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泽漆的药用价值_泽漆的副作用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泽漆的药用价值_泽漆的副作用”,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泽漆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

2、用于什么病症

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泽漆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泽漆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泽漆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泽漆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本草经集注》:“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3.3、《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

泽漆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本经》。

【别名】:桼茎(《广雅》),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履巉岩本草》),五凤草、绿叶绿花草(《纲目》),凉伞草(《质问本草》),五盏灯、五朵云(《贵州民间方药集》)。

【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路边、荒野、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

【性味归经】:辛苦,凉,有毒。入大、小肠,脾。

【采收和储藏】:4~5月开花时采收,除去根及泥沙,晒干。

【化学成分】: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泽漆皂甙、三萜、丁酸、泽漆醇、β-二氢岩藻甾醇,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乳汁含间一羟苯基甘氨酸、3,5-二羟基苯甲酸,干乳汁含橡胶烃(聚萜烯)13%、树脂62%、水溶性物25%。

【功能主治】: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2、治骨髓炎:泽漆、秋牡丹根、铁线莲、蒲公英、紫堇、甘草。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3、治癣疮有虫:猫儿眼睛草,晒干为末,香油调搽。(《卫生易简方》)。

4、治神经性皮炎:鲜泽漆白浆敷癣上或用楮树叶捣碎同敷。(《兄弟省市中草药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扩展阅读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泽漆的简介

泽漆,中药名。别称桼茎(《广雅》),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履巉岩本草》),五凤草、绿叶绿花草(《纲目》),凉伞草(《质问本草》),五盏灯。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地上部份。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泽漆皂甙、三萜、丁酸、泽漆醇、β-二氢岩藻甾醇,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乳汁含间一羟苯基甘氨酸、3,5-二羟基苯甲酸,干乳汁含橡胶烃(聚萜烯)13%、树脂62%、水溶性物25%。种子含水分7.74%,脂肪油32.61%,蛋白质17.43%,纤维素33.82%,糖及糖甙2.18%。脂肪油是干性油,有峻泻作用。

2、功效作用

2.1、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内服:煎汤,1~3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2.2、《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2.3、《别录》:利大小肠,明目。

2.4、《药性论》:治人肌热,利小便。

2.5、《唐本草》:逐水。

2.6、《日华子本草》:“止疟疾,消痰退热。

3、临床应用

3.1、治水气通身洪肿,四肢无力,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泽漆根十两,鲤鱼五斤,赤小豆二升,生姜八两,茯苓三两,人参、麦门冬、甘草各二两。上八味细切,以水一斗七升,先煮鱼及豆,减七升,去滓,内药煮取四升半。一服三合,日三,人弱服二合,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晬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千金方》泽漆汤)。

3.2、治水气:泽漆十斤(于夏间拣取嫩叶,入酒一斗,研取汁,约二斗)。上药以慢火熬如稀饧,即止,放瓷器内收。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以愈为度。(《圣惠方》)。

4、科学研究

泽漆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无作用,或谓在很高浓度(1:50~1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此外并试验了它与链霉素、异烟肼等的协同作用,但因所用浓度过高,实际价值尚待确定。

泽漆的市场信息

1、泽漆的价格

泽漆的价格约0.45-0.50元 /50克。

2、泽漆的选购方法

干燥全草都切成段状,有时具黄色的肉质主根。根顶部具紧密的环纹,外表具不规则的纵纹,断面白色,木质部成放射状;茎圆柱形,鲜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不明显的纵纹,有明显的互生、褐色的条形叶痕;叶暗绿色,常皱缩,破碎或脱落;茎顶端具多数小花及灰色的蒴果;总苞片绿色,常破碎。气酸而特异、味淡。以干燥、无根者为佳。

3、泽漆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泽漆丸的中药方剂


泽漆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身体治疗脾胃虚弱,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泽漆丸的中药方剂以及泽漆丸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泽漆丸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泽漆丸

【处方】

泽漆15克,槟榔3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木香15克,肉桂15(去皱皮,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泽泻15克,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郁李仁15克(汤浸,去皮,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食症癖气,脾胃虚弱,头面及四肢浮肿,欲变成水病者。

【用法用量】

每服以温水送下20丸,一日三至四次。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泽泻散

【处方】

泽泻30克、牡丹23克、桂心23克、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赤茯苓30克、木通30克(锉)。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泽漆丸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泽漆丸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中药泽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对于中药泽漆很多人都是非常的陌生的,其实这种中药是在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药物,只是这种药物经常和一些其他中药一起使用,因为很少有人会知道了解这种药物,因为很多人对于这种药物的不了解这种药物有什么功效也是一概不知的。那么,中药泽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一,中药泽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泽漆有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的功效。用于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该品苦寒泄降,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用于痰饮喘咳。该品辛宣苦降,故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若水饮内停,湿痰犯肺而致喘咳者,多与桂枝、生姜、黄芩同用,如《金匮》泽漆汤。用于瘰疬,癣疮瘙痒。该品可化痰散结,化毒消肿。熬膏内服或外敷可治疗瘰疬痰核。或配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等药使用。治癣疮,该品捣汁外涂。

