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它的药用历史是比较久远的,在《本草纲目》里面也是有记载的,所以很多朋友对于白术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生的白术是具有一定要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促进消化,那么白术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生白术的功效和作用非常的齐全,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生白术,下文我们将详细介绍给大家白术到底对于我们人体有什么好处和保健的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白术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与肠管所处机能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呈兴奋作用,皆能使肠管活动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证实白术水煎液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白术水煎液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炭末胶液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阿托品能明显抑制自术兴奋肠管的作用,推测其兴奋肠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M-胆碱受体而产生的。白术水煎液对胃肠运动有兴奋作用,而白术挥发油则有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及拮抗氯化钡的作用较强,而挥发油中的杜松脑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较强。
抗溃疡:白术的丙酮提取物灌胃给药,对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降低胃液酸度,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
保肝:小鼠灌胃白术水煎液可防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减轻肝糖原减少以及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增长,使升高的ALT下降。
抗应激: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小鼠每日灌胃白术水煎液共1个月,能增加体重,增强体力,延长游泳时间。白术水煎液灌胃给药也能增强荷瘤(宫颈癌U14)小鼠的体力,延长游泳时间。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能显着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白术多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单独激活或协同ConA、pHA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并明显提高 IL-2分泌的水平。氢化可的松造成小鼠的免疫抑制,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复的作用,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率,延长淋巴细胞寿命,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2水平显着提高。
增强造血功能:白术有促进小鼠红细胞造血作用。小鼠皮下注射白术水煎液3日,有显着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生成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白术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的一个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上文之后对于白术也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它对于一些疾病是起到很好的治疗的作用的,对于安胎和水肿的治疗也是具有一定功效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要好好利用白术的功效。
我们都知道蘑菇是菌类食物,而且种类非常非常多,而茯苓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实也是菌科植物,这一点相信很多朋友都是不太了解的。临床上,茯苓常常与其他中药材搭配在一起,发挥出来的功效更为全面,更为迅速。那么问题来了,炒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药店买的茯苓煮熟后可以吃,但是口感并不好。可以当食品吃的依据是:在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辅料名单(87种)》主要是中国传统上有食用习惯、民间广泛食用,但又在中医临床中使用的物品,其中就有“茯苓”一种有名的点心: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茯苓的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茯苓性味平和,可以作为食物服用,长期吃没有什么副作用。民间就有用茯苓与其它杂粮混在一起做粥吃。用量每日9—15克。
是中药也就有禁忌了,下列患者忌用或慎用:1、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麦炒白术属于菊科类的植物,具有健脾开胃,安胎,治疗脾虚的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出现腹胀和腹泻,能缓解水肿和经常出汗的问题,很多孕妇的胎动不安,也有着很好的调节效果,不过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用药方面的问题,也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或者是因为用药的不正确不对,正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白术一般指的生白术,用沙土或者麦麸拌炒之后称为炒白术。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肿作用。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白术水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抗应激
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增强造血功能
白术有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
利尿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不麻醉犬静脉注射白术水煎液,尿量增加9 倍,作用持续5小时;灌胃给药使尿量增加2-3倍,作用持续6-7小时。白术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白术的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增加Na+、K+、CI-的排泄有关。
(6)抑制子宫收缩
白术安胎的功效与其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
(7)抗氧化、延缓衰老
白术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其他药理作用
(1)降血糖
(2)抗凝血
(3)抗肿瘤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中药材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尤其在疾病治疗方面,中药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因为人们似乎更加重视西药,结果导致这些年来中药材一直不温不火。但是随着西药的副作用曝光,所以中药又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那么,麸炒泽泻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麸炒又称“麸皮炒”或“麦麸炒”,是一种传统炮制工艺。麸炒是指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一定量的麦麸加以拌炒的炮制方法。麸炒炮制方法渊源已久,散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及其炮制专著中。近年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麸炒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赋予了其现代意义。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块茎直径1-3.5厘米,或更大。花药长约1毫米,椭圆形,黄色,或淡绿色;瘦果椭圆形,或近矩圆形,种子紫褐色,具凸起。产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亦可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麸炒泽泻目前在改善的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等。所以要是有出现尿血等症状的话,病人可以将麸炒泽泻用于改善之用,这样将会有助于疾病症状的恢复。
