一些性质较温和,含甘油、矿物质的润手霜;如果肌肤出现瘙痒、脱屑状况,则属敏感干性肌肤,宜选含有薄荷、黄菊等舒缓成分及甘油等滋润剂的润手霜。

中医教你晨起养生原则


本文导读:清晨起床呼吸大自然的空气,眺望远方、喝水排毒,让身体轻轻松松面对一天的开始。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可见其重要性,晨起的养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让中医来教你晨起的养生原则。

清晨睁开眼,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俗话说 一天之计在于晨 ,养生也要抓住清晨的时机,早气不必忙着起床,可以先深吸一口气,舒展舒展筋骨,下面我们来看看早起养生三做四不做。

清晨三做:

1、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哈哈大笑一次(总共用4分钟左右)。

2、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总共也用4分钟左右)。

3、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排除彻底(一般用3~5分钟)。

长期坚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活动了关节,排除了废气,增强了肺活量,锻炼和保护了视力,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清晨四不做:

1、老人醒后不要立刻起身小便

早晨一觉醒来后,可能膀胱内已充满了尿液,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尿意越是紧迫,越要沉得住气,不可立即起身小便,尤其是男性老年人,直立位小便要避免,尽量采取坐式小便,以防意外发生。因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

2、醒后不要立即剧烈运动

许多人,晨起后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只要注意,对健康的确有益处。但是,运动必须在晨起后稍作休息一下,待气血阴阳运行平衡后才可进行。若起床后,也未做准备活动,便马上投入比较剧烈的运动,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的意外。

3、不恋床

现在醒后恋床不起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节假日。凡有过恋床不起的(不管年轻的,年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和恋床的时间多了,反而觉得四脚发沉、精神萎靡、有 越睡越累 、 越睡越不舒服 的感觉,结果,还不如每天忙于工作或学习时那样精力充沛。恋床打乱了平日正常的生活规律,使体内许多生物钟错点。


不吃早餐或吃不好,会直接影响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均而损伤大脑,因为大脑的能源主要靠血糖来提供。试想一下,从头天晚上吃过晚饭至早晨,已空腹12小时之久,此时人体血糖明显下降,大脑正在发生能源危机,若不及时补充,会受到损伤。只要及时吃上早餐、吃好早餐,血糖随之升高, 危机 就可解除,大脑的灵敏度得到提高,从事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上文介绍了晨起的三做与四不做,这些可以说是中医的晨起养生原则。早上是养生的好时间,伸伸懒腰、喝杯开水都是很简单的养生方法,还是要提醒大家,早餐一定要吃。

养生喝杯茶,中医教你搭


|点击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不少钟爱养生的人聚会喜欢选择茶楼。事实上茶与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特别是在养生茶盛行的今天, 对于中医茶道的了解, 可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哪种茶。

除了传统的乌龙、红茶、绿茶、普洱等, 近年来很多中医养生茶也颇受欢迎。凡是以药食同源的原料制成以达到养生保健为目的的茶, 都统称为养生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陈兴华介绍, 养生茶与普通茶的不同之处, 在于更侧重于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虽然大部分养生茶是以茶之形, 但可发挥药的功效, 可以说是简单的中药药方茶。

陈兴华指出, 像燥热体质的人吃辣、煎炸食物容易上火, 应喝凉性茶;而肠胃虚寒的人, 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 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免疫力低下或久病初愈患者, 可服用灵芝茶。偏温性的红茶及普洱茶, 则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因人而异选好茶

由于普通茶品、中药都有其性味属性, 所以合理搭配, 避免功效相抵, 增强养生疗效是基本的搭配原则, 以下推荐的多款养生茶品可以选择性饮用。

祛湿:枸杞薏米茶

原料:薏米300克, 枸杞子一把, 红枣2~3颗, 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薏米拣出杂质, 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

2.薏米放入平底锅中, 锅中不可放油, 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 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 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 可放几颗冰糖, 再放入薏米, 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点评:本茶饮养肝明目又利水, 宜在春夏季饮用。

补虚:参麦冬茶

原料:人参、麦冬各10克, 五味子5克。

做法:将所有原料洗净, 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

点评:本茶饮能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本方即生脉饮原方剂, 对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虚汗虚热体质有改善的作用。

提神:菊花人参茶

原料:菊花干花蕾4~5枚, 人参10~20克。

做法:将人参切片或小段, 与菊花共置茶杯中, 沏入开水, 加盖浸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

点评:菊花有解毒散热、平肝明目的作用, 人参可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两者合用有益气祛火功效, 可提高免疫力, 消困提神。

健胃:薰衣草柠檬茶

原料:薰衣草干花蕾5~6枚、柠檬汁20毫升。

做法:先将薰衣草置茶杯中, 沏入开水, 加盖浸泡5~10分钟, 等到茶呈淡绿色微凉后加入柠檬汁即可饮用。

点评:本茶品中的薰衣草有滋补气血、舒缓压力、消倦解困的作用, 而柠檬清香, 有利尿、开胃、活络、醒脑作用, 两者合用可以提振食欲, 消解困意。

四季饮茶各不同

无论是普通茶还是养生茶, 都有其温热寒凉属性, 不同体质的人应有所选择, 特别是根据每个季节天气环境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茶, 能让身体顺应天时而养生。

春季:景象温顺, 阳气上升, 宜选刺激感官、芬芳浓郁的花瓣类茶材, 可以帮助散发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冷邪、生发人体的阳气, 养肝利胆、疏通经脉, 如玫瑰、茉莉、菊花。

夏季:景象炎热, 阳气兴旺, 宜选茶性沉降、茶气清苦、有清凉感的花草类茶材, 以除烦解渴、补益肠胃, 如绿茶、薄荷茶。

秋季:景象干燥, 阳气渐弱, 阴气上升, 宜选性质收敛的果类进茶, 以清除体内余热, 止咳化痰、养肺滋阴, 如金橘、菠萝、乌龙茶。

冬季:景象清冷, 阴气趋盛, 宜选茶质温、茶气辛散的根茎类茶材, 以驱冷补阳, 如天门冬、红茶、铁观音。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方法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有很多人信任选择中医保健方法来养生,中医带给人们的好处很多,但是中医药物有很多,我们要的保养,而不是胡乱的保养,这样胡乱保养对身体来说肯定是非常不利的,中医的养生方法安全卫生,还非常的健康,那么中医养生方法到底有哪些?

1.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说的是我们养生一定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它。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3.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在中医上该如何用中医保健方法来养生了吧,中医养生必须要了解中医文化,这个中医也是传承了很多代的历史,大家如果相信的话那么不妨试试,选择中医来给自己养生的时候最好是记得饮食合理,睡眠得当,还要注意做好保健的运动方法。

中医养生教你如何治疗失眠


失眠让人备受折磨,中医养生治疗失眠可以让我们尽快远离失眠困扰,重获身心健康。中医治失眠的历史悠久,治疗方法颇多,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辩证给药,疗效显着。那么中医养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入睡困难。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中医治失眠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同时,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2.整晚睡不着。这类人属于心肝火旺型,多由恼怒烦闷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中医治失眠主要以清热泻火为主。针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枣仁粥。

3.老做噩梦,睡不踏实。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中医治失眠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4.时睡时醒。这类人属于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同时感到口腻、口淡,有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中医治失眠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莲子百合粥,做法是,将小米、莲子、百合用适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来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养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5.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后溪等穴位,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专家强调,中医养生治疗失眠需要辨证分型,然后对症用药,方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广大患者如果对于中医治失眠不太了解的话,一定不要擅自用药,否则用药不当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