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中医疗法

2019-10-15 │ 运动养生中医疗法 中医养生美容师是什么

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疗法是什么?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疗法是什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又是一年夏天到,又是面对各种冰镇食物诱惑的时候:吃着烤串、喝着冰镇啤酒;吃着各种口味的冰激凌、雪糕等等,那感觉真的不是一个“爽”字可以概括的。但是有时候还经常会出现乐极生悲的事情,肠胃炎来光顾了。众多的美食、美味只能看而不能吃了,还要忍受肚子疼的痛苦。不过不用过于担心,可以试一试中医疗法:

1.肝胃气滞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2.脾虚胃热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3.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中医治疗,虽然见效要慢一些,但是胜在没有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用药,导致药物的毒素在身体中的堆积。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不要吃不新鲜的食物,也少吃生冷的食物等,减少肠胃疾病发生几率。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怎么治疗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也叫做胃肠道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这个对身体来说危害是比较大,突出的表现是腹泻,腹胀,腹痛,便秘等,老年人发病率是比较高,而中医在治疗本病效果是比较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么治疗胃肠功能紊乱?

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食疗有哪些方法呢?

上海中潭中医院胡兴猛分析指出,胃肠功能紊乱在中医学中可将其归属于“腹痛”、“泄泻”、“下痢”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调、过度劳倦、年老体衰等引发。

本病在临床中可辨证有肝气乘脾、湿浊困脾、脾肾阳虚、脾胃虚弱等型,在具体应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食疗方法时,要注意辨证论治。

1.肝气乘脾型

【表现】腹胀腹痛,痛则腹泻,泻出不多,泻后痛减,胸闷嗳气,肠鸣不止,食少纳呆,偶见便秘,常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苔薄白,脉弦。

【治疗】治宜疏肝理气,醒脾固肠。适宜的食疗方有佛手煮鸡蛋、扁豆梅花粥等。

2.湿浊困脾型

【表现】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完谷不化,恶心呕吐,身体困重,神疲倦怠,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疗】治宜健脾利水,祛湿止泻。适宜的食疗方有车前子红茶、薏苡仁粥等。

3.脾肾阳虚型

【表现】腹痛肠鸣,黎明泄泻,泻后痛减,小腹发冷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食少纳呆,神疲倦怠,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治宜健脾补肾,固肠止泻。适宜的食疗方有荔枝粥、四神腰花等。

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的,上述中所说治疗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效果也是比较好,胃肠功能紊乱除了中医治疗以外,还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消化的食物,还要注意作息规律,要养成不熬夜不抽烟的习惯。

疱疹的中医疗法是什么?


疱疹是皮肤病当中比较常见的,可能是因为水痘或者是疱疹病毒引起的。在临床上呈现出不规则分布,多出现在胸部、腰部以及背部,甚至有的人脸上也会出现疱疹。而且全身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吃不下东西。疱疹的治疗可以选择西医也可以选择标本兼治的中医。中医治疗疱疹的方法有哪些?

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对于疱疹患者来说,快速治愈是最希望的。那么不放去市场买一些新鲜的柿子回来,然后把柿子放在榨汁机里面榨汁。当然,柿子汁可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擦的,只要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三次就可以让症状消失。坚持用一星期疱疹就会明显的消退。

胃肠功能紊乱食疗方


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等,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我们还可以从饮食方面治疗缓解肠功能紊乱,那肠功能紊乱的食疗方有那些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这些食疗方吧。

肠功能紊乱属中医腹痛、泄泻、下利等病的范畴,并与便秘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劳倦太过,脾气受损,或年老体衰,久病脏虚,以致脾胃功能障碍有关。其基本病理是脾失健运,肠腑气机失调,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肝气乘脾、湿浊困脾、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

一、肝气乘脾型

临床表现腹胀腹痛,痛即腹泻,泻出不多,泻后胀痛俱减,胸闷嗳气,肠鸣,纳呆食少,间或便秘,每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鲫鱼梗米粥

配方:鲫鱼1条,粳米50克。

制法:鲫鱼煮汤备用。将粳米煮成稀粥,将成时加入鲫鱼汤再煮10~15分钟,食时调味。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同时可食鱼肉。

橘皮内金散

配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制法:上二味共焙干研末,贮瓶备用。

功效:理气消胀。

用法: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化服。

梅花扁豆粥

配方:粳米60克,扁豆(白扁豆尤佳)60克,梅花3~5克。

制法:粳米、扁豆加清水煮成粥,加梅花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坚肠止泻。

用法:每日1次,空腹温服。

佛手蛋

配方: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个。

制法: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蛋壳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醒脾固肠。