麸炒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冬季叶子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对于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用法,病人也要实现进行相关上的了解之后再进行使用。
与此同时,在使用药物的时候,病人可以适当喝些牛奶,牛奶富含有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
经过上述简单的介绍,想必病人对于麸炒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已经有所了解了,因此要是有出现疾病症状能够适用于的症状的话,病人可以将其用于改善之用。
火麻仁其实是大麻的种子,在干燥成熟后就可以入药了。火麻仁的外形很可爱,是一小粒的椭圆形状,那么,炒火麻仁有什么功效呢?中医认为,火麻仁对于通便、润肠、脾胃虚弱、养阴补虚、消肿利尿和生津止渴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也被应用于治疗疥疮和脚气肿痛等。
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火麻仁的功效与作用
1、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保持肠内粪便湿润,以利通便。常用于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
2、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3、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虚劳的补益。
4、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小便不利等。
5、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
6、调经: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等的月经不调。月经不通者,则可与桃仁等配伍,以增活血通经之效。
7、祛湿痹:舒筋活络,适宜风湿、类风湿、风湿痛患者。
8、活血祛瘀: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
9、淋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控制炎症,帮助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
10、其他功效:治疗疥疮、癣癞、脚气肿痛。
决明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比较多,具有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还有治疗高血脂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便秘方面的功效也很好,平时如果出现气血两亏,也可以使用决明子来进行调养和治疗,当然也要了解决明子的一些副作用,它属于性微寒的一种药材,脾胃虚寒应该少用。
1、决明子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例如,治疗高血压,可取适量决明子,炒黄后捣成粉,加糖用开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或用决明子15克、夏枯草9克一起水煎服。
2、治疗高脂血症,
可取决明子、泽泻各15克,赤芍12克,灵芝、山楂各9克,每日l剂,分2次水煎服;或取生决明子30克,生山楂、葛根各20克,水煎服。
3、治疗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可取炒决明子10—15克,冰糖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用,每日1剂,每剂泡3次;或取经粉碎的炒决明子10—15克水煎10分钟左右,对入20—30克蜂蜜并搅匀,每晓服l剂或早晚分服。对于老年习惯性便秘,还可取单味炒决明子或已打碎的决明子15克,直接泡茶饮用,直至茶水无色。
4、治疗老年人阴虚血少者
可加入枸杞子9克、杭白菊、生地各5克一同泡服;若老年人有气虚之症,宜加生晒参3克同泡服。老年人饮用决明茶,不仅有助于大便通畅,还能起到明目、降压、调脂等保健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气虚严重及便溏者不宜使用本品。
副作用
1、决明子性微寒
容易拉肚子、腹泻、胃痛的人,不宜饮用此茶。需要注意的是:有泄泻与低血压者慎用决明子制剂。其“主渲泻”的副作用,一定要引起怀孕女性的重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饮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从而诱发早产。
2、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决明子(草决明)最大副作用可能是通便滑肠,一般不会有其他的问题,但气虚便溏者不宜用.此药的确有较好的减肥功效,还可配合生山楂增强减肥之力也是很好的.
莱菔子是我们中医临床上使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药材,这种药材的主要治疗胸胁胀满,食积气滞等病症,在临床上使用的时需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有针对性的用药,比如说气虚的病人是不建议使用的。这种药材在我们国家各地区药材产地都有出产,药性平和,对于身体的刺激性比较小,一般采取生用或者是炒制使用的方法。
莱菔子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黑龙江等地。
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而稍扁,破开后可见黄白色或黄色的种仁;有油性。无臭,味甘,微辛。以粒大、饱满、油性大者为佳。
种子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等。尚含有抗菌物质称莱菔素。
莱菔子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胃以通降为顺,通降是指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面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使大便秘结等症。肺为娇脏,不耐邪侵,若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壅阻气道,气逆而上,发为喘证。
在莱菔子的临床用药中,一般常与一些消食化积的药材一同使用,比如说山楂、陈皮等等。对于治疗治食积气滞导致的脘腹疼痛,效果极佳。并且这种药材对于止咳平喘等肺部疾病的治疗也是效果不错的。它还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对于体内淤毒过盛导致的棉布痤疮等症状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对于大腹皮好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实它也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槟郎的一层表皮,在一些热带地区生产,其对治疗水肿、浮肿有不错的效果,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大腹皮治三焦气逆,解大便秘滞,下胸胁胀满:大腹皮、紫苏、独活、沉香、木瓜、川芎各3g,白术、木香、甘草、槟榔各1g,陈橘皮0.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传家秘宝方》大三脘散)
2、大腹皮治脚气冲心,胸膈烦闷,得效:大腹皮3g,紫苏、干木瓜、甘草、木香、羌活各0.3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传家秘宝方》木瓜散)
3、大腹皮治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本品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经,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治食积气滞之脘腹痞胀,嗳气吞酸、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可与山楂、麦芽、枳实等同用;若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可与藿香、陈皮、厚朴等同用。
