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养生的顺序

2019-10-13 │ 季节养生的顺序 小儿季节养生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果宝宝出生以后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这时候皮下脂肪会逐渐的消退,对于患儿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是多产儿的群体当中,轻度的营养不良仅仅是会造成皮下脂肪出现减少,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脂肪出现消退,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退顺序

m.ys630.COM

长期摄食不组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营养不良患儿症状有哪些

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按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1、Ⅰ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2、Ⅱ度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比正常减低。3、Ⅲ 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相关阅读

小儿营养不良中药偏方 这样治小儿营养不良


如果宝宝一直不太喜欢吃东西的话!作为家长的一定要引起注意了。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话可能会导致费多的并发症。那么,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有什么偏方呢?营养不良的并发症有哪些?

小儿营养不良中药偏方

消疳丸

组成:三棱3kg 莪术3kg、 炒五谷虫3kg 、胡黄连3kg、 炒鸡内金3kg 、甘草2k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水泛为丸。1岁内每次3克,1~2岁每次6克,3岁以上每次10克。每日3次,空腹服。年幼吞服有困难者,可捣碎后开水冲服,亦可布包煎服。

淮金散

组成:淮山药200g 、鸡内金50g、 糯米250g。

制法:先将糯米淘洗晒干,用文火炒至微黄,入淮山药继续炒15分钟,再加入鸡内金继炒5分钟,起锅稍凉,筛去焦屑及杂块,磨成粉即成。2~10个月婴儿,1日3次,每次半汤匙;10个月~2岁,每次1汤匙;2岁以上者,每次服满1汤匙。服药时在散剂内加少量糖,冲开水少量,搅匀即服。服完500g为1疗程,一般服用2疗程。

枳术青汤

组成:枳实3~l0g 、白术6~12g 、青皮6~12g 、茯苓6~12g 、砂仁1.5~3g 。

制法:用冷开水浸泡药物30分钟,连煎2次,每次取汁30~60ml,每日1剂,月龄较小患儿,1日喂服3~4次。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每3天服1剂,连服2个月为1疗程。

健脾消疳汤

组成:茯苓l0g 、白术l0g 、淮山药8g 、党参8g 、黄精6g 、山楂6g 、扁豆6g 、乌梅、内金4g、 槟榔7g。

制法:水煎服,日1剂。

羊肝散

组成:鲜羊肝500g 、白术150g 、海螵蛸150g 、茯苓l00g 、淮山药l00g 、鸡内金l00g、 甘草30g。

制法:羊肝蒸熟晒干炒黄,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蚕豆大炒黄,白术、淮山药、茯苓、鸡内金、甘草均文火炒黄。以上诸药共为细末,过细筛备用。1~2岁每次2~3g,3~4岁每次4~5g,5~6岁每次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并发疾病

1、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

2、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

3、锌缺乏症 生长发育迟缓,顽固性食欲缺乏,骨骼发育障碍,严重者呈侏儒状态。并有肝大、贫血、皮肤粗糙和色素沉着以及性发育障碍等。

4、自发性低血糖症 重症营养不良患儿,有时突出现出汗、心慌、脉搏减慢、呼吸暂停等自发性低血糖症,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关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偏方以及小儿营养不良的并发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个治疗胃溃疡偏方都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想要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营养不良的话!那请在请教医师后进行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偏方


淮山药30克,鸡内金12克。均炒至微黄,研细末。加入适量面粉、芝麻、红糖,烙成烧饼,每个含药粉2-3克,每次吃1个,每日2-3次。 山药、麦芽、茯苓、莲子肉、槟榔各15克,山楂20克,鸡内金3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克,加鸡蛋1个搅匀、蒸熟,再加适量白糖,每日服1-2次。 山楂、神曲、蝉蜕、鸡蛋壳各12克,槟榔、炒谷芽各15克。共研细粉,每次0.6-1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山楂、神曲、槟榔、鸡内金、山药、白术、使君子仁、凤凰衣各20克。共研细粉,过筛,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鸡内金、生谷芽、焦麦芽、五谷虫、蟑螂各30克,胡黄连12克,生黄芪25克。基研细末,每晚服3-6克,红糖水送下。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6克,淮山药、炒扁豆、炒麦芽各10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每剂煎1次,每次服50毫升,早、中、晚饭后2小时服。 黄芪、党参、沙参、白术、麦芽各10克,生薏苡仁30克,砂仁、厚朴花、青皮、陈皮各5克。加适量水浓煎,服时可放少许白糖。3岁以内小儿每日服5-15毫升。

