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养生季节

2019-10-12 │ 肺的养生季节 养生的中药

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肝火犯肺吃什么好三、肝火犯肺要注意什么

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1、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基本方药: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青黛,由栀子、黄芩、桑白皮各10克、贝母8克、海蛤壳20克。瓜蒌仁15克、知母、麦冬各12克、甘草10克,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日服1剂,分2次凉服或频频饮服。若咳甚药入即吐者,可加入生姜汁少许。

加减变化: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9克: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10克;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芦根30克;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30克、地榆炭15克、地骨皮15克;若出血如涌,加犀角10克、生大黄12克,冲服参三七粉3克或云南白药0.4克;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10~15克煎服,或用人参12克、附片10克煎服。

2、肝火犯肺有什么症状

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稠,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痛、性急易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胆,上犯于肺,肺失清肃或肺格受伤所致。本证属实证,为肝肺同病,肝病在先,上犯及肺,形成木火刑金,或灼伤肺络,咯血如注,故多属急危重证。

3、肝火犯肺如何治疗

本证为肝肺同病,属实证,治疗以泻肝清肺为主法。情志郁结化火犯肺者,以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为主;肝经热邪炽盛,上犯于肺,可用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化裁;肝火灼伤肺络,症见咳血者,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主,加凉血止血药。

肝肺同病,主要责之于肝。但治肝疗效不显着者,应注意调整治法。如肝火上炎灼肺,清之不已者,予以清金制木法,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石决明等;肾水亏虚而肝火密,清之不应者,予以补母法。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肝主升,肺主降,肝肺同时受病,肝升太过,肺降不足,气机升降失调,用药时应注意其升降浮沉之性与病证相宜,尤当重用沉降之药。

火为阳邪,最易伤律,耗血动血,木火燔灼,常引起肺阴不足,治疗时要注意顾护肺阴。清肝泻肺之药,大多苦寒伤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肝火犯肺吃什么好

1、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茶饮。

2、冬瓜仁2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栀子仁粥:栀子仁3~5克(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梨子川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5、薄荷茶:取鲜薄荷叶10克,开水泡,当茶饮。

肝火犯肺要注意什么

1、忌吃辛辣的蔬菜。例如辣椒辛辣刺激食道,气管,忌吃。可以吃一些白菜,菠菜。

2、忌吃发性升阳肉食。例如羊肉发性,大热,引起肝阳亢盛,脾虚异常,伤肺气。忌吃,可以适当的吃蔬菜。

3、忌吃海鲜。例如鱼是寒性的对于肺部的虚寒,肺气不足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少吃。可以适当的喝鱼汤。

4、不适宜食物: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

yS630.Com相关推荐

肝火犯肺咳嗽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大动肝火,中医里面讲究五行与五脏相对应,而且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就像犯肝火就容易导致导致肺部咳嗽,我们要解决肺部咳嗽的根源还是在肝火上。要做的就是清热止咳,一般中医会开内服的、外治的以及食疗方法,就是慢一点麻烦一点,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肝火有一点不同的是它与个体的情绪有关,所以还得疏导患者的情绪。

1、内治法

治则:

清肝泻火,宁肺止咳。

主方:

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

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天花粉、芦根;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地榆炭、地骨皮;若出血如涌,加犀角、生大黄,冲服参三七粉或云南白药;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煎服,或用人参、附片煎服。

2、外治法

(1)

附子适量、打烂,贴敷涌泉穴。

(2)

大蒜适量,捣汁贴涌泉,双足交替进行。

3、饮食疗法

(1)

桑菊茶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饮。

(2)

冬瓜粥冬瓜仁、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

栀子仁粥栀子仁(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

梨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施治要点

1.

本证为肝肺同病,属实证,治疗以泻肝清肺为主法。情志郁结化火犯肺者,以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为主;肝经湿热炽盛,上犯于肺,可用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化裁;肝火灼伤肺络,症见咳血者,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主,加凉血止血药。

2.

