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厨房里面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夏天怎么吃生姜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中医讲究“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意思是说,夏天多吃生姜能养生。但很多人不知道,夏天吃生姜到底有什么好处?吃生姜有什么讲究?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有发表健胃等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行水、消肿的作用,故“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
生姜性味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夏天吃生姜有四点好处: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季吃姜的四大好处
1、排汗降温。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随着汗液可带走体内的余热,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2、防治肠胃炎。夏季,细菌生长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
3、祛除风寒。夏季常吹空调,易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除体内风寒。暑热和风热引起的感冒则不宜饮用。
4、健脾胃。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冬天吃什么菜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也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胡萝卜包含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称作平民人参.在干燥的季节里,吃点胡萝卜,还有滋补的功效。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冬季是一年的片尾曲,立冬就是提醒大家要开始注意收藏健康养料,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养生基础了。民谚后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说起萝卜养生,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和水萝卜究竟怎么选择,又有哪些饮食要点呢?
胡萝卜包含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称作平民人参.在干燥的季节里,吃点胡萝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食疗保健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胡萝卜可以补中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它在小肠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对皮肤的表皮层有保护作用。
因此,在干燥寒冷的冬季,广大市民特别是上班族不妨多吃些胡萝卜来保健养生和美容护肤。
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提醒,-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时,才能转变为维生素A,被人体所吸收,所以胡萝卜宜用油炒,或将胡萝卜切成块,加入调味品后,与肉类一起炖。
徐医生推荐法式胡萝卜汤
首先准备胡萝卜50克,芹菜50克,土豆(黄皮)50克,紫苏叶10克。盐、胡椒粉、味精、大葱、柠檬、奶油适量。将胡萝卜、土豆去皮洗净切成丁加油烹炒后备用;芹菜择洗干净切段;紫苏叶切碎末;锅内添水烧开,放入蔬菜焯熟,捞出控水;将蔬菜用搅拌器搅碎,放回原汤烧开,加入精盐、胡椒粉、柠檬汁,撒上紫苏末,加适量酸奶油搅匀即可。
冰糖白萝卜饮润肺止咳
秋末冬初的时候,很多市民会感觉肺部不适,特别是早上一起床,总感觉喉咙干干的,加上雾霾天多,你的肺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尘埃的轮番攻击,稍不留神就会致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食疗保健专家郭海英教授介绍说,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在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而白萝卜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
此外,白萝卜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磷、铁等矿物质。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生吃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萝卜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偏寒的,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对于轻度的肺热咳嗽患者不妨吃一些冰糖萝卜饮.
冰糖萝卜饮的具体做法是:把白萝卜洗净,擦干水,在萝卜的上部1/3处横切一刀,上部1/3处放在一边,用小刀把下部中心掏空,在挖空处放入冰糖。再把切去的1/3白萝卜盖好,周边用牙签固定好,把萝卜放入密封罐,放入冰箱保存,五六天后拿出来,打开萝卜,里面的冰糖已化为浓汁。将汁水滗出,再加少许蜂蜜,即可做成冰糖萝卜饮。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现在人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负担都在加重,同时大家都开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因此日常养生也随之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或许大家早就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那么萝卜夏天就不能吃了吗?冬天吃姜就会对身体有害吗?要想明白这些,就需要了解这句话背后的道理。
追根溯源,其实这句话所包含的原理来源于中医的一个养生理论,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这个理论的得出又是和我们身体阴阳之气升发潜藏的规律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春夏之季万物复苏,花草树木从发芽到蓬勃生长,气温从回升变暖到炎热,都是一片阳气生发旺盛的表现。而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变化而变化。此时人体内阳气也随之升发往外,温煦振奋人体,因此自然的春夏季节人会更有精神,更喜爱室外活动。此时阴气便潜藏在身体内部,保护滋润着身体,确保不被过于炎热的外来之气所伤害。
反之,秋冬之季,气温慢慢开始下降直到冬天的严寒,花草树木也调叶或凋落,自然界中阴冷之气便开始升腾,人体内阴气也随之往外主宰人体,因此我们也变得更爱早睡,减少户外活动。而此时阳气就随之潜藏到内部温煦我们的身体,防止阴冷之气太过身体受到伤害。
那么春夏之季阳气充盛在外,自然身体内的阳气就会比较虚弱。但万物都要平衡,阴阳也是。如果此时体内阴气过盛,或由于春夏贪冷吃太多冷饮助长阴气,不仅不能保护身体,反而会因为身体内没有阳气与之抗衡,会导致身体内出现一系列的不适,比如拉肚子等。反过来,秋冬阴气外长,身体内的阴气就会比较虚弱,此时因为怕冷而保暖过度,助长了体内的阳气,又可能会出现身体干燥、小便大便干、干咳等症状。因此,前人便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养生原则。
我们再具体到生姜和萝卜这两味药。生姜,性温味辛,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生姜性温,又可以温中,夏天阳气外越而身体内阳气较虚时正好可以起到温补以助阳气的作用。而萝卜味甘性寒,可下气,消食,利尿,润肺祛痰,解毒生津。因为其性寒的特点,所以在冬天阴气在外而体内阴气虚阳气实的情况下,食用适量萝卜也可以助长体内阴气对抗阳气。因此,“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便是《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一个典型体现。
