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女性养生壶煮什么区别

2019-10-15 │ 春季女性养生壶煮什么区别 泥炙养生适应人群

生甘草炙甘草有什么区别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生甘草炙甘草有什么区别”,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甘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其中又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很多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其实生甘草与炙甘草都甘草的一种,只是加工的方法不同,另外因加工的不同,它们的药性和药效也会有所不同,甘草是补益类的中草药,药用的部分多为根或茛茎,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有哪些。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其功能和主治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另外,介绍一下著名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适应症:心脏瓣膜症、心律不整、心内膜炎、贫血、交感神经紧张症、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从相似点来说,二者都是偏补的中药,有着补气血和调阴阳的效果,甘草被称为百草之王,它的药效是非常好的,在生活中也被常用来做止咳平喘、清火润肺的药物,同时它对肾脏的调节效果也很好,以上就是关于生甘草与炙甘草的区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Ys630.com相关知识

吃生甘草伤胃吗


生甘草,泡水喝,可以起到治疗咳嗽,回肠炎,口腔溃疡或者是胃溃疡等这些疾病,可是,不建议过量以及长期的服用,因为,容易导致身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依赖性,

1、甘草片泡水喝的禁忌

甘草的主要功效就是治疗咳嗽、回肠炎、口腔溃疡以及胃溃疡等等疾病。甘草的使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入药服用,也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不过由于甘草具有微量的毒性,所以服用的时候千万不要过量,并且最好也不要长期服用,避免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具体的甘草副作用如下:甘草的价格低廉,服用之后还能够快速的起到止咳祛痰的作用。在平时,复方甘草片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不过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容易导致身体对于这种药物出现依赖。所以,建议日常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服用。

2:含服甘草片效果最佳

不同的甘草服用方法所获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专家告诉我们通过含服甘草的效果是很好的。很多人说,自己吃了甘草片之后发现止咳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很有可能就是由于服用的方法不一样所导致的。

3:甘草片连续使用的时间不要超过七天

长期服用甘草片容易出现上瘾的情况,这是因为甘草片中含有一些阿片,这种物质长期服用容易上瘾。所以专家建议,连续服用甘草片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发现咳嗽等的不适症状减轻之后就要立即停止。有些人在服用甘草片之后发觉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就随意的增加了服用量,这就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冷汗、流鼻涕、腹泻、打哈欠以及焦躁不安等情况。这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对药物出现了依赖性,最好要立即停止服用药物,并且到专业的医院咨询医生。

4:小孩服用千万不能够超量

甘草中所含有的阿片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过凉服用,那么会导致呼吸系统出现停止,身体就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专家告诉我们,一岁以内的小孩每次服用甘草片大约四分之一片。如果孩子出现了咳嗽的情况,那么最好选择儿童专用的止咳药,如果需要服用甘草片,那么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炙甘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炙甘草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是经过加入蜂蜜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后炮制出来的产品,对于女性来说炙甘草是一种很好的补血药材,那么除了补血的功效之外炙甘草具体还有哪些药用价值呢?其实炙甘草的药用价值还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做个介绍。

1.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2.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3.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4.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以上就是炙甘草的相关药用价值介绍,炙甘草来之不易,在进行炮制的过程中一点点失误就会导致炮制失败。炙甘草的表面是红色或者是灰色并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别真假,最有保障的就是在正规的药房购买,不让不良商贩有机可乘。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炙甘草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的组成成分,炙甘草汤这味中药方剂有哪些功效能?它在临床上的效果又如何呢?它的禁忌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跟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吧。

方剂名

炙甘草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甘草四两,炙(12g);生姜三两,切(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桂枝三两,去皮(9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半升,去心(lOg);麻仁半升(lOg);大枣三十枚,擘(10枚)。

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吃什么蔬菜补脑

功效

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形瘦短气,自汗盗汗,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加减化裁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3、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

禁忌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医书记载

1、《医方考》:心动悸者,动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气内虚所致。补虚可以去弱,故用人参、甘草、大枣;温可以生阳,故用生姜、桂技;润可以滋阴,故用阿胶、麻仁;而生地、麦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宁悸也。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余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大家是不是对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都了解了呢?炙甘草汤在中医中运用广泛,它的作用与疗效也非常多,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生甘草有毒的吗


甘草其实是一种药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起到补中气润润肺止咳以及缓解止痛的效果,但是研究发现,如果长期使用甘草的话,人的血压会不变偏高,而且会引起尿量减少或者是导致水肿的发生。

1、甘草虽好但总归是药

,只要是药长期食用对身体自然是没什么好处的,甘草虽然在生活中用处很广,好处也很多,能够补中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等用处,甚至是能够和其他药物同用减轻或消除其他药物的烈性,但是甘草再好它也是一位药,有着偏药性,只要运用得好就能养身甚至治病,但是只要应用得不恰当,甘草也就成为“毒”而其副作用也会显示出来。

