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杀虫。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早咬伤。
2、用于什么病症
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早咬伤。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蜈蚣草的副作用
1、副作用
蜈蚣草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蜈蚣草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蜈蚣草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蜈蚣草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泉州本草》。
1.1、别名:蜈蚣蕨(《湖南药物志》),小贯仲(《云南中草药选》)。
1.2、药材来源:全草类,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全草。
1.3、生境分布:蜈蚣草生墙上或石隙间。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各地。
1.4、性味归经:蜈蚣草淡;苦;凉。 肝;大肠;膀胱经。
1.5、化学成分:蜈蚣草,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等重金属的植物。
1.6、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杀虫。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早咬伤。
1.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2、《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无毒。” 。
3、《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辛,无毒。” 。
4、《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涩,无毒。” 。
5、《泉州本草》:“入肝、肾、胃、小肠经。”。
6、《湖南药物志》:辟疫,消肿,退热。治腹痛,痢疾,蜈蚣咬伤,无名肿毒。
7、《贵州民间药物》:治疥疮。
8、治疥疮:蜈蚣草(全草)二两,一扫光四两。大蒜杆(干的)四两。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须内服消毒药:白土茯苓、白鲜皮、蒲公英各一两,八爪金龙四钱。煎水服,一日三次。(《贵州民间药物》)。
飞天蜈蚣草是一种药草,主要用于散毒消肿止血止痛,而且也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或者是火烫伤牙痛胃痛等这些病症,但是对于这些药物的运用,也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一、特征
草本.茎直立,下部园形,上部有棱,多分枝.叶互生,羽状深裂,裂叶复分浅裂.花顶生,黄白色.果瘦长.生长采集:栽培或野生.药用全草.全年可采.
二、性味功能
辛温.散毒消肿,止血止痛.
三、主治用法
青竹蛇咬伤 外伤出血 烫火伤 牙痛 胃痛 腮腺炎 烂皮蛇疮.一般干用1~3钱.外用适量.
四、方例
1.青竹蛇啼:飞天蜈蚣叶3钱,一枝黄花 白花草各2钱,共捣烂,加酒擦伤口周围;若局部红肿不用酒,加二米水调匀,敷伤口周围.
2.外伤出血:飞天蜈蚣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3.烫火伤:飞天蜈蚣叶 细四季青各适量,共捣烂,加二米水调匀,敷患处.
4.烂皮蛇疮:飞天适量,水煎加酒洗患处。
蜈蚣草有着像蜈蚣的外形,还可治疗蜈蚣咬。别小看蜈蚣草的药用价值可治疗跌打损伤,老人最烦恼的风湿疼痛也可由蜈蚣草治疗。植物的神奇之处有那么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蜈蚣草喜欢在温润的环境下生存,种植的方式只要摸透了并不是很复杂,蜈蚣草可治疗腹疼无名肿毒,
野生多生长在溪边石下朽木上。
【别名】:蜈蚣蕨、小贯仲、百叶尖、蜈蚣蕨、贯众、牛肋巴、篦子草、小蜈蚣草、狗脊、长叶甘草蕨、肺筋草、小牛肋巴、蜈蚣连、斩草剑、梳子草、黑舒筋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全草或根茎。
【采集】:全年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2m。根状茎短,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具网状中柱。叶丛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干后棕色,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10-100cm,宽5-30cm,1次羽状复叶;羽片无柄,线形,长4-20cm,宽0.5-1cm,中部羽片最长,先端渐尖,先端边缘有锐锯齿,基部截形,心形,有时稍呈耳状,下部各羽片渐缩短;叶亚革质,两面无毛,脉单1或1次叉分。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狭线形,膜质,黄褐色。
【性味】:淡;苦;凉
蜈蚣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杀虫。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早咬伤
蜈蚣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蜈蚣草的选方
治疥疮: 蜈蚣草(全草)二两,一扫光四两,大蒜杆(干的)四两。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须内服消毒药:白土茯苓、白鲜皮、蒲公英各一两,八爪金龙四钱。 煎水服,一日三次。〈贵州民间药物)
扩展阅读:蜈蚣草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100m的空旷钙质土或石灰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如上所述希望给予大家一个参考,了解蜈蚣草的好处,更重要能治疗蜈蚣咬伤。还能治疗跌打损伤,蜈蚣草外观像蜈蚣。蜈蚣草的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腹痛也可采用蜈蚣草,以前的人没那么好的医疗条件蜈蚣草可以解决很多的困扰,被蜈蚣咬伤的时候伤口处是很疼的,用蜈蚣草能很快的缓解。
蜈蚣的功效:
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证。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
蜈蚣的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
养生导读:蜈蚣的功效与作用,蜈蚣是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虽然有毒,可是蜈蚣作为传统药用动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药用价值很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蜈蚣的功效与作用吧。
《本经》药材曾记载:饮片中还有制蜈蚣,是用少量酒喷洒拌炒而成,以制其腥臭气。蜈蚣其性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证。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1、止痉作用
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g,连服1、3、9天后,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2、抗真菌作用
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
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蜈蚣的药理小偏方
1、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
方法: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
2、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
方法: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下,日一服。
3、治中风口眼歪斜
方法:蜈蚣一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
4、治惊痫
方法: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
5、治小儿急惊
方法: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
6、治蛇咬
方法:白芷一两(取白色者),雄黄五钱,蜈蚣三条,樟脑三钱。各为极细末,以香油调搽肿处随干随扫。
7、治蛇窠疮、蛇咬伤
方法:蜈蚣十条(为末不可经火),白芷三钱(为末白者佳),雄黄三钱(为末),甘草(末)三钱,香油二两。将四味浸之三日或随浸调搽。
8、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
方法:蜈蚣一条,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
贴心提示:以上蜈蚣的药理小偏方,仅供参考,请慎用!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蜈蚣,也都知道蜈蚣虽然毒,可是却能以毒攻毒,对治疗许多在临床上难以检获的疾病有着很好的调节效果,同时也可以对肿瘤起到作用,蜈蚣除可以直接整个的保存,烘干后还可以做成蜈蚣粉,这样会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更容易入药。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蜈蚣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临床常用于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等等。下面响石潭详细说一下蜈蚣的功效与作用。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地。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药性】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痉挛抽搐。本品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搜风定搐力强,与全蝎均为息风要药,两药常同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验方》);若治小儿口撮,手足抽搐,以本品配全蝎、钩藤、僵蚕等,如撮风散(《证治准绳》),又(《圣惠方》)万金散,治小儿急惊,以本品配丹砂、轻粉等分研末,乳汁下;若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即以本品为主药,配伍南星、防风等同用。如蜈蚣星风散(《医宗金鉴》)。经适当配伍,本品亦可用于癫痫、风中经络,口眼斜等证。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效果颇佳,如不二散(《拔萃方》);本品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如《本草纲目》引《枕中方》验方,新方结核散,配合全蝎、土鳖虫,共研细末内服,治骨结核;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伤。
3.风湿顽痹。本品有良好的通络止痛功效,而与全蝎相似,故二药常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以治风湿痹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者。
蜈蚣属于五毒之一,很多人因为吴工长了特别多的触角而感觉到看着害怕,其实蜈蚣这种动物也是一种中药,很多人会养植物蜈蚣,将蜈蚣晒干之后卖给药店当做中药材,其实蜈蚣还可以提炼出蜈蚣油,蜈蚣油对于治疗一些肿瘤性疾病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么蜈蚣油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 IgG 和 E 玫瑰瑰花环 形成率分别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肝癌 蜈蚣、阿魏、五灵脂各15克,红娘(糯米炒)4.5克,炙狼毒9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蝎、僵蚕、木鳖子、咸灵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温开水送。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延长生存期。