那么夏天还可以吃萝卜吗,以及冬天还可以吃姜吗?答案是肯定的。萝卜和姜现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它们也都有药食两用的特点。且这两种食材都不是大热或大寒之品,只要是适量食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的。而生姜还有良好的解表散寒的功效,冬天若是因为淋雨或其他原因感受了寒邪,煲一碗生姜汤散表邪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对于“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老话,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它。我们不能因为老祖宗这一句话,就夏天不吃萝卜,夏天不吃姜,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这句话背后的道理。具体原理明白了我们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用合适的养生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生活中该吃、想吃时,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无常(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姜的属性
1、科属
姜科,姜属
2、产地
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亚洲热带地区亦常见栽培
3、别名
生姜、白姜、川姜
4、简介
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0.5-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
姜的营养价值、吃姜的好处
姜的营养价值
1、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2、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3、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吃姜的好处
1、排汗降温
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随着汗液可带走体内的余热,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2、防治肠胃炎
夏季细菌生长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
3、祛除风寒
夏季常吹空调,易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除体内风寒。暑热和风热引起的感冒则不宜饮用。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吃姜的最佳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
姜的选购方法
眼观:在购买生姜时可以看成色,选生姜颜色应挑本色淡黄的,正常生姜外表粗糙,较干。
手捏:用手捏肉质坚挺,不酥软,姜芽鲜嫩的;还可以掰开生姜,如果里面的丝状物是白亮的,就是好的,丝状物是暗黄的不要购买。
鼻闻:用鼻子嗅一下,正常的生姜辛辣味强,若有淡淡的硫磺味或者其它异味,千万不要买。
姜的副作用
姜有清胃功能,你是否有过头一天的晚餐吃得太油腻、太饱,第二天早上肚子十分饱胀而不适的感觉。当你的消化器官难以完成它的消化工作的时候,你应吃一点点姜。姜的辣素刺激胆汁生产,从而加速脂肪的消化。
生姜根茎供药用,鲜品或干品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那么你知道吃姜的好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生姜加蜂蜜,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生姜有壮阳的功用可能和其味辛通阳有关。吃姜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一种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换句话说,吃生姜对于很多湿气重的女性朋友来说,有很好的减肥功效。
夏天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生姜加醋泡,先把生姜切成薄片。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姜片不用切得薄而均匀。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醋倒入瓶里。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
姜是一种常用烹饪辅料,分为生姜、干姜、炮姜三种。中医理论认为,姜可以煎汤、榨汁,或作调味品,其中药性表现为: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等,常常用于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症的治疗。
沙姜的属性
1、科属
山柰属姜科植物
2、产地
广西、云南、广东、台湾 海南
3、别名
三奈子、三赖、三柰、山辣
4、简介
沙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沙姜生长。 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厘米;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5、图片
沙姜的营养价值、吃沙姜的好处
一、沙姜营养分析:
山柰的根茎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龙脑(Borneol)、桂皮酸乙酯(Ethyl cinnamate)、莰烯(Camphene)。根茎尚含有山柰酚(Kaempferol)和山柰素(Kaempferide)。有散寒去湿及辟秽的作用。
二、沙姜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
1、行气止痛。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告诉我们当体内气流不畅时,人体就会感觉到疼痛。而沙姜,恰恰就有理气的作用,使体内的气流畅通起来,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2、健脾和胃。沙姜独特的香气和辛辣味道能够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故有食欲不振的人群可经常食用。
3、促进消化。沙姜对肠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加速肠胃的运动,缓解积食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4、治疗胃寒、心腹冷痛。沙姜性质温和,有温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热等寒症。
5、治疗牙痛。将沙姜与麝香均研磨成磨,混合擦在牙痛的位置,后清水漱口,坚持一段时间,可起到治疗牙痛的作用。
吃沙姜的最佳时间
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
沙姜的选购方法
以身干、色白、有香气、无杂质和霉变为合格,尤以色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
沙姜的副作用
沙姜不宜一次性多食,因内含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尤其是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最好不吃为宜。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冬吃萝卜夏吃姜 吃姜的好处有哪些》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夏天怎样吃姜养生”专题供您欣赏!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