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运动好还是静好

2019-10-12 │ 养生运动好还是静好 养生到底是静好还是运动好

感冒用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如何在养生保健方面行稳致远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感冒用中药好还是西药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得了感冒,第一反应就是吃药,可是到了药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中成药和感冒药西药不知如何选择。中药、西药到底哪个好?药师指出,对付感冒,中药和西药各有所长。所以选药时最好针对感冒导致的具体症状,因人因症有针对性的选择。

西药治标,它只是缓解你当前的症状,帮你减轻痛苦。西药一般不能治根。中药可以治本,对于慢性病相比西医有着不可言喻的优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需要长期服用调理。对于常见小病,由于发病时间短,对身体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害。西药是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当然中药也可以,只要对症,选对药物,也可以快速治好。

感冒症状严重的可选西药

感冒症状较严重的,可以选择对症的西药。西药感冒药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抗病毒药等。

对于只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感冒初期症状的患者,可以选用含有抗过敏和缩血管成分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

只是单纯的发热、头痛而没有其它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只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单方制剂,如必理通、泰诺林等。

在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症状基础上还伴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成分、抗过敏成分、缩血管成分的药物,如泰诺、速效伤风胶囊等。

对伴有刺激性干咳的患者,则需要选用含有镇咳成分的感冒药物,如泰诺、白加黑、日夜百服咛等。

病毒性感冒则可选用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如感康片、快克、泰克胶囊、新速效感冒片等。

根据感冒的状况选用中药

中成药或中西结合制剂要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用。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咽痒欲咳等。应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感冒冲剂、三九感冒灵、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冲剂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表现为身热明显、微微怕冷、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冷饮等。应选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中联强效片、风热感冒颗粒、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可以喝点萝卜汤或梨汤。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各种西药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其中的抗组胺成分可使人嗜睡,司机和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感冒患者,刚服过药不要工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孕妇不宜使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而甲亢、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含血管收缩成分的感冒药等。

另外,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感冒大多不是药物治愈,而是自愈。因而研究者提出,对待感冒的最好办法是卧床休息,大量饮水,适当服点退热冲剂,以减轻病痛,一般一周左右便会自然痊愈。对久咳不愈的人,如果证实没有细菌感染,血象不高,可以用一些抗过敏药,减轻气道反应。

感冒患者输液竟有四大危害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既然输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就是常有的事。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有下列四大危害。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对于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甚至有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输液的。此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多数时候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间.患者为了输液,每天在其中过十来个小时,事实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夹杂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徒然使病情加重。最后,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将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8-10小时滴完,药物的浓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强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静脉推注。

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会好,理论上可以不用治疗。吃药,主要是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如果夹杂细菌感染,引起高热不退,出现脓痰、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增高,或许可以加用抗菌药物。花钱买罪受,又何苦呢?

小心用药十误区 用药安全迫在眉睫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最新居民安全用药信息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最新居民安全用药信息,提醒大家注意以下最容易被忽视的10个用药误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一半患者不会正确用药。在我国,用药安全同样迫在眉睫。据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介绍,一项涉及45万份的网络调查显示,九成人都存在用药误区。

1 乱用止痛药 严重可致死

很多人常会不管什么疼痛都吃止痛药,殊不知,长期乱吃止痛药存在潜在危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严重的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其次是易导致肾脏损伤,还有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也会产生心理依赖。另外,由于止痛药掩盖了病情,人们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正确做法: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剧烈疼痛,特别是头、胸、胃、腹部疼痛等,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千万不可自行吃止痛药。轻微的头痛、牙痛、全身酸痛等,明确原因后,可以买相应的解热镇痛药。但如果连续服用三天后还没有效果,就要去医院检查。

2 润喉片当零食

润喉片主要有两类,一是含西药成分,常用的有华素片、溶菌酶含片等;另一类是中药润喉片,常用的有银黄含片、草珊瑚含片等,它们用含有抗微生物作用的金银花提取物或碘,对细菌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但如果在口腔没有炎症,或炎症原因不明确的情况下服用,容易抑制和杀灭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反而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另外,不少润喉片中的成分--冰片,其性质寒凉,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引起腹泻,还易造成孕妇流产。

正确做法:需要含润喉片的人应该遵照说明书,千万不要过量。使用时要将润喉片放于舌根部,贴近咽喉含服;不要咀嚼、吞咽,少说话;含完药片后30分钟内最好别吃东西、饮水、漱口。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不要长期服用含有冰片的润喉片。

