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药莳萝子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莳萝子的功效与作用、莳萝子图片、莳萝子的药用价值、莳萝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莳萝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莳萝子简介莳萝子图片莳萝子的功效与作用莳萝子的药用价值莳萝子的用法与用量莳萝子的副作用莳萝子简介
莳萝子,入药部分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收果枝,晒干,打落果实,去净杂质,晒至干透为度。
干燥果实多数裂成分果,呈扁平广椭圆形,长3~4毫米,宽2~3毫米,厚约1毫米。外表棕色,背面有3条不甚明显的肋线,两侧肋线延伸作翅状,少数未分离的双悬果基部有残存果柄。气微香。
莳萝子图片
莳萝子的功效与作用
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主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呕逆食少;寒疝。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
1、《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
2、《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
3、《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
4、《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
5、《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
莳萝子的药用价值
1、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食不下及胁痛:莳萝,为末,糊丸如绿豆大。三岁三十丸,青皮汤下。(《普济方》莳萝丸)
2、治疝气偏坠,女子瘕病:莳萝一两二钱。炒褐色,为细末。无灰好酒调服。(《摄生众妙方》)
3、治闪挫腰痛:莳萝,作末,酒服二钱匕。(《永类钤方》)
莳萝子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g;或入丸、散。
莳萝子的副作用
1、气阴不足及有火者不宜。
2、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应立即停药。
以上就是一些莳萝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当归大多数人都听过,而且也不陌生,当归是很好的滋补品,其实当归苗也是可以用来食用的,当归苗其实就是还没有完全生长的小苗,但是不具有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不过当归苗的作用也是非常多的,经常吃的话,是很好的滋补品,尤其是气血两虚的人,吃当归苗效果是非常好的。
当归苗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常配熟地、白芍等同用,如四物汤。若气血两虚者,常与黄芪、人参等同用,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营汤等。
2.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如上述诸证,因于气滞血瘀者,常配香附、桃仁、红花;因于寒凝者,常配肉桂、艾叶;因偏血热者,则常配赤芍、丹皮等。
3.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当归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故可随证配伍应用。如治血滞兼寒的头痛,常配川芎、白芷等;气血瘀滞的胸痛、胁痛,常配郁金、香附等;治虚寒腹痛,常配桂枝、白芍等;治血痢腹痛,常配黄芩、黄连、木香等;治漱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等;治跌打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配羌活、桂枝、秦克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
4.用于痈疽疮疡。当归既能活血消肿止痛。
当归主要含蔗糖、多种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正丁烯、内酯、烟酸、阿魏酸和半萜类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挥发油、精氨酸及多种矿物质。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1.补血
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2.调血脂
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
3.降血压
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另外,还能调节子宫平滑肌。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蜀葵苗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蜀葵苗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蜀葵 的 茎叶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性味】《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治热毒下痢,淋病,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钱;煮食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
【附方】①治小便出血:酒腹葵茎灰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上面是关于蜀葵苗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蜀葵苗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对于蒺藜苗这种中药材,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关于蒺藜苗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 蒺藜 的 茎叶 。
【化学成份】详"蒺藜根"条。
【药理作用】全草或果实在印度用作利尿剂。生长在非洲者对羊有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肝。"
【功能主治】治痈肿,疥癣,风痒,鼻塞。
【附方】①治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水出不止:蒺藜苗二握。以水-大盏,煮取半盏,仰卧,先满口含饭,以汁一合,灌人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圣惠方》灌鼻蒺藜汁)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以上就是对中药蒺藜苗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蒺藜苗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个难题,要想在白天工作节奏比较繁忙的时间了保持好的状态,休息好是必须的,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生活中的 一些小偏方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菊苗粥。
菊苗粥
【来源】《遵生八笺》
【原料】甘菊新鲜嫩芽或幼苗 北粳米各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菊苗洗净切细,煎水取汁,约100克,入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每日2次,稍温食。
【功效】清肝明目,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宜忌】 脾胃虚寒、慢性腹泻者不宜服。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菊苗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关于它的相关讯息也可以经常看到,所以选择的时候可以放心进行。
砖子苗在我们的生活中砖子苗因为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受到了我们的关注。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砖子苗是什么?
