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的特点

2019-10-12 │ 秋季养生的特点 饮食养生的特点

麻疹恢复退疹的特点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麻疹恢复退疹的特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麻疹恢复退疹的特点

1、麻疹恢复退疹的特点

恢复期:皮疹出齐1-2天内全身症状好转,体温下降,热退后1-2天按出疹顺序退疹,皮疹消退处,有糠麸状脱屑,并有色素沉着,色素斑疾病后期诊断有意义。

麻疹若出现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脑炎等并发症要及时入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2、麻疹的潜伏期症状

一般情况,麻疹的潜伏期为6~21天,平均时间是10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是通过输血感染的患者,潜伏期可能少于6天;如果曾经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潜伏期可以会有所延长至3~4周。麻疹潜伏期的症状不明显,可能会有轻度体温上升。麻疹潜伏期已具有传染性。

3、麻疹的前驱期症状

也叫做发疹前期,一般是3~5天。曾接种疫苗的病程相对减少至1~2天,而抵抗力弱或者重症患者侧延长至7~8天。这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热,日低夜高)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半数患者还会出现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眼睑水肿等症状。在发病后第2~3天,口腔里会出现灰白色的科氏斑,周围有红晕,1天内迅速增多,融合成片。科氏斑一般维持2~3天,这是麻疹最早出现的特征,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麻疹的治疗方法

麻疹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在口腔或者是咽部出现一些充血的情况,如果比较严重一些的话是会有呕吐或者是腹泻的表现,治疗麻疹这个疾病是需要注意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使用一些民间偏方。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合并症立即看医生。

2、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麻疹患者治疗的注意事项

1、居室应常通风,因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20分钟麻疹病毒会失去致病力,但要避免病人被风直接吹到,为避免阳光直晒,可用深色窗帘遮盖,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地面可泼洒一些水。

2、由于病人高热消耗较大,应鼓励病人少量多餐,进食一些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喝开水。

3、护理人员要戴好口罩或注射麻疹疫苗,以防交叉感染。

4、前期、出疹期体温在39.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用紫雪散、柴胡、清热解毒散等缓和的退热剂退热,把握热度不能降得过猛,以免剧烈的退热会使疹子发散不充分,头部可敷温湿毛巾,切忌酒精擦浴、冰袋降温。

5、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6、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如果病人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嗽加剧,鼻翼煽动,口周紫红,四肢冰凉,脉搏细弱,心率加快,皮疹引退或出疹不全,声音嘶哑,哮吼样咳嗽,嗜睡或惊厥等症状,说明病人有其他合并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小儿的病情观察更应家长留心,防止延误病情治疗。

扩展阅读

麻疹出疹顺序


二、麻疹易发哪些并发症三、麻疹如何护理

麻疹出疹顺序

1、麻疹出疹的顺序

麻疹出疹期:发病3-4日,先从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2、麻疹有哪些症状

麻疹自潜伏期到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流涕、头痛、流泪、怕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皮肤疹状等。

麻疹早期的症状和感冒症状比较相似,患者会有发热的情况,体温在38℃-39℃,伴有咳嗽、流涕、鼻塞、头痛等,有些患者还会眼睛结膜发炎、流泪、畏光、眼睑水肿等。

在发热3天后,患者的口腔首先出现灰白色的小斑点,叫做麻疹黏膜斑或科氏斑,这是最早出现的麻疹症状,也是比较可靠的症状,主要分布在牙龈黏膜和下唇内侧,多数在出疹后1~2日自行消退。

如果麻疹病毒进入到胃肠道,就会影响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佳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

3、麻疹如何确诊

3.1、一般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若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3.2、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测: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并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麻疹易发哪些并发症

1、肺炎

治疗同一般肺炎,疑细菌感染时应选用1~2种抗菌药物治疗,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即减量停药。缺氧者供氧,进食少可静脉补液,总量及钠盐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体弱、病重迁延不愈者可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中药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2、喉炎

室内湿度宜增高,并蒸气吸入,2次/d或3次/d,呼吸道梗阻缺氧者供氧,可选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烦躁者采用针灸及镇静剂有一定帮助,喉梗阻明显者尽早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

3、心血管功能不全

应及时应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如毒毛花苷K等缓慢静脉注射,同时服用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可缓解病情。有外周循环衰竭者应按感染性休克处理。

