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养生思想

2019-10-12 │ 冬病夏治的养生思想 冬病夏治的养生方法

感冒后低热的辩证施治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感冒后低热的辩证施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感冒后低热的辩证施治

1、感冒后低热的辩证施治

出现低烧的现象一般是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果感冒症状不严重,一般持续低烧三天后便会退烧,可以用最传统的方法。把毛巾用冷水浸湿,然后叠成一块方形的放到额头上,做冷敷,然后用其他的毛巾浸湿冷水擦拭身体去热,或者可以直接把冰袋放在自己的四肢身体周边,用来降热。

如果发热症状持续三天依然没有退烧,有可能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异常,或者感冒症状已经导致肺炎的发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判断导致低烧持续不退的真正原因,再进行对症的治疗。

2、感冒后低热如何降温

2.1、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洗热一点的水,其实这样反而有助于降温,就像多喝温水,可以排毒,温度就会降下来。一般来说体温在38度左右是可以洗澡的,但水温不宜大高,32-34℃较适宜,而且洗澡前应该先吃点东西再洗,防止低血糖发生,洗好后擦干身体尽快穿上衣服避免着凉,这样会加重病情。另外,随时观察水温,如果水凉了,要及时况—些热水进去。

2.2、用海绵擦拭全身,蒸发也有降温作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 后,一次摄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 水分,有助于散热。

注意:虽然酒精比水还容易蒸发,但它对发烧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适。不宜用酒精擦拭。再者,吸入酒精蒸气或甚至经由皮肤吸收酒精都对病人不利。

2.3、低烧时温水敷帮助散热,比较合适。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将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身体。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3、如何预防感冒低热

3.1、进行“冷”锻炼: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皮肤血管,增强人体抗寒防病的能力。再一点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开窗,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还可以让晚间寒冷空气进入房间,以增强人体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对预防也很有好处。

3.2、营养要均衡: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充足与否,是机体免疫功能好坏的因素之一。免疫球蛋白缺乏,机体抵挡细菌或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鱼、肉、蛋、奶及豆制品等,营养价值较高,应注意摄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合成利用,此外,服用维生素C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3.3、补充适当的酵素:人体内有很多细菌,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当有害菌占主导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在平时适当的补充一定的长生酵素有助于预防感冒,它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分解蛋白质,补充人体所需营养,以增强人体应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感冒低热吃什么水果

1、西瓜:西瓜性寒味甘,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利尿的效果。在感冒发烧的时候吃一些西瓜可以缓解出现丹毒口渴、咽痛、尿黄等的症状。还有一方面发烧以后患者会大量的出汗,这个时候吃一些西瓜或者是西瓜汁可以补充体液,对治疗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

2、梨:梨性凉味甘,有清热化痰的效果,对治疗风热感冒、咳嗽都很有效果。在出现风热感冒的时候用冰糖炖梨会有很好的疗效。

3、葡萄:感冒发烧的人吃葡萄可以补充水分和钾元素,补充因为感冒发烧失去的水分和钾。在吃葡萄的时候建议连皮一起吃。

4、苹果:苹果当中含有很多维生素C,维生素C有很好的抗感冒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可以把苹果榨汁服用。

感冒低热喝什么好

1、鲜果汁:鲜果汁主要成分是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质,易于吸收。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节,可以喝鲜梨汁,它有润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鲜橘子汁,具有去湿、化痰、清肺、通络等作用。

2、甘蔗马蹄饮:甘蔗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止呕。荸荠清热、止渴、开胃、清食、化痰、益气、明目。甘蔗榨汁与荸荠同煮,饮汁吃荸荠。可清热生津止渴,用于发热口渴舌干,或麻疹后期热伤津液的口干唇红,烦躁不安等症。

3、紫菜汤:紫菜的清热效果早在明代就已被肯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它味甘、寒,能清热、补胃、利水肿。用紫菜煮汤不但能帮助退烧,还可以缓解咽喉疼痛。

Ys630.com相关知识

舌苔白腻有齿痕应该如何辩证施治?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舌苔颜色主要为鲜红色或者粉红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舌头颜色却变为了白色,且舌头看上去非常厚,甚至边缘还会出现齿痕,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那么当人出现舌苔白腻有齿痕的症状时该如何通过中医来治疗呢?

