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是什么

2019-10-13 │ 饮食养生是什么 儿童养生是什么

胆矾是什么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胆矾是什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胆矾也叫蓝矾或者石胆蓝矾,正确的用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解毒收湿的效果,尤其是在现在生活当中,常常用于治疗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等疾病症状。但是对于胆矾的运用问题大家必须谨慎因为,其实胆矾有毒,不能够正确地使用的话,反而给健康造成其他的不利影响。

中药胆矾为硫酸铜矿氧化分解形成或为工人制成的含水硫酸铜。主产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等地也产。

【性状性味】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色或淡蓝色,微带浅绿。晶体具玻瑞光泽,半透明至透明,在空气中易缓缓风化。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状。硬度2.5,比重2.1~2.3,条痕色无色或带浅蓝,断口贝壳状。无臭味酸涩。以块大、色深蓝、半透明者为佳。

辛、酸,寒;有毒。

入肝、胆经。

【功效】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本品辛散、酸涩,寒以清热,涌吐之功甚捷,内服涌吐风痰,外用燥湿解毒。

【应用】

1、涌吐风痰,用于风痰壅塞、喉痹、癫痫,以及食物中毒等。单用为末,温醋的功效与作用汤调服,即可催叶。治喉痹,配僵蚕为末以吹喉吐涎。

2、解毒收湿。外用治风眼赤烂、牙疳、痔疮、肿毒等。治风眼赤烂,煅研泡汤洗目。治牙疳,可以本品配儿茶、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研末外敷。治痔疮热肿,可以煅研蜜水调敷。

了解了胆矾的一些常识以及它的功效,还有生活的运用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有更加科学的了解,因为注重这些功效了解,那么在生活当中就可以治疗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的问题的时候,还可以治疗痔疮热肿的问题。

相关阅读

胆矾的功效与作用_胆矾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胆矾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胆矾的功效与作用、胆矾图片、胆矾的药用价值、胆矾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胆矾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胆矾简介胆矾图片胆矾的功效与作用胆矾的药用价值胆矾的用法与用量胆矾的副作用

胆矾简介

胆矾,入药部分为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可于铜矿中挖得,选择蓝色透明的结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于铜片或氧化铜而制得。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胆矾图片

胆矾的功效与作用

涌吐;去腐;解毒。主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壅塞;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

1、《本经》: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

2、《别录》: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瘘恶疮。

3、《药性论》:破热毒。

4、《唐本草》:主下血赤白,面黄,女子脏寒。

5、《日华字本草》:治蚛牙,鼻内息肉。

6、《本草图经》:吐风痰。

7、《本草蒙筌》:治喉蛾毒。

8、《本草汇言》:消喉痹,疗齿疳龈烂。

9、《玉楸药解》:治脚疽、痔瘘、杨梅、金疮、白癜,一切肿痛,带下、崩中,上气,眼疼弦烂,疯狗咬伤,百虫入耳,腋下狐臭。

10《医林纂要》:行肝风,泻肝火,敛肺气,清肺邪,亦兼补心,软坚去毒。功用略同白矾。

胆矾的药用价值

1、治缠喉风、急喉痹:鸭嘴胆矾二钱半,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上为细末。每服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济生方》二圣散)

2、治口疮、喉闭、乳蛾:胆矾一钱,熊胆一钱,广木香三分。通为细末,以木鳖子一个,去壳,磨井水,以鹅翎蘸药敷之。(《摄生众妙方》)

3、治初中风瘫缓,一日内:细研胆矾如面。每使一字许,用温醋汤下,立吐出涎。(《谭氏小儿方》)

4、治牙疳:胡黄连五分,胆矾、儿茶各五厘。为末敷。(《沈氏尊生书》胆矾散)

5、治走马牙疳:北枣一枚去核,入鸭嘴胆矾,纸包炼赤,出火毒,研末敷之。(《简便单方》)

6、治口舌生疮:胆矾一分,干蟾一分(炙)。共研为末。每取小豆大,掺在疮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尽为度。(《圣惠方》)

7、治小儿鼻疳蚀烂:胆矾烧烟尽,研末掺之。(《濒湖集简方》)

8、治风眼赤烂:胆矾三钱。烧研,泡汤日洗。(《明目经验方》)

9、治痔疮热肿:鸭嘴青胆矾(煅、研),蜜水调敷。(《仁斋直指方》)

10、治肿毒不破:胆矾、雀屎各少许,点之。(《仁斋直指方》)