肝肺同病,主要责之于肝。但治肝疗效不显著者,应注意调整治法。如肝火上炎灼肺,清之不已者,予以清金制木法,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石决明等;肾水亏虚而肝火密,清之不应者,予以补母法.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3.

肝主升,肺主降,肝肺同时受病,肝升太过,肺降不足,气机升降失调,用药时应注意其升降浮沉之性与病证相宜,尤当重用沉降之药。

4.

火为阳邪,最易伤律,耗血动血,木火燔灼,常引起肺阴不足,治疗时要注意顾护肺阴。清肝泻肺之药,大多苦寒伤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5.

本证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配合情志的疏导。

肝火犯肺的偏方


肝火犯肺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情郁结而形成的火气过大的疾病,目前医学上并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肝火犯肺,所以目前大多数患者都会选用一些食疗的偏方来治疗这一病症,因为长期坚持食疗并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比较受患者欢迎的食疗偏方有以下几种:

 

偏方一、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二、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偏方三、

用猪肝1只,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或用鲜芹菜200~250克,洗净,以沸水烫2分钟后切细,捣泥绞汁,每次饮汁液2~3匙,一日3次,直至痊愈。

从上述偏方来看治疗肝火犯肺主要的方法是清火气,所以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时应注意多吃清热去火的食物,这样能更好的配合以上食疗方法发挥作用,希望以上说书偏方能给所有的患者减轻病痛。

清肺散结中药方


冬天是一个天气干燥的季节,除了冬天以外春天要开始多补充肺脏,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快很多人的,肺部功能活跃,还能预防冬天出现的肺炎,肺结节的问题,滋润肺燥,更多的还是要用中药来调理,效果上会加倍,而且没有副作用。

滋阴润肺的中药

1、麦冬

滋阴润肺的中药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4、银耳

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银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同时还是扶正强壮的补药。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的功效。

白及肺的中药方剂


白及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治疗肺痿肺烂。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及肺的中药方剂以及白及肺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及肺

【处方】

白叶猪肺1具,白及片1两。

【功能主治】

肺痿肺烂。

【用法用量】

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摘录】

《喉科心法》卷下。

白及膏

【处方】

良姜、白及、沥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嚼脂麻,水同熬为膏,入冷水共淀,用绊绢1片,火上摊作膏。

【功能主治】

蝼蛄疮。

【用法用量】

贴疮上。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四。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几种能够治疗病症的中药方剂,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白及肺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哦!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

1、治疗盗汗的汤膳中药方

归脾汤:此方在临床当中主要治疗健忘怔忡,思虑过甚,气短自汗,烦躁不寐等症状。其中的药材成分包括了人参、木香、白茯神、黄 (炙)、远志(去骨甘草水泡)、归身(酒洗)、龙眼肉、枣仁(炒)、白术(土炒)、炙甘草。使用方法是加入适量姜枣为引煎好内服。

2、治疗盗汗的茶饮中药方

2.1、黄芪茶:原料主要包括了黄芪、花茶等两种药物。使用的时候把这两种药物放入容器当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可以一直冲饮至味淡。功效和作用包括了利水消肿,益气固表,托毒生肌。有效利尿,强壮身体,还能够降低血压。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自汗盗汗、浮肿、血痹、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2.2、白术黄芪茶:这种经验方剂所需要的原料主要包括了:白术、黄芪、乌龙茶。使用时把这些材料放入容器当中,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可以使用一剂药物,并注意冲饮至味淡。功能和作用为益气固表。中医用此方主要治疗气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

3、治疗盗汗的其他中药方

3.1、肺卫不固:主要症状为动则汗出,畏风畏寒,容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白,脉细弱。治疗宜益气固表止汗,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或颗粒剂、丸、茶泡剂(药方为黄芪、白术、防风),也可用复芪止汗冲剂(含黄芪、党参、麻黄根、白术、防风、牡蛎、五味子)。服时均应避风寒,忌生冷、油腻饮食。