第二,新鲜的泽漆不可以泡茶喝,泽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生品有毒,需要经过炮制以后才能用,服用时最好经过医生仔细辨认,主要有利水消肿,化痰止咳的作用,也可以软坚散结。大多数入药以煎汤为主,泡茶没办法利用有效成分。泽漆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但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即使剂量大至150g/kg,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中药泽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所含槲皮素3—双半乳糖苷和金丝桃苷均有镇咳作用。金丝桃苷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小鼠氦雾法证明,口服500毫克/千克金丝桃苷的镇咳作用不亚于口服可待因80毫克/千克,但泽漆中金丝桃苷含量很少。楔皮素3—双半乳糖苷与金丝桃苷结构和作用相似,是泽漆的主要止咳成分。此外,临床实验室检查发现,服泽漆片的患者,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因此推测,泽漆可能抑制酸性粘多糖合成而有怯痰作用。

竹芋的药用价值_竹芋的副作用


竹芋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竹芋清肺止咳;清热利尿。主肺热咳嗽;小便热痛。根茎富含淀粉,可煮食或提取淀粉供食用或糊用;药用有清肺,利水之效。

2、用于什么病症

竹芋主肺热咳嗽;小便热痛。

3、用法用量

竹芋内服:9-15g。

竹芋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竹芋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竹芋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竹芋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竹芋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中华本草》。

1.1、别名:竹芋又称为结粉、山百合。拼音名:Zhu Yu,英文名:Bermuda Arrowroot,rhizome of Bermuda Arrowroot。中药竹芋为竹芋科植物竹芋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切片晒干。

1.2、药材来源:竹芋为竹芋科植物竹芋的根茎。

1.3、生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常见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竹芋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忌强光曝晒。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喜低光度或半荫环境下生长,在强光下曝晒叶片容易灼伤。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最宜。

1.4、性味归经:竹芋味甘;淡;性凉,肺;膀胱经。

1.5、采收和储藏:竹芋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切片晒干。

1.6、化学成分:根茎含淀粉(starch)19.4%,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色氨酸(trytophan)。

1.7、功能主治:竹芋清肺止咳;清热利尿。主肺热咳嗽;小便热痛。

1.8、用法用量:竹芋内服:9-15g。竹芋粉几乎全是淀粉,不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仅0.2%。可用做汤、调味汁、布丁和尾食点心的增稠剂。加水煮沸成透明、无臭的可口糊状物。竹芋粉质细与其他淀粉相比可以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的条件下烹调,又易消化,特别适合做不能煮过头的牛奶蛋糊等蛋品,也适宜制作淡味、低盐和低蛋白的食物。

2、《新华本草纲要》:竹芋有清肺利尿的功能。用于肺热咳嗽,小便赤痛。

石决明的药用价值_石决明的副作用


石决明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2、用于什么病症

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久煎),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飞点眼。

石决明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石决明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石决明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3、饮食禁忌

3.1、石决明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本草经疏》:畏旋覆花。

3.3、《本草求原》:反云母。

石决明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别录》。

1.1、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1.2、药材来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

1.3、生境分布: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为我国南方优良养殖种类之一。 1.4、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入肝、肾经。

1.5、化学成分:盘大鲍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有机质则破坏。

1.6、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1.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久煎),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飞点眼。

2、《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3、《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4、《纲目》:通五淋。

5、《本草从新》:愈疡疽。

6、《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

7、《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8、治怕日羞明:千里光、海金砂、甘草、菊花等分。上细切,每服八钱,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后温服。(《眼科龙木论》千里光汤)。

9、治锁喉风:石决明火烧醋炙三次,研细末,用米醋调,鹅羽蘸擦喉内,吐痰效。(《本草汇言》)。

苜蓿的药用价值_苜蓿的副作用


苜蓿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雄蕊10,二体(9+1);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紫苜蓿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南苜蓿分布于我国中、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清解胃热,利尿除湿。

2、用法用量

2.1、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用于胃热烦闷,不欲饮食;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湿热发黄。内服:捣汁,3~5两;研末,2~3钱。

2.2、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2.3、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着,更胜於西洋菜。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苜蓿的副作用

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因属渗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又,牲畜饲以一种南苜蓿的变种后,可产生对光的过敏性皮炎,亦须注意。

苜蓿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孟诜:利五脏,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

