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知识

2019-10-15 │ 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知识 女性体质辨识与养生

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现如今生活中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症状,中医本人的体质分为几种,每一个人出现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过敏体质,所以加的花粉就过敏,有的人是阴虚体质,怕冷怕热,失眠,多梦,那么中医体质辨别与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如何辨别体质的这些观念。

1、阴虚体质: 为体形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症状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肋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阳虚体质: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3、气虚体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4、阳盛体质: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5、血虚体质: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6、血淤体质: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也许大多数人眼里身体的体质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这其中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痰湿体质的患者多数面色油光,容易出现痘痘和雀斑,气虚体质多数身体消瘦总是吃什么都不会胖,所以体质和中医师分不开的。

相关阅读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是什么


   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可以让我们达到身体健康的不同的目的,中医作为一种调养的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质是不同的,所以中医就根据了每个人的自身状况来进行调养,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是什么呢?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疾病倾向:较少患病 调养方式:

1、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2、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3、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二、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疾病倾向:寒病,腹泻、阳痿等 调养方式:

1、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

2、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3、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三、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疾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

1、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以上就是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的详细解答,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乱投医乱用药,当生病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自身状况来选择,这样才是最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当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经常锻炼身体,这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有哪些呢


   中国的医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文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中医文化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调养方式,它主要是依据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然后再进行调养方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中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功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有哪些呢!

   睡:顺四时有节律

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 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人只有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变化的时空和谐相处,才有利于生命健康。睡觉与起床也当如此。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一天是一年的浓缩。因此,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与一天“春、夏、秋、冬”的变化要符合。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9点“立冬”。到了晚9点,天地睡了,如果人不睡,如同人与天地做“拔河”游戏。“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是天必胜人。人的身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才可以“借天力还以人力”。

晚上睡得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晚上睡不着,二是困倦但硬挺着不睡。睡不着是阳气该收的时候未收。秋主收,下午3点到晚9点是日秋,人要逐渐进入收的状态。“阳气盛目瞠,阴气盛目瞑。”傍晚仍然做些兴奋的事情,阳气就收不回来,阴气占不了主导地位就难以入睡。第二种情况是硬挺着不睡,这是观念出现偏差,不懂得日冬的道理,不懂要符合自然规律。

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就会患抑郁症。《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十一藏府皆取决于胆。”23点至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养蓄了胆气,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严重者出现“怯症”,即是现代医学讲的抑郁症。

晚9点至凌晨3点是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睡眠难以代替“日冬”。 起床的时间同样应当顺时。

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6点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点醒了,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在每天3点到5点之间醒了无须再睡,有时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过天地的。5点前还没有起床,6点“春分”人的神就出不来,使人精神不足。

一些公务人员晚上常常会因工作搞到很晚才休息,时间长了影响健康。因为如果晚上睡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早上起得过晚会封杀阳气。这叫“双杀”。因此,既使睡晚了,早5点前也要起,中午补个觉,防止“双杀”。

此外,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主要是为聚集阳气。传统养生讲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夏天再热也不要开电扇和空调睡觉。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如果风把这层阳气吹散了,体内还会补充。循环往复淘干阳气,早上起来浑身没劲,面色黄,头如布裹。如果夏天太热,可关卧室门开空调把房间吹凉,人冲完澡迅速睡觉。凉爽空气可保持1个多小时,人已经睡着了。如果中间热醒,可再按这个办法做一次。

行:动适度晨散步

行走也要讲辩证。走路时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腿上。神可调动气;气可以调动精,灌注到腿的关节之中。人体中流动的水份叫津液,津比较稀薄贯穿于肌肤之中,体温热时走汗道,体温凉时走尿道。液比较稠贯穿于人的筋骨之中,润滑关节。如果人走路精力不在腿上,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这些“人体轴承”得不到充足的润滑油,时间久了,会把关节磨坏。

行走还需把握强度。“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们常讲的一句话。如果再加上两个字“适度”,即“生命在于适度运动”,这句话就科学了。走路腿轻快就走,腿累了就歇歇。因为腿累了如同汽车发动机缸热了,再发动就会磨损机件。

   以上就是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的介绍,由于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也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不能随便的乱投医乱用药,这样反而不会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目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调养方法


本文导读: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身体表现,想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可以看看下面各种体质的介绍。


中医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把人体分为九种体质,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养生方法,那么,九种体质都有哪些、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

一、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疾病倾向:较少患病 调养方式:

1、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2、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3、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二、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疾病倾向:寒病,腹泻、阳痿等 调养方式:

1、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

2、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3、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三、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疾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

1、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四、湿热体质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疾病倾向:疮疖、黄疸等病 调养方式:

1、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

2、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

3、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五、痰湿体质

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 疾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 调养方式:

1、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2、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

3、可服用化痰祛湿方。

六、阴虚体质

如果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体质。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耐受不了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疾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调养方式:

1、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

2、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

3、剧烈运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4、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七、气郁体质

多愁善感、忧郁脆弱的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疾病倾向: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调养方式:

1、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

2、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3、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调节。