《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中写到:“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淡红舌比较,齿痕舌的微循环改变首先为供血障碍,其次为局部缺氧及营养不足,最后才是组织水肿。这些多说明齿痕舌患者多有瘀血的病机存在。齿痕舌以气虚、湿盛、瘀血而兼夹他证者为多,故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辨证治疗。

气虚型

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伴有面色白或萎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或先干后溏,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湿盛型

舌质淡,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苔厚或厚腻,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四肢重困无力或下肢微肿,小便不利,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肠鸣泄泻,嗜卧思睡,脉儒缓或沉眩或滑。治则:依据病机不同可采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健脾祛湿等法。

瘀血型

舌质老,有瘀点、瘀斑,舌苔厚或剥或腻,舌色青、紫、绛、晦暗,舌下有瘀点、瘀丝、瘀斑,舌下脉络怒张甚至迂曲。常见疼痛、肿块、出血、皮肤青紫或肌肤甲错等,脉象细涩,或结代,或无脉。治则:活血化瘀。

总结:一个人的舌苔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表明这个人的身体也会存在问题,希望大家在平时能够多注意自己的舌苔,一旦发现自己的舌苔颜色变为白色或者周围有齿痕的迹象,一定要到医院通过医生来进行一下舌苔检查,看自己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连翘当归治儿童低热


儿童低热,大家都非常担心的问题。这是身体内部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连翘当归。连翘当归的处方中成分还是很多的,还有连翘当归的功效,需要大家一一去辨别。但是连翘当归治疗儿童低热的效果很好的,一起来看下吧!

功能主治

主治儿童低热。

偏方组成

连翘9克,当归12克,蝉蜕、瞿麦各6克,牛子、柴胡、杭芍、防风、滑石各5克,车前、木通、桅子各3克,甘草1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儿童低热患者30例,均获满意疗效。

小儿低热

小儿低热是小儿时期许多疾病的常见表现,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须积极寻找,方能正确诊治。一般以腋探温度37.5C 38C称为低热,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所以必须注意鉴别。

病因

小儿低热小儿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持续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现的一种情况。在夏天低热的小儿较多见,一般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从而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正常人的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环境温度较高或剧烈活动后均可使体温略增。

一般来说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但两者的差别不超过1℃。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产儿、新生儿、体质虚弱者体温容易有波动,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就不算是病理现象。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往往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小儿低热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病等,个别要考虑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

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生理性低热

小儿体温昼夜之间是有波动的,下午稍高,但波动一般不超过1℃;如小儿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使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出现的一过性低热,称生理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

小儿低热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体温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纳差等表现,全身无任何体征,胸片、血沉等项检查正常,低热时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退。这种体质性低热一般不影响健康。

结语:有关连翘当归的功能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连翘当归也是有了新的认识。儿童低热的病因,上述也简单介绍了些。还是挺复杂的,我们在生活中还是要多多注意才行。注意保健身体,多锻炼,增强免疫力!

柴胡知母治小儿低热


孩子发热的情况,自从出生可谓是非常常见的。许多家长处理起来会慢慢有经验,但是对小儿低热的情况,大家知道该怎么办吗?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叫做柴胡知母。柴胡知母的配方有些复杂,但是治疗小儿低热的效果很好哟!

