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清热解毒的药茶方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能清热解毒的药茶方”,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这清热解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养生的事情,在日常的生活中尽量要保持体内的清爽。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能够清热解毒的药茶方以及清热解毒的几种中药,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叶青蒿茶

配方:青竹叶一把,鲜藿香叶30克,青蒿15克。

用法:水煎取汁冲泡10克茶叶,饮服。

功效:治疗中暑、高热、胸闷恶心等症。

大青银花茶

配方:大青叶20克,金银花1530克,茶叶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

中药如何清热解毒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应该对这个清热解毒的茶的配方有了一个自己独到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没错,这种茶饮是比较好的,如果想要更好的清热解毒,请仔细阅读以上的文章哦!

Ys630.com相关知识

清热解毒的水果有哪些?哪些水果能清热解毒?


在生活中由于工作应酬等等原因,难免会上火,有些人一上火就去找医生,开各种乱七八糟的药,其实不必这样大费周章,在生活中吃一些水果就能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橄榄

橄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鞣酸、山楂酸、挥发油、香树脂醇等,可以生津止渴,清热排毒,抗炎消肿,抗肿瘤,其制品及橄榄油制品对心脏很好,可谓老少皆宜。

食疗功效:降火祛痰,润喉消炎,解疮毒、酒毒等体内毒素。

火龙果

火龙果味甘性凉,富含碳水化合物、胡罗卜素、抗坏血酸、钙、锌、钠等微量元素,可以生津止渴,清热凉血,防中暑,增强身体抵抗力。

食疗功效:改善热症的牙周病、口疮、痔疮、便秘、青春痘等。

西瓜

西瓜是解暑佳品,富含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且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可以清热、解毒、利水等。

功效:食疗中暑、发热、烦渴、小便黄赤、黄疸、肾炎等症,可以去皱润肤、降血压。

橘子

性寒,热量不高,且富含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排出废物,生津止渴,清热润肺解毒。

食疗功效:解热燥性疾病,如痔疮、便秘、牙周病、扁桃体发炎等。

梨子营养丰富,富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胡萝卜素、果胶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降血压、清热镇凉、养阴退热、润肺消痰解毒等。还可以通利大便,保护心血管及肝脏,帮助减肥。

食疗功效:改善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热证,尤其冬春季发热或有内热的病人。适于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长期食疗。

香蕉

香蕉营养高、热量低,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膳食纤维也丰富,可增加肠胃益生菌,排毒、润肠、通便、消炎、防癌抗癌,此外,还可使身体降温,适于感冒时的退热退烧。

食疗功效:食疗肺燥咳嗽、大便干燥、痔疮出血、便秘、热病烦渴等病症。青绿颜色的香蕉还可以对治胃溃疡。

西红柿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尼克酸、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维生素B,尤其维生素p很多,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它可以清热解毒、消暑止渴除烦,帮助消化,保护血管壁弹性,护肤美容等。

食疗功效:改善胃热口苦、发热烦渴、中暑、阴虚内热所致衄血等热证,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改善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肾炎、消化不良。

清热解毒酒


一、青篙酒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料]鲜青蒿适量,糯米5千克,取适量。

[制作方法]取鲜青蒿洗净捣汁500毫升;炊饭熟,拌入青蒿汁、曲,如常法酿酒。

[功效]清暑热,截疟疾,退虚热。

[适应证]疟疾连年复发,体虚病人;夏季低热不退,原因不明的病人;结核潮热病人。

[食法]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食疗漫话]青蒿又名野兰蒿、黄花蒿、香蒿、篙、草蒿等,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金蒿的全草。它含有苦味质,挥发油,青蒿素,维生素A等。

中医学认为,青蒿性味苦微辛、寒,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清湿热、透骨蒸、利湿退黄、截疟等作用,可治疗湿热病,暑热温病,骨蒸劳热,疟疾,黄疸,痢疾,疮癣等病症。其截疟作用与其所含的青蒿素有关,现在青蒿素已能人工合成,已进入工业化生产,它对疟疾,尤其对死亡率极高的恶性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如用青蒿60克,合黄丹15克,共研末,每次服6克,温水调下,可治疗温疟痰甚,但热不寒者。青蒿入酒,对于慢性病1者尤为适宜,可长期服用。

二、绿豆酒

[来源]《医学入门》

[配料]绿豆、山药各60克,黄柏、牛膝、玄参、沙参、白芍、桅子、天冬、麦冬、天花粉、蜂蜜各45克,当归35克,甘草9克,白酒2.5千克。

[制作方法]除蜂蜜外,诸药研碎,细纱布袋盛,放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兑入蜂