4、大腹皮治病喘手足皆肿,脾病横泻四肢:大腹皮60g,蓬莪术、三棱各30g,槟榔0.3g,木香15g。上为末,炒麦捣碎,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生姜汤下。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为君药。(《苏沈良方》无碍丸)
5、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药性类明》
6、大腹皮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本品味辛,能开宣肺气而行水消肿。治疗水湿外溢,皮肤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皮、五加皮等同用,如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若治脚气肿痛,二便不通,可与桑白皮、木通、牵牛子等同用。
7、大腹皮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日华子本草》
8、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本经逢原》
9、大腹皮治虚肿者,用大补气之味,而少入腹皮。又见有治痰火者,常以此味少少入健脾之剂,或皆取其能导壅顺气而不甚酷烈乎?用者审之。《本草述》
10、大腹皮治小儿腹内痞结;二便不利。(《太平圣惠方》大腹皮散)大腹子散:《赤水玄珠》:风毒脚气。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癫狂;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大小便不利。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是选择中医治疗疾病的话那是需要用到中药的,期中麦门冬就是属于中药材的一种,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中药材,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是具有一定的效果的,很多朋友虽然会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但是对于中药的功效却是一无所知,那么麦门冬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别名】 麦冬(《药品化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沿阶草 的 块根 。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麦冬挖起后,剪下块根,洗净泥土,暴晒3~4天,堆通风处,使其反潮,蒸发水气,约3日,摊开再晒,如此反复2~3次。晒干后,除净须根杂质即可。
【原形态】沿阶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马韭、羊荠、爱韭、禹韭、忍陵、不死药、仆垒、随脂(《吴普本草》),羊耆、禹葭(《别录》),阶前草(《纲目》),书带草、秀墩草(《群芳谱》),马粪草、家边草、韭叶麦冬。
【生境分布】生长于溪沟岸边或山坡树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或为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少有栽培。
【性状】 ①杭麦冬
【化学成份】沿阶草块根含多种甾体皂甙,其甙元为罗斯考皂甙元;还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果实含沿阶草甙,为山柰酚-3-葡萄糖半乳糖甙。
【药理作用】 ①对血糖的影响
【炮制】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朱麦冬:取去心麦冬,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麦冬外面匀被朱砂为度,职出,晾干。(每麦门冬10斤,用朱砂3两)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入肺、胃、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附方】 ①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备注】此外,西藏所用的麦冬,为百合科植物蜈蚣七的块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以上就是关于麦门冬功效与作用的一个介绍,我们在服用中药之前最好是先了解清楚中药的一些功效作用,其实麦门冬这种中药材的功效是十分大的,适当的服用这类药材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养生的功效,也不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细辛是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比较多见,这种植物具有很多药用功效,比如在秋冬季节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出现风寒感冒,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细辛这种中药帮助治疗,另外细辛还有下列这些用途。
细辛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
药材外观
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细辛的作用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牛膝是一种植物,根部可以入药,所以说牛膝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膝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在临床上的运用也是非常的广泛。牛膝针对女性也有一定的疗伤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牛膝用量。
一、活血祛瘀: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等功效,故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癥瘕及跌打损伤等瘀血凝滞之证。对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二、利尿通便:牛膝具有利尿通的作用,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等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三、凉血止血:牛膝具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有血热妄行而致吐血、衄血者,可与栀子、白茅根、小蓟等配伍,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四、补肾强身的作用:牛膝具有补肾强身的作用,常用它来补肝肾、强筋骨。可与杜仲、续断、桑寄生等配伍,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是男性朋友们的福音。
五、抗衰老作用:牛膝可提高全血SOD的活性,降低血清LpO的含量,具有延缓衰老功效。牛膝有效成分蜕皮甾酮及牛膝煎液或醇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是保持青春的良品。
六、对肠管的作用:选用家兔、雌雄兼用,分别选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每段3-4cm,按平滑肌常规实验法进行。用16只家兔,56段肠管,给以醇提取液,可使上述肠段兴奋,紧张性提高,收缩力加强,换液后很快即可恢复。
七、抗炎镇痛作用:牛膝对巴豆油性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艾叶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东西,它每年5月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收获了,甚至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还有挂艾叶的习俗。艾叶是制成艾灸棒的重要材料。艾灸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种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大关系的中医保健手段,每年我们国家都会有许多的人接受艾灸的治疗,艾灸的作用非常的明显,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因此大家都喜欢,那么你知道艾灸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
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灸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可以发现它的作用是我们一下子都不能说清楚的,艾灸同过穴位的刺激能够让已经衰败的身体机能重新散发出新生的力量,因此面对这样的效果大家都试一试,这样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保健身体,比吃药打针强多了。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