功能主治

解急退热,活血通脉。主治小儿低热。

偏方组成

柴胡、龙胆草、知母、川芎各6克,茯苓、当归各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

加减

兼肺卫症状者加桔梗、杏仁、黄芩、贝母;兼食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兼便秘者加枳壳、大黄(后下);兼湿热者炙甘草易生甘草,加薏苡仁、滑石(包煎)、竹叶、芦根。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小儿低热116例,痊愈103例,好转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6.5%。

小儿低热

小儿低热是小儿时期许多疾病的常见表现,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须积极寻找,方能正确诊治。一般以腋探温度37.5C38C称为低热,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所以必须注意鉴别。

病因

小儿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持续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现的一种情况。在夏天低热的小儿较多见,一般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从而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正常人的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环境温度较高或剧烈活动后均可使体温略增。一般来说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但两者的差别不超过1℃。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产儿、新生儿、体质虚弱者体温容易有波动,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就不算是病理现象。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往往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小儿低热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病等,个别要考虑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此外,当小朋友有原因不明显的发烧时,验尿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为了帮助医生掌握更多的资料,以便明确诊断,就诊前家长应详细记录小儿每日的体温变化情况一般每4~6小时测定一次体温,持续1星期以上,并记录各种伴随症状,如食欲变化,有无乏力、面部潮红、盗汗、咳嗽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等,以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几度算发烧?儿童的体温在36.2℃~38℃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现在用耳温枪的机会较多,耳温枪所量的温度与肛温相近,均称为核心温度。

分类

生理性低热

小儿体温昼夜之间是有波动的,下午稍高,但波动一般不超过1℃;如小儿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使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出现的一过性低热,称生理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体温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纳差等表现,全身无任何体征,胸片、血沉等项检查正常,低热时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退。这种体质性低热一般不影响健康。

季节性低热

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习称小儿夏季热.特点为体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时体温上升,多表现为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乏力等,季节性低热属功能低热的一种,气候好转时体温转为正常,第二年同样时间可出现同样低热表现。

结语:有关能治疗小儿低热的柴胡知母偏方,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柴胡知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家长朋友要多注意哟,以后遇到孩子低热的情况,可以试试服用柴胡知母。中医疗法治疗发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记得多向中医师请教!

感冒耳鸣治疗方法,辩证治疗感冒耳鸣


有些人在患有感冒之后可能会发生耳鸣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人的鼻子和耳朵其实是相通的,当鼻子不透气的时候,耳朵里的粘膜也受到压迫,而充血肿胀,就会出现耳鸣了。那么感冒耳鸣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一: 为什么感冒后会发生耳鸣

1: 专家指出,当人体发生感冒时,鼻咽腔的粘膜发生炎症,波及到耳咽管后,使耳咽管的粘膜充血肿胀,发生堵塞现象,导致鼻咽腔与中耳的空气发生隔绝。

2: 当中耳里原有的气体被完全吸收,最后呈现负压状态,于是鼓膜被吸引而向内陷。由于负压关系,中耳内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中耳积液,于是患者感到耳朵像灌了水一样听到鸣叫的声音。

二: 肝火上扰型

1: 此型患者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志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 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胆草、黄芩、山栀、当归、泽泻、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荆子、磁石。

三: 风热侵袭型

1: 此型患者,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多有自语增强的特点。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表症。西医诊断多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可见充血、内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2: 一证型的治疗,应采用刘元素的“耳聋治肺”的观点,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银翘散一类的方剂都可。常用药物有双花、连翘、桔梗、杏仁、荆芥、防风、蝉衣、菖蒲,痰多加栝蒌,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白芷。

四: 感冒后引发的耳鸣虽然

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若有感冒患者发生耳鸣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通过以上调节没有见好转的,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病情的加重,甚至发生突发性耳聋。

婴儿推拿因症施治


中医推拿方法不但可以治疗一些腰酸背痛等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还可以治疗感冒、腹泻、咳嗽、便秘等等,宝宝抵抗力较差,经常会有一些小疾病,下面是婴儿推拿因症施治的叙述,针对婴儿的不同病症采取针对性的推拿方法。

A、治感冒常见推拿法

推攒竹:用两拇指自下而上推两眉中间至发际,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

推坎宫:用两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清天河水: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发热。

揉迎香: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

揉膻中:用中指端揉两乳头中间点,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

自我防护

1. 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

2. 每晚用较热的生姜水泡脚直至皮肤发红。

3. 每晚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4.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

5. 每日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能去除居室内的病毒。

最后要强调,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多饮水、多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B、治腹泻宝宝推拿方法