3.2、阴虚内热:表现为夜寐盗汗,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潮红,失眠,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可用更年安片、胶囊(内含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五味子、玄参、珍珠母、浮小麦等药),或用知柏地黄丸(含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等)。服用时忌食生冷、厚腻、辛辣之物。

盗汗的日常保健

如果夜间出汗的情况常常发生,会影响自己的睡眠,又或者是伴随着发烧和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那么应该去医院找出其真正的原因并尽早开始治疗,这是真正能够减少夜间出汗的办法。除此以外,一些生活上的改变能够帮助你在夜晚有更好的睡眠。

1、选择轻薄、宽松和吸汗能力强的纯棉睡衣。

2、选择纯棉的床单,被子也最好是纯棉的面料而且很轻。如果入睡时觉得冷,盖两床较薄的被子比盖一床厚被子要好,这样在你感到热的时候能够立即掀开一层被子。

3、倒一杯冰水放在床头柜上,如果因为出汗而醒来可以喝上一小口。

4、将空调或者暖气的温度调低一些。

5、晚餐或者睡前拒绝一切可能让你出汗的食物和饮料,如香辣的菜肴、热茶等。

6、放一台风扇在卧室,睡觉时打开。

7、尝试和伴侣分房睡,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少了枕边人散发的体温,可能让出汗情况有所好转。

8、吃营养均衡的食物,白天进行一定量的体育运动。

盗汗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盗汗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中型盗汗: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擦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常有烘热感,觉醒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泄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口干舌燥,喜欢喝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保肺饮中药方剂


肺气不足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能大意。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问题的,这里小编介绍保肺饮中药方剂给大家。保肺饮的功效在治疗肺气虚方面很有效果的,建议大家可以试试这些中医疗法。有需要的朋友来看保肺饮的用法!

处方

知母1钱,天门冬1钱,五味子1钱,川贝母1钱,杏仁1钱,天花粉8分,麦门冬8分,紫菀茸8分,款冬花8分,百合8分,桔梗8分,苏子8分,阿胶8分。

功能主治

久患咳嗽,肺金衰弱,肺气虚,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咳出鲜血,或痰如灰色,肺将成痿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玉案》卷四。

肺气虚

病证名。又称肺气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面色晄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治宜补益肺气。《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病因

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临床表现

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辨证要点

有肺脏功能衰减之表现,如咳嗽无力,短气;属气虚之证,多见于肺脏疾患之后期及肺系慢性疾患之中。

鉴别诊断

1.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二者同属气虚范畴,但本证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若同时既见有肺气不足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之证。

2.与心气虚证相鉴别

两者亦属气虚证的范畴。但本证病在肺脏,故以咳喘气短,动则更甚,易于感冒,伴一般气虚证候为特征,而心气虚证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胸闷不适,活动后诸症加重伴有一般气虚见证为特征。若临床既有肺气虚弱证,又有心气不足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心肺气虚证。

结语:有关保肺饮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保肺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保肺饮能帮助我们治疗肺气虚的症状,不少人会有肺气虚就是肺气不足的情况。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有需要的可以使用些保肺饮中药方剂。

泻肝火的中药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一些疾病,不管什么样的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可是都是有影响的。在生活中很多的朋友都容易上火特别是一些肝火旺盛的人在生活中掌握一些好的治疗方法对你的健康有很好的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生活中有效泻肝火的一些重要方法。

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克黄芩9克枝子9克泽泻0克木通6克当归3克生地黄《酒炒》6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证见头疼目赤,胁疼,口苦,耳聋,耳肿等;

2:肝胆湿热下注证:阴中,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2;左金丸:黄连9克吴茱萸2克,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胁疼痛,嘈杂吐酸,呕吐口苦等,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喝梨水去肝火,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另外,中医也认为,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食疗方面,可用红萝卜、马蹄(荸荠)、竹蔗加雪梨煲水饮,这味性质略寒,脾胃弱者不能常饮,但有实热在身者正好适用。

