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病是什么病

2019-10-12 │ 养生病是什么病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线粒体肌病是什么引起的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您对中医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线粒体肌病是什么引起的》,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线粒体肌病是什么引起的

1、线粒体肌病是什么引起的

线粒体肌病是由线粒体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缺乏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疾病。肌肉病理的共同特点为破红肌纤维。

2、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

因酶缺乏种类而异,有下列数种。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表现为缓慢进行的眼睑下垂和眼外肌麻痹,症状不波动。Kearns-Sayre综合征,20岁前起病的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心脏阻滞。尚可有身材矮小,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异常。特点为家族史阴性。线粒体脑病肌病,病者除有肌无力外,伴发肌阵挛癫痫、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性耳聋和智能低下等症。部份病者可有卒中样发作,突然出现偏瘫,且有左右交替发作,头颅CT或MRI出现片状低信号。癫痫发作和发作性呕吐为此型病者最常见症状。血液乳酸测定可见高乳酸血症。肌肉活检和乳酸测定常为本病提供诊断依据。

3、线粒体肌病的诊断

四肢近端极度不能耐受疲劳、身体矮小和神经性耳聋等,伴各亚型临床特征;血清乳酸、丙酮酸增高和肌肉活组织检查发现RRF,mtDNA缺失或点突变等之结果。线粒体脑肌病患者CT或MRI检查可见白质脑病、基底核钙化、脑软化、脑萎缩和脑室扩大等。但应注意炎症肌病和其他肌病可同时伴存线粒体和糖原堆积之可能。严防过多过滥诊断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肌病需与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和眼咽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鉴别。

线粒体脑肌病的治疗方法

1、对于线粒体疾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可采用:辅酶Q10,肌内注射或口服。大剂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可改善症状。能量制剂,如三磷腺苷(ATp)、辅酶A等。二氯乙酸钠,12.5~100mg/(kg·d),口服。呼吸链酶复合体Ⅱ+Ⅲ缺陷,可用维生素K3加维生素C治疗。

2、不同类型预后不同,病程长短不一(参见临床表现)。对症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很多的人的身体总是经受不起线粒体脑肌病,确实现代医疗条件下,不要以为自己任何疾病都可以治愈,还是要注意卫生,保持好的习惯,才能长命百岁。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机制

1、已知在线粒体不同结构部位含有不同的酶系统,如外膜含有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及单胺氧化酶;外室中含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含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和呼吸链(即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要有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包括三磷腺苷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

2、肌肉的病理改变为病变肌纤维在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切片上出现RRF,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呈阳性深染,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双染出现蓝纤维。SDH染色还可见到SDH染色强阳性血管(strongly SDH-reactive vessel,SSV),后者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内大量线粒体积聚。COX染色可见酶活性部分或全部缺失。电镜下可见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大量线粒体积聚,线粒体的大小和形态明显异常,线粒体嵴内出现晶格状包涵体,排列成停车场样结构。

ys630.coM延伸阅读

脸上脱皮是什么病引起


脱皮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也有许多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许多人脱皮只是小小的一个部位,因此不怎么在意,但是有的人不一样,他的脸部会整个脱皮,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脸部脱皮这是因为脸上有螨虫,所以会脱皮,也有的人认为脸上脱皮是因为得了某种疾病,对于这些疑问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那么你知道脸上脱皮是什么病引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1、面部脱皮多发生在春季,皮肤过敏,应该注意保养,其实这个季节就应该开始做防晒工作了,因为这个季节太阳不是很大,但还是有紫外线还是会伤害我们的皮肤。其实这个季节应该给皮肤补充充足的水分。还有一个星期做一次抗菌消炎的面膜。除了给皮肤补水,身体也一样,记得进补,还有春天人比较容易困乏,注意适当休息。洗练时候水不要太热,最好先用温水洗后再用冷水洗,以促进血液循环。

2、有可能是干性皮肤的原因,冬春两季天气比较干燥,尤其是春季,所以皮肤会出现脱皮现象。

3、换季节的时候,皮肤容易缺水分,所以建议你补水,然后也要注重保养,护肤品相对油些。

4、脸部肌肤严重缺水,需要大量补水以及及时防晒。目前所用的护肤品很可能不适合你,如果是干性皮肤,不适合用泡沫型洗面奶的。

脸上脱皮是什么病引起的吗,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引起脸部脱皮的原因有许多,因此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及时去医院了解自己脸部脱皮的真实情况,然后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促进肌肤的营养,补水是非常关键,现在是冬季,大家一定要让自己的肌肤喝饱水哦。