如何通过推拿来给宝宝治疗腹泻呢?有一些基本的推拿处方,家长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推拿,一是可以止泻,另外也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伤食泻和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治疗手法是不一样的,需要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比如伤食泻可以加推大肠,风寒泻就可以在推拿基础上加推三关等。

准备:医生提醒,在给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准备好BB油,在按摩部位涂抹均匀。

1.揉腹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2.推背法。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

3.推上七节骨。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

4.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5.补肾。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

C、宝宝治咳嗽的推拿手法

在家也可做手法按摩

咳嗽如何进行推拿呢?李海娟介绍了几个家长们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按摩的基本方法(部分穴位按法见上图):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上肢:清天河水300次。泻心经、肝经、肺经、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

点按曲池、内关、列缺、尺泽、咳喘穴各50~100次;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

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

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

产后血崩中医辨证施治


本文导读:产妇分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称为“产后血崩”。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引起虚脱,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故为产后危急重症之一。


主要证候:新产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血色鲜红,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虚数医学|教育网。

证候分析:因产气虚,冲任不固,统摄无权,故令阴道大量出血,血色鲜红;因无瘀滞,故无腹痛;气虚不摄,营血下脱,清窍失养,故头晕目眩;血脱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气虚下陷,故气短懒言;气虚,腠理不密,卫气不固,则肢冷汗出;气虚血少,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舌淡,脉虚数,为气虚血脱之征。

治疗法则:补气固冲,摄血止崩。

方药举例:升举大补汤(《傅青主女科》)去黄连,加地榆炭、乌贼骨。黄芪、白术、陈皮、人参、炙草、升麻、当归、熟地、麦冬、川芎、白芷、黄连、黑芥穗。

方中参、芪、术、草、升麻、乌贼骨益气升提,固冲摄血;熟地、当归、川芎补血益精;麦冬养阴生津;白芷辛香醒神;黑芥穗、地榆炭固经止血。

若昏不知人,肢冷汗出,脉微细欲绝者,为气随血脱,宜补气固脱,方用独参汤。若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者,宜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

二、血瘀型

主要证候:新产后突然阴道大量下血,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腹痛减轻,舌淡黯或有瘀点瘀魔,脉沉涩。

证候分析:瘀血内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而妄行,故阴道大量下血,夹有血块;瘀血留滞,胞脉阻痹,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胞脉瘀阻稍缓,则腹痛减轻。舌淡黯,有瘀点瘀班,脉沉涩,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理血归经。

方药举例:化瘀止崩汤(《中医妇科学》)。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南沙参、当归、川芎、三七粉。

方中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以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炒蒲黄、三七粉活血止血,理血归经;沙参益气养阴,使祛瘀而不伤正。全方共奏活血祛瘀,理血归经之效。

三、产伤型

主要证候:新产后突然阴道大量下血,血色鲜红,持续不止,软产道有裂伤,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数。

证候分析:由于急产、难产损伤软产道,经脉破损,故使阴道大量下血,持续不止,血色鲜红;血失过多,故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失血伤阴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生肌固经。


方药举例:牡蛎散(《证治准绳》)。煅牡蛎、川芎、熟地黄、白茯苓、龙骨、续断、当归、炒艾叶、人参、五味子、地榆、甘草。

方中人参、甘草益气;熟地、当归、川芎养血;续断补肾强腰以续筋脉;龙骨、牡蛎育阴潜阳,生肌固经;茯苓、五味子交通心肾而宁神;炒艾叶、地榆止血。全方共收益气养血,生肌固经止崩之效。

若软产道裂伤明显,应及时缝合止血,继以中药调治。

经络排毒根据穴位施治


人体的奇经八脉的作用不容置疑,而经络也会中毒的,比如说静脉曲张就是其中的最常见的经络方面的疾病,经络排毒根据穴位施治,不同的情况要因症施治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如果把人体的经络比做一颗树,树是一个整体,那经络就相当于树干一样连接着树根与树叶,那如果树干和树根出现了问题,养分疏送不上去,叶子一定会萎黄凋落,也就是说树干即连接树根,又连接树叶,树根的养分是通过树干疏松到树叶上去的。如果树根坏了,那么这颗树会慢慢死掉。