3 靠药调理经期危害大

遇到重要考试、比赛等,用药物让月经推迟或提前,打破原来的生理规律,这种方法不可取,容易导致月经紊乱。

正确做法:建议不要经常利用药物来改变月经规律,如果有特殊情况,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买药随意服用。

4 维生素服用过量会成毒药

补充维生素,如果超过人体上限的剂量,就会出现副作用。比如脂溶性维生素,从体内排出的过程比较慢,摄入过多会增加中毒风险。

正确做法:饮食规律的健康人一般不需要补充,已确诊为维生素缺乏的人、偏食或减肥的人、孕妇、消化吸收差的老人和特殊疾病群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另外,三餐不规律、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的人,也可适当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补充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要看清剂量,而且最好不要连续服用5天以上。如果幼儿经过检查发现需要补充维生素D,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剂量。

5 盲目输液

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输液带来的操作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牢记能口服就不选择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输液的原则,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心慌等现象,一定及时向护士报告,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

6 乱用创可贴引发感染

创可贴并不是所有伤口的万能贴.它的基本作用是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不宜使用创可贴的情况有:出血较多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蜇伤;皮肤疖肿;污染较重的伤口;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者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或者烫伤的创面。

正确做法: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使用中,如果伤口没有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换创可贴。

7 服药方式不正确

用药方式不正确也会让药效打折,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缓控释片等剂型的药掰开吃,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吃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喝酒,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正确做法:一般药物需要整片吞服,尤其是缓控释剂,否则每次服药吸收剂量会增加,毒性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药片上有一道划痕,说明该药片可以掰开吃;口服胶囊时,不要把其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

8 补钙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婴儿和青春期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不但影响孩子胃口,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可能患上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孩子补钙越多越好是误区,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让孩子长得更高。

正确做法:一般而言,0~6个月婴儿每日需要钙摄入量300~400毫克,但4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母乳所产生的钙就完全可以满足其生理需要;1岁以后每天500毫升奶加上其他食物中所摄取的钙,就可满足钙需求量了。孩子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2岁以上的儿童,多晒太阳、调理膳食即可,不用额外补钙。若被确诊缺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

9 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

药驾是指服药后出现嗜睡、眩晕、视物模糊的症状,它是诱发车祸的一个危险因素。一般而言,服用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抗偏头痛药等药物容易嗜睡;吃了镇咳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会让人产生眩晕幻觉;解热镇痛药、解除胃痉挛药、扩张血管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等易使视物模糊、辨色困难,分不清红绿灯。

此外,很多慢性病用药也需注意,如降糖药使用不当出现低血糖,服降压药期间血压波动变大时,都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一些保健品也不容被忽视。如褪黑素就因影响睡眠在欧盟被禁售。

正确做法:吃了以上药物,6个小时内不要开车。

10 用水服药有讲究

吃药时一口水咽下去就完事,用饮料、牛奶等送服都是错误的做法。另外,喝水不够也会有危险。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特别是服用部分抗菌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等,其代谢产物对肾脏有一定影响,甚至可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泌尿系统损伤。

正确做法:服用大多数药物,至少喝150~200毫升的水,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黏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吃抗痛风药、排结石药后,要大量喝水,一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吃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治疗胃溃疡的药时,需要少喝水甚至短时间不喝水,这是因为药会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如果多喝水,药物被过度稀释,治疗作用会减弱。同理,吃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镇咳药后,也不宜马上喝水;吃完药后最好不要马上躺下,应活动10~20分钟。

yS630.Com相关推荐

藏药好还是中药好


当今社会人们在发生疾病问题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的疾病是使用中药治疗的,因为中药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可是有的人也会经常发生严重的疾病,所以根据不同的人群的病情,选择的药物治疗是有要求的。那么无论是使用哪种药物治疗都应该注意对症下药治疗,所以藏药好还是中药好呢?