2、甘草泡茶是不适合老人家饮用的

,因为甘草的“霸道”药性,孕妇和小孩也要慎用甚至不用,因为甘草类似雌激素,可能会引起孕妇早产,引起儿童的乳腺过早发育。据悉甘草能降低男子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导致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所以男性即使喜欢甘草茶,也不建议长期或过多饮用。

3、有而甘草本身含有阿片成分

,阿片能使人上瘾产生药物依赖,虽然泡茶这种瘾性会减轻很多,但是毕竟还是存在,所以并不建议长期饮用甘草泡茶。

4、据悉长期饮用甘草茶,

还有可能存在升高血压,因为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甘草的人血压普遍偏高,还会引起尿量减少、体内水分储存量增加而导致水肿,也会有得低血钾的隐,而低血钾会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

生甘草的副作用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医中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是中国人信赖的,所以各种中药对于人们来说都非常的熟悉,甘草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中药材,它对于人们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生甘草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针对这一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生甘草是我们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一种中草药,对于不少人来说,它的作用和功效都非常的大,但是生甘草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副作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下。

甘草是一种豆科植物,源产于亚洲和欧洲一些地方。这种植物的根部有甜味,其名字也是由此而来。除了作为糖果的甜味剂,甘草还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深知这种植物的治疗用途。希帕克拉底的医学文献里曾经提到过这种草药,此外,在中国古代也一直用这种植物的根茎治疗各种疾病。

甘草的功效作用包括可以治疗咳嗽,胃溃疡,口腔溃疡,回肠炎,漏肠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如今,甘草提取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其主要成分是甘草酸,这也是甘草有甜味的原因所在。

甘草的副作用

据认为,甘草的副作用是由于摄入量过高引起的。其中一些不免影响包括:

1.甘草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可以引起称作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疾病,其特点是体内叫做醛甾酮的激素水平过高。正常情况下,这种激素有助于平衡体内钾和钠的水平。这种激素的水平过高会阻碍钠的排泄,并导致钾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和肌肉损伤。损失钾可导致心脏和肌肉运作异常。它也导致保水,造成水肿。

2.根据欧盟2008年的报告,过度使用甘草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肌肉无力,慢性疲劳,头痛,肿胀,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3.人们还认为,孕妇过量使用甘草可以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导致早产。

4.还有报告显示,长期使用甘草,还会引起体重异常增加等副作用。

患有血压过高,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病,或肝脏和月经问题的人应避免摄入甘草。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也应避免这种草药。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利尿剂药物的人也应该避免使用甘草。

尽管,人们认为消费含有甘草提取物的糖果没有害处,但是过量消费也同样可以产生副作用。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好在使用甘草制品及保健补品前咨询医生。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生甘草的副作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生甘草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草药,对人体的功效和作用是很大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甘草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希望大家谨慎服用。

炙甘草用量是多少?


甘草在平时是很常见的中药材,甘草的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对于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脾胃虚弱或者是倦怠乏力等都是可以用甘草进行治疗的,灸甘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是可以用到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用量的大小通常也是不同个的,下面具体介绍炙甘草的用量。

炙甘草的用量

炙甘草,以生甘草用蜂蜜按100:25炒至甘草呈金黄色,放在纸上不粘纸即成。蜜炙甘草性温,有甘温助脾而补中益气和胃、缓急止痛之功。现代研究,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实验研究表明,炙甘草抗惊厥、止痛作用优于生甘草。

炙甘草对抗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作用也优于生甘草。而生甘草经蜜炙后甘草酸损失20%,可避免生甘草引起的假醛固酮症。同时,甘草甙的含量略有升高,甘草甙是甘草补气作用的活性成、分。现代的药理实验,印证了用炙甘草配人参、白术、茯苓组成的四君子汤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药理作用。也给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重用炙甘草提供了药理依据。

实验证实炙甘草配白芍,可酸甘化阴,对缓急有协同作同。从以上的药理实验可以说明,甘草经炒后其功效与生甘草是有差别的。

水炙甘草,是以生甘草沾水炒至干后,再沾水再反复多次,直至甘草已熟为度。水炙甘草,本人认为,临床对需较长时间服生甘草以解毒泻但体质较虚者,可选用水炙甘草,以免过于性凉。对温补脾胃而又有脘腹胀满,不宜用蜂蜜滋润腻滞者选用水炙甘草,使补而不腻。

【来源】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炮制】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用法用量】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炙甘草汤的功效


对于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炙甘草汤的组成成分非常丰富,所以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也相对的比较多,那么炙甘草汤的临床运用又如何呢,下面就跟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关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吧。

方剂名

炙甘草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甘草四两,炙(12g);生姜三两,切(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桂枝三两,去皮(9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半升,去心(lOg);麻仁半升(lOg);大枣三十枚,擘(10枚)。

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功效

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形瘦短气,自汗盗汗,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加减化裁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3、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