胆矾的用法与用量

入丸、散,1-2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洗眼。

胆矾的副作用

体虚者禁服胆矾,不宜过量或久服,有一定的副作用。

胆矾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铜,误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硫酸铜能刺激传人神经的冲动经迷走及交感神经传导至延髓的呕吐中枢。由于反复剧烈的呕吐,可致脱水和休克,同时损害胃粘膜,甚至造成急性胃穿孔。硫酸铜溶液局部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能使口腔、食管、胃肠道的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糜烂。铜也是一种神经肌肉毒,当铜进入人体后,可有全身中毒症状,损害肝、肾,引起脂肪变性和坏死,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转为抑制。

胆矾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流涎、头痛、头晕、口中有特殊金属味,舌苔、牙齿、牙龈可被染为蓝色,腹痛、腹泻、呕吐物和排泄物也呈蓝色,黄疸、小便带血、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面色苍白、肝区疼痛、血细胞减少,血压下降、虚脱、昏迷不醒、呼吸困难等。中毒时间延长时,可造成肝损害,出现血尿、少尿、或无尿。严重时可有血管麻痹、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增快、狂躁、谵妄或昏迷抽搐,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以上就是一些胆矾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胆矾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胆矾的身影,那么胆矾应该如何食用呢?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的影响呢?一起来看看。

【别名】石胆

【来源】天然或人工制造的 含水硫酸铜 结晶体。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色或淡蓝色,半透明。露置于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即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兰。质脆,易碎,能溶于水。无臭,味涩。

【性味】酸、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痰,消积滞,燥湿杀虫。用于风热痰涎壅塞,癫痫;外用治口疮,风眼赤烂,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2分,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粉敷或泡汤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品汇精要》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胆矾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胆矾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胆矾丸的功效与作用


胆矾丸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胆矾丸这种方剂吧。

【处方】胆矾3克(为粗末)绿矾60克 大枣14个(去核)好醋600毫升(以上同煎,熬令枣烂)使君子60克(去壳)枳实(去瓤,炒)90克 黄连 诃黎勒(去核)各30克(并为粗末)巴豆2~7枚(去皮破之,上五味同炒黑,约三分干)夜明砂30克 虾蟆灰(存性)30克 苦楝根皮(末)15克(上三味同炒,待干,再与前五物共捣为末)

【制法】上药和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杀虫消疳。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汤或温开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石胆矾(研)半两,芦荟(研)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丹砂(研)1分,胡黄连末1分,黄连末1两(用豮猪胆1枚,入末在内,以好醋煮10余沸取出,挂候干,研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积气,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早晨、临卧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土马鬃(烧存性)1两,石马鬃(烧存性)1两,半夏1两,生姜2两,胡桃10个,真胆矾半两,川五倍子1两。

【制法】上为末,和作一块,绢袋子盛,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年少而鬓发斑白。

【用法用量】热酒、水各少许浸药绞汁,淋洗头发。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处方】胆矾1斤(泥裹,烧通赤),皂子1升(煮去皮,焙干),白鸡冠花1斤,京三棱4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胆矾丸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胆矾丸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胆矾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胆矾散,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处方】鸭嘴胆矾半钱,全蝎2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面热甚,咽喉肿结闭塞。

【用法用量】以鸡翎蘸药,入喉中,须臾破开声出;次用生青荷研细,井水调下,候吐出毒涎即愈,未吐再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胆矾(飞)1钱,乳香(研)1钱,铅丹(飞)1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

【用法用量】每用纸捻子点少许贴患处。如肉紫烂臭,药到便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胆矾1两(入坩锅子内,烈火煅令白色,出火毒1宿),麝香1字(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嵌甲。

【用法用量】先用葱盐汤洗患处,挹干,敷药少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胆矾1钱(飞过),硇砂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疮。

【用法用量】点疮肿处。立穿,穿则合疮口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生肌散1两,芦甘石3钱,胆矾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疳。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七

【处方】鸭嘴胆矾、米醋。

【功能主治】喉闭,脓血胀塞喉中,语声不得,命在须臾。

【用法用量】将鸭嘴胆矾研末,用箸头卷少绵子,先于米醋中蘸湿,次蘸药末,令人擘患人口开,将箸头药点入喉中肿处,其脓血即时吐出;如不能开口者,用生姜1块如栗子大,剜1小孔,入巴豆肉1粒于内,以小油小半盏,安砂盆中,将姜磨尽,灌姜油于喉,即时吐出脓血,其效尤速。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经验秘方》

【处方】雄鹅胆2个,黄柏末5分,百草霜5分,青鱼胆(枯矾收)5个,刺毛窠1两(烧存性。内有虫者)。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癣,喉风。