中药和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医是二元论,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藏医与中医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藏药也较有独特性。

藏医的理论主要讲究药物的生长、性、味、效与五源(水、土、火、风、空),另外,讲性、味、效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藏药的药味有六种:甘、酸、咸、苦、辛、涩等,其中以苦味为药物效果最佳。如蒂达藏药的独特,一般是全草入药(整个草药入药),而且是阴干,所以它的高效的药物成份没有被破坏。另外由于藏药一般生长在海拔3800多米的雪峰上,所以药物没有被污染,药物的有效成份没有受到其它物质的干扰和破坏,所以它的药效比中药还要见效快。另外,藏药治病的最大特点是直入病灶,直接抑制病毒,从机体根本上去治疗。

藏药的采集与中药也不同。中药是跟着季节去采集,而藏药是在药材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采集。全草类一般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集,所以在入药时发挥的药效也最高,因此在治疗疾病上有极佳效果。

中药还是自煎好


导读: 杨奶奶患有肝癌,前阵因肝硬化腹水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医生给她进行了对

杨奶奶患有肝癌,前阵因肝硬化腹水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医生给她进行了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中药健脾利湿,虽然病情没有明显的发展,但腹胀还是没消,小便也少,前思后想,治疗的思路不错,为什么效果不佳?

病人出院时,医生给她带了5剂中药,并告诉她爱人,煎药时应注意浓煎,少量频服。结果第二天,杨奶奶爱人来告知,夜里病人解了5次小便,有2000多毫升,肚子一下子松了许多。同样的药,住院时是医院里代煎的,回家后是自己煎的,疗效却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疗效也会不同。的确,现在很多大医院里,医生开出的中药大多由煎药室代劳,省时省力,方便了病人。但是,由于是机器煎煮,所有的药一股脑倒进去,高压煎煮,速度快了,包装整齐,携带也方便了,可药液明显稀薄了,而且有些中药的特殊煎法,比如先煎、后下、包煎等等也无法进行,因而效果大打折扣。

胖好还是瘦好


昨天晚上去社区活动,跳舞休息时,几个老姐妹围上来和我聊天,后来说到胖好还是瘦好的问题,大家一至认为我应该增点肥。我一看,周围的老姐妹们的确都很‘富态’,很难找到我这么‘苗条’的。

说到胖好还是瘦好,她们都说年纪大了还是胖点好,一旦有个病灾的,好有抵抗力,抗折腾。说得也挺有道理的。现在生活条件好,别说是老年人,中、青年人,甚至于是小孩子,有几个不胖的?‘胖’是富有的象征,这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要不怎么能叫‘富态’呢?事实也如此,过去经济不发达时,有几个胖子啊?现在在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人也是瘦瘦的。所以,胖是好事啊!随着社会的富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是学医的,听到有医学专家讲,太胖不好,容易得很多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的病及糖尿病等过去只有老年人才得的病,现在也提前了。那么,‘胖好还是瘦好啊?有好多胖子没什么病,很健康;而我这个‘瘦子’却有糖尿病。当然,我控制的很好,血糖经常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没有任何合并症。我自己觉得健康状况良好,我不是游泳能游一、二千米吗?

听说我们国家现任的领导人都不太胖,是因为有专家营养师调配饮食的结果,每天摄入的热量是固定的,不允许超标。有人还传递过领导人的食谱,说是每天的干果量只是一小把,也不知是真是假。有专家说,胖是吃出来的,也能吃回去。看来太胖也不好。近年来,有不少洪昭光这样的专家,在不厌其烦地给中、老年朋友们讲解保健的知识,人到老了,保健是重要的,吃也是关键的。

我的身高是1.61米,体重是47公斤,按标准体重的公式算,我好像是轻点。但我不太相信那个公式,因为我的骨格就细,它不占份量啊,胖好还是瘦好呀,我应该‘增’肥吗?

火罐好还是气罐好


现代医学技术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治疗不少的疾病,但是,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却没有因此而淘汰,反而跟随先进医学技术出现更大的发展,成为了人们非常的钟爱的一种保健养生、疾病治疗的方法,而拔火罐主要有火罐和气罐两种方法,下面就来看看火罐好还是气罐好呢?

拔罐是火罐好还是吸气的罐好

不存在谁一定比谁好,各有优缺点。

火罐还是气罐都是拔罐的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具体好坏也无绝对说法,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定。

何谓拔火罐:火罐是指利用燃烧时的热量,使罐内气体膨胀而排除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可选用玻璃罐、竹罐、陶罐来拔罐。

何谓拔气罐:气罐主要是用抽气罐,将其紧扣在皮肤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而产生负压,从而吸附在皮肤上。