禁忌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文献摘要

1. 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2. 方论选录 《伤寒溯源集》卷2:此方以炙甘草为君,故名炙甘草汤。又能使断脉复 续,故又名复脉汤。甘草生能泻心下之痞,熟能补中气之虚,故以为君。生姜以宣通其郁滞,桂枝以畅达其卫阳,入大枣而为去芍药之桂枝汤,可解邪气之留结。麦冬生津润燥,麻仁油滑润泽,生地黄养血滋阴,通血脉而益肾气。阿胶补血走阴,乃济水之伏流所成,济为十二经水中之阴水,犹人身之血脉也,故用之以导血脉。所以寇氏《本草》云,麦冬、地黄、阿胶、麻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也;人参补元气之虚,同麦冬又为生脉散之半;更以清酒为使,令其宣通百脉,流行血气,则经络自然流贯矣。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大家是不是对炙甘草汤的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了呢,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虽然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最好在医生的指点下使用,避免出现一些副作用。以上介绍的有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甘草我们很熟悉,因为我们都吃过甘草片,可是甘草片和生甘草是属于一样的吗?我们平时所说的生甘草都有什么作用呢?或者说生甘草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可是就是这么一种草却有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功效,可是我们应该把它的功效和作用都了解下,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作用。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我们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于甘草我们不陌生,但是除了知道止咳外,其余的没有任何的了解,但是,我们现在就有了很大的理解,并且对于甘草的作用我们都了解的很清楚了,相信看了这篇文章我们会多的了解这一味中药。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对任何中草药在疾病对治疗上,都是有着一定功效,因此我们在生病的时候,想要选择一些中草药治疗的话,也都是要对应的选择,这样对身体的健康,才没有任何的损害,那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也都是有着很多方面,而且在治疗一些疾病上,效果也都是很不错。

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样的中草药,也都是有着更多的了解,在选择的时候,也都知道该如何用最佳。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没有危害,尤其是它的用途广泛,更是要注意到这点,否则对身体健康也是有损害的。

其实甘草是一种非常普遍和使用很广泛的中草药,但是古代中医对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却有很深的研究,以至于甘草被尊称为“国老”。那么这么厉害的中草药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呢?

甘草又名蜜草,以味道甜而得名,自古还有“灵草”、“国老”的美名。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中国北方,以内蒙古、甘肃等地所产者为著名。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甘草的性能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也都是有着一些认识,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这样药品的是,也都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自己不能随意的乱用,这样对治疗疾病还是身体健康,都是有着副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炙甘草是一种中药,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甘草不一样的情况就是通过用蜜经过烘制而且的一种甘草,也是我们所说的炮制,在平时的时候使用到的情况也特别多,对人身体的功效也是特别的明显,在平时的时候也经常的会用到这样的中药,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因此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可以从炙甘草汤中来分析。综合历代医家,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

1、补阴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2、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3、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4、阴阳并调,清代医家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炙甘草汤是“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平时对于女性补气养血也有着很好的疗效,不云泥之别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时候不要自行盲目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进行,这样对身体的调理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炙甘草汤方歌是什么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所以经常会有不舒服的情况,比如说气血比较虚弱啊,或者是比较劳累等原因,听说一中中药食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下面就是介绍一下炙甘草汤方歌是什么?

【分类】 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 干地黄(30克)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 麻仁(10克) 大枣(10枚)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用法折叠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炙甘草汤方歌是什么?这种方法可以对人体有很大的治疗作用,比如说可以治疗阴血不足啊,或者是疲劳等症状,还可以有治疗大便比较干燥的情况,等等的。希望大家平时要注意养生保健工作,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桂枝炙甘草功效与作用


桂枝炙甘草是一种中医方剂名称,它来自经典要籍伤寒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补助心阳,具有升阳化气的作用,对于平时出汗过多,会出现心悸等症状表现的时候,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它的吃法也是比较简单的,用水三升加入最后煮剩1/3,去掉药渣,来服用。对于气虚气短,也可以加入人参或者西洋参这样。

桂枝炙甘草功效与作用

气虚短气者,加人参或西洋参、黄芪以益气补虚;阳虚恶寒者,加干姜、附子以温阳散寒;血虚头晕目眩者,加龙眼肉、当归以滋补阴血;怔忡者,加远志、酸枣仁以安神定志;夹郁热心烦者,加茯苓、知母以清心除烦安神。

用法

以水三升(600ml),煮取一升(200ml),去滓顿服。

运用

本方以心悸或胸闷、汗出、或胃中悸动、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肌缺血、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慢性胃炎、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桂枝甘草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同可治疗心阳虚证,桂枝干草汤所主证主要是心气失护而悸动;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所主证机是阳虚失守心神而烦躁,是其不同。

重要文献摘要

1、《注解伤寒论》: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2、《伤寒附翼》:此补心之峻剂也。桂枝本营分药,得甘草则内补营气而养血,从甘也。此方用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心之阳,则汗出多者,不至于亡阳矣;姜之辛散,枣之泥滞,固非所宜;并不用芍药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温相得,气和而悸自平。3、《古今选注》:桂枝复甘草,是辛从甘化,为阳中有阴,故治胸中阳气欲失。且桂枝轻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载还阳气,仍寓一表一里之义,故得以外止汗而内除烦。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