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标志凉爽的秋季将到来。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值此时节,大家在生活各方面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饮食和防护。

作息:早卧早起预防血管疾病

养生保健专家张东生说,立秋时节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穿衣:春捂秋冻提高抵抗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可引申为秋季的一种养生法则。例如睡觉时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津。尤其是冷水浴,是符合秋冻的养生法则,可长期坚持。

饮食:贴秋膘和啃秋补充营养

立秋这天,很多地方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立秋后,秋风渐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最好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我国民间还流行啃秋。城市里的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西瓜啃,抱着山芋啃,抱着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以防止腹泻。在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防护:暑气难消小心秋老虎发威

立秋一到,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就开始了。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因此,民间有秋老虎之说。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气象专家提醒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天气依然酷热,暑气难消。为了预防中暑,天文和气象专家建议大家保证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出门时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仁丹等防暑药品。

小编推荐

立冬养生 饮食起居全面入手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标志着冬季即将来临,此时,对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是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疾病发作的季节。专家表示,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阴阳相对平衡。因此冬季养生为预防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要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全面入手。

饮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天气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此外,也要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还可多吃鸡、甲鱼、羊肉、桂圆、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同时,少辛增酸防疾病,初冬时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要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类的火锅。比如饮食中适当多吃些醋,能起到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精神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

运动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王世杰主任强调,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疾病发作,而老年人室外运动更应注意保暖。

起居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而阳气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专家强调,一要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二要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春季养生攻略饮食起居运动


春季养生重在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具体可以从饮食、起居、精神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个简单的春季养生攻略合理饮食、夜卧早起、适量运动,供热爱养生的朋友学习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合理饮食:清淡为宜

对于春季养生来说,饮食调养的作用亦举足轻重。马建总结出如下几点:

1、饮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经常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情况,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吃些败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辛甘之品--助春阳。稍微有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千金方》有句话叫二三月易食韭.食用这些东西,对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3、少酸增甘--保脾胃。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进食辛温升散之品,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因而在春季应适量吃些甜品,少吃酸味食物。

4、黄绿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清醒头脑很有裨益。

5、细选食物--少疾病。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由此,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以及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功效;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拥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侵袭。

6、胃肠疾病--要当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这些食物有较强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7、祛痰养肺--保平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减轻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多喝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在早餐或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等。此外,适当食用葱姜蒜,又叫食物中的速效感冒片,能有效预防感冒,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立秋时节 4招饮食起居养生方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饮食起居话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