用法:吃鸡蛋,每日1次。

九制陈皮黄鱼

配方:黄鱼1条(约250克),九制陈皮1袋,葱4根,姜4片,盐、味精适量。

制法:黄鱼洗净,加九制陈皮、葱、姜、盐、味精、料酒等蒸熟。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用法:佐餐食用。

二、湿浊困脾型

临床表现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食少不化,恶心呕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或濡。

扁豆山药粥

配方:配方:扁豆、淮山药各60克,粳米50克。

制法:制法:上三味同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功效:功效:健脾益胃止泻。

用法: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或作点心食用。

薏仁芡实酒

配方:薏苡仁25克,芡实2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薏苡仁、芡实放入酒坛,倒入酒搅匀,盖上盖封严,隔2日搅拌1次,浸泡15日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止泻。

用法:扁豆山药粥

薏苡仁粥

配方: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法:薏苡仁、粳米加清水适量煮成粥。

功效:健脾利湿。

用法:每日2次,温服。

焦米粥

配方:白粳米100克。

制法:将粳米炒焦,然后加水适量,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祛湿。

用法:每日2~3次温服。

车前子茶

配方:炒车前子10克,红茶3克。

制法:上二味以沸水冲泡浓汁,加盖焖10分钟即可,或上二味水煎成浓汁。

功效:健脾利水,化湿止泻。

用法:每日1~2剂,分2次温服。

三、脾胃虚弱型

临床表现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次数增多,纳呆食少,脘闷腹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

参枣米饭

配方: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制法: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益胃。

用法:作主食食用。

益脾饼

配方:白术30克,干姜6克,红枣250克,鸡内金细粉15克,面粉500克。

制法: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与红枣共煮1小时,去掉药包,枣去皮、核,继续以小火煎煮,并把枣肉压成枣泥,放冷后与鸡内金粉、面粉混匀,加水适量,以常法烙成饼。

功效:健脾温中。

用法:可作点心或早晚餐食用。

羊肉大麦面片

配方:羊肉1000克,草果5克,生姜10克,大麦粉1000克,豆粉1000克。

制法:羊肉切块,草果切开,生姜拍碎,三者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熬汤。将大麦粉、豆粉加水,如常法制成面片。待羊肉煮熟后,加入大麦豆粉面片煮熟,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散寒。

用法:可佐餐服食或作主食,一次服不宜过多,以防胀气。

党参黄米茶

配方:党参25克,粳米(炒焦黄)50克。

制法:党参、粳米加水10o0毫升煎至500毫升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除烦止泻。

用法:隔日1次,代茶饮。

烤五香鹅

配方:肥鹅肉750克,干姜6克,吴茱萸3克,肉豆蔻3克,肉桂2克,丁香1克。

制法:鹅肉切块,把干姜、吴茱萸、肉豆蔻、肉桂、丁香共研细面后与鹅肉和匀,加适量酱油、黄酒、糖、盐、味精,腌渍2~3小时。将浸好的鹅块放入烤箱内,文火烤15分钟左右,翻面再烤15分钟,待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用法:佐餐食用。

粟米山药大枣粥

配方:粟米30克,山药15克,大枣5枚。

制法:上物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成粥。

功效:健脾益胃。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四、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黎明即泻,腹痛肠鸣,泻后则舒,腹凉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四神腰花

配方:猪腰子或羊腰子1对,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花椒10克,八角茴香10克。

制法:将猪腰子去筋膜,切块划细花,与其余四味加水适量,煮半小时,再放食盐少许,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温肾壮阳,固肠止泻。

用法:每日1次,吃腰花,不喝汤。

豆蔻馒头

配方:白豆蔻15克,面粉1000克,酵面50克。

制法:白豆蔻研细末。面粉加水发面,揉匀,待面发好后,加入碱水适量,撤入白豆蔻粉末,用力揉匀,做成馒头蒸熟。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用法:可做早餐主食。

芡实山药粥

配方:芡实、干山药片各30克,糯米50克,砂糖适量。

制法:芡实、山药、糯米同煮成粥,加糖调味。

功效:补脾益气,固肾止泻。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荔枝粥

配方:干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干荔枝肉、山药、莲子洗净,加水适量共煮,至莲子软熟,再加入粳米,煮成粥。