经络在人体起到的作用是和树干一样的,即连接脏腑肢节和五官九窍。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连接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表里的一种特殊通道,所以保证经络的畅通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经络都畅通,身体就是健康的。

经络不疏理,气血不通畅,做再多的外表功夫,效果都是暂时的。皮肤问题、干枯萎黄或皱纹衰老都无法消除或抵挡。

经络排毒的功用(全身排毒)

1、气血疏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可以?除疾病,从根本解决皮肤问题。气血不通最明显的问题的问题是面部黄褐斑、雀斑和妇科病。

2、气血疏通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

3、改善手脚冰凉,促进气血循环。

经络排毒根据穴位施治:

1、拍打肘窝,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肘窝是个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这三条经络透过,所以按揉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你近期出现喉咙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嘴破、失眠多梦等症状,那就是你心肺的火毒壅盛了。你可以用朱砂掌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完后,肘窝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1~2周拍一次,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

2、膝窝是祛湿毒、排热毒的关口

在膝窝中点有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污口被堵住,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热毒。热毒在体内待久了,就成了瘤。另外,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关节炎,可见这个排污口的重要性。所以平时你一定要常清理,方能保证它排毒顺畅,你也才能身心常安。

方法是用朱砂掌连续用力拍打5~10分钟,直到出现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1~2周拍打一次,身体就会透过自我排毒的方式来清除这些毒素和垃圾。另外,你觉得压力很大时,也可以透过拍打这个窝来减压。

3、揉按腋窝能除心火

一说起腋窝,很多朋友会想到狐臭,那种难闻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所以你应常常去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揉一揉心窝,打通了心经,人就平静下来了。

4、肺经:让你皮肤不再干燥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5、心包经:让你吃不胖

从乳头外侧一寸的天池穴开始,到中指指尖末端,为心包经。心包经的始端在心脏外围,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经常敲打心包经,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你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畅地排出体外,加快食物脂肪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发胖!

6、心经:最准确的自我体检法

心经始于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贯穿上臂内侧。中医认为,心经可透露出人体最准确的健康指标,是不可不试的健康自测法。

具体方法很简单:先将手向前伸直,15秒后,斜放下45,10秒后,再把手臂垂直举高,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静脉凸显消失,说明你指标正常,不必为健康担心,如果静脉凸显消失缓慢,说明你疲劳过度,急需减压,建议你借机美美地睡一觉!

痛风怎么治?中医是这样辩证论治的


在临床上,人们在患上痛风后,其对于痛风的治疗方法也会特别关注,一般来讲,对于痛风的治疗,从中医角度是可以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进行的。

1.湿热阻痹:

治宜清热化湿、宣痹止痛。

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己、黄柏、牛膝等。

2.瘀热内郁证:

治宜清热化瘀通络。

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

治宜化痰除湿、舒筋通络。

药用六君子汤加味。

4.肝肾阴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

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5、风寒湿痹型: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若风邪偏胜,以上肢游走痛为主者可重用羌活达30g,并加桑枝30g、片姜黄10~159祛风胜湿;寒邪偏胜,痛处不移,得温则减者可加细辛1.5~3g、草乌10g,温经散寒;湿邪偏胜,关节肿胀,重着不利,以下肢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胜湿。

妇科痛经 临床辩证后再调理


本文导读: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很多女性在那几天里都不好,痛经有时会伴随着整个经期,让女性非常害怕那几天的到来。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四个证型。针对不同的证型,还需有不同的调理方法。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减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胁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

药膳食疗方:

黑豆红花饮

配方: 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 将黑豆、红花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4分钟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去黑豆、红花,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用法: 每次服2杯,每日2次。