腹部皮下脂肪粒


腹部皮下脂肪粒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湿疹等症状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汗腺开口处皮肤过度角化引起的,也有可能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所以对于腹部皮下有脂肪粒这种症状,我们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腹部皮下有脂肪粒这种情况,一般原因是单纯皮肤性疾病,需要我们采用消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1.粟丘疹:

导致这种粟丘疹的原因是汗腺开口处的皮肤过度角化;在西医上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并把它归结为良性的。部份医学专家认为和内分泌有关,也有部份学者认为是单纯皮肤的疾病;所以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里也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而实际上,轻度的粟丘疹,可以归结为单纯的皮肤病,也可以按着西医的先针挑、后消毒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情况仅限于数量较少、长期稳定、有小白头的情形;粟丘疹多数情况是和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针挑后它还会重新长出,甚至整体的数量在增加,或在其它地方又重新产生新的粟丘疹。对于这种粟丘疹西医是没有任何办法的。西医长于手术、抗生素、神经阻断剂和各种检验,但对于各种调理补养和功能性的改善、修复,西医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粟丘疹的后一种情况,如果按着常规的西医治疗――采用激素类的或神经阻断剂来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但由于不能调节内分泌,由于只在皮肤本身做文章,因此很难根治。甚至,很多西医的皮肤病医生认为,顽固性的脂肪粒、脂溢性皮炎,是不治之症。其实不是的,凡事找对了思路、方法,问题都会解决的。

2.第二种情况是:

本身根本不是粟丘疹,而是痤疮粉刺,是痤疮粉刺用外用药治疗过多而导致的一种形态变异。痤疮粉刺其核心问题是皮肤的抗病能力低下,使皮肤感染了痤疮杆菌。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痤疮粉刺应当表现为在汗毛的开口处,堆积有皮脂及痤疮杆菌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形成较大的青春痘形态和白色脓头。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国家对激素控制不够严格,很多功效型化妆品、控油洗面奶、收缩汗毛孔的爽肤水以及很多祛痘产品,都以激素做为主要的功效成份,使得这些痤疮粉刺在激素的作用下,炎症状态消失,皮脂分泌变的减少。而仅仅在汗毛开口处留下一个小小的脂肪粒,容易使医生和大家误以为这一种脂肪粒、粟丘疹;但实际上它和粟丘疹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粟丘疹没有细菌感染,而它是痤疮杆菌感染;粟丘疹是本身形成的脂肪粒,而它是在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脂肪粒,粟丘疹的核心是内分泌与皮肤的调节能力偏低,而它是皮肤和内分泌调节能力与抗病能力都低,因此这种的治疗方法,不是采用粟丘疹的治疗方法,而是要采用针对严重痤疮的治疗方法。

3.第三种是皮肤神经系统的异常:

主要是汗毛开口处,立毛肌功能的异常和皮肤的过度角化,这种情形的最大特点是:本身并没有脂肪粒,只是汗毛开口处的立毛肌异常兴奋、异常突起,而汗毛开口处的皮肤又异常过度角化,所以形成了典型的粟丘疹的形态,当你真的用针挑破它时,却发现里面并不含有脂肪粒,这种情况,多见于内分泌失调;严格说来是,多见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神经对皮肤控制的这一环节,出现了失调。这种情况,中医有一个很形象的名词,叫做“皮风”,意思指来去如风:发现皮肤有这种丘疹状病变时,也许就在几天之内,它会长期存在皮肤上,当你治疗或调节到某一程度时,它又很快的突然好转、消失。由于本病的核心是,神经系统对皮肤的调控出现障碍,出现了失调,因此,如果使用能阻断神经的激素类软膏来治疗,当然不仅没效,还会加重这种失调。这种情况,当然也只能用中医、中药调节的方法来解决。