荔枝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荔枝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荔枝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荔枝里面含的是果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胰岛素主要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果糖要变成葡萄糖,它还必须要经过肝脏的一个转化酶处理,当我们大量的进食果糖以后,这个转化酶就不够了,果糖就不能及时的转化成葡萄糖。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降糖激素就是胰岛素,正常人在吃东西时胰岛素会自动有一个分泌的高峰,使我们的血糖不至于升太高,当我们大量的进食荔枝以后,果糖不能很及时的都转化为葡萄糖,这时胰岛素不断降低血糖,但是葡萄糖又跟不上,这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的反应。

吃荔枝之所以造成低血糖,是由于荔枝的单糖性质造成的,与荔枝里果糖含量过高有一定的关系。专家建议吃荔枝应该要适量,一般控制在半斤以内,并且应选择在两餐中间来吃。

2、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多发于儿童,因为儿童的肝脏功能相对于成人较弱,合成储存糖原与代谢功能都相对要差,肝脏本身储存的糖原量少,如果长期普通膳食锐减而仅大量进食荔枝,就容易出现反应性低血糖。荔枝等吃多了会引起喉咙粘膜细胞间隙增宽,很容易感染细菌,从而引发咽喉发炎等症状,民间形象地称之为“荔枝病”。

3、荔枝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些人进食大量鲜荔枝后,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等。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这是由于大量进食鲜荔枝后,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低血糖反应。轻者口服糖开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应送医院抢救。

什么人群慎食荔枝

第一类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基础血糖控制不佳者等等。其中,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更应考虑禁食荔枝。严重的低血糖患者,其荔枝病反应可能很凶险:突然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大汗淋漓,个别患者甚至会突然昏迷,并且伴有阵发性抽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若不及时就医可引起死亡。

第二类人群是儿童。儿童由于身体调节能力较弱,在食用荔枝时又少有节制意识,是荔枝病的高发人群。医生建议,儿童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过5枚。

第三类人群为开车人群,此类人群一旦患荔枝病危害极大却易被忽视。研究发现,司机在开车前或开车时食用荔枝过多,不但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反而还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荔枝病的主要症状如头晕、心慌、手抖、注意力不集中等,对司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

最后一类人群是阴虚火旺者。荔枝性偏温,多吃易“上火”,阴虚火旺者不能贪食。民间也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病齿及火病人尤忌之。”

正确食用荔枝的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然而,过量食用荔枝或某些特殊体质的人食用荔枝,均可能发生意外。

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虚火,还具有醒脾消滞的功效。

另外,用荔枝壳煎水喝,能解荔枝热。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枚。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因进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适量补充糖水,症状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对荔枝过敏的人、糖尿病患者及阴虚火旺者要禁食或慎食荔枝。

冠状动脉肌桥是什么病


冠状动脉异常是现代人高发的一种疾病,其又可细分为各种类型,比如冠状动脉肌桥,以冠状动脉肌桥是怎么回事呢?研究表明这与浅层心肌覆盖冠状动脉有关,而影响冠状动脉的正常发育。总之冠状动脉肌桥就属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那么冠状动脉肌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希望通过本篇的详解,让您对本病有一个更为全方位的认识。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心肌桥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局部因素有关,也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脏收缩时被心肌桥覆盖的这段冠状动脉受到压迫,出现收缩期狭窄,而心脏舒张时冠状动脉压迫被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也被解除。

病因

病因是冠状动脉的心肌内段,尤其左前降支的心肌内段,在收缩期可受到挤压,多在中年以后才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临床表现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与分型密切相关。

1.表浅型

因心肌桥薄而短,对冠脉血流影响较小,多数可无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2.纵深型

因心肌桥厚而长,对冠脉血流影响大,而出现心绞痛,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ST-T改变。如果心肌桥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即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桥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更易出现心肌缺血。

大多数心肌桥不引起临床症状,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猝死。

诊断

心肌桥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以外,仍然有赖于冠脉造影及冠脉内多普勒和超声检查。表浅型因无症状或症状轻而难以确诊,即使是冠脉造影也只能检出那些纵深型心肌桥。