拔火罐和拔气罐的区别

火罐和气罐两者主要是通过及时去除局部为邪气目的,但是两者还是具有的一定区别。

1、气罐操作简单,易行,一般人都可以做到气罐的拔罐手法。而火罐要求施术者有一定的技术,否则会烫伤患者皮肤,形成感染。

2、火罐更具针对性,尤其适合于寒性疾病,如受风后落枕,肩痛,腰痛,腿疼等。

3、火罐是用燃烧的方法把管理的氧气燃烧掉,会有一定和温和作用。气罐是真空的,利用真空抽气的方法,火罐一般是玻璃的,容易碎,气罐就是拔罐器容易坏。

从治病角度来说:火罐效果优于气罐

拔火罐的确比拔气罐的作用效果更好,渗透力更强,能更好地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而气罐没有这种效应,对于治疗疾病效果差。

因为拔火罐是点火排气而拔气罐只是简单形成负压,使用拔火罐时能具有拔气罐不具备的温度,可以更好地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或神经未梢,从而加强疗效,促进身体免疫力、抵抗力的提高。

预防感冒用红茶漱口


最近,日本流行用红茶漱口,同时很多商家也纷纷推出“漱口红茶”。

对此,昭和大学医学部教授岛村先生表示赞同,他提出,用红茶漱口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推荐阅读:主妇新知 腐乳比咸菜营养高 功能性饮料不能代替水!

岛村教授做了一项试验,他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用茶漱口两次;而另一组人则不这样做。5个月后,岛村教授发现,漱口的那一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感冒病毒所击倒。

“这是因为茶里含有的儿茶酚的缘故。”岛村教授介绍道,儿茶酚是种抗氧化剂,在红茶中的含量非常高。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人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能帮人体抵抗外界病毒,帮我们远离感冒。

同时,红茶中的儿茶酚还能遏制肿瘤生长。 岛村教授说,研究证明,红茶浓度达到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我们平时喝的红茶,其浓度一般在2%至5%之间,对于预防感冒来说,就足够了。”

岛村教授指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漱口红茶”,其成分和浓度与饮用红茶基本相同,可以放心使用。 “漱口讲究方式才能更有效。”岛村教授介绍道,分别在每天起床后和回家后各漱口一次。具体做法是,将红茶含在嘴里15―20秒,然后吐出,这样重复两三次即可。

最后,岛村教授指出,不仅是红茶,绿茶也有同样的效果。另外,越优质的茶叶,含有的“茶锈”就越多,预防感冒的效果就越好,劣质茶叶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感冒用药两误区


家庭药箱

●现代岭南人大多数是偏寒体质,一感冒就清热解毒,大错特错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但抗病毒药物并不是万能感冒药

3月以来,广州各大医院门诊量超过10%都是感冒患者。疾控专家指出,3~7月是广东传统的流感流行季,抵抗感冒侵扰成为现阶段人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不过,门诊发现,感冒本是小病症,却因为患者自行服药,而且不辨风寒还是风热,造成超过2/3的风寒感冒者吃错药,感冒缠绵不去且症状加重。在感冒流行季,不愿动不动就跑医院的市民,感冒用药有哪些误区?该如何简单方便地为自己辨对症、吃对药?且听中医科专家详述。

警惕感冒用药两误区

误区一:

一味求开抗病毒药

“医生,我感冒了,给我开点抗病毒口服液吧!”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闵存云告诉记者,这样的话在门诊医生那里几乎听出茧子来了,对于“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广告观念如此“深入民心”,医生们大叹“错了!”

闵存云介绍,病毒引起感冒,最多只说对了1/3,流感与普通感冒确实由病毒引起,但同时会掺杂细菌感染。

病毒性感冒,抽血检查结果一般白细胞指数不高,甚至可能还低一点,这时,假如多喝水不吃药,增强体质,身体自然会产生病毒抗体,感冒一周内就可自愈;而有细菌感染的感冒,患者则会出现咳嗽、流浓鼻涕、黄痰、扁桃体红肿、发烧,抽血检验一般会发现白细胞指数很高,出现这些指征,就要使用抗生素。

误区二:

感冒只求清热解毒

专家在门诊发现,广府人感冒了,最喜欢的还是自己买药吃,但结果却相当令人失望。

“最常见的是风寒感冒当成风热感冒。”闵存云说,风寒感冒一般就是鼻塞、流鼻水、喉咙痒为主,需要服用的是温散药;而风热感冒则是喉咙痛、轻微发热为主,才需要服用清热解毒药。当风寒感冒者错用了风热感冒药时,会加重感冒症状,因为“寒上加寒”,体质差或本身呼吸道敏感性高的,2~3天就会出现咳嗽。“这时挺麻烦的,抗生素、止咳药都不起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中药温补调和回来。”