4.第四种情况,

不是单一的情况,只所以把如下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第四种情况,其意是说,这些情况比较严重,只能用中药全面调理,其病变表现在皮肤,其核心问题却在身体内部,不仅需要中医的高超水平,也需要双向的认真配合,要静下心来慢慢治疗,慢慢调理。严重的情况,大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片的粟丘疹,尤其是用了很多外用品,时间久了往往有些难度;二是顽固的痤疮,用激素后留下的后遗症,痤疮问题往往并不可怕,也不难解决,而真正难解决的,却是激素的后遗症;第三种是全身性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第四种是皮脂腺瘤,这种瘤看起来很像脂肪粒,但它毕竟是瘤,虽然生长缓慢,但它会长大,它的治疗难度远高于脂肪粒的治疗,而接近肿瘤的治疗难度;第五种,脂溢性皮炎混合多种病变症状。理论上,伴有脂肪粒、伴有脱皮、伴有油多的皮炎,就称其为脂溢性皮炎;医学理论上的脂溢性皮炎是一个单独的病名,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激素的滥用,现在表现出脂溢性皮炎症状的,往往是更复杂的过敏性皮炎、激素性皮炎、脂肪粒、粟丘疹、痤疮等皮肤病混合的症状。而单纯性的脂溢性皮炎反而变的少见了。

这四种情况,每一种都有自已的治疗方法,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外用品解决,相反是大多数切记不要采用外用品,而要采用内调的方式,或是吃中药、或是喝茶来解决。

皮下脂肪瘤的危害


皮下脂肪瘤的危害

1、皮下脂肪瘤是什么

皮下脂肪瘤是相当常见的皮肤病灶,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软组织良性肿瘤的80%左右,无明显特殊病因,常发于皮下,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成熟的脂肪细胞成群排列,大部分均有一纤维外膜包围。然而,有时候也会有边缘不规则的脂肪组织散在地浸润在肌肉组织中。

皮下脂肪瘤好发于皮下,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分界清楚;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

2、皮下脂肪瘤的危害

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脂肪瘤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境界清楚,呈圆形或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样感,无痛。脂肪瘤生长缓慢,多数体积较小,少数直径可达5~6厘米。脂肪瘤为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由不等量的纤维条索将瘤组织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脂肪小叶。如纤维成分较多称纤维脂肪瘤,如血管含量丰富称血管脂肪瘤。

3、皮下脂肪瘤的治疗

单发的皮下脂肪瘤如致运动功能障碍,可行手术切除;多发性小脂肪瘤不必处理,因为其有自限性,甚或可自行消失;深部脂肪瘤有恶变的可能,即变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观察,定期做B超复查。若增生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则应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切片检查;若已变成脂肪肉瘤,则术后还应考虑化疗或放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脂肪瘤的症状有哪些

1、单发性脂肪瘤

脂肪瘤形态不一,常呈扁球形、结节分叶状或蒂状的质软的皮下肿块,有时为弥漫性肿块,可推动。质软而有弹性,不与表面皮肤粘连。一般界限清楚,生长缓慢,除非肿物过大,压迫局部神经分支而产生疼痛感觉,一般无症状,大者达几公斤。一般肿物的体积达到一定大小后,常停止生长,呈静止状态。被覆表面皮肤正常,多数皮损直径5cm,其底较广。挤压瘤体基部时,表面皮肤可呈“橘皮”样,为皮下脂肪内垂直走向皮肤的纤维束牵拉所致。有时可出现自发萎缩或钙化、液化的现象。

2、多发性脂肪瘤

可散在全身或局限于体表某部,数目在两个以上,甚至上百个。呈大小不一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部分呈对称性生长。生长活跃时则有疼痛感。经常伴发于神经纤维瘤病。

3、血管脂肪瘤

具有典型脂肪瘤一切特征,多见男性中青年。有时有家族史。病程缓慢,好发于前臂、腰、股部,蚕豆或黄豆大小,有时能自行胀缩,伴疼痛感。其疼痛原因推测与血管球瘤有关,或为周围组织反应如水肿、炎症的刺激或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所致。

通常来讲,良性的皮下脂肪瘤在患者的身上是不会呈现出任何的症状的,而其让患者有疼痛感大多数是与其增长给患者的局部造成压迫而形成的。

皮下脂肪瘤如何保健

1、从膳食营养平衡开始:

多食含纤维的食物,因为纤维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通便、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血糖、改善肠道细菌丛和预防癌症。

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有专家提出脂肪所提供的能量每日不应超过7-10%。增加蔬菜、水果和 谷类食物在膳食中的比例,膳食纤维摄入量大于30g/天。减少蛋、肉、乳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控制膳食中盐腌、烟熏和碳烤的食物,不吃霉变和变质的食物,以减少食物中致突变/致癌物的摄入。