治疗

心肌桥的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肌桥下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对有症状的心肌桥及心肌桥处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引起的心绞痛对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和抗血小板药物有效。

2.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应行手术治疗。有两种术式即心肌桥切除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

(1)

心肌桥切除术适用于表浅型,在常温全麻下找到心肌桥予以切除彻底解除对冠状动脉的压迫,恢复其远端血流。单纯型心肌桥切除术者很少往往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进行。

(2)

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纵深型或合并动脉硬化性狭窄者。可在常温全麻下、常温体外循环下或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移植材料可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

腰双侧酸痛是什么病引起的


腰双侧酸痛,其实是一种病症表现,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引起这些症状,比如感受外邪、、肾虚精亏、年老多病,或者是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都会有明显的腰痛感。

一、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

,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

二、腰痛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

、、肾虚精亏、年老多病、闪挫跌扑、气血淤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寒湿型有腰部冷痛,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加剧等特征。湿热型有口苦烦热,小便短赤,伴有灼热感,气候湿热时更痛等症状。淤血型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肾虚型则酸软重痛,喜揉喜按,劳后痛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

三、民间治疗各种腰痛的验方有:

1:处方:当归12克,苏木、桃仁、地龙各9克,官桂、麻黄、黄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剂,饭前分服2次,15天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92%

2:处方:制首乌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

疗效:用药1-2剂,有效率为82.5%

颈部左侧淋巴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


颈部左侧淋巴肿大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该病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而且因为淋巴肿大有一定的自愈性,所以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并不在意。其实能够导致淋巴肿大的疾病有很多,如果说患者对此不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些疾病的治疗,为此本文将详细的介绍颈部左侧淋巴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让患者能够进行自我判断。

淋巴结肿大了,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呢:

一看淋巴结肿大有无明显的诱因:

淋巴结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炎肿大,都是它附近的炎症(如发炎、伤口等)引起的。附近存在这个炎症的话,那这淋巴结的病症就是普通的淋巴结炎。

二看淋巴结的活动性如何:

用手指捏着推动它,它的活动性好的话,并且这个淋巴结与周围的皮肤、肌肉不相粘连的话,也是淋巴结炎。不是淋巴结核,更不是所担心的癌啊瘤啊那种大的疾病,也不必做这样那样的仪器检查。

三看淋巴结肿大的时间长度:

分辨普通淋巴疾病与淋巴瘤,还可以从时间长度上来分别: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可以存在好多年,但淋巴瘤的支撑时间不会长(可敬可亲的罗京,全国顶尖的专家会诊治疗,从发病到去世才是10个月)

四是做穿刺或切下一个来活检,这两种都能一锤定音地确诊。但一般情况下患者不愿意轻易地就去穿刺或切除活检。

淋巴结炎如果情况轻微的话,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或是吃一些普通意义上的消炎药,打些消炎针,就会好。这不算个什么问题。但如果肿大厉害的话,又长时间消炎治疗不愈,那就需要中药治疗了。

了解了颈部左侧淋巴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之后,提醒各位患者如果说您的颈部左侧淋巴肿大在进行消炎治疗之后有了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的话,一般都是因为炎症引起的,是不需要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的,而如果是消炎处理没有任何作用,则需要患者高度警戒,看到底是什么疾病引起的才是了。

颈椎病能引起什么病


我们现代人由于经常对着电脑和伏案工作,容易出现一些现代疾病,颈椎病绝对是最常见的一种现代病,颈椎病的出现给很多人都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我们不能小视颈椎病这种疾病,因为颈椎病是可以出现一些并发症的,而颈椎病的并发症是非常难以治疗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颈椎病能一起什么病。

我们一旦出现了颈椎病就应该积极的去治疗,我们要做好对于颈椎病并发症的预防才行,颈椎病可能导致我们出现高血压颈椎病以及下肢瘫痪等症状。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颈椎病,我们知道颈椎病的出现带给了患者很大的身体伤害,我们要重视颈椎病这种疾病,因为颈椎病容易导致我们出现一些并发症,颈椎病会导致我们出现吞咽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上文详细介绍了颈椎病能引起的各种疾病。

什么病能引起盗汗


什么病能引起盗汗

1、什么病能引起盗汗

一般认为盗汗是肾阴虚所致,适当调理之后症状便会好转、消除。不过盗汗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只是单纯的肾阴虚所致那问题不大,但是也有可能是下面这几种疾病引起的盗汗:

甲亢:甲状腺分泌大量甲状腺素,从而会使得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神经、交叉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导致盗汗症状的发生。

结核病:盗汗是结核病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盗汗症状;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糖尿病:糖尿病人血糖代谢较普通人高,所以糖尿病人会比一般人多汗;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肿瘤等也都会引起盗汗情况的出现。

2、引起盗汗的其它疾病

如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但大部分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致。

3、盗汗的中医概念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

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治疗盗汗的土方法

1、金樱子根末

处方:金樱子根12克,五倍子12克,桑螵蛸6克,鱼腥草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2次,连服7日。

2、水煎何首乌

处方:何首乌12克,糯稻根须10克,桑椹子10克,五味子3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3、水煎麻黄根

处方:麻黄根9克,桑树根6克,白及4克,车前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4、桑叶浮麦水

处方:用经过霜后的桑叶,浮麦(淘洗小麦浮在水上的麦粒)各适量,不要太多。

用法:用水浸泡两小时左右,再用慢火煎好,适当温度后服用,一日两次,一天一煎。一般情况下三天就有效果。

缺钙会引起什么病


缺钙会引起什么病也许我们不是很清楚,其实这种钙物质的缺乏,对于人们的身体危害还是极大的。建议人们在认识到缺钙的危害之后,但是也需要知道缺钙的引发疾病。才能及时的意识到缺钙的危害性,及时的对疾病的影响。及时的去补钙。

缺钙会引起什么病,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先去拿儿童来说吧,因为缺钙十分容易引发下面的一些疾病。比如:软骨病、出牙迟、站立迟、佝偻病、精力不集中、枕部脱发、生发迟、龋齿、厌食、消瘦、多汗、烦燥、好动症、夜啼、大脑活动欠佳、走路迟、说话迟、气色不好、抵抗力下降、感冒不断。

青少年由于缺钙容易引起的疾病有:骨骼生长不良、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畸形、患荨麻疹、近视眼。妇女由于缺钙容易引起的疾病有:手足麻木、抽筋、孕妇产前易患高血压综合症并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产后牙齿松动。

中老年由于缺钙容易引起的疾病有:骨质疏松易折、身高缩短、驼背、骨质增生、牙痛易出血、掉牙脱发、腰酸背疼、行走不便、头晕失眠、肩周炎、关节炎、神经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结石症、糖尿病、易疲劳、困倦、早衰、性功能低下、老年痴呆、便秘、大肠癌、渗出性水肿、皮肤骚痒、皮肤老化黑斑和头皮屑多。

在出现了缺钙会引起什么病的知识介绍了之后,也许我们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平时生活上要适当的补钙。不然的话会引起很多的疾病的。不过,在平时我们补钙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进行补钙,不然盲目补钙也不行的。

眼肌麻痹怎么引起的


眼肌麻痹怎么引起的

1、眼肌麻痹怎么引起的

眼肌疾病是眼部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会有眼脸下垂、视物重影等症状,眼肌疾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因此家长要重视该疾病。眼肌无力发作的原因有:

1.1、外界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病毒感染或使用一些抗生素,会造成免疫力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外邪容易入侵体内,诱发眼肌无力的发作。

1.2、遗传:眼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这些说明,眼肌无力的发作与遗传基因有关。

1.3、自身免疫异常:在检查诊断眼肌无力病人时,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1.4、感染: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使眼肌无力病情很快加重,发热不是影响免疫系统,而是影响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体温下降后很快好转。

2、眼肌麻痹的症状

2.1、眼内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下斜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等等。

2.2、提上睑肌麻痹:产生的症状是患眼上睑下垂和下斜视、患眼的视线被下垂的上睑遮挡,一般感觉不到复视。

2.3、睫状肌麻痹:产生的症状是使晶状体调节产生障碍造成近距离视物时模糊,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

2.4、眼外肌麻痹 六条眼外肌同时产生麻痹的几率非常小,多数是一条或两条眼外肌麻痹;麻痹产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2.5、复视、斜视和视混淆引起眩晕,当眼球运动时斜视角不断变化所视物体不能稳定引起眩晕,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2.6、外展神经麻痹,向内、向外注视时产生斜视,复视。