4、脑炎

处理基本同乙型脑炎,重点采用对症治疗,高热者设法降温,惊厥者止惊,昏迷、瘫痪者加强护理,防止褥疮等。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麻疹如何护理

1、高热的护理

小儿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

2、皮肤粘膜的护理

及时评估患儿透疹情况,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

3、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喂开水及热汤。

4、家庭护理

指导小儿麻疹患儿无并发症时可在家治疗护理、医务人员每日家庭访视1-2次,并进行上述护理指导。

麻疹的出疹顺序


二、麻疹如何护理三、怎样才能预防麻疹

麻疹的出疹顺序

1、患麻疹的出疹顺序

麻疹出疹期:发病3-4日,先从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2、麻疹有什么并发症

2.1、肺炎

除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外,在病程各期尚易并发继发性肺炎,以出疹期为多见。病原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腺病毒。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出现气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有中、小湿啰音。

2.2、喉炎

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出现声音嘶哑,有刺激性干咳。重症喉炎多系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则有声嘶加剧。咳嗽犬吠样,出现喉梗阻现象,缺氧、青紫、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三凹征明显。如不及时处理,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则可迅速发展至三度喉梗阻而窒息致死。

2.3、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小儿及并发肺炎时。临床表现为气促缺氧明显,四肢冷、发绀、心率快、心音弱、肝脏增大。心电图显示T波和ST段改变及低电压。病毒重危。

2.4、脑炎

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其他出疹性疾病为多,发病率约1‰~2‰。多发生于出疹后2~5天,偶见于前驱期,也可在出疹后2~3周发病。早期可能由麻疹病毒直接引起,而晚期发生者多有脑组织髓鞘病变,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3、麻疹如何确诊

3.1、一般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若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3.2、抗体检测

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3.3、抗原检测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并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3.4、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要在感染早期进行,有报道皮疹出现后32小时就很难从血液及鼻咽洗液中分离到病毒。

麻疹如何护理

1、高热的护理

小儿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

2、皮肤粘膜的护理

及时评估患儿透疹情况,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

3、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喂开水及热汤。

4、病情观察

小儿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

怎样才能预防麻疹

1、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3、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对小儿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4、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荨麻疹--消疹散


药物组成 蝉蜕 防风 细辛等量,冰片适量。

制剂用法 将前三味研细末,人冰片,混匀。用时取药粉0.2—0.4g置于麝香虎骨膏中,外贴于曲池、大椎、梁丘、悬钟等穴,每日1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适应病证 荨麻疹,风湿热邪客于肌表之证。 病案举隅 张某,男,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风团伴发热,西药治疗,病情加重。诊见:体温38.5C,眼睑浮肿,全身皮肤见多个鲜红色水肿性风团。血常规示WBCl0。0X10’/l,N72%,L26%,E0.02%。尿常规正常,予消疹散治之。3小时后,风团变小,颜色变浅。6小时后风团全消,体温降至正常。第三天复诊,少数复起,换贴10次而愈。 资料来源 朱越洋,等.江苏中医,1994,15(3):19 评 按 本方为白拟方,针对荨麻疹风湿热邪客于肌表的病机而设。通过疏风祛湿止痒之蝉蜕、防风、冰片、细辛外贴穴位,借助经络之传导,直接作用于肌表,达祛邪治病之功。方中蝉蜕、防风疏风止痒;冰片解毒止痒;细辛祛风散邪,借大肠经之曲池、胃经之梁丘、胆经之悬钟、督脉之大椎通达四肢、躯干全身之肌表,使邪无藏处,既能疏风通络,又可安神止痒。如此则邪除痒止疹消。

荨麻疹出疹顺序


二、荨麻疹的病因三、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荨麻疹出疹顺序

1、荨麻疹发在发热后出疹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淤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2、荨麻疹前驱期为4天

前驱期,一般为4天,表现为高热、咳嗽、流脓性鼻涕、眼结膜充血、畏光,还可出现呕吐、腹泻。起病2~3天后,在第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为麻疹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初起2~3个,后逐渐增多,到全身发疹期可蔓延到整个颊粘膜及唇内侧,且可互相融合,在发疹后第2天开始消退。

3、荨麻疹在第4天开始发疹

发疹期,于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面部,而后迅速蔓延到颈部、上肢、躯干及下肢,2~5天内出全。皮疹为一种玫瑰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疹多时可相互融合,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以上,颈淋巴结、肝、脾均可肿大。