饮酒适量。我们提倡的素食并不是提倡粮食加腌菜的单一膳食,我们提倡以谷类(包括豆类)新鲜蔬菜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食物(禽、肉、水产、乳、蛋)的平衡膳食。在食物品种方面,无论是植物性的还 是动物性的都要求多样化和新鲜,这一膳食准则不但有利于脂肪瘤预防,而且也符合预防其他慢性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要求。

2、皮下脂肪瘤患者尽可能避免接触其他致癌物

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禁食驴肉狗肉。皮下脂肪瘤患者要禁酒和酒精类饮料,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日常可以饮用茶类,帮助消除胆固醇。

面部皮下脂肪萎缩的病因


面部皮下脂肪萎缩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对容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引起面部皮下脂肪萎缩的原因比较多,以前经常是因为一些染隐性染色体遗传的原因造成的,或者是肾脏损坏等原因引起的,目前如果整形手术失败,常常也会导致这种现象,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脂肪萎缩的原因。

面部皮下脂肪萎缩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脂肪营养不良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有血缘关系;获得性者可能无遗传基础,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人们认为获得性全身和部分脂肪营养不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遗传学及临床研究中提出的各种假说多认为: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与广泛的代谢性和系统性异常有关,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可能会加强脂肪的分解;垂体可能分泌了脂肪动员物质,但垂体切除未能纠正脂肪营养不良。另有人发现CRF黑素细胞释放因子和FSH释放因子增加,因此认为下丘脑是主要受到损害的位置。也有人提出脂肪组织的自身免疫破坏学说,但许多患者病变呈斑片状似乎难以用这个学说来解释。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脂肪营养不良的关系也未明了。本病最突出的血清学异常是血C3降低,但低补体血症和(或)补体激活不是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必须因素。脂肪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发生肾脏损害,发生率为15%~30%。其主要肾脏损害类型为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致密物沉积病(80%),另20%由广泛外周系膜移行所致。这两种肾小球肾炎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特点与非脂肪营养不良患者相同。有人报道一例Ⅲ型变异型,有这种表型和低血清补体及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由于完全性脂肪营养不良常和糖尿病同时发生,故常发现非糖尿病性肾病。其病理表现与无脂肪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肾病无法鉴别。有报道在无糖尿病的患者,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肾炎。脂肪营养不良与肾小球病之间的关系不明。Tuck等报道他们的患者有很小一部分毛细血管存在外周系膜的植入、上皮下和膜内沉积物,但总的来说并无特别的特征。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正常,无蛋白尿,肾功能只有轻微降低。

皮下脂肪粒的偏方


可能大家都会发现有些人来眼睛旁边会有一些小粒粒的存在,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脂肪粒,脂肪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在每个人的身上出现都是有可能的。脂肪粒出现之后,对于一些人士可能会比较影响,如果是在脸部的话,就会影响形象。今天和大家说说关于皮下脂肪粒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柠檬。

用法: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柠檬泡开水可以去脂肪粒,自己就回去试了下,真的太神奇了,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将柠檬切成薄片,尽量的薄,将1~2片放入一杯烧开的开水中饮用即可。

偏方二

材料保加利亚玫瑰 ,罗马甘菊,德国甘菊,薰衣草,玫瑰果油 3ml,甜杏仁基础油 10ml,葡萄籽油 20ml。

制作方法:将其充分混合,每天轻柔按摩长脂肪粒地方,记得不要太用力气,一周后脂肪粒即可部分消失,三周后就可以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记得调配好此按摩油后一定在测敏安全后才使用。

偏方三

用法:消除眼部脂肪粒,要使用眼霜,而脸上和鼻子上的脂肪粒,则要靠卸妆油了。去脂肪粒的方法眼霜的方式就是轻轻拍在眼睛附近,然后打圈吸收就可以了,注意手势要轻柔。用卸妆油的话,一定要给足按摩的时间,最好按摩15分钟左右。

以上就是和大家介绍了关于皮下脂肪粒的偏方资料, 希望对一些有需要的人会有所帮助。对于偏方的使用,大家一定要有理智的态度,因为偏方没有得到科学的认证,所以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大家尽量在使用前咨询正规医生的意见。

大阴唇皮下脂肪疙瘩怎么办


如果大阴唇部位出现皮下脂肪疙瘩,这时候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可能是因为一些皮肤的炎症的原因造成的,比较常见的有过敏性皮炎或者是荨麻疹,常常会导致局部出现红包,引起搔痒疼痛的症状表现,这时候要注意皮肤清洁,要注意私处的清洁,可以通过一定的外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另外要注意饮食调养。