【别名】玛玛机机(藏名)。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 密穗砖子苗 的 全草 。7~9月采收。
【原形态】粗壮、直立、秃净、多年生草本。秆疏丛生,高20~60厘米,锐三棱形,基部膨大。叶短于秆,线状披针形,宽0.3~0.5厘米,先端渐尖,下部常折合,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鞘褐色或红棕色。花序下具叶状苞片5~8片,绿色,稍海绵质,通常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具6~12个或更多的辐射枝,长短不等;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下垂,线状披针形,多数集合于小伞梗顶而成一放射状的圆头花序;鳞片膜质,淡黄色或绿白色。坚果狭长圆形或三棱形。抽穗期,夏、秋。
【生境分布】多生于田野、山坡草丛中。分布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宣肺解表。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相信通过上面的一些讲解之后,大家对于中药砖子苗已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吧?其实很多的食物或者药材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去了解它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的食用,有效的帮助保健身体。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紫萁苗,下面我们就来对紫萁苗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紫萁的嫩苗或幼叶柄上的绵毛。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粗壮,横卧或斜升,无鳞片。叶二型,幼时密被绒毛;营养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30-50cm,宽25-40cm,顶部以下二回羽状,小羽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匀密的细钝锯齿。孢子叶强度收缩,小羽片条形,长1.5-2cm,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形成长大深棕色的孢子囊穗,成熟后枯萎。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上。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中药紫萁苗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紫萁苗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黄背草苗是一种中药,黄背草苗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是用黄背草苗作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黄背草苗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幼苗。
【原形态】黄背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圆,具短纤毛;叶片狭条形,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假圆锥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形,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芒;第1颖革质,边缘内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的外稃短,有1长芒或无芒。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等荒脊土地上。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主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黄背草苗的功效与作用了吧?黄背草苗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黄花地锦苗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别名】鸡屎草、臭虫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台湾黄堇的全草。
【原形态】台湾黄堇 草本,高20-60cm,无毛。主根圆锥形。茎直立或倾斜,具棱,分枝稀疏。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至卵形,长8-16cm,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一回裂片2-3对,具短柄,末回裂片卵形,缘浅裂成钝圆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形至披针形,长4-10mm;花梗略短于苞片;花冠黄色,长12-18mm,具鸡冠状突起,距约占上瓣全长的1/3,末端略下弯;子房条形,柱头横向二裂。蒴果条形,长25-40mm。种子扁圆柱形,直径1-2mm,黑色,表面密被细凹点,具船形种阜。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沟边潮湿处。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肿毒;顽癣;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黄花地锦苗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黄花地锦苗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柴胡苗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这好是一种可以治疗感冒发烧还有对于女性来说可以调理月经不调尤其是子宫脱垂的症状有特别好的功效。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对于一些脱肛的情况来说也是很好的。小编今天跟大家介绍的就是柴胡苗,他的功效和作用小编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下。
【别名】
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成份】
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另有报道,根和种子中分出柴胡甙,这是多种甙的总称。此外,根中含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Δ22-豆甾烯醇、豆甾醇、侧金盏花醇、白芷素。茎、叶含芸香甙。果实含油11.2%,其中有洋芫荽子酸、反式洋芫荽子酸和亚袖酸。
对于唐古特青兰苗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会用唐古特青兰苗来作为原料,它还能够治疗很多身体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唐古特青兰苗的相关知识吧。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cm。有多数须根,直径1-2mm,表面黑褐以。茎直立,四棱形,带紫红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茎生叶柄长3-8mm;叶片羽状全裂,长2-2.5cm,宽1.5-3cm,裂片线形,2-3对,与中脉成钝角斜展,长1-3cm,宽1-3mm,先端裂片较长,两面被白色柔毛,全缘,边缘内卷。轮伞花序生于枝上部,具4-6朵花,形成间断的穗状;苞片似叶,长5-15mm,有3-5刺状裂片,两面被短毛及睫毛;花萼长1-1.5cm,常带紫色,上唇3裂齿,下唇2裂齿,外面密被白色柔毛及金黄色腺点;花冠唇形,长2-2.8cm,外面被短毛,上唇稍弯,先端2裂,下唇3裂,中央裂片最大;雄蕊4,后一对较长,花药2室,叉状分开,花丝有毛;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4000m的干燥河谷的谷岸、山坡路旁、草滩、高山草地或松林林缘。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唐古特青兰苗,我们知道唐古特青兰苗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唐古特青兰苗作为一种调理身体的手段 。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