4、荨麻疹在出疹后5到7天后渐渐恢复

恢复期,出疹5~7天后,热度下降,全身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疹退处遗留棕褐色色素沉着斑伴细小糠状脱屑,整个病程约2周。荨麻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所以应该要积极治疗。

荨麻疹的病因

按病因分类有许多特殊类型。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荨麻疹是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需要及时治疗。荨麻疹的常见诱因:食物 、药物 、感染 、物理因素、吸入物、外用品。

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常好发于有过敏素质的小孩,他们常常在食用了鱼、虾、蟹、蛋、牛肉等过敏食物后发生荨麻疹,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大蒜等也可以成为过敏源原,食品的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以导致过敏。少数病人还与用药有关,如青霉素、血清制品、疫苗、磺胺类制剂等,更有部分病人和体内链菌、结核菌、肝炎病毒的感染,或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血管炎、肿瘤等释放某些因子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

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去医院做血液常规检测看看是否感染引起的,因为感染引起的过敏,可能会反复多次,如果检验结果提示有感染可以加抗生素口服。

中药预防,某些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可以提高免疫功能 ,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茶饮。

中药治疗比较理想,但也较缓慢,由于临床变现比较复杂,辨证时也需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坚持应以中药调理为主,同时配合情志、饮食、针灸等疗法。 荨麻疹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慎食鱼虾等高蛋白食品,穿舒适的棉衣。

民间方法,鲜韭菜汁每天涂患处,一次即明显见效,一日三次,2-3天即愈。

玫瑰疹 如何治疗玫瑰疹


疹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类疾病,它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小儿由于皮肤比较敏感,再加上免疫力比较低下,所以很容易患上皮肤类的疾病,玫瑰疹就是其中一种。那你知道什么是玫瑰疹吗?如何治疗玫瑰疹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玫瑰疹

玫瑰疹,也叫幼儿急疹、烧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褪色,松开时有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通过唾液飞溅而传播,不如麻疹传染力强。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多是1岁以内的小儿,2岁以上者少见。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此病症对伤寒或副伤寒有诊断意义。

玫瑰疹的特点

一般家长对幼儿急疹可能不如对麻疹、水痘等那么熟悉。这病也是婴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老年人俗称"烧疹子",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这种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年长儿极少,而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多见。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就开始发烧,起病很"凶猛",小儿突然高烧,可达39~40。个别患儿病初有因高热发生抽风的,一般仅抽一次,时间很短,抽风后仍然一切如常。查白细胞也不高,嗓子有点红,常在耳朵后面或枕骨后两侧可摸到黄豆大的淋巴结,孩子发烧一直不退,吃药、打针都无效,等烧到3~4天突然退烧,全身出粉红色的斑丘疹,面前和四肢疹子较少或无疹,本来伴随发烧出现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也随着烧退疹出逐渐消失,1~2天疹退后不留痕迹、不脱皮,这就是幼儿急疹的特点。

幼儿急疹和麻疹不一样,它是由另一种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所以又叫婴儿玫瑰疹。它的最大特点是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征。及至体温将退或已退清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候急疹已近尾声。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出过一次以后也不会再出。

玫瑰疹的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1、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2、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 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疾病,特点是持续高热 3~5天,热退疹出。

玫瑰疹的传染性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玫瑰疹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员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 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玫瑰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7至14天,平均10天。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发热期间食欲精神尚好,咽峡部充血,偶有前卤膨隆,可出现高热惊厥。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皮损呈红色斑诊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3~5mm空隙,偶尔在皮疹周围可见晕圈。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在流行时,少数病例亦可无皮疹出现。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玫瑰疹的治疗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于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玫瑰疹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高烧时按医嘱及时服退热药,最好卧床休息。

2.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果是断奶的宝宝,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好。

3.可服用一些维生素C与维生素B片剂,但需遵从医生所给的量。

4.勿用碱性大的皂剂擦皮疹。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我们知道玫瑰疹又叫做烧疹,是一种小儿经常患上的疾病,对于孩子稚嫩的皮肤来说,父母要悉心的照料和处理,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才可以快速缓解玫瑰疹。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的危害有哪些