大阴唇皮下脂肪疙瘩怎么办

改善免疫功能治疗方法如下:做皮试查过敏原,根据结果决定抗原浓度,不要用免疫抑制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临时效果很快,但是因为会降低免疫功能,会造成病情越来越重,剂量越来越大,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所以,不是抢救时不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果已经激素依赖,不要猛然停激素,猛然停激素会产生反跳,即病情加重。应该加用改善免疫功能治疗,以及临时有效的非激素抗过敏药,以求顺利减、停激素。

实在必要时可尽量少用一些口服激素以求顺利减、停激素。长期用含激素外用药,皮肤会落下黑斑,再去不掉。同时还要戒烟酒、避免过度操劳、情绪不好、防治创伤、病毒细菌感染包括常被漏诊的颈淋巴结核,因为这些都会降低免疫功能。

在患者免疫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以前,如果要求临时缓解症状,就应临时加用一些临时有效非激素抗过敏药,直至症状暂时消失。但这是临时有效,不是根治,根治要靠改善恢复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恢复比较慢,治疗时间长短一个人与一个不一样。根据基础的免疫功能好坏程度,以及治疗认真、用药多少的情况而定,一般要1—2年。所以在不犯病季节也要继续治疗,待免疫功能恢复后不犯病了,可以选一、二种又方便又好的方法维持治疗,使免疫功能持续正常。

过敏性皮炎传染吗

过敏性皮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炎类型,主要是由于过敏原导致的皮肤病,会在患者的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一些皮肤病症,主要表现有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那么过敏性皮炎传染吗?

一般人都很担心皮炎会传染给自己,尤其是过敏性皮炎,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我们需要知道,皮炎是不会传染的。事实上,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往往和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而一些食物过敏或是药物过敏也可以导致过敏性皮炎出现,所以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和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

小儿营养不良中药方剂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比较不好的现象,小儿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出现营养不良,对身体的成长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小儿营养不良应该怎么办呢?营养不良的症状是什么?其药膳方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营养不良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如果其他疾病久而不愈,影响了消化功能也会发生营养不良。

患病的小儿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形体消瘦,另外还可以见到面黄少华,毛发稀疏,精神不振,烦躁不宁,饮食异常,腹部胀大,皮肤干皱,大便不调。本病的发病不受季节、地区的限制。各年龄都可以发病,以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久者症情亦逐渐加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合并其他疾病而危及生命。本病中医称为疳证。

[主要症状]

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现消瘦,体格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顿。长期营养不良影响身高的增长。全身各部位的皮下脂肪消减按一定的顺序发生,最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影响智力的发育,西医一般将营养不良按程度不同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及重度。

按中医辨证,患病初期的小儿形体略见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厌食或食欲不振,好发脾气,大便干稀不调,是疳气证。疾病中期,形体明显消瘦,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黄,结穗,精神不振或烦躁,伴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或善食易饥,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是疳积证。

疾病的后期,小儿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大肉已脱,皮肤干瘪起皱,毛发干枯,腹凹如舟,精神委靡,啼哭无力,表情呆滞,睡时露睛,杳不思纳,大便稀溏或便秘,时有低热,口唇干燥,是干疳证。在病变过程中,若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浑浊,白睛生翳,夜间视物不明,是维生素A缺乏,中医称为眼疳。

口舌生疮,甚则口舌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唇红,五心烦热,是维生素B缺乏,中医称为心疳。营养不良的小儿还会出现水肿,偏脾阳不振者面浮身肿,面色无华,神倦乏力,纳少便溏,小便短少;偏肾阳虚衰者全身浮肿,腰以下水肿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尿少,四肢不温,怯寒神疲,面色白,营养不良性水肿,中医称为疳肿胀。

药膳方

(1)鸡肝

鸡肝1具(或猪、羊肝30g),苍术10g,煮熟,食肝饮汤,连服1~2个星期。用于兼眼疳症者。

(2)肥儿百皮糕

炒白术22kg,炒党参3.4kg,炒山药、炒米仁、茯苓、炒芡实、炒莲子各6kg,炒陈皮1.6kg,焦山楂、焦神曲各3.6kg,炒扁豆12kg,炒粳米、炒糯米各75kg,糖200kg。上药打粉和匀,做成糕食用。每日服30~100g,每日分3次。婴幼儿可用开水调成糊状服用。

