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要运动还是要休息

2019-10-15 │ 养生是要运动还是要休息 中药养生

板蓝根是中药还是西药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板蓝根是中药还是西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板蓝根这种药物其实大家都不是那么陌生的,当自己出现感冒症状的时候通常都是会服用一些这种药物的,但是不清楚板蓝根这种药物的定位,不懂是中药,还是西药的,其实这种药物总体来说还是属于中药的范畴,所以说给人们身体当中所带来的副作用会比较小一些的,因此才受到大家的欢迎。

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 80μm;有木纤维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取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扩展阅读

肾虚吃中药好还是西药


肾虚属于中医的一个专有的名词,引起肾虚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出现肾虚多因为长期积累成疾而引起的一种情况,这时候不能急于的大补,更不要吃一些来源不明的补肾壮阳的食物或者药物,肾虚来说通过良好的药物治疗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中药或者西药,只要对症治疗,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肾虚吃中药好还是西药

山药:药名淮山。有健脾益肺、强精固肾的功效。煎汤服用或调制山药粥,能补肾益精、固涩止遗,经常食用可防治阳萎、早泄、遗精、腿软。

莲子:有补皮涩肠、养新固肾的功效。常吃能够治脾久泻,孟遗滑精、频尿、妇女白带,是成药金琐固精丸成分之一。

芡实:芡实又名鸡头米,又健脾止泻、固肾涩精的功效,其功效与山药、莲子类似。

枸杞子: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等功效。枸杞子含有多种必须氨基酸,能使身体强壮。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加体力、抵抗疲劳,同时又可以增强人类及动物的性能力及生育力。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

肾虚吃什么西药

目前早泄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虽然西药见效果、吃起来简单快捷成为了人们选择的方向。但事实证实,西药的特点是见效果,可以轻微的缓解不适症状,以往治疗早泄医生常开一些抗焦虑药或镇静药,作为辅助治疗。光吃这些药物不能够治疗早泄,停药即复发,而且对身体损害大。

有不少肾虚患者认为买点麻醉剂或类似药物使用就能逐渐改善病情,结果盲目服用药物治疗早泄不但没能治疗,反而使病情加重,更错过了较好治疗时机。滥用药物导致早泄治疗难度增加,药物治疗不规范导致疾病反复复发难以治疗,严重者可能不育的可能性。想用西药治疗肾虚的患者请慎重。

有病了先吃中药还是西药


现在有很多的人在生病以后,会选择中西药结合治疗,通过这样的一种治疗,不但治疗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治疗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也会很小,所以有很多患者,想全面了解一下有病了先吃中药还是先只西药,下面内容就做了具体介绍,你可以来一起了解一下。

中西药相冲 同服应相隔半个小时

但对于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情况,从临床经验看,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部分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半小时左右,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相反有些中药,如医治伤风、感冒的药材,其药性发挥会较快,同样约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如果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处方,相距时间应再适当延长一些。

中西药相冲的情况,对于长期病患来说威胁会更大一些,因为像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或长期需药物抑制病情的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药外,多会选择中医药治疗、调理。两药相撞后,有可能相互抵消了功效,或令药性过猛,产生不良副作用。

这些中药、西药不能一起服用

有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服用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否则可能产生一些毒副反应。

1、抗菌素类与神曲、豆豉、山楂类

这些中药有抑制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不宜同时服用。

2、四环素与牛黄解毒片

四环素主要用于炎症疾患,它易与钙、镁、铁等无机物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络合物而降低疗效。牛黄解毒片的主要成分是石膏,而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所以,四环素类药不能和含石膏的药物同用。

3、阿司匹林与鹿茸、甘草及其复方制剂

患有消化道溃疡者同时服用这些药时,会大大增加胃黏膜刺激作用,并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对患者不利。

4、阿托品与洋金花

洋金花里含有阿托品成分,同时服用,就会超过阿托品的安全用量,出现中毒症状。

有病以后先吃中药还是先吃西药,以上的内容就给患者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先吃中药还是先吃西药,这样的一种治疗方法,才是最合理的,也是最正确的,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构成伤害。

复方甘草酸苷是中药还是西药呢


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自身出现的肝炎疾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降低自身出现慢性肝癌的情况,同时这种药物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缓解治疗自身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可以很好的治疗自身容易出现的荨麻疹问题,普及一下复方甘草酸苷是中药还是西药吧。