功效:健脾补肾。

用法:每日1次,作晚餐食用。

山药粥

配方:山药(研泥)100克,羊肉(煮熟取出研泥)100克,粳米250克,羊肉汤适量。

制法:将粳米加羊肉汤、清水适量,煮成粥,再放入羊肉泥、山药泥稍煮调味即可。

功效: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对于肠功能紊乱食疗方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肠功能紊乱的食疗方竟然有这么多,而且这些食疗方的食材也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大家不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食疗的知识,请阅读下一篇。

失眠中医疗法有什么


失眠是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会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也有轻重之分,轻者几天后就会慢慢没事的,可是如果是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就要引起重视,这样的情况不但会影响到身体,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还有日常的工作,对于经常失眠的朋友可以通过中医疗法来进行治疗或是调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失眠中医疗法有什么。

1、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2、静坐治失眠:睡前静坐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3、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4、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粒或早晚各服20粒(感冒期间勿服)。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在有失眠的情况后,中医疗法有什么,失眠的情况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在进行治疗或是调理的时候方法也是不同的,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要合理,养成定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中医疗法治近视


养生导读: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眼睛也变的越来越差,连许多小学生都早早的带上眼镜。这种现象确实令人堪忧!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近视的中医疗法,希望大家能有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方法一:中药治疗

优点:中医治疗近视眼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采用中药整体辨证论治,认为脏腑尤其是肝肾在视力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药的疗效与近视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近视程度越轻,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越高。

缺点:大多的中药对假性近视疗效明显,但对真性近视有效的方剂较少,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中药治疗方法二:电磁疗法

优点:采用了传统中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眼部穴位的刺激来期望对近视产生治疗作用。这类产品确实对眼部的血液循环、睫状肌的放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一直没有一个产品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缺点:此方法只是短暂的刺激,没从根本上解决产生的近视诱因。



方法三:针灸治疗

优点:针灸疗法防治近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针灸诸法中,以梅花针叩刺与耳穴压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临床采用较多早期治疗系在传统穴位上进行扎刺,如有报告认为针刺翳明穴,在173只眼中,其总有效率高达91.9%,几乎原有的病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当时,人们还发现,从针刺此穴开始到退针之间的30分钟的过程中,视力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针刺对近视眼的疗效迅速而确切。

缺点:就现有经验看,针灸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近期疗效是确切的,但远期效果尚不够满意,而机理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深化。问题是远期疗效还不理想,多有复发现象。近视的预防和假性近视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真性近视没有确切肯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方法四:点穴治疗
优点:能够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缩短球距,所以对多数青少年近视眼有治疗作用,使其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缺点:远期疗效不明确。


方法五:耳针疗法

优点:用耳针防治近视是近几年来国内广泛应用的有效疗法之一。耳针疗法种类很多,用于防治近视眼的方法有:耳穴针刺、耳穴埋针、耳穴贴压、耳穴按摩4种。具有效果良好、简便易行、易于掌握、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尤适用于学校、家庭、基层医院防治儿童、学生之近视眼,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所以,了解该疗法的机制,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统计表明,所报告的近5000例患者中,疗程由12天至半年,其疗效达到67.2%~100%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为10%~30%之间。

缺点:远期疗效不明确。

穴位按摩方法五:穴位按摩

优点:通过选经取穴,采用穴位按摩,刺激眼部周围神经感受器和末梢血管,有效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和内神经调节,改善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恢复眼肌的生理调节并加有麝香透皮吸收,从而获得局部和全身综合调整,以恢复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该方法简便易行,保健效果确切,改善提高视力,保健效果明显。

缺点:必须由专业人员的正确按摩才行。作为家长和学生本人不可能正确掌握穴位按摩知识,即使本人做穴位按摩,也达不到按摩力度,所以很难达到防治目的。一般专业人员的按摩费用也比较高,还需配用药物,需长期到专业门诊进行按摩,因学生的学习功课很紧,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做专业按摩治疗。做穴位按摩要经常坚持才行,不做巩固治疗,仍会反弹,导致前功尽弃。

中医疗法针灸作用


现在有好多的人都热衷中医疗法针灸,不知道有什么作用及优点啊?我妈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了,每天都要去做中医的针灸,刚开始我就有些反对,总觉得没有病,做什么针灸啊。一点用处都没有。妈妈做了一段时候后自己就感觉身体有些变化。在那里耳熏目染的知道了好多这方法的知识,下面就是妈妈给我讲的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的优点: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上面的内容是妈妈所知道的关于中医疗法针灸的介绍,她的介绍让我知道了中医不像西医,身体出现了状况才能医治,而中医的针灸是起了一个调理的作用,见效要慢些,但是没有副作用,就是在给慢慢的调理身体,让身体渐渐的处于健康的状态。这些你知道吗?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