乳腺癌 蜈蚣2条,蜂房、海藻、昆布、天花粉各9克,土贝母、玄参各15克,牡蛎、夏枯草各30克 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迄皮肤凹陷恢复,肿块及结节软缩,肿痛消除。
宫颈癌 蜈蚣2条,麝香0.15克,冰片0.3克,轻粉、雄黄各3克,黄柏15克 共研细粉,用适量包于消毒纱布中间,送入阴道穹窿部,紧贴宫颈,每天上药1次,月经期停用。可根据病情好转,减少上药次数,直至活检转阴。同时,隔日服下药1剂:蜈蚣2条,柴胡2.5克,全蝎3克,昆布、海藻、香附、白术、茯苓各4.5克,当归6克,生白芍9克,切碎,水煎服。可获近期痊愈。 绒毛膜癌 蜈蚣2条,蜂房6克,白花蛇60克 切碎,水煎服,日1剂,2次煎服。能使肿块消除,转移症状缓减,迄阴道流血停止,尿妊娠试验连续多次均为阴性,可获痊愈。
蜈蚣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节肢动物,这种动物的脚是非常多的,平时在路边经常会看到有蜈蚣爬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蜈蚣这种动物有很多种类,有些体型非常大,并且有些蜈蚣是有毒的,另外有些蜈蚣可以当成中药来使用,那么中药蜈蚣主要有哪些作用呢?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1、蜈蚣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纲目》
2、蜈蚣治肺癌:蜈蚣、山甲各24克,硫黄、蜂房各9克,守宫、炙马钱、全蝎各12克,石见穿、急性子各30克,僵吞60克共为细末,炼蜜和为抗癌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用下方送服:生地,天冬各6克,麦冬、玄参各4克,浙贝(去心)、牡丹皮、炒白芍各2.5克,生甘草、薄荷各1.5克水煎2次分送,亦可制成糖浆,日1剂。能使血痰、胸痛等症状缓解,癌肿缩小,X线复查阴影消失。
3、蜈蚣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条。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医方摘要》)
4、蜈蚣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圣惠方》万金散)
5、蜈蚣治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水蛭、急性子各24克,徐长卿、韩信草各48克,七叶一枝花、金牛根、穿心连、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共为细末,和猪胆汁、马蹄子制成颗粒,压成舌癌片,亦可制成丸剂,每服9克,日服3次。同时肝脾肿大处外敷消癌散(土半夏、生半夏、生南星、生栀子、生川乌、一支黄花、生草乌、穿心连、韩信草各48克,野香薷、芙蓉叶各90克,金牛根138克共研细末,适量蜜调外敷患处),日换1次。如此内服外敷,迄症状完全缓解,肿块缩成,延长生存期。
6、蜈蚣治阴颈癌:蜈蚣、制马钱子、山慈姑各30克,熟大黄9克,紫草、黄连各15克,马蔺子、蚤休各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术、党参、黄芪、银花、山豆根、漏芦各60克,共研细末,醋制为丸,每服10克,日服2次。如果阴茎头部已呈翻花状者,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银、白矾、青矾、牙硝各60克,食盐30克共研至不见水银星珠,用烧炼降丹法炼制成五虎丹白色结晶)结晶1.2克,加蟾酥0.5克,洋金花1克同研匀,用米饭作赋形剂,搓成两头尖棱形钉剂,每支长4厘米,中间直径0.3厘米,重约0.72克,可视癌疡大小插入2--3个半枝,隔日换药1次。直至腐肉坏死脱落,再用生肌散收口。
7、蜈蚣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本经》
8、蜈蚣治惊病: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9、蜈蚣治卵巢癌:蜈蚣15克,乳香1克,全蝎3克,带子蜂房,活蜗牛各5克,马钱子10克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泡24小时,换清水连续浸7--10天,取出去皮晒干,用麻油炒黄研末,将蜈蚣、全蝎、蜂房炒至微黄,捣末;蜗牛捣烂,晒干,研末。将所有药末研和丸,日3次。用下列汤药送服:白花蛇舌草、薏仁、铁树叶各30克,鳖甲、桃仁、熟地、炙穿山甲、三棱、莪术、黄芪各15克,赤芍、丹参、香附各12克,枳壳、小茴香、七叶一枝花各9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可结合手术切除。亦宜于术后有阴道转移者。
10、蜈蚣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
11、蜈蚣治肝癌:蜈蚣、阿魏、五灵脂各15克,红娘(糯米炒)4.5克,炙狼毒9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蝎、僵蚕、木鳖子、咸灵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温开水送。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延长生存期。
12、蜈蚣治乳腺癌:蜈蚣2条,蜂房、海藻、昆布、天花粉各9克,土贝母、玄参各15克,牡蛎、夏枯草各30克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迄皮肤凹陷恢复,肿块及结节软缩,肿痛消除。
13、蜈蚣治颓癣。蛇毒。《日华子本草》
14、蜈蚣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爆,并去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三纸裹爆,一生用),半夏、白英各五钱。通为末,人面少许。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日一服。(《世医通变要法》)
15、蜈蚣治酵耳出脓:蜈蚣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16、蜈蚣治瘰疠溃疮:茶、螟蚁。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神枕方》)
恶性淋巴瘤蜈蚣、全蝎、生水蛭、雄黄血竭、枯矾各30克,轻粉2克,硼砂、白硇砂、苏合油、白及各15克共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3克,日3次。能使肿块软缩,压迫症状缓解。可连服3--6个月。可获较好效果,缓解期较长。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