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养生常识哪些

2019-10-15 │ 生活中的养生常识哪些 养生的茶有哪些

清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清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大家经常会忙于工作而忽略了饮食,早餐都是随便凑和,午餐常常也是在外面不能好好吃,好不容易下了班,又累的不想好好做饭,于是晚餐也被忽略了营养与健康。长期这样,我们的肠胃会堆积很多的毒素,如何通过一些中成药来帮助我们清肠胃呢?

  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砂仁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寸曲50克、麦芽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

  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后,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最多不超过3粒,每日3次,小儿减量,空腹服用。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入0号胶囊,或者做成水丸,每次3粒,每天3次。

  处方:虫草10克、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

  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精炼后加工成细面,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0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一到三个疗程可以彻底治愈,

  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一些工作繁忙,压力过大的中年人。建议大家隔一段时间就试着用中成药来清理一下肠胃,保证我们的肠胃功能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中成药来排毒,平时也要尽量抽出时间来调理我们的饮食。

ys630.COm精选阅读

肠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很多患有肠胃性疾病的人,都会消化不良,不可以吃各种凉的辛辣刺激的食物,肠胃湿热也属于肠胃性疾病的一种,一般肠胃湿热的患者都会舌苔发黄,感觉每天特别疲累,经常会体内会无缘无故就出一些虚汗,那么肠胃湿热该吃一些什么中成药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众生清热祛湿颗粒是 由七味中药提取而成,采用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生产而成。

肠湿热证是由于偏食肥腻,辛辣,甘甜食物或饮酒,以及湿邪化热,引起湿热蕴阻肠胃的病证.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常出现或伴有此证.

意见建议:

1.葵花胃康宁加奥美拉唑,按疗程服用。

2.小米,玉米加红枣粥,枸吸,红枣,瘦肉粥,都是益气通便,养胃的食物。

3.平时注意不吃生冷,生硬,辛辣的食物,注意肠胃保暖。

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 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可以快速治愈不复发;用这些传统中药辨证施治, 可以清除胃肠湿热,荡涤胃肠浊气,调理胃肠功能,消除发病根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这些药物你在当地药店即可买到,省钱方便,疗效确切.

除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人的体内经常会有一些湿气,这有可能是天气原因引起的,如果人体内湿气过重,就很有可能长出很多湿疹,想要除掉人体内的湿热就必须采用一些药物治疗,中药除湿热的疗效要比西药好很多,所以最好选用除湿热的中成药。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除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1、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荷叶。

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2、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4、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5、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术。

白术有补气健脾、止泻及燥湿利水的功效,生用能燥湿利水,炒用能补气健脾,炒焦用能健脾止泻。可煲汤、煮粥或泡茶饮用,每天取取1~3克生白术泡茶饮用对祛湿有帮助。

6、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茯苓。

白茯苓有健脾胃和利水渗湿之功效,是我国古代中医推荐的除湿之圣药,尤其适合皮肤湿疹患者经常食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白茯苓煲汤。

7、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茨实。

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可用于脾虚湿盛或久泻不愈等症的治疗,常与白术、茯苓和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可煲汤或煮粥食用。

8、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藿香。

归脾、胃、肺经,有发表解暑之功,煮粥或泡茶饮用对暑湿重症及脾胃湿阻均有良效。

清下焦湿热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清下焦湿热都是比较陌生的,它在中医当中属于一类病症,对身体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不过,清下焦湿热好在是能够治疗的疾病,只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临床上,患者除了吃一些中草药之外,也会吃一些中成药,那么,清下焦湿热中成药都有哪些?

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苦瓜

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黄连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二妙丸

主要功效:燥湿清热。

适用病症: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八正颗粒

成份: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灯心草、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肝胆湿热在中医当中是一种病症的名称,主要的病因就是经常喝酒或者经常吃很多辛辣的食物。肝胆湿热的患者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便的颜色比正常的尿液更黄,颜色更深。中医治疗当中,治疗肝胆湿热往往会用一些中药,那么问题来了,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都包括哪些呢?

(一)内治法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泄热,利湿,退黄。主方:茵陈蒿汤加味。方药:茵陈、栀子、车前子、茯苓、滑石、连翘、赤芍。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黄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则: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方:大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枳实、厚朴、黄芩、半夏、大黄、生姜,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腹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宜先服乌梅丸安蛔,再选用本方;若湿热煎熬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若胃肠燥热,大便不通,脘腹脓满者,加芒硝(冲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2.灌肠疗法

(1)生大黄、马齿苋、黄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1~2次。

(2)生大黄、败酱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肠,保留20~3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

清肝火的中成药有哪些?


肝火旺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病症,一旦出现肝火旺盛的话,平时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而且经常会面红耳赤的,尤其人会变得烦躁不安,总是很想发脾气,除此之外,患者还会伴随着便秘以及小便发黄等诸多表现,由此可见肝火旺盛危害巨大,这时候患者可以吃一些具有清肝火作用的中成药,比如下列这些。

清肝火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六腑中的胆相为表里。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日常生活中,爱吃辛辣、精神压力大、爱发脾气、肝肾阴虚的人,都是肝火爱找茬的对象。

送7种清肝火的中药!

