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鸡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肝散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现在环境恶化严重,各种疾病也是层出不穷。为了杜绝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身体的健康,很多人都选择从饮食上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药材作为一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各个机能的食材,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鸡肝散这种药材。

【别名】黑头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细野菝子(《红河中草药》),滇香薷、四棱蒿(《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四方蒿 的 全草 。夏、秋或初冬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气。茎四棱形,微被柔毛,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7~16厘米,宽2.5~4厘米,边缘中部以上有锯齿,近基部全缘,且渐狭延伸至叶柄,上面多少有毛,下面除叶脉外均无毛。轮伞花序排成假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钻形;花小,白色,密生于花轴的一侧;萼齿5;花冠2唇形,小坚果深褐色,细小。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旷野、路边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止痛。治肾盂肾炎,肾炎,感冒,肝炎,痢疾,肠炎,牙痛,结合膜炎,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捣汁;或炖肉,外用:捣汁涂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肾盂肾炎,肾炎:滇香薷,研末,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一日二次,四周为一疗程。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以上讲述了鸡肝散的一些食用方法等。虽然很多药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一般都是不可以乱吃的,要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用药。

ys630.COm精选阅读

鸡肝的功效与作用_鸡肝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鸡肝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鸡肝的功效与作用、鸡肝图片、鸡肝的药用价值、鸡肝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鸡肝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鸡肝简介鸡肝图片鸡肝的功效与作用鸡肝的药用价值鸡肝的用法与用量鸡肝的副作用鸡肝医书记载鸡肝的营养价值鸡肝的食用方法

鸡肝简介

鸡肝,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脏。鸡杂之一。呈大小双叶,叶面有苦胆和筋络(加工时须摘去)。其色紫红,质细嫩。宜卤、炸。

鸡肝图片

鸡肝的功效与作用

1、保护眼睛

鸡肝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免疫力

鸡肝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

3、改善面色

动物肝脏含铁丰富,铁质是产生红血球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会感觉疲倦,面色青白。适量进食动物肝脏可使皮肤红润,所以常食动物肝脏还有益于皮肤健康生长。

鸡肝的药用价值

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1、治老人肝脏风虚,眼暗:乌雄鸡肝一具,切碎,以豉和米作羹粥食之。(《寿亲养老新书》乌鸡肝粥)

2、治小儿疳膨食积,虫气上攻,至晚不能视物,目生翳障:鸡肝一个(不落水,竹刀切片),用牡蛎粉七分,加辰砂少许,水飞末,拌匀,掺入肝上,饭锅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当时忌食茶汤油腻。(《良朋汇集》鸡肝散)

3、治睡中遗尿:雄鸡肝、桂心各等分。捣丸小豆大,每服一丸,米饮下,日三服;遗精加白龙骨。(《纲目》)

4、治阴痿:雄鸡肝二具(阴干百日),菟丝子一升。上二味末之,雀卵和丸服如小豆一丸,日三。(《千金方》)

鸡肝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煮粥或入丸剂。

鸡肝的副作用

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鸡肝医书记载

1、《别录》:主起阴。

2、孟诜:丹雄鸡肝补肾。

3、《纲目》:疗风虚目暗。

4、《医林纂要》:治小儿疳积,杀虫。

5、《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痿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衰弱。

鸡肝的营养价值

1、鸡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B族维生素。肝中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

2、常食用动物肝还能补充维生素B2,这对补充机体重要的辅酶,维生素B2,是人体生化代谢中许多酶和辅酶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增殖及皮肤生长中发挥着间接作用。

3、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

4、动物肝脏含铁丰富,铁质是产生红血球必需的元素。

鸡肝的食用方法

1、动物肝是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和解毒器官,所以买回的鲜肝不要急于烹调。应把肝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10分钟,然后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

2、烹调时间不能太短,至少应该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才好。

3、治疗贫血配菠菜最好。

4、动物肝不宜与维生素C、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物同食。

5、常食用鸡肝会导致杀精,所以鸡肝不适合经常食用。

以上就是一些鸡肝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鸡肝粥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的都市人,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常常让自己的身体吃不消。越来越多的人身体不好,各种病症频频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这款鸡肝粥,它是一个滋补的食疗方,可以让你的身体健康起来!

鸡肝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雄鸡肝1具,菟丝子末15克,粟米100克,葱白2茎,食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将鸡肝洗净切细,与菟丝子(纱布包)。粟米同煮为粥,粥将熟时去药包,加入葱白、盐及胡椒粉调和,再煮1-2沸即成。

【用法】 空腹温热食用。

【疗效】 养肝肾,壮阳事。治肝肾不足,筋骨瘦弱,阳痿早泄等。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性欲亢进,大便秘结者忌服。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鸡肝粥的做法和功效等,其实我们只要善于搭配食材和药材,我们自己也是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养生粥的。

鸡肝酒(一)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药酒都是怎么泡制的吗?通常想要泡制药酒的话一般采用的酒是白酒,选择一些中药材添加在白酒中,经过大约几天时间,或者是半个月的炮制,酒里面就会参入了中药的成分,这种酒确实比其他酒更具有药理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鸡肝酒(一)这种药酒。

鸡肝酒(一)——(产后血晕)

(《普济方》)

【配方】生鸡肝。

【制法】用细断生鸡肝内一斤热酒中讫,漉出滓,停酒冷服。

【主治】治产后血晕绝。

【用法】如人饮一服,不能饮者,可数口进。

说明:《普济方》注出“肘后方”。方名系笔者所加。

通过上文的一些简单描述,大家现在对鸡肝酒(一)这种药酒是否有了一些了解呢?其实我们做任何事之前心中都应该对其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手足无措。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定心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 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附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筋骨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筋骨散,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筋骨散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接骨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麻叶豆腐柴和蒙自豆腐柴的根。

【原形态】1.麻叶豆腐柴,灌木,植株高1-3m。枝圆柱状,淡黄褐色,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4cm,有卷曲柔毛;叶片薄纸质或近膜质,卵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叶缘有齿状齿,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疏生短柔毛及橘黄色腺点,脱落后呈凹陷小窝。聚伞花序紧缩呈头状,顶生,长1.5-2.5cm,宽2-3.5cm;花序梗长1-2.5cm;苞片线形,密生短柔毛;花柄密生柔毛和腺点;花萼杯状,长约2mm,两面有柔毛和腺点,5裂,略呈二唇形,裂片长0.5-0.8mm,花冠淡红色,长约6mm,4裂,二唇形,外面疏生柔毛和腺点,花冠管长约3mm,喉部密生1圈长柔毛,子房先端密生黄色或紫红色腺点。核果黑色,卵形,长3-5mm,宽2-4mm,有宿萼。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丛林中。 2.生于海拔1300-1500m的地区。

【性味】味苦;微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脉;止痛;止血。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胃痛吐血;脉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筋骨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筋骨散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筋骨散,但是还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

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赤豆散,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

【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痛风。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

【用法用量】葱汁调敷。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赤小豆1分,吴茱萸1分,赤色白胶1分,厚黄柏1分,黄连1分,贝母1分,硫黄1分,糯米(焙)1分,虢丹(煅)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麻油、轻粉调末,槐枝煎汤先洗后抹。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真赤小豆49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未成即消,已成即破。主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加野芒麻根和鸡蛋白调敷,日一换。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喉肿。

【用法用量】醋调敷肿处。恐毒气入喉,难治。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腮颊肿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三

通过以上对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赤豆散。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