2、《日华子本草》:去腹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

3、《本草衍义》:利大小肠。

4、《现代实用中药》:治尿酸性膀胱结石。

5、治膀胱结石:鲜南苜蓿三至五两,捣汁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6、治浮肿:苜蓿叶五钱(研末),豆腐一块,猪油三两。炖熟一次服下,连续服用。(《吉林中草药》)。

芦根的药用价值_芦根的副作用


芦根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中药名,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

2、用法用量

2.1、药用部位: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

2.2、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并解河豚鱼毒。

2.3、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4两);或捣汁。

芦根的副作用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霍乱阼胀,因寒呕吐勿服。

芦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2、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金匮玉函方》)。

3、治呕哕不止厥逆者:芦根三斤。切,水煮浓汁,频饮。(《肘后方》)。

4、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千金方》芦根饮子)。

5、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芦根(切讫秤)、麦门冬(去心)、地骨白皮各十两,生姜十两(合皮切),橘皮、苓各五两。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绞去滓,分温五服,服别相去八、九里,昼三服,夜二服,覆取汗。忌酢物。(《玄感传尸方》)。

6、霍乱烦闷: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千金方》)。

7、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芦根汁,多饮良,并治蟹毒。(《千金方》)。

冬菇的药用价值_冬菇的副作用


冬菇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冬菇(拼音名Dōnɡ Gū)补肝;益肠胃;抗癌。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症。长期食用香菇,还可以预防肝硬化,抑制胆固醇,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2、用于什么病症

冬菇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症。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之功效。常用于补肝,益肠胃,抗癌。冬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3、用法用量

冬菇内服:煎汤,30-50g。

冬菇的副作用

1、副作用

冬菇的毒性极小。

2、人群禁忌

冬菇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阳虚质体质应忌食或少食。

3、饮食禁忌

冬菇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冬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中华本草》 。

【别名】:构菌、金钱菌、毛脚金钱菌、冻菌、朴菰、冬蘑、金针菇、朗夏。

【药材来源】:冬菇为白蘑科真菌冬菇的子实体。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冬菇生于阔叶树枯干、倒木和伐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归经】:冬菇甘;咸;性寒。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肉质,半球形或扁平状,中央下凹,直径2-4cm,黄褐色或栗壳色,有光泽。菌肉类白色或淡棕色。菌褶较疏,长短不一,白色或象牙色。菌柄圆柱形,稍弯曲,长5-8cm,直径5-8mm,上部黄褐色,下部密生黑褐色绒毛,脆骨质,内部松软。气微,味淡。

【采收和储藏】:冬菇当菌柄长度达13-15cm、菌盖直径0.5-1.5cm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冬菇补肝;益肠胃;抗癌。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症。冬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用法用量】:冬菇内服:煎汤,30-50g。

2、刘波《中国药用真菌》:“利肝脏,益肠胃,抗癌。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胃道溃疡、学龄儿童可以有效地增加身高和体重。”。

3、《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用于肝炎,慢性胃炎。”。

木莲的药用价值_木莲的副作用


木莲的药用价值

功效:止咳,通便。

主治:木莲为木兰科木莲属植物。又名黄心树。 木莲茎枝可作药材治,主治实火便闭、治老人干咳。木材供板料、细工用材;果及树皮入药,治便秘和干咳。

用法用量:树皮、根皮或果实0.5-1两。

木莲学名乔木,叶革质、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短急尖,通常尖头钝,基部楔形,沿叶柄稍下延,边缘稍内卷,下面疏生红褐色短毛;侧脉每边8-12条;叶柄长1-3厘米,基部稍膨大;托叶痕半椭圆形,长3-4毫米。高达20米。花期5月,果期10月。

木莲的副作用

无毒。

木莲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木莲治老人干咳:木莲果四至五钱。煎汁代茶饮。(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2、木莲治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3、血淋。用木莲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每日小煎服。

4、大便下血。用木莲(烧)、枳壳(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槐花酒送下。又方:用木莲,棕榈皮,各烧存性,加乌梅(去核)、粉草(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5、木莲治乳汁不通。用木莲二个、猪前蹄一个, 煮烂连汁服,一日即可通乳。

6、脱肛。用木莲连皮、子切细,炒过,加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销阳丹”。亦治梦遗。

7、木莲治白癜风、疥癣等。用木莲藤汁涂搽。

8、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又方:木莲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

9、木莲治实火便闭:木莲果(或根皮、树皮)一两左右。煎汁,冲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10、痈疸初起。用木莲四十九个,揩去毛,研细,酒化开,温服。作用与忍冬草相当。

11、治实火便闭:木莲果(或根皮、树皮)一两左右。煎汁,冲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12、治老人干咳:木莲果四至五钱。煎汁代茶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