(3)茯苓糕

白茯苓、白莲肉(炒微焦)、大麦粉(炒焦)、胡桃肉(炒微焦)、黑芝麻(炒微焦)各50g,净白糖100g,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白糖共拌和调匀上蒸笼,蒸后即成糕糊。取出切为小块。候冷却,收藏。干燥后随时可取食,每日10~15g。

(4)内金橘皮砂仁粥

鸡内金、干橘皮各5g,砂仁2g,共研细末。粳米30~50g煮成粥,熟时加入药末,调白糖适量服。有运脾消食,化积理气之功能。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满等。

(5)槟榔猪肚枣术粥

猪肚1只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10g,大枣100枚,生姜5片,槟榔10g,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以汁同粳米30~50g煮粥即成。分次服,每日1剂,连服3~5日。猪肚可拣出,加调料食之。用于疳证脾虚气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者。

(6)姜橘椒鱼汤

取200g左右活鲫鱼1条,去鳃鳞内脏,洗净,生姜20~30g,切成薄片,将生姜、橘皮5~10g,胡椒2~3g,一同用纱布包扎好,放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熟,最后取出药袋,加入葱末2~3g,细盐3~5g,稍煮即可。分2~3 欠,空腹时温热服食。具有温中暖胃,补虚散寒作用,适用于疳证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质虚弱者。宜趁热服用,冷后不宜服。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个中药方剂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小儿得了营养不良怎么办


根据本病在临床上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皮毛憔悴甚或遍身骨露、羸瘦如柴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疳证范畴。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脘腹胀满,香良安食,纳热或烦躁,夜卧不寐,啼哭不宁,大便恶臭等为不运征的病症;疳证则又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即由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气血无以生化,日久可见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毛发稀枯,精神萎靡,啼声低微,大便溏泄等症状。包括了西医学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疾病。中医认为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即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所以推拿治疗时常采用消积导滞、调整脾胃的原则。

基本手法

1、捏脊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沿脊柱两旁,以拇指和食指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到枕颈部。反复操作10~15次。

2、分腹阴阳:患儿仰卧,医者正面而立,两手掌平放患儿脐下,以指腹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侧推出,分推200次。

3、顺、逆时针摩脘腹各3分钟。

4、点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5、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随症加减:

1、积滞伤脾型

症见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揉板门各100~300次。

②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各100次。

2、气血两亏型

面色黄或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迟缓,腹部凹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

基本手法再加:

①补脾经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

③揉外劳宫100次。

④掐揉四横纹100次。

婴儿营养不良


【概述】

广义的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应包括营养不足或缺乏以及营养过剩两方面,现只对前者进行论述。营养不良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缺乏营养知识,家长忽视科学喂养方法。在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提供适当的膳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仔细的随访而治疗。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营养不良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感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以至治疗是非常困难,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

【诊断】

1.病史 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情况,有无影响消化、吸收、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并了解家庭的一般状况,家属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2.临床症状 常有两种典型症状。消瘦型(marasmus),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另一种为浮肿型(kwashiorkor)由严重蛋白质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并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3.体格测量 体格测量是评估营养不良最可靠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评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有较大变更,它包括三部分。

(1)体重低下 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区分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 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生长迟缓,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生长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 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治疗措施】

1.急救期的治疗

(1)抗感染 营养不良和感染的关系密不可分,最常见的是患胃肠道、呼吸和/或皮肤感染,败血症也很多见。均需要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2)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在营养不良的急救治疗中,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处理是特别重要,尤其在腹泻伴营养不良的小儿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液体的进入量以防发生心力衰竭。

②调整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营养不良儿常严重缺钾,在尿量排出正常时,可给钾6~8mmol/(kgd),至少维持5天。同时也有钙、镁、锌和磷的缺乏,如不及时处理,当给予高热能,高张的肠道外营养液时还会进一步恶化。一般补充镁2~3mmol/(kgd),锌1~2mmol/(kgd),钙给常规量,钠补充少量以免心衰,约为3~5mmol/(kgd)。

(3)营养支持 在液体和电解质不平衡纠正后,营养不良的治疗取决于肠道吸收功能的损害程度,如果肠道吸收功能不良,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中心静脉营养或外周静脉营养,前者保留时间长,输入的营养液浓度较高,而后者不能超过5d。肠道外营养液的成份和量应以维持儿童的液体需要为基础,一般100ml/(kgd)。蛋白质一般2g/(kgd)。脂肪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可提供总热能的60%。在应用肠道外静脉营养时,应监测血清葡萄糖,每6h1次,以防高血糖症发生。每周应随访肝功能。