西药,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粒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做为辅料,还含有乳糖、碳酸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硬脂酸镁及聚维酮k30适量。 由此可知,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属于西药。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适应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它能抑制氢化考的松、醛固酮等激素的灭活,还可调节T细胞活化,诱发干扰素的产生,活化自然杀伤细胞。 患者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时应注意:药的使用要注意科学用药,对症下药,合理用量。

复方甘草酸苷是中药的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调理肠胃的效果,对于降低自身容易出现的肝脏疾病情况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调解全身生理机能的效果,对我们自身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


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

1、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之什么是中药

中药(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2、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之什么是西药

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3、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之中西药的区别

3.1、中西药的区别之成分

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中药是未经过提纯的原药材,治疗的是单个症状,如脾虚、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等。

西药: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西药是经提纯的,治疗的疾病范围较严格,这种药就治这几个疾病,如胃食管返流、急性胰腺炎。

3.2、中西药的区别之疗效

西药一般用指标来说话,故病急性发作时最好看西医。中药一般用来治本,故慢性病疑难病看中医。

西药见效快,效果神速。对于急性的疾病,如急性的头疼,肚子疼,身体发热,感冒,急性的跌扭伤,各种急性感染等,西药输液立马见效,比中药快的多。

中药对于慢性疾症,以及疑难病比如被称为“慢性癌症”的间质性肺炎来说吧,西医宣布是无法治疗的,只能在维持中等待死亡,而中药验方“养阴化纤汤”却能慢慢的活化肺器官病灶,逆转肺纤维化,临床中有一部分此病是能临床治愈的。

3.3、中西药的区别之后遗症

西医可以动手术,但大多患者手术后,都会产生后遗症。需长期服药,易复发,出现并发症

中药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

哪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使药效相抵。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 前3种药物中含有麻黄素,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苷,与西药的不良反应一致,都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膏不能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因前3者含有生物碱会增加不良反应,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其可导致心脏骤停。

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不能同服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从而发生危险。和西药不能联合使用。

中药西药一起服用注意事项

1、尽量在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医生处开具所有药品。并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地方开的中药和西药。如果有不能一起吃的,医生一般会马上告诉你。

2、尽量不要自己加药或停药,因为有些药不能擅自加,有些药不能马上停。

3、吃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关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里面的内容,如果吃药后出现里面所说的症状,就及时停药。

4、很多医院都有“用药咨询中心”,那里负责对你的全部用药(包括中药和西药)进行整理,给你提供建议。如果有机会,最好去那里问问。

胃病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呢


胃病是困扰很多人的一种疾病,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反反复复发作,发病期间恶性呕吐,食欲减退,长期下去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等。治疗胃病的药很多,有中药有西药,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中药治疗周期比较长,吃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副作用可能少,西药治疗快速,吃起来也方便很多,但是副作用会有一些,尤其是长期吃副作用更大,那么到底怎么选择好呢?

胃炎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胃炎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一)西医药治疗

1、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二)中医药治疗

1、胃阴亏虚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克,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胃炎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2、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3、热邪犯胃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证属热邪犯胃、中焦郁滞,宜疏利中焦、清热和胃。药用蒲公英、败酱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壳、佛手、连翘、黄芩各10克,海螵蛸、锻瓦楞子各12克,黄连、吴茱萸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4、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剂,水煎服。

板蓝根中药


板蓝根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们都非常清楚,这种药物是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种慢性疾病,而且也不会产生更多的并发症,尤其是当自己在发生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就可以减少毛细血管的病变,也可以使得自己血液当中的血氧量有所增加,避免缺氧的发生。

《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药用价值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研究表明,板蓝根(或:菘蓝的根茎)提取物通过限制病毒分裂而起到对甲型禽流感病毒,乙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杀灭作用[3],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对普通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4]。 对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5]。

菘蓝根对多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 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 A 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pR8 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2. 对心血管的作用

实验证明:该品能使离体兔耳和大鼠下肢灌流量增加,改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 降低麻醉家兔的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并使小鼠心肌耗氧量下降.

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板蓝根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从板蓝根中分得尿苷、次黄嘌呤、嘧啶、水杨酸等对AT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也都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在0.21mg/kg浓度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8.2%、24.2%、10.8%和20%.