1.菊花

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效,能够缓解口苦、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平肝火最好选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

菊花+枸杞: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效。枸杞温补,清肝明目,两者互补,正能达到清肝泻火的作用。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2.莲芯

莲芯即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之功效。

推荐:莲芯夏枯草饮。莲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后代茶饮。莲心能够清热除烦,夏枯草具有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心烦发热、眩晕头痛症。

3.夏枯草

夏枯草,唇形科植物,性寒,味甘、辛、微苦,有清泻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味道清新,功效独特,可用于制备凉茶、煎汁煮粥。

推荐:夏枯草用开水冲泡7-8分钟(也可与野菊花一起冲泡)后饮用,能清利头目,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有预防和改善作用。

4.薄荷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是清热、解毒、利尿的良药。且薄荷有疏泄肝火的作用,帮助纾解因肝火太旺所引起的情绪暴躁问题。用薄荷泡茶喝,有疏风清热、降低肝火的作用。

注意:产妇及小婴儿不宜使用。

推荐:薄荷叶泡水:将薄荷茶袋装于杯中,放入煮沸的水中,过15分钟,在精油不蒸发时喝下。

5.蒲公英

蒲公英性寒,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春天不妨吃点鲜蒲公英降降火,败肝火。

推荐:四五月间,将蒲公英采摘后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点蒜末、生抽、香醋、香油、盐拌匀后吃,味道清香,非常祛火;也可以取干的蒲公英泡茶喝。

清肝火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肝火的中成药有哪些

1、清肝火的中成药有哪些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方剂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二味中药制成。枸杞子能补肝肾,菊花能清肝明目降肝火,因此杞菊地黄丸除具有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外,还偏于清肝明目。

2、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一般会表现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甚至发狂、夜卧不宁、易惊、晕厥、呕血等。

看口部: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发厚,牙龈红肿,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状。

看睡眠:肝火旺时晚上睡觉时出现睡眠不稳,多梦,容易被惊醒,失眠。

看脾气:肝火旺时还容易心烦意乱,容易发怒,控制不住脾气。

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女人肝火旺的症状:经期推迟,月经不调,经血量没有规律等。

小孩肝火旺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夏天:喜欢蹬被子,有时候还打呼噜,暴躁易怒。

3、肝火旺的原因

3.1、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导致肝火旺:

肝火旺是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现问题,调节失衡导致有内热症出现。

脾气暴躁的人容易肝火旺。脾胃不好时会口苦,因为脾对应的是口,然后,肝火旺会引起心火旺,人一旦上火就会影响到脾胃,因此就口苦。

3.2、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导致肝火旺:

肝肾同源,肝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体的肾不好,那么肝就会不好,容易肝火旺。然而适量的酸性食物是养肝的。所以,可以食用酸性食物,比如:火腿、龙虾、豆腐、空心粉等。

加工食品吃多了。肝火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加工食品吃多了,因为现在的加工食品几乎都有防腐剂、添加剂等有毒物质,而肝恰恰是解毒的,当毒素超出了肝解毒的范围时,肝肯定受不了导致肝火旺。

睡眠不好,导致肝火大。人一旦休息不够,人的器官就开始罢工,影响肝功能的运作,导致肝火旺。

饮食搭配不当。对于那些喜欢吃上火的食物,如:辣椒等,肉类吃多,然而青菜却很少吃,这种人就会有肝火旺的症状。所以,要科学饮食,均匀搭配。

清肝火喝什么茶

1、绿茶

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喝些偏凉的绿茶正好可以帮助缓解肝火和心火。

2、桑叶绿茶

《本草纲目》上记载:桑叶有去风湿,强筋骨、平肝火的作用。绿茶收敛性强,氨基酸含量丰富,可以消暑降温,实为夏季最佳茶品。

3、金莲花茶

金莲花被称外“塞外龙井”,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冲泡后不仅茶水清澈明亮,还有淡淡的香味,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冲泡好的金莲花,花朵绽开,具有观赏性,而它的味道却偏苦,可以放适量的白糖或冰糖来调味。

肝火旺的食疗方法

1、刀豆茶。刀豆根30g,加红茶3g,水煎服。

2、菊花粥。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3、银耳莲子粥。冬季去除肝火的最佳选择,圆糯米60克、桂圆肉10克、去心莲子20克、红枣6克,莲子与圆糯米加600毫升的水,小火煮40分钟,然后再加入桂圆肉、红枣再熬煮15分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不仅能够有效去除肝火,还能够当做美容养颜的美食。

4、芹菜粥。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去湿热的中成药有那些


湿热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长期居住在湿热之地,是很容易导致体内湿热聚集的,如果湿热不能及时从人的身体内排出去,脾胃功能是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很多疾病就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显现出来,那去湿热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呢?下面具体介绍去湿热的中成药。

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湿热重如何饮食调理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