川芎煮鸡蛋

配方: 鸡蛋2个,川芎9克。

制法: 鸡蛋、川芎加水适量,一起煮至蛋熟后,鸡蛋去壳,再放回药汤内,用文火煮5分钟,加黄酒适量。

功效: 行气活血。

用法: 吃蛋饮汤,日服1剂,5日为1个疗程,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寒湿凝滞型

临床表现:

经前或经行中小腹疼痛,疼痛较剧,经量初少逐渐增多,色暗红带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缓解,畏寒喜暖,得热则舒,腰脊疼痛,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药膳食疗方:

椒附炖猪肚

配方:猪肚150克,附子2克,川椒2克,粳米30克。

制法:将附子、川椒研末。猪肚洗净,装入药末、粳米及适量的葱,扎口入锅中,加水适量,微火煮至猪肚烂熟。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佐餐食用。

姜艾鸡蛋

配方: 生姜15克,艾叶9克,鸡蛋2个。

制法: 将艾叶切断,生姜拍碎,与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同煮,蛋去壳,复入原汁中烧煮5分钟。

功效: 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 趁热饮汤吃蛋,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服用。

气血虚弱型

临床表现:

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月经量少,经色淡,质稀薄,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脉虚细。

药膳食疗方:

归芪酒

配方: 当归、黄芪各150克,红枣100克。

制法: 将黄芪、当归切片,与红枣一起置纱布袋内,投入盛酒容器,加酒500毫升,加盖密封7日。

功效: 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用法: 每次饮10毫升,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5日开始饮服。以上剂量可用3个疗程。

黄芪乌鸡

配方: 黄芪100克,乌骨鸡1只(约1000克)。

制法: 黄芪切段后放入鸡腹内,鸡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待鸡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

用法: 以上为5日量。月经前3日食用。

肝肾不足型

临床表现 :

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月经初潮较迟,经量少色淡,兼有腰酸肢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

药膳食疗方:

枸杞炖兔肉

配方: 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制法: 将枸杞子和兔肉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用盐调味。

功效: 滋补肝肾,补气养血。

用法: 饮汤吃肉,每日1次。

鳖甲炖白鸽

配方: 鳖甲50克,白鸽1只。

制法: 将白鸽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内脏,鳖甲洗净捶成碎块,放入白鸽腹内。将白鸽放入碗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再将碗放入锅内隔水炖至鸽烂熟。


99药剂师温馨提示:女性朋友要消除紧张和顾虑,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都有益于度过经期所带来的不适。

针灸施治讲究补或泻


导语: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准则而抽象地谈补泻,是不现实的。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针灸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但要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还必须通过脏腑的气化功能(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合理的补泻手法,除了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情志、气候、环境等因素外,还要密切注意补虚泻实的原则和当前的病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补或泻刺法过之(过量手法)或不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用于各种虚证。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提插时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进针慢,出针快;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出针后按闭针孔。这些都是对患者进行补法针刺时需要注意的。

泻法适用于各种实证。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时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进针快而出针要慢;针尖应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患者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出针时不必按闭针孔,还可以摇大针孔。这些操作手法对实证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还有两种特殊的复式补泻方法--烧天火和透心凉,因为操作比较复杂而临床应用较少。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昏迷等),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者必须细致观察客观指征,以疗效为主要依据。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三》指出: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必若有所得也,泻则恍然若有所失也。

中医辨证施治 斜视有良方


导读:斜视在医学上属于外肌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由于斜视的病因比较复杂,现代西医对治疗斜视暂无理想治疗方法。但我国中医对治疗斜视确有不错的疗方,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辨证施治 斜视有良方

斜视患者常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多由于眼球位置不正或眼睛平衡失调所致。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我2打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当这6条肌肉的作用不平衡时,便会导致斜视。

斜视的种类很多,包括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及下斜视。斜视的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的,对病因不明者,尚无一日三餐方法。中医学治疗斜视可利用针灸为主,同时配合内服药为辅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肝血不足型患者症状可见眼斜、眼睛畏光、口苦、头痛。主穴可选用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等穴,药方辅助可配合用加味逍遥散,改善体质。