小孩咳嗽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对于小孩子出现咳嗽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多见的,小孩子如果是轻微的咳嗽情况,一般是不建议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饮食疗法,比如像川贝炖雪梨、银耳羹等都是对治疗咳嗽有很好效果的美食,严重一些的情况可以再使用药物治疗。

1 如果只是偶尔咳嗽,分清楚是上火了热咳还是着凉的寒咳,热咳的话可以煮些川贝冰糖雪梨猪肺汤来喝,以形补形嘛,润肺又止咳。寒咳话,可以用葱白加上姜片煮粥趁热的时候吃,多吃几次,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些方法就是起效比较慢,听孩子咳的心里难受。

2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就要去看医生,不过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打针,能吃药的尽量先吃药,西药也好,反正动不动就打针输液的话,不利于孩子建全自己的免疫系统,对比其他极少打针的孩子体质会比较弱,除非迫不得已我都不会让她打针,现在她的抵抗力还挺好的,就是天气突然变化的就不行。

3 对于小孩子,中医的老专家一般都不会让打针的,都是用中药来调理,吃中药把身体调理好了,真的,咳嗽也就止住了。我女儿每次咳得严重的时候就去同一个医生那里让她开5天的中药来喝,每天就煎一次,分早晚两次喝,每次大概60毫升左右,晚上那次再配半颗酮替芬一起吃,基本上三天就很明显的不咳了。所以说,亲,孩子咳嗽的话是可以喝中药的。

川贝炖雪梨

材料:川贝10~ 15克,雪梨(连皮)1~2只,银耳30 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材料洗干净,加适量水隔水炖服;

针对人群:适用于秋季咳嗽、干燥性鼻炎等燥热咳嗽患儿,体质虚寒者不宜。

银耳羹

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

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小时,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兑入清水少行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蔗浆粥

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

将粳米加入400ml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每日2次,早晚服。

西药是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不同的药在不同时段吃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有些药物则是要在饭后服用。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不同药物的药性是不一样的,有些药必须在饭前服用能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而有些药物在饭后服用吸收的更好。所以西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都是要有所分门别类的,下面就为大家大概的介绍下。

其实服药并不分西药或中药,一般普通药饭后服即可。

空腹服(清晨):多为滋补类药如人参、蜂乳等。早晨空腹服以利人体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半空腹服:多为驱虫药,如驱蛔灵等。可于两餐之间,或刚进早餐后服用,这样使药能迅速进入肠道保持较高浓度发挥作用,又不致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甚至因肠道吸收快而中毒。

饭前服(饭前30~60分钟):多为健胃药、收敛药、止胃痛药、肠道消炎药,如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胃舒平、三硅酸镁、阿托品、四环素等。这些药物依其各自的作用特点,饭前服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药丸剂,为使其较快通过胃进入肠道,不为食物所阻,亦宜饭前服。

饭时服:多为消化药,如稀盐酸、胃蛋白酶等,饭时服能及时发挥作用。饭后服(饭后15~30分钟):绝大部分药物都在饭后服。尤其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亚铁、黄连素等宜饭后服用,以便为胃内食物稀释而减少其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

睡前服(指睡前15~30分钟):多为催眠药,如鲁米那、安定、朱砂安神丸等;泻药如双醋汾汀、酚酞、果导等,服后8~12小时见效,故在次日清晨可望排便。

以上就是关于西药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的分类,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当然各位可以在拿药后问下医生,看看医生的建议。因为有些药虽然适合饭前吃但是有些人有胃病饭前吃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各位在吃药前也可以看看药品说明书,一般都是会有说明的,如果没有说明则表示饭前饭后吃都是没问题的。

西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大家都知道,服用的药物一般都是有严格的限制和服用规定的。很多药物服用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确切的时间,药物服用的时间能够影响被吸收的快慢,所以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药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西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不少人习惯吃第一遍药的时候加大剂量,比如感冒药说明书上说每次用量3粒,一些人就会吃4粒。首次服用非处方药时,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当加大剂量,比如体形较高大的成年人首次就可以少加一点,第二次再减到正常量。

但处方药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来吃,不能随意加大剂量。药物有一个代谢的高峰值,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是经过长年临床确定下来的,只有按时按量吃,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副作用最小。饭前服用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和胃肠动力药都适合在饭前30分钟服用,如常见的多潘西酮片(吗丁啉)、磷酸铝等。

对于一些药物,食物能够影响其吸收,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应该空腹服用,这样服药后能充分吸收,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迅速发挥药效。抑酸药需要空腹服用,即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除此之外,有些特殊药物,我们应该特别对待,比如,维生素应避免饭前服用。无论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的维生素,都应当在吃饭中间或饭后服用。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什么时候该吃西药已经有所了解了。生病了除了身体自身好以外,想要快点痊愈,我们就会想要服用药物来加快痊愈速度,但是药物的服用也是有一定的规定,我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最好要先看一遍说明书哦。

中药跟西药的区别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之后应该注意及时治疗,可是每个人的病情应该是不同的,所以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人体的疾病严重性,能够发现的是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和西药之间疾病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人们应该注意使用药物的方法,那么中药跟西药的区别有哪些呢?