3、眼肌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3.1、血中AChR抗体测定 可用125I-α-BuTx(125碘-α-银环蛇毒素)标记AChR进行放射免疫测定。亦可用人AChR作为抗原,测定AChR抗体,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3.2、尿检查 肌酐排泄量减少,并出现肌酸。

3.3、周围血液常规正常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可有2/3病人IgG增高,少数可有抗核抗体阳性,多数病人血清中抗AchR抗体阳性,C3补体增高。

3.4、病理解剖 本病可见的肌肉变化有:急性坏死伴有炎性细胞渗出;进行性萎缩,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及集结,称“淋巴漏”;个别肌肉纤维单纯性萎缩。

治疗眼肌麻痹的偏方

1、偏方一:配方:去痹汤

材料: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海风藤、络石藤各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驱风逐邪,通经活络。

【方解】病程短暂,谓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搜风止痉;川乌祛风散湿;海风藤、络石藤、穿山甲通络。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减】烦躁失眠,加茯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苎麻根。

【疗效】治疗13例,其中单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神经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药2~4周而愈。

2、偏方二:配方:培土健脾汤

材料: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炙黄芪各9克,银柴胡、升麻、陈皮、钩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主治】各类眼肌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症。

【疗效】治疗眼肌麻痹13例14眼。结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眼肌麻痹的饮食宜忌

1、眼肌麻痹宜吃的食物

1.1、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1.2、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

1.3、 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

1.4、宜吃钙含量丰富食物。

1.5、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2、眼肌麻痹禁吃的食物

2.1、控制热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2.2、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盐腌类食品。

2.3、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

2.4、忌饮酒过量。

腰大肌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呢?


人们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是工作压力,可能是家庭压力等等,压力一旦过大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症状,给生活增加更多的烦恼。例如,肌肉疼痛是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腰大肌的影响属于比较严重的症状之一,下面就来看看腰大肌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呢?

腰痛是一个症候群,其原因有很多,除了脊柱原因引起的腰痛外 ,有些非脊柱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可伴有腰痛 ,如内脏器官引起的腰痛。但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功能性腰痛,也叫姿势性腰痛,是由于长期不良姿势造成的慢性积累性损伤,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

临床上多推荐按倒走疗法,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过程中可以有效矫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势,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1.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

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

5.

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热敷。

炎症是什么引起的


炎症是什么引起的

1、一些生物因子导致炎症

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病毒在被感染的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死;某些具有抗原性的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诱发的免疫反应而损伤组织,如寄生虫感染和结核。

2、物理因子导致炎症

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及紫外线等和机械损伤。

3、化学因子导致炎症产生

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及松节油、芥子气等。内源性毒性物质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4、免疫系统损坏导致炎症

免疫反应各型变态反应均能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而导致炎症:Ⅰ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Ⅱ型变态反应如抗基底膜性肾小球肾炎;Ⅲ型变态反在如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和Ⅳ型变态反应如结核、伤寒等等;此外还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淋巴性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5、其他导致炎症的原因

异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异物,如各种金属、木材碎屑、尘埃颗粒、及手术缝线等,由于其抗原性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坏死组织:缺血或缺氧等原因可引起组织坏死,组织坏死是潜在的致炎因子。在新鲜梗死灶边缘所出现的充血出血带和炎性细胞的浸润都是炎症的表现。

炎症的症状

1、红:是由于炎症病灶内充血所致,炎症初期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增多,故呈鲜红色。随着炎症的发展,血流缓慢、淤血和停滞,局部组织含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呈暗红色。

2、肿:主要是由于渗出物,特别是炎性水肿所致。慢性炎症时,组织和细胞的增生也可引起局部肿胀。

3、热:热是由于动脉性充血及代谢增强所致,白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Ⅰ(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素E(pGE)等均可引起发热。

4、痛: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因素与多种因素有关。局部炎症病灶内钾离子、氢离子的积聚,尤其是炎症介质诸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刺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炎症病灶内渗出物造成组织肿胀,张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疼痛,故疏松组织发炎时疼痛相对较轻,而牙髓和骨膜的炎症往往引起剧痛;此外,发炎的器官肿大,使富含感觉神经末梢的被膜张力增加,神经末梢受牵拉而引起疼痛。

如何预防炎症

1、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2、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等。

5、使用硬板软垫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6、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