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丸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代赭石丸的做法。

【处方】代赭石(煅,醋淬,研)、磁石(煮米醋数沸,蘸7次,研)、白矾(煅)、牡蛎灰、龙骨(研)、猬皮(炙焦)、皂荚刺(烧)、猪后蹄垂甲(烧,各存性)、赤石脂川椒(焙)、木贼(焙)、蜂房(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痔变为瘘,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艾并生姜煎汤送下。漏血处,以热艾揉和血竭塞,日3换。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丹皮、炮姜、发灰、酒白芍、醋煅代赭石、醋地榆、酒生地。

【功能主治】产后闪伤。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由上文可知代赭石丸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ys630.COm精选阅读

代赭石散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散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代赭石散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代赭石散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旋覆花不拘多少,代赭石(为细末)1钱。

【功能主治】一切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调服。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一

【处方】代赭石(丁头者)不拘多少。

【制法】上药用炭火烧赤,醋淬7遍,放湿地上,以物盖,出火毒,捣研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

【用法用量】患者不拘大人小儿,射破唇上下如针眼子者,先用温浆水漱口,煎好纸作细条子,薄蘸药,于疳断上贴。隔宿即生肌,甚者不过再上。寻常牙齿宣露,亦用药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上文主要介绍了代赭石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旋复花代赭石汤


旋复花代赭石汤属于是一种中药类型的东西,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这种旋复花代赭石汤对于人们的健康很有好处的。对此知识,我们不如一起去看看下面的一些建议吧,不然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旋复花代赭石汤对于治疗太阳病效果是很好的,还有就是心下停有水气可以治疗干呕咳喘,之后水气依然是属于无形不至于痞硬的状况。这样的情况,是属于因为伤寒或者是因为汗吐下伤其中焦正气,致冲气肝气皆因中气虚损而上干,所以,使用旋复花代赭石汤去治疗疾病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人之胃气,其最重之责任在传送饮食,故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此证因汗吐下伤其胃气,则胃气不能下行,或更转而上逆。下焦之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原上隶阳明,因胃气上逆,遂至引动冲气上冲,更助胃气上逆。且平时肝气原能助胃消食,至此亦随之上逆,团结于心下痞而且硬,阻塞呼吸之气不能上达,以致噫气不除,噫气者强呼其气外出之声也。此中原有痰涎与气相凝滞,故用旋复花之逐痰水除胁满者,降胃兼以平肝,又辅以赭石、半夏降胃即以镇冲,更伍以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以补助胃气之虚,与平肝降胃镇冲之品相助为理,奏功自易易也。

赭石最善平肝、降胃、镇冲,在此方中当得健将,而只用一两,折为今之三钱,三分之则一剂中只有一钱,如此轻用必不能见效。是以愚用此方时,轻用则六钱,重用则一两,盖如此多用,不但取其能助旋复、半夏以平肝、降胃、镇冲也,且能助人参以辅助正气。盖人参虽善补气,而实则性兼升浮,惟借赭石之重坠以化其升浮,则人参补益之力下行可至涌泉,非然者但知用人参以补气,而其升浮之性转能补助逆气,而分毫不能补助正气,是用之不如不用也。是以愚从屡次经验以来,知此方中之赭石,即少用亦当为人参之三倍也。

旋复花代赭石汤是一种中药制剂,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此有着合理的认识。否则的话,盲目的使用旋复花代赭石汤去治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只有对此明白才行的。

代赭石的炮制方法


【来源】

本品为三方晶系矿物赤铁 Hematite,主含三氧化二铁。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药典85》)。 二、切制 砸碎(《药典85》)。水飞(《集成》)。 三、胞炙 1.醋淬 取净赭石,砸碎,将净药材银至红透时,立即投入醋内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每赭石100kg,用醋30kg(《药典85》)。 2.煅制 取代赭石块,置炉火上煅红,放冷,刚去灰尘。或取赭石置铁锅内盖严,以炭火煅红,取出放冷,研细即可(《集成》)。 【现代研究】 1.比较了代赭石炮制前后含砷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煅代赭石砷的含量减少,且煅后质地松脆,易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认为煅代赭石中砷的含量,应作为一个质量指标(李大经等:中成药研究,(3):17,1985)。 2.代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经实验表明,代赭石的水煎液中测不出亚铁盐。将代赭石于不同的酸液中,以不同的煎煮时间煎煮,测定了各煎液中亚铁盐含量。认为代赭石作为血分药入药时,用pH3的酸性水溶液煎煮3小时为宜(孙继军等:中成药研究,(11):16,1985)。

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赭石,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赭石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英文名】HAEMATITUM