八、血瘀体质

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睛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疾病倾向:肿瘤、中风、胸痹等调养方式:

1、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

2、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

3、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九、过敏体质

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这类特殊体质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 疾病倾向:防哮喘、皮肤疾病 调养方式:

1、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2、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3、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九种体质的辨识方法和调养方法,不同体质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


在中医治疗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什么体质类型,然后根据类型进行调理。很多不太了解中医科学的朋友,可能也不知道中医九种体质都是哪些类型。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方法。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根据这些知识,来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体质的。

体质: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适应能力较强。

中医辨体描述:平时性格随和开朗,患病较少,对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适应能力较强。

饮食应有节制,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体质:阳虚质(B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中医辨体描述:阳虚体质易患肥胖、骨质疏松、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水肿、痛经、月经延后、闭经、性功能低下、性冷淡等疾病。

饮食上宜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山楂等。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运动,冬天避免在大风、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自行按摩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药物可酌情服用金匮肾气丸等。

体质:阴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常见表现:口燥咽干,喜冷饮,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疲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中医辨体描述:阴虚体质易患高血压、心律失常、脑中风、咽炎、肺结核、糖尿病、顽固性便秘等疾病。

饮食宜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鸭肉、百合、豆浆、银耳、木耳、梨等。少吃狗肉、虾、韭菜、辣椒、葱、蒜等性温燥烈之品。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体育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药物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等。

体质:气虚质(D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时气短懒语,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病,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辨体描述:气虚体质易患感冒、疲劳综合症、肺不张、贫血、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胃下垂、直肠脱垂,神经性尿频,女性易患生殖脱垂等。

饮食宜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大麦、白扁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

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以预防。

体质: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粘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口粘或甜,舌苔白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中医辨体描述:痰湿体质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

饮食宜清淡为原则,多吃葱、蒜、海藻、海带、海蜇、胖头鱼、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吃海参、肥肉及甜、粘、油腻的食物。

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酌情服用化痰祛湿方药。

体质: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鼻部油腻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或嘴里有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中医辨体描述:湿热体质易患疮疖、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口疮、慢性膀胱炎、胆结石、胆囊炎、特异性结肠炎等。

饮食宜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薏米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莲藕等。少吃胡桃仁、狗肉、香菜、辣椒、花椒、酒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亨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酌情服用六一散、清胃散等。

体质:血瘀质(G型)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平素面色晦暗,易出现褐斑,易出现黑眼圈,胸闷胸痛,,女性可出现痛经、闭经、或经血紫黑有块,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中医辨体描述:血瘀体质易患中风、高血压、胃溃疡、冠心病、偏头痛乳腺炎、子宫肌瘤、月经病、失眠等。

饮食可多吃香菇、金橘、紫菜、萝卜、柚子、山楂、醋、玫瑰花、红糖、黄酒、葡糖酒、白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吃肥猪肉等滋腻之品。应戒烟酒。

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项目: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促进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中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体质:气郁质(H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精神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胸胁胀满,心烦,爱生闷气,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易多愁善感,肋部乳房胀痛,咽部有异物感,舌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症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中医辨体描述:气郁体质易患抑郁症、妇女脏躁、胸痛、肋间神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消化性溃疡、慢性咽痛等。

饮食宜吃小麦、高粱、香菜、葱、蒜、萝卜、海藻、金橘、山楂、玫瑰花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参加运动量大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另外可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述不良情绪。

体质:特禀质(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没有感冒时也会大喷嚏,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因季节变化,异味原因而咳喘,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或花粉),皮肤易起荨麻疹,皮肤因过敏出现紫癫,皮肤一抓就红,易出现抓痕 。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中医辨体描述: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鹅肉、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食物。

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体质。

中医体质与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的宫廷当中,就是采用了中医的养生方法,对身体进行特殊的调理,这样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也能够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中医体质与养生的方法,渐渐的,被大家所接受,那么你知道中医体质与养生方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以上就是中医体质养生的详细解答,首先要树立一个好的心情,心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急着要从日常的饮食习惯入手,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卫生,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这样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也能够均衡营养,是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质养生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导读】体质养生,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过3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我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我们来通过体质养生,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了解下吧。

体质养生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不同体质类型均有自己的体质特征,不同的特征不仅决定了这个人的形态结构、心理特征,更决定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倾向性。我们所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工作已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并于2009年4月9日召开体质标准的新闻发布会,在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播出。《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编写和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中医治未病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治未病提供了体质辨识的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

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体质也可呈现出不同的体质特征。个体的体质不仅与生命过程同步,如小儿为纯阳稚阴稚阳之体;由小儿至青年,体质由弱渐强;中年之后,体质由盛转衰;更年期为体质状态的特殊转折期;老年脏腑功能衰退,阴阳气血俱衰,呈现以肾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为特征的体质。体质还因性别而异,女性体质以血为本,气有余血不足,以肝为先天,主冲任二脉;男性体质以精为本,为阳刚之体,阴弱阳旺。

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和生理状态,能够帮助您读懂您的身体,辨别您的体质,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获取健康,掌握自己的健康主动权。

体质养生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