脾胃虚弱型患者,症状可见视物不清、脸色苍白、容易疲倦、身体瘦弱。主穴可选足三里、内关、胃俞、脾俞穴,配合药方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帮助补气健脾。

肾虚型患者,症状可见伴随头晕、容易频尿,主穴可选肝俞、肾俞、胆俞、大肠俞等穴位。

此外,还可用眼部按摩、推拿的手法,达到改善、缓解症状的目的。主要穴位可取睛明、攒竹、百会、丝竹空、印堂、太阳等穴。藉由按、揉等手法,来调节视神经的经络,以恢复及改善斜视所引起的眼睛酸涩、头痛、头晕等症状,有利于斜视的恢复。

唐代补肾壮阳良方二则

◆驿马丸

据宋代的《图经本草》记载有驿马丸,其出处是唐代宫廷,相传唐玄宗曾经常服用,很有效验。驿马丸制作方法为取雀肉和蛇床子熬膏,和药丸服。麻雀肉可以滋补五脏、壮阳益气、益精暖腰,至今中医仍常用麻雀作为食疗滋补的壮阳药物,对男子虚弱阳痿、妇女白带过多治疗效果显著。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散寒燥湿、祛风杀虫等功能。对于肾虚体寒、气血不足导致的性功能低下者也有一定的催情作用。不过,身体壮热的青年男性,以及阴虚火旺体质、性功能亢进和患有皮肤疮疡者应该禁用。

◆海马酒

海马性味甘温,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的功效。浸酒饮用,可治疗阳痿、遗精、遗尿、虚喘、难产、症瘕、疖疮肿毒等症。

海马酒制作方法是将海马两只拍碎,放入净瓶中,加入白酒500ml加盖密封。10日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l0ml左右。临床上常用于肾阳虚亏所致的阳痿早泄、腰酸不育及跌打损伤等症,具有良好的补益强壮的功效。阴虚火旺者及孕妇忌饮用。

民间单用鹅不食草验方

治疗百日咳:用鹅不食草500克,煎取汁液500毫升,再加入蔗糖浆500毫升,1-4岁患者儿每次服3-4ml,5-8岁每次服10-20ml。每日3次。

治疗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用法: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

治疗软组织损伤:(包括跌仆、找伤、挫伤、扭伤等)将鹅不食草适量,研成粉末,成人每次用6-9克(小儿减半),以黄酒(糯米酒)80-240毫升(不饮酒者用酒水各半)、红糖30-60克,同煮,过滤后温服;药渣趁热敷于患部。

治蚊虫叮咬:鲜鹅不食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治鸡眼:先将鸡眼厚皮削平,用鲜鹅不食草捣烂包敷患处,3-5天取下。

治皮肤病方

处方:金银花,没药各50克,加1000毫升水煎至500毫升,冷却备用,用纱布浸取药液,平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3次。

主治:皮肤病,治急性湿疹67例,慢性湿疹急性发作42例,接触性皮炎52例,手癣26例,全部治愈,用药最长者15天

结语: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用眼疲劳,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家中灯光尽量选择柔和,不要太刺眼的灯具。

善用中医按摩术 辩证治疗感冒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由于正气不足,肺卫机能失调,腠理疏松,或气温变化,调摄失宜,触冒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邪,邪气外感,侵犯皮毛肺卫,正邪相争于表而成感冒。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解表散邪。

2.基本操作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行一指禅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迎香、太阳、百会,每穴一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用分推法在前额、目眶上下及两侧鼻翼,反复推5~8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一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体侧,用拇、食两指指面在风池穴上做拿法,再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自下反复8~10遍;从前发际开始到后发际处用五指拿法5~8遍;拿肩井,稍用力以酸胀为度,反复8~10遍。

(2)背部操作:

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在双侧肺俞、定喘穴操作,每侧一分钟。擦大椎,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透热为度。

(3)上肢部操作:

一指禅推法沿上肢太阴经和阳明经往返操作,结合按揉或拿揉尺泽、曲池、合谷、外关、鱼际穴,每穴0.5~1分钟;掌推上肢背侧手三阳经2~3分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