1、概念的不同

中成药的概念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说明书上没有具体的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和含量。

西药的概念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是指现代医学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上有明确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2、原料的不同

中成药的生产原料是天然的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在药材的某个生长阶段,采摘药用植物的根茎叶或花果实等,经过特殊的药材炮制工艺加工后,有的是单味或多味药材的粉碎后直接灌入胶囊,有的是把这些粉末再和适当的制剂辅料制成颗粒或片剂;或是单味药材或多味药材通过水煮或其他工艺提取,把得到的液体再浓缩干燥后制成颗粒机或片剂或胶囊;亦或是把提取到的液体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过滤,在做成液体的制剂,或要求更高的注射剂等。

西药的生产原料是使用成分明确的有机原料或无机原料,在特地的反应条件下,经过催化剂等复杂的化学的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这个化合物的结构是明确的已知的。经过这些工业化的步骤得到的药物原料,再根据治疗疾病和特殊人群的需要,或是制成口服制剂,或是制成注射剂,或是制成外用制剂等。当然,这其中的有些化学原料,也会来源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组成、结构和含量是非常明确的。

3、理论体系不同

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依据的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必须是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的诊断和指导下使用药物。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从整体的观念来治疗疾病,中成药的组成成分会有君臣佐使的区别。

西药或化学药物,依据的治疗体系是现代医学,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基础上发展出来了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使用西药是在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指导下,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下,是在药效学的的指导下来使用的药物。药物发挥作用有明确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也有明确的药理学作用机制,也会药物不良反应的明确研究。

4、治疗效果比较

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它们之间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是希望中药能够把循证做起来。还有,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解读,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不良反应的可能。

最后,官方认为二者如果使用合理的话,都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虽然,有些人群比较反对中药或中成药,但是目前的官方的态度还是非常支持中医药的发展的,希望二者之间发挥各之所长,为老百姓的健康带来福音。

西药多久后吃中药


西药多久后吃中药

1、中西药同服应相隔半个小时

但对于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情况,从临床经验看,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部分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半小时左右,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相反有些中药,如医治伤风、感冒的药材,其药性发挥会较快,同样约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如果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处方,相距时间应再适当延长一些。

中西药相冲的情况,对于长期病患来说威胁会更大一些,因为像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或长期需药物抑制病情的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药外,多会选择中医药治疗、调理。两药相撞后,有可能相互抵消了功效,或令药性过猛,产生不良副作用。

2、服药时间有讲究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时间上都颇有讲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现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不同时间服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同时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就必须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

首先,在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取药时仔细聆听药师的提示。通过餐前餐后间隔给药、服中西药间隔半小时的原则既能增强药物的有效性,又可以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

其次,可参考“时辰药理学”,针对病情选择最佳给药时间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例如氢氯噻嗪宜在7点服用,不良反应最少;呋噻米于10点服用,作用最强;地高辛在8—10点服用,血药浓度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下午2—4点给药,则血药浓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暴风雪和气压低时,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显着增强,这种情况下用药剂量应减少,否则容易发生中毒等不良反应。

3、不能与西药同服的中药

含泻下类的中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火麻仁及其制剂牛黄解毒片、清新宁片、麻仁丸、芦荟丸、润肠丸、大承气汤等,主要含蒽醌衍生物,此类衍生物通过吸附结合方式,可降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的消化功能,二者不宜同服。

含硫化砷的中药如雄黄、砒霜、硫黄及其制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紫金锭等,其化学成分是硫化砷。砷可使酶蛋白质、氨基酸分子形成不溶性沉淀,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降低酶的疗效,二者不宜同服。

吃中药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吃中药的禁忌

1、忌萝卜,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要吃生的萝卜,因为萝卜就有消食和破气的作用,尤其是当你在服用人参和黄芪等滋补功效强的中药的时候,吃萝卜会严重的消弱人参等药材的补益作用,从而降低药效影响治疗的效果。

2、忌生冷,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3、忌浓茶,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4、忌辛辣,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

5、忌油腻,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