在现代社会,皮肤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而且每一种的治疗方法还不一样,白色糠疹就是其中一种,那么什么是白色糠疹呢?它有哪些危害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又名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x),为多见于儿童颜面的表浅性干燥鳞屑性减色斑,炎症轻微。白色糠疹在学龄前以及少年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好发於乾燥或是肤色较深者小朋友,基本上白色糠疹属於一种轻微皮肤炎,属体质性的湿疹性皮肤炎在临床上有过敏体质者发生率较高,但不仅限於过敏体质者才会发生,至於引起原因,一般推测可能还是与皮肤乾燥、日晒等外在因素有关,最常发生的年纪是学龄前的三岁至青春期这段期间,男女比例相当。

白色糠疹在学龄前以及少年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好发於乾燥或是肤色较深者小朋友,基本上白色糠疹属於一种轻微皮肤炎,属体质性的湿疹性皮肤炎在临床上有过敏体质者发生率较高,但不仅限於过敏体质者才会发生,至於引起原因,一般推测可能还是与皮肤乾燥、日晒等外在因素有关,最常发生的年纪是学龄前的三岁至青春期这段期间,男女比例相当。

白色糠疹的病因症状

目前大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儿童时皮脂腺尚未发育,皮肤表面缺乏皮脂,过度清洗尤其是用碱性强的肥皂清洗,是造成白色糠疹发病的原因之一。此外,阳光曝晒,皮肤干燥可能促进本病发生。

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损害可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自觉微痒或无自觉症状。

皮损好发于颜面,尤其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本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白色糠疹的危害

白色糠疹多发生在易受磨擦及阳光照晒等暴露部位;特别是颜面部(如眉间、眉毛内侧、鼻根与颊部内侧相连部位、耳前及其上部、前额发际帽沿处及唇红部)、颈部、腰腹部(束腰处)、骶尾前臂伸面与手指背部等处。典型的白斑多呈指甲至钱币大,近圆形、椭圆型,以后虽然扩大或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形,但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白斑边缘总是可见,白斑中加有岛屿状色素点;另一种典型的白斑是沿神经分布的带状或条索状脱色斑,白斑的边缘如刀切样整齐。

白色糠疹的特点

1、儿童的常见病,青少年也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多春天起病,秋季消退。

2、病因不明,皮肤干燥者经强烈的阳光照射可患此病。

3、好发于面部,亦多见于颈、肩、上臂处。

4、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性斑片,大小不等,直径1cm至数cm,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上覆少量的鳞屑。

5、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瘙痒。

6、经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可自行消退。

白色糠疹的鉴别

1、白癜风白斑颜色较明显,边界清楚,边界有色素加深,白斑表面光滑无鳞屑,白斑部毛发变白,无一定好发位。白色糠疹好发于颜面,色素减退,白斑颜色较白癜风深,边界欠清,上覆以少量鳞屑。冬春明显,夏秋缓。

2、白癜风黑素细胞消失或减少。

结语:看完上文小编对白色糠疹相关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的症状和危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其实这种疾病不可怕,我们只要用对了方法,还是很容易治愈的,为此也不用过于烦恼。

婴儿粟米疹


在自己宝宝出生的时候,家长们在欣喜之余也要注意宝宝身上的一些疾病状况。因为刚出生的宝宝们身体皮肤屏障和免疫力都处于一个脆弱的状态,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疾病。而如果一位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的鼻尖附近长出一些白色点点,就很有可能是栗米疹造成的。那么引发婴儿长粟米疹的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出生后,做爸爸妈妈的欣喜的日夜看着宝宝,往往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但这些现象有很多确是正常的,常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生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3天,月90%的宝宝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微黄。正常情况下7-10天会自行消退,早产的宝宝可能会延迟至第3-4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宝宝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这称为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体重下降:

宝宝在出生后3-5天内体重会下降4%-7%,不超过10%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出生后要排胎便和小便,而刚开始经肺呼吸和皮肤蒸发会丢失一些水分,加上刚出生宝宝食量较小,母亲物质分泌不足,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导致孩子体重暂时下降。当然如果体重丢失过多,持续时间过长需加强喂养并引起重视。

生理性乳房肿大:

这种现象发生在女婴较多。出生2-3天的宝宝乳房的乳头可摸到较硬的肿块,甚至可以流出乳汁样的液体,这令一些家长紧张不安,一般2-3周会自然消失,切不可用力挤捏,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导致严重后果。