【别名】代赭石、钉头赭石、红石头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 赤铁矿 ,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0.1g,置试管中,加盐酸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2 滴,加硫氰酸铵试液2 滴,溶液即显血红色;另取上清液2 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生成蓝色沉淀;再加25%氢氧化钠溶液5~6滴,沉淀变成棕色。

【炮制】 赭石 :除去杂质,砸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9~30g,先煎。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赭石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赭石的食用方法等,这样大家在食用的时候才不会用错,也能够更加正确的发挥赭石的价值。


赭石的功效与作用_赭石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赭石的功效与作用、赭石图片、赭石的药用价值、赭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赭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赭石简介赭石图片赭石的功效与作用赭石的药用价值赭石的用法与用量赭石的副作用

赭石简介

赭石,药用部分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采挖后,除去杂石。

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赭石图片

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1、《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2、《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3、《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4、《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5、《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6、《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7、《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赭石的药用价值

1、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梗,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2、治逆气上冲奔逼,息道滞塞不通:代赭石(打碎)三两,陈皮二两,桃仁、桂、吴茱萸各半两。加姜、水煎。(《御药院方》代赭石汤)

3、治诸呀呷有声,卧睡不得:土朱(朱)不拘多少,为极细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4、治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调下,连进三服。见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仁斋直指方》)

5、治吐血,衄血:血师一两(火煅、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为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门方》)

6、治肠风血痢久不愈:代赭石二两(火烧、醋淬二次),柿饼一个(煮烂)。捣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7、治崩中淋沥不止:大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普济方》)

8、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地黄汁和代赭末,服方寸匕。(《千金方》)

9、治喉痹肿痛:紫朱煮汁饮。(《普济方》)

10、治赤眼肿闭:土朱二分,石膏一分。为末,新汲水调敷眼头尾及太阳穴。(《仁斋直指方》)

11、治一切疮疖:土朱、虢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好酒一碗冲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上。(《朱氏集验医方》)

12、治诸丹热毒: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钱半,蜜水调下,仍外敷之。(《仁斋直指方》)

赭石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打碎先煎;研末,每次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赭石的副作用

孕妇慎服赭石,赭石畏天雄、附子,下部虚寒者,不宜用赭石;阳虚阴萎者忌赭石,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赭石。

以上就是一些赭石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生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生赭石是一种中药材,不过大家有好多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时也不会知道这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其实生赭石在我们平时的用药的时候用到的比较多,对于我们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也特别的好,特别是对于生血的功能,生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镇逆、化痰、平肝、止血。

【传统应用】

主治呕吐痰涎,嗳气呃逆:吐血衄血;肝阳上亢.眩晕耳鸣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治疗嗳气恶心。呕吐涎沫;

②代赭石汤(《御药院方》):赭石、陈皮、桃仁、吴茱萸、桂、姜,治疗逆气上冲,息道阻塞;

③赭遂攻结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赭石、朴硝、干姜、甘遂末(冲),治疗宿食结于肠间,大便数日不通。 在著名方剂镇肝熄风汤中赭石也是主要的药物,以治疗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耳鸣。

【主要成分】

主要含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还含钛、镁、铝、硅、锰、钙、砷、硅酸、铝化物、水分等。

【药理作用】

(一)生血作用

赭石能促进骨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新生。可能与所含之铁和砷有关。

(二)中枢镇静作用

本品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三)其他

1. 本品溶液麻醉兔注射对血压影响不大。大量时可使离体蛙心抑制。

2.本品溶液可使离体兔肠兴奋,蠕动亢进。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生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在平时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息身体的情况来有选择性的使用,不过一般主要是通过中医的药方来使用,同时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类的。

煅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煅赭石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石物,也被称为紫朱或者是丁石等,煅赭石其中含有多种三氧化二铁还有多种铜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神经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有效治疗身体神经中枢疾病,具有很强大的镇静作用,还可以治疗一些肠道疾病,促进身体红蛋白的代谢,对身体健康非常好。

煅赭石的作用

煅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可平肝潜阳,平肝熄风,凉血止血;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嗳气、呃逆、呕吐、气喘、吐血、衄血、崩漏等证。

煅赭石主治

现代药理研究,赭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对肠管有兴奋作用;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

煅赭石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含三氧化二铁,并含镉、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煅赭石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10~30g:宜打碎煎服,外用适量。

煅赭石药用部位

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

性状

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厚板状或块状,有棱角。棕红色至暗棕红色或铁青色。条痕樱红色或棕红色。半金属光泽。一面分布较密的钉头,呈乳头状,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坚硬,断面层叠状或颗粒状。无臭,无味。以色棕红、有钉头、断面层叠状者为佳。