2.并发症治疗

(1)低血糖 尤其在消瘦型多见,一般在入院采完血后即可静注505葡萄糖10ml,予以治疗,以后在补液中可采用5%~10%的葡萄糖液。

(2)低体温 在严重消瘦型伴低体温死亡率高,主要由于热能不足引起。应注意环境温度(30~33℃),并用热水袋或其他方法保温(注意烫伤)同时监测体温,如需要可15分钟一次。

(3)贫血 严重贫血如Hb40g/L可输血,消瘦型一般为10~20ml/kg,浮肿型除因贫血出现虚脱或心衰外一般不输血。轻、中度贫血可用铁剂治疗,2~3mg/(kgd),持续3个月。

3.恢复期治疗

(1)提供足量的热能和蛋白质极为重要。在计算热能和蛋白质需要时应按相应年龄的平均体重(或p50)计算,而不是小儿的实际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能和蛋白质见表3-1,再乘以理想体重即为每天的摄入量。

(2)食物的选择 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如乳制品和动物蛋白质如蛋、鱼、肉、禽和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的功能

①药物治疗 给予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本科以助消化。适当应用蛋白同化类固醇剂如苯丙酸诺龙,每次肌注10~25mg,每周1~2次,连续2~3周,可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增进食欲,但在用药期间应供应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

4.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消耗性疾病如结核和心、肝、肾疾病。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鼓励母乳喂养,适当添加辅食,及时断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等。

【临床表现】

常有两种典型症状。消瘦型(marasmus),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另一种为浮肿型(kwashiorkor)由严重蛋白质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并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并发症】

(1)低血糖

(2)低体温

(3)贫血

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


【概述】

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系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情况下出现的骨骼改变。近50年前才认识到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一疾病,并认为是十分少见的,不容易诊断的。后来才认识到此病不少见,它的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到身体多个系统。

【诊断】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依据是:①高血钙,②低血磷和③末节指骨尖端的骨膜下骨吸收。但仍需与许多疾病鉴别,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制裁疏松症,畸形性骨炎,甚至转移性肿瘤。穿刺地诊断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并无帮助,它只能摒除一些疾病,有时穿刺反而会带来混淆不清。因为穿刺物内可以发现有巨细胞,有时误诊为多发性骨巨细胞瘤,甚至因为病灶不断出现而诊断为恶性骨巨细胞瘤。

根据血磷的高低可以将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的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区分出来,但要诊断第三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有困难的,只有根据整个病史发展过程才能作出诊断。

对甲状旁腺的病灶作出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则更为困难。应用同位素硒扫描和选择性动脉造影以及经甲状腺下静脉导管检查和测定甲状腺下静脉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可以作出诊断。

【治疗措施】

一旦诊断确之,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不予治疗,骨骼病变会进一步发展至出现病理性骨折;如果单纯去除了肾结石,结石仍会不断产生,并且出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对具有骨骼病变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决定手术并不困难。手术的禁忌证是:①一般情况很差的病例,②重度慢性肾功能损害者,即使还未到终末阶段,仍不适宜手术。

手术原则是一次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探查纵隔。第二次手术难度大,应该尽量避免,单个腺瘤可以很小,比正常甲状旁腺大不了多少:也可以在两个甲状旁腺内发现腺瘤;而增生则可以涉及全部甲状旁腺。因此手术者必须熟悉甲状旁腺的解剖以及其变异情况。正常人具有4个甲状旁腺,但也有2~6个的。上组甲状旁腺大部位于甲状腺后缘1/3处,下组甲状旁腺大部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方。有少部分病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中绝大部分系位于甲状腺包膜内,位于甲状腺组织内的只占绝少数。

有骨骼病变的患者通常腺瘤较大,有肾结石者腺瘤较小。血钙高者腺瘤通常体积较大。

在手术时一般寻找腺瘤并不困难,在分离甲状腺时可以见到棕黄色肿瘤,切除后应该作冰冻切片予以证实,只有证实为腺瘤才能除外甲状旁腺增生。如果找不到明显的腺瘤,而又不能确定是否是甲状旁腺增生时,应该作甲状旁腺冰冻切片检查,检查的结果为正常甲状旁腺组织时可以除外甲状旁腺增生,提示可能有一个很小的不易发觉的腺瘤,或有一个异位置的甲状旁腺,必要时可以探查后纵隔的上部。甲状帝腺位于甲状腺组织内的病例,可以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有甲状旁腺增生者需切除3个甲状旁腺,第四个甲状旁腺作次全切除,残留组织约为50~150mg,但在操作时很难决定到底留下了多少。