医生们了解到,多数误吃风热感冒药的患者,一般认为广东地区四季温热,“上火”概念重,再加上不少药品都以“四时感冒”做作用宣传,因此误人无数。

“其实,多年门诊发现,真正风热感冒的患者远不够1/3。”闵存云说,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偏寒体质,治感冒要吃的是温散的风寒感冒药。这与现代都市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户外冒着大太阳从事劳力的人不多,绝大部分是天天坐办公室的人,夏天空调大开,“人为冬天”;再加广府人有喝凉茶习惯,人的体质越来越寒。

预防感冒:切忌先服板蓝根

板蓝根在2003年SARS一役中屡建奇功,使得它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万能药,不少人都用它来预防感冒。对此,闵存云认为大错特错,他表示,板蓝根药性苦寒,现代人本身就是虚寒体质多,多喝板蓝根极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般感冒本身是自愈性疾病,别说是预防,就是感冒了,多喝水不吃药,一周时间也能痊愈。”闵存云认为,吃药预防感冒不可行,倒不如从五大方面做好防感冒措施。

第一,勤洗手,远离感冒细菌。尤其是从外面回来,摸过公交、地铁扶手等,以清水或皂液洗去致病原。

第二,保护鼻黏膜,尤其是对冷敏感的人,感觉空气不好或空气过于湿、冷,可以戴口罩防护。

第三,工作、生活、学习的场所要注意保持通风。

第四,饮食上要注意,春夏交替要谨防食物变质。

第五,避免过于劳累、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以免降低身体免疫力,让感冒乘虚而入。

教你辨症:

感冒初起

煮碗姜蒜红糖水

感冒不算大病,动不动就跑医院挤门诊不实际,那么,自己在感冒初起时如何辨症呢?

闵存云指出,风热感冒初起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不多、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咳嗽、咯黄稠痰、发热而不明显怕寒;而风寒感冒患者,主要表现则是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咽喉痒、怕冷、头痛或全身酸痛、发热较轻、无汗出、口不渴。

如果自身敏感度不高,再加上症状不明显,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专家表示,那就需要动用两个方剂作测试性区分。

方剂一:姜蒜红糖汤

配方:生姜、大蒜、红糖。做法:取生姜30g,洗净切成薄片,大蒜30g,如果不能耐受大蒜的可用葱白代替,剥去外皮后洗净切成薄片,红糖50g,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煲10~1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同时可以将大蒜吃下。闵存云说:“如果是风热感冒,这一碗下去,喉咙马上就会痛,可以即时用金银花冲水解去。十分灵验。”

而对于开始怕冷、流清涕的风寒感冒初期患者,则可发汗解表、健胃消食、杀菌、抗病毒,建议1天一剂,连用2~3天。

方剂二:双花茶

配方:金银花、菊花。做法:取金银花,菊花各30g(夏天湿气较重时可加入夏枯草15g,咽喉痛明显的加桔梗15g,甘草10g)洗净后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煲10~15分钟,放凉后饮用。闵存云指出,此方对症的是风热感冒者,因此如风寒感冒的人喝下去,多则2剂、少则1剂,就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加重现象,需要马上停止服用,并即时改用紫苏叶、生姜、葱头、麻黄、桂枝等为主要成分的风寒感冒药。

而对于风热感冒,此方具有发散风热、解毒利咽、杀菌、抗病毒的作用,病情会得到改善。

饭前散步好还是饭后好


散步是一种很有效的减肥方式,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很多人在空闲时间都会外出散步,不仅能够保持人体健康,而且还能够让大家的精神放松下来。而大家平时散步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在饭前散步,而有些人则是在饭后散步。那么,饭前散步好还是饭后散步好呢?

想减肥的人饭前散步好

肥胖人士在饭前1-2小时进行散步锻炼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减肥。因为这个时候胃中空虚,没有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散步可以将脂肪“动员”出来转化成热量而被消耗掉,效果会比饭后散步减肥更好,持续的时间大概是30分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减肥。

糖尿病人饭后散步好

人体在进餐前体内的血糖含量比较低,饭前散步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会因为延迟进餐而造成血糖的含量过低。而且早上糖尿病人也不适宜散步,因为早上的低温相对来说比较低,冷空气会刺激血管,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尿病人最好在饭后的45-60分钟开始散步锻炼,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最好。

吃完饭之后不宜马上散步,因为这个时候胃部比较充盈,马上散步会让胃部受到震动,从而使肠胃的负担加重,并且饭后马上散步会使消化道的供血量得以减少,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散步的最佳时间是饭后的45分钟,这个时候散步可以促进食物的吸收,同时还能消耗脂肪,帮助减肥。

饭前散步可以帮助人体消耗更多地能量,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含量,能够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要想起到减肥的效果饭前散步的时间做好在30分钟左右,同时散步最好在饭前半个小时之内停止,这样可以给肠胃一个充分的供血时间。

精子浓好还是稀好?