【用法用量】吹喉。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胡黄连5分,胆矾5厘,儿茶5厘。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疳。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处方】胆矾1两(火煅白色),龙骨半两(五色者),白石脂半两,黄丹2钱(火飞),蛇蜕1条(全者,烧灰别研),麝香半钱(别研)。

【制法】上药除蛇蜕、麝香末外,余为细末,同蛇蜕、麝香末和匀。

【功能主治】附骨漏疮,焮红疼痛,侵溃,脓水不绝,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先用葱椒汤洗净,揾干,次用药少许,干掺疮口;如疮口小,用纸捻子点药纴入疮口内,日3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以上就是对于胆矾散的一些介绍,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等的不尽相同,同一种方剂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不要盲目跟风。

胆矾散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方名

胆矾散。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祛腐。主治慢性单纯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

猪苦胆数个、等量或两倍量的明矾。取猪苦胆数个,将胆汁倒入消毒杯,用文火焙干,压成粉,过100-120目筛,加等量成两倍明矾粉拌匀,装入瓶内备用。洗净外耳道分泌物,将胆矾散均匀喷入鼓膜穿孔处,每日1次,量勿过多,以免妨碍中耳引流。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49例,经3次喷药干耳者,达75.2%,全部病例干耳率达96%。治疗次数少者1次,多者15次,平均3.21次。

处方来源

张振英等。

方名

连硼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主治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

黄连100克、硼砂6克、梅片2克。将黄连和硼砂捣碎研成粉末,放入500毫升稍温的蒸馏水内,加梅片后浸泡3天,过滤即成,备用(夏天应放置阴凉处)。点耳前先清洗耳内脓性分泌物,患耳向上点药3-4滴,然后用食指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易进入中耳,静卧5分钟左右。每日滴药3-4次,治疗3-4周即可。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87例,143例流脓停止,39例分泌物明显减少,近期有效率为97%。

处方来源

解放军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常鸿喜。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若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类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贝母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贝母,但实际上它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味苦性甘微寒,还有很好的润肺止咳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治疗越咳嗽的问题,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现在很多的止咳药物当中都会含有贝母,贝母是止咳的良药,还能治疗肺有燥热,咳嗽痰少症状。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浙贝母、川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目前常用的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

药用价值

片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 、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通过以上的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贝母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贝母对于缓解和治疗热痰咳嗽,或者是外感咳嗽等现象,可以快速达到效果,也能够清热润肺。但是要注意,如果是脾胃湿寒的人群的话,尽量不要使用贝母。

元气是什么


说到元气,可能熟悉的人并不多,所谓元气,严格来说应该是中医学的专有名词而已,所以一般人通常是不会了解到元气的。早在我们古代,当时的医生常常以元气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好坏的。更有医师把元气和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认为元气强也命长,而元气弱则命短。那么,元气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大部分医生来说通常都是知道元气的,尤其是中医师,更为了解。因为元气这一词就是从古时候的中医而来的,所以有不少西医是不清楚所谓元气的,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针对这个情况,下面就来说说元气是什么这个问题。

始见于汉代哲学着作。如《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论衡》:“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白虎通义·天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唐代柳宗元提出“庞昧革化,惟元气存”;明代王廷相称“天地未判,元气混沌,清虚无间,造化六元机也”,均为对汉代元气说的继承与发展。

延伸解释

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气聚则塞,气散则通”。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辞海》:“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所称人体新陈代谢。

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可细化为思维反应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气顺畅,气色良好声音亮。

中国古代朴素的“元气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其源头可认为是老子的“道”

。按照元气论,万物的产生、灭亡和发展变化都是元气循“道”(即自然规律)而运动的结果,气为万物之精微,完全连续而无处不在。气聚而成形,变为有形色的实物,气散则复归于太虚,表现为实物的消亡。——北宋张载云

道家修炼中,元气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所以元气本质上支持者生命的存在,没有元气,就没有生命。故《庄子》一书中,提到"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道教修炼,追求长生,其实关键就在于这个"元气”。

一个人的一生,在其诞生伊始,其的元气量是最为强大的,也是最足的,这时候,如果懂得修炼,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超脱生死的限制,而随着形体的不断发展,元气,一方面供应着身体生长的需要,同时,不断的人体活动也是耗散元气的途径,而到了最后生命将终之时,人体内的元气终于耗尽,身死如灯灭。所以说元气的多少,关系着生命的长短,生死虽然符合自然之理,但是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累积,长生可期矣。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元气的详细介绍,相信大部分人对于元气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应该有了一定程度上面的了解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元气的,元气乃身体的根本,元气的强弱程度是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尽量早保证身体的元气不流失。要保持元气,就不能轻易的开刀,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