生理性假月经:少数女婴在出生后5-7天会出现外阴膨胀,尿布上有少许血液。看到这种现象请不要慌张,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假月经”与宝宝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有关,持续1-3天后会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新生儿粟米疹:常见于宝宝的鼻尖,主要是因为皮脂腺分泌不通畅,形成黄白色针尖大到粟粒的小点,可以高于皮面,但周围没有红晕,一般无需治疗,会自然消失。

眼分泌物多:宝宝出生后鼻泪管下端出口被一层薄膜封闭或由于上皮细屑阻塞鼻泪管,造成眼泪管不通,进而使得宝宝的眼泪分泌较多。一般3-4周鼻泪管会自行破裂,使鼻泪管通畅。如果宝宝的眼睛分泌出脓性分泌物,那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月经疹的偏方


月经疹这种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经期疾病,它随着女性每一个月例假来的时候出现,但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的。只要女性朋友在经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了解一些经期并发症的治疗偏方,对于在月经期摆脱月经疹的影响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女性朋友遇到月经疹可以使用以下介绍的几种治疗偏方。

偏方一

配方:当归、川芎、白芍、血山根,荆芥,林兰、浮萍、鹅不食草、旱莲草、大青叶、松蓝、土金茶、贯众、连翘,蝉脱,生甘草。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

偏方二

配方:药用地骨皮、白芍、丹皮、生地、赤芍、蝉蜕、牛蒡子、玄参、菊花、白鲜皮、栀子、甘草等。

适合人群:疹色发红,感风遇热后瘙痒加剧,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常伴有口渴心烦等血热之象,舌质红,苔薄黄或薄少,脉数。

偏方三

配方:防风、蝉蜕、牛蒡子、金银花、当归、荆芥、生地、苦参、地肤子、川芎、连翘、甘草等。

注意事项:注意忌食辛热滋腻之品。

偏方四

配方: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8克,白芍、生姜、炙甘草、麻黄各5克,大枣4枚,杏仁5克)

疗效:治疗皮肤瘙痒。

只要女性朋友在月经期的时候,多注意阴部的卫生,注意远离一些过敏原就可以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了。如果女性朋友在月经期的时候不幸受到月经疹的时候,应该先采取一些药物去控制它后,再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这样对于病情的恶化就可以控制了。

尿布疹的偏方


尿布疹是常见于婴儿身上的一种皮肤疾病,病患婴儿一般的症状是肛门或是阴部附近出现片状的红斑,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卫生情况不过关引起的,也有许多婴幼儿患者是因为长期接触刺激性物品所引起的。病症较轻的患儿只是皮肤有红色的疹子而已,但是病症严重的还会有皮肤溃疡等,这些都会让患儿的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很多家长在帮患儿治疗的同时,也在寻找治疗尿布疹的偏方。


尿布疹的偏方一:

麻油(大家家里都有吧),把麻油烧开,冷却后直接涂在宝宝有尿布疹的地方,不用擦掉直接穿尿布。

这个偏方只适用于尿布疹不太严重的,只是红肿但没有破皮流脓。破皮流脓的还是建议妈妈们去医院找医生治疗。每个宝宝的皮肤敏感度都不同,我家宝宝2星期就好了,并不代表你家宝宝2星期也会好,这个妈妈们要注意。

中医治疗偏方

尿布疹的偏方二:中成药药膏:京万红烫伤膏

用法用量:每次便后洗净患处,忌用塑料布包扎,使患部保持干燥,擦京万红2~3次/日。轻者1~2天愈,重者2~4天愈。

尿布疹的偏方三:中药方剂

原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剂:健脾除湿丸加减。

党参15g,生苡仁30g,山药30g,芡实15g,黄柏10g,白术10g,茯苓30g,枳壳10g,苦参10g,紫草10g,马齿苋15g,车前草30g,银花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若大便干结加胡麻仁6g,当归20g;瘙痒甚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0g,蝉蜕10g;气虚加生黄芪15g。

尿布疹的偏方四:新鲜马齿苋250g,煎水温敷,1日2~3次。

尿布疹的偏方五:密陀僧5g,铅丹10g,煅石膏10g。将上方研面混匀装瓶备用,用药棉蘸之外扑患处,每日1~3次。

尿布疹的偏方六:中草膏

方剂:一见喜50g,黄柏120g,当归120g,生地120g,紫草120g,植物油250g,樟脑100g,凡士林500g

制法:将药物浸入油中,浸10天,再熬枯去渣,加凡士林熬数沸,趁热投入黄蜡500g,后下樟脑,搅拌均匀,冷凝成膏,调匀外敷患处,1日1次。

尿布疹的偏方七:祛湿散

方剂:川黄连30g,川黄柏240g,黄芩100g,滑石120g,生石膏50g,炉甘石100g,冰片2g。将上药粉碎研生面,装瓶备用,用时于尿布湿的地方撒均匀,1日2~3次。