甲状旁腺癌应切除肿瘤和周围的脂肪组织,通常还应切除邻近的甲状腺组织。

切除了肿瘤和增生的甲关旁腺后24小时,血钙便下降至正常水平,甚至低于正常水平。因为手术后骨骼病变的修复需要钙,术后相当长时间内可维持于低血钙水平,有肾功能不良者更为明显。因此血钙偏低者术后应补充维生素D。血钙过低者可出现搐搦及手指麻木,补充钙可以缓解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搐搦便会迅速控制。

手术后骨骼变化会迅速改善、疼痛、肌肉无力与全身症状在数周数月内全部消失,骨骼脱钙的改善需时较长,一般需2年左右,甚至更长些。畸形将永远存在。恢复期应补充钙与维生素D,并仍应限制活动,因为在恢复期仍有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一切矫形手术应在疾病控制后才能进行。

【临床表现】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见于中年女性,占70%,它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于下列数方面:

(一)骨骼改变 囊性纤维性肾炎引起全身广泛性骨痛,以下肢最为多见,往往诊断为风湿痛、腰肌劳损和纤维织炎。出现在下颌骨的囊肿可以使面容改变,病员往往先至牙科医师处就诊。有时纤维性骨炎发生于长骨的两端,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然而才诊断此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有骨骼改变的只占1/4。

X线表现为全身性多发性骨质丧失,表现为囊肿型和骨质疏松型。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早期X线表现是末节指骨的尖端的骨膜下骨腐蚀,它比牙槽槽板的腐蚀更为可靠。常见骨腐蚀的部位有锁骨的外1/3,股骨的远端,股骨颈的内侧面和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少数病例以单发性囊性病变形态出现,多见于股骨颈与膝部,诊断困难。

(二)尿路结石 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主要表现,占1/2,以肾结石多见,肾钙化则少见。少数病例既有纤维性骨炎,又有肾钙化,这类病例血尿素氮往往升高。单独有肾结石的,除非是双侧性的,不会有尿素氮增高;而有肾钙化的尿素氮必然滞留,即使是只有纤维性骨炎而X线片上看不出有肾钙化跡象者亦常有尿素氮滞留。有纤维性骨炎者比有肾结石者更容易发生尿素氮滞留,说明有肾结石者大都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有纤维性骨炎者部分性系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三)高血钙 表现为全身软弱、疲倦、厌食、噁心、呕吐、便秘、口渴、夜间多尿、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

(四)肠道表现 多见于原发性和第三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以上腹痛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上腹痛的主要原因是合併有消化性溃疡。

(五)其他方面 可有精神症状而至精神科就诊,亦有报告哺乳期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婴儿出现低钙性搐搦。少数病例有巩膜钙化。甲状旁腺肿瘤通常小而软,检查颈部很难摸到。

【辅助检查】

(一)血钙增高 正常血钙为9.0~10.3mg/dl,超过10mg/dl即应怀疑不正常。血清钙中有40%以上与蛋白质相结合成为蛋白结合钙。血浆蛋白浓度与血浆比重有关。因血浆蛋白的增高减少可以使血清钙总量上升或下降近0.25mg/dl,因此必须以正常血清比重值1.027来纠正血清钙总量。在低蛋白血症时,未经纠正的血钙可以是正常的,经纠正后血钙总量提高,并发现离解的钙离子是增高的。

(二)可的松试验 高血钙的原因很多,可的松试验可以将隐匿性癌肿,类肉瘤病和维生素D中毒等引起的高血钙和原发性和第三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致的高血钙区别出来,方法是可的松50mg或氢化可的松40mg,每8小时1次,连续10天。原发性和第三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对考的松试验毫无反应,而其他情况所致的高血钙应用了可的松后血清钙会下降。

(三)甲状旁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 高血钙是诊断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必要条件,但有小部分病例血钙不高,或只是间断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钙的波动不到1mg%,对这类病例诊断十分困难,现在已能作甲状旁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