男人的身体制造精子,并且在性生活的时候排出来,这当中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正常情况下,男人的精液是白色的,或者是淡黄色的,每一次射出来的精液里面包括数量非常多的精子,另外大家还会发现,有时候射出来的精子比较浓,有时候射出来的精子会比较稀,那么哪一种精子质量更好呢?

精子浓好还是稀好?

对于男性而言,正常的精液就是不稀也不浓,精液过浓或精液过于稀薄对生育能力来说都是有影响的,会直接影响到精子的活动力和活动率。

1、精液过浓

精液在未射出之前,是以液体状态储存在体内的。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后,在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样物质的作用下,会立即变成乳白色或微黄色半透明胶冻状,这就是人们平时所看到的精液性状。

此时,精子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游动,5~30分钟之后,在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的参与下,精液开始液化,由胶冻状逐渐变为稀薄的水样。

开始时呈液态是便于精液射出。射出后立即形成凝胶状,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获能。一旦液化,精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游动,直奔卵子去相亲。

如果前列腺或精囊发生炎症,由于水解酶的分泌缺乏或被破坏,这些患者的精液射出后有可能长时间不液化或液化不完全,有的甚至要半小时甚至1小时后才能液化。这是一种病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精液不液化。

2、精液过稀

①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但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精子质量不成比例。

②隐睾

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病人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必须及早治疗。

③泌尿系统感染

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这也是比精液浓好还是稀好还重要的地方。

④自身免疫

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男性自身免疫可影响生育能力,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⑤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靠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障碍,都会影响造成精液稀。

胸软好还是硬好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正常人的胸部都应该十分柔软。但是排除有胸肌的男性之外,因为有胸肌的男性的胸部摸起来格外坚硬。基本上所有女性都非常关心关于乳房的健康问题,因为近几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并且乳腺癌引发的死亡率也特别高。所以女性的胸部是柔软更好,还是硬一点更好呢?

胸部软还是硬更好些

当然是胸部挺拔的好了!胸部软,说明你平时缺乏锻炼,或者胖,因此以后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做扩胸运动或俯卧撑。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变得挺拔了!重在坚持的!

想知道怎么让乳房变硬,你就需要了解乳房的解剖结构。我们都知道,乳房里有乳腺,还有脂肪。但是你知道乳房为什么会分软硬吗? 我们从外到内来观察一个乳房。首先是皮肤。乳房上的皮肤与身体其他地方不一样。乳头和乳晕处的皮肤是最薄的,神经纤维也最丰富,自然最敏感。由乳头向四面,皮肤逐渐增厚,当到达乳房四周浅沟时,已经与身体上其他地方的皮肤一样厚了。

浅筋膜有上下两层纤维,两层在乳房边缘融合,向上与颈浅筋膜连接,向下与腹壁浅筋膜连接。与胸筋膜也有连接,内侧连接胸骨,外侧连接深筋膜,而且与胸部的肌肉连接也很紧密。筋膜都是结缔组织。可见,整个胸部都是依靠筋膜连接在一起的,没有筋膜就会哗哗掉下来。而且,脂肪越多,筋膜越不发达。换句话说,胸越大,筋膜的连接作用越弱。下垂也是必然的。在浅筋膜下面,才是重头戏。浅筋膜下面是韧带。韧带都是胶原纤维,平行排列。非常紧密,但是你是摸不到的。韧带也是从乳头向基底部,逐渐变粗,韧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支持,主要是限制乳房过度运动。

在乳房与胸肌之间,有一点间隙。其中都是结缔组织,也会有脂肪。而一般隆胸假体,都是放在这个间隙里。

悬吊乳房的主要结构是韧带,大家都知道。当韧带失去弹性,乳房就会下垂。而筋膜并不能阻碍下垂。而虽然我这里没有文献支持,但是根据我已经得到的有限信息,我认为乳房硬主要是靠筋膜。当筋膜发达,乳房手感自然硬。而脂肪多,筋膜发育不良,乳房就会变软。当然,与皮肤厚度可能也有关系。并不是说硬的是乳腺型,软的是脂肪型。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