上面说到的几种方法,也就是用来治疗尿布疹的一些偏方,而且这几种偏方也经过一些患儿的验证,效果也是不错的,所以我们的家长可以给自己的患儿使用这些偏方的,但是治疗效果并不能保证,因为每个患儿的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家长在给病患宝宝使用这些偏方的同时也要坚持使用医生的常规治疗方法来止咳尿布疹。

婴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


婴儿急诊出诊后还发烧这种情况会让很多妈妈束手无策,因为婴儿急诊出诊之后,一般身体是比较虚弱的,这时候是很容易会在引起发烧的症状,我们应该要注意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幼儿急诊的发病原因是比较多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的情况,而且退烧之后就出现疹子,我们应该要注意皮肤的卫生问题。

一、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发病时后背、脖子等全身各处出现不规则的红斑,3-5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或持续高温,退烧后12-24小时内出现疹子。大部分宝宝在1-3天症状就会消失。宝宝不会觉得瘙痒,除特殊情况外1周左右就会痊愈,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二、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

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2、

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

3、

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4、

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5、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

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

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会退色,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可持续4天左右,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3、

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在8-10个月大时发病。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等。

三、幼儿急疹出疹后护理

1、应注意给宝宝退烧

高热时物理降温,可给宝宝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应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溴化物与苯巴比妥易产生皮疹,此时要避免应用,以减少诊断的困难。另外,酒精浴容易对患儿柔嫩的皮肤造成刺激,皮肤发红与皮疹又难以鉴别,建议少用为好。

2、尽量少去户外活动

最好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

3、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可以经常给宝宝温水擦浴,要及时擦去患儿身上的汗渍,不要吹过堂风,以免着凉,同时也可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避免用碱性皂剂擦洗皮疹。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也不要乱涂药,尽量不刺激皮肤。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如果患儿已经断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儿少量进食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通过发汗、排尿和排便三种途径,让体内毒素加速排出。

5、多喝水

为了避免患儿因发烧而引起脱水,并促进血液中的病毒及毒素排出,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淡果汁,这样既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从尿液中排出。

6、补充维生素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有助于病情减轻。

7、注意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幼儿急疹传染扩散。

8、安抚宝宝

这时部分宝宝可能很依赖妈妈,希望一直依偎在妈妈怀里,可能是疾病导致宝宝的心理需要。所以请妈妈能够尽量满足宝宝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亲子关系。

玫瑰疹的偏方


玫瑰疹通常人们又称之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出疹性传染病,主要是发现在婴幼儿的身上,一般表现为圆形的斑疹,鲜红色,主要出现在小孩子的胸腹部,有传染性,尤其是是在一岁以下的小孩子更容易受到这些疾病困扰。而且出现一次之后,不会再生第二次,所以说小儿的玫瑰疹需要做好护理工作。


1、五加皮、大腹皮、浮萍、桑白皮、丹皮、白鲜皮各12克,地骨皮、茯苓皮、扁豆各15克,当归、陈皮、蝉蜕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玫瑰祛风散

【方药】生地30克,土茯苓30克,知母10克,黄苓9克,栀子8克,紫草12克,白附子25克,马钱子5克,荆芥穗6克,透骨草10克,蜈蚣3条,冰片15克【用法】共研细末,加醋、酒比例为3:1,调匀擦患处,一日6次,7天为一个疗程,1到3个疗程可以治愈。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风偏重者加刺猬皮、稀莶草、蕲蛇;热偏重者,加生地、丹皮、栀子、紫草、甘草;湿偏重者加苡米、苍术、土茯苓、茵陈、蝉衣、甘草;血虚重者加当归、白芍、熟地、白蒺藜、白术、甘草。

虽然说玫瑰疹常见于小孩子的身上,但是同样也有成年人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所有说治疗个检查一定要注意,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原本是局部的,但是时间越久就越容易蔓延到个身体其他的部位,所以说一定要注意治疗。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