猪胆绿豆粉

猪胆汁120g,绿豆粉80g,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g,日2次。 菊花粥 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芹菜粥 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刀豆茶 刀豆根30g,加红茶3g,水煎服。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现在对这些,中药方法降肝火不了解的很清楚了。那么在生活中如果您肝火比较旺盛,就用这些好的方法去进行缓解和治疗病的身体健康康复可是有作用的哦。

保肺汤中药方剂


肺部不舒服就会有咳嗽的情况,那么大家知道肺痈的症状吗?因为肺痈的病因还是挺多的。治疗肺痈的方法也不少,这里推荐保肺汤中药方剂给大家。保肺汤的处方还算比较简单,来看保肺汤的用法和用量等问题!

处方

白及、薏苡仁、贝母、金银花、陈皮、苦桔梗、苦葶苈、甘草节。

功能主治

肺痈吐脓血。

用法用量

初起,加防风;溃后,加生黄耆、人参。

摘录

《金鉴》卷四十。

肺痈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肺痈属内痈之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其中不少方药长期为临床所选用。

病因病机

本病由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

1.感受外邪

多为风热外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所致,正如《类证治裁肺痿肺痈》所说:肺痈者,咽干吐脓,因风热客肺蕴毒成痈。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所为,《张氏医通,肺痈》曾说: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胸中,蕴发为热。肺脏受邪热熏灼,肺气失于清肃,血热壅聚而成。

2.痰热素盛

平素嗜酒太过或嗜食辛辣炙爝厚味,酿湿蒸痰化热,熏灼于肺;或肺脏宿有痰热,或他脏痰浊瘀结日久,上干于肺,形成肺痈。若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痈》曾指出:此症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

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易乘虚侵袭,是致病的重要内因。本病病位在肺,病理性质属实、属热。《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谓:肺痈,肺热极而成痈也。因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热壅血瘀。

正如《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咳喘门》所说: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痈。本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

初期,因风热(寒)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

3.溃脓期

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

4.恢复期

为脓疡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过程,继则正气逐渐恢复,痈疡渐告愈合。若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结语:有关保肺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保肺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保肺汤能治疗肺痈的症状。对于此疾病的病因病机,上述也详细介绍了。肺部不舒服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多了解我们的肺,对健康有好处!

清肺饮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有很多,有些方子可以是调理身体的,有些呢还可以帮助手术后恢复。今日小编介绍的清肺饮中药方剂就是主治鼻息肉手术后的,当然它不用的方子还有其他的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清肺饮的处方,一起看看吧!

【方剂名称】

清肺饮(《外科十三方考》下编)。

【组成配方】

瓜蒌仁(去油)、桔梗、黄连、生地、二冬、陈皮各2克,黄芩、栀子、连翘、赤芍、前胡、半夏、川芎、茯苓、猪苓、木通、花粉、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

鼻息肉术后。

【方剂制法】

灯心为引,水煎服。另用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阴干,临用时以0.3克研末,再用白矾少许,棉裹塞鼻中。

【方剂摘录】

《外科十三方考》下编。

【方剂名称】

清肺饮(《种痘新书》卷四)。

【组成配方】

麻黄0.6克、玄参1.5克、麦冬0.9克、桔梗2.7克、知母1.5克、荆芥2.4克、诃子2.4克、天花粉1.5克。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疹,初发热时咽干声哑。

【方剂制法】

水煎。

【用法用量】

入竹沥、姜汁服。

【方剂摘录】

《种痘新书》卷四。

结语:两种方子,相同的名字,但是出自不同的医书中。主治的病症也不一样,后者是治疗小儿痘疹的,另一个就是在鼻子做完手术后可以服用。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对症下药,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