炮制编辑

1、代赭石:除去杂质,砸碎,过筛。

2、煅代赭石:取刷净的代赭石,砸碎,入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上煅红透,取出,立即倾入醋盆中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晒干,碾成粗末。(每代赭石100斤,用醋两次共50~60斤)

3、《雷公炮炙论》:凡使代赭石,不计多少,用腊水细研尽,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然后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用净 铁铛一口着火,得铛热底赤,即下白蜡一两于铛底,逡巡间便投新汲水冲之于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

4、《纲目》:(代赭石)今人惟煅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 【性味】

苦甘;平;寒;无毒

煅赭石功效作用是什么


煅赭石是一种中药,属于矿物类,一般搭配到中药中是细粉,在煎煮的时候要用纱布包好,不然容易漏掉,煅赭石无臭无味,是很好的凉血止血、治疗哮喘的药物,尤其是女性身体比较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服用煅赭石,能很好的帮助改善,那么煅赭石还有哪些功效呢?

性状

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厚板状或块状,有棱角。棕红色至暗棕红色或铁青色。条痕樱红色或棕红色。半金属光泽。一面分布较密的钉头,呈乳头状,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坚硬,断面层叠状或颗粒状。无臭,无味。以色棕红、有钉头、断面层叠状者为佳。

功能主治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先煎;或入丸、散。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丸是什么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2、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3、乌梅丸的配方组成

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严格的用量标准,乌梅丸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乌梅丸,而不能超量服用,以免使得疗效适得其反。那么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样?注意事项有哪些?

乌梅丸为黑色的大蜜丸(水蜜丸);味微甜、苦、酸。乌梅丸具有良好的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用于治疗其适应症时的疗效不错,不过乌梅丸也只有在治疗其适应症时才会发挥它的疗效,因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大家只有在症状符合乌梅丸的适应症时,才可以在医生同意用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为口服用药,每次2丸,每日2-3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才是最安全的。

而服用乌梅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

乌梅丸能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等症,效果显着,然而不是人人都适宜服用乌梅丸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呢?

新生儿忌吃乌梅丸,儿童少吃乌梅丸。乌梅丸的配方组成中有一味细辛,细辛有小毒,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再者,小孩子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食多了很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孕妇不宜吃乌梅丸。孕妇在怀孕期间吃药总是不好的,药物可以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乌梅丸中含有的细辛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正常患者服用乌梅丸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更何况是孕妇,孕妇就更应该禁止吃乌梅丸。

肾脏病患者不宜吃乌梅丸。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乌梅丸本身就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若是肾脏有问题,还去吃乌梅丸,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初患泻痢的人不宜吃乌梅丸。只有长期的久泻久痢泄泻和痢疾才是乌梅丸的用武之地。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消渴丸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而服用消渴丸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治疗消渴症或者是身体经常乏力,腰痛等症状,对身体的健康非常好,而服用消渴丸也需要多注意一些事项,可能会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等。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适用病症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同为佐药。本方中西合用,共奏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

不良反应

文献报道主要为:

1、低血糖反应,其诱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或药物剂量过大,以及合用一些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药物(见【注意事项】),发生低血糖反应后,进食、饮 糖水通常均可缓解。在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若剂量偏大(对成年患者的一般剂量对年老、体弱者即可能过量),则可引起严重低血糖。

2、偶见药疹。

3、偶见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罕见脱发。

药品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I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服用量应根据病情从每次5丸起逐渐递增。每次服用量不超过10丸,每日不超过30丸;至疗效满意时,可逐渐减少每次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至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每日服用2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2、年龄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对此类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其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 (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3、本品不宜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

4、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蛇鞭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蛇鞭丸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补品,其中蕴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元素,尤其是对男女性功能有很大的裨益。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接受蛇鞭丸的,那么服用蛇鞭丸对身体有哪些作用呢?是否男、女皆适宜服用蛇鞭丸呢?在食用蛇鞭丸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蛇鞭的功效与作用】

1、蛇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雄性激素和锌元素。因此,对睾丸发育不良,阴茎生长迟缓者,适当使用蛇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还可以防止性功能过早衰退。医学研究还发现,蛇鞭不仅增强男性的性功能,延长性衰老,而且对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妇女也有作用。

3、蛇鞭再加入其他补益中药,药效将更佳,可起到补血养精的作用,对于男性精液少或含精量低、成活率差,以及活力低所致的不孕症、女性内分泌紊乱、排卵差,续发性闭经和经量少所致的不孕症均有疗效。

【蛇鞭怎么吃】

内服:煎汤,6~15g;或煮食,或浸酒服。

【蛇鞭的禁忌】

素体阳盛者慎服。

蛇鞭对于人们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很适合日常生活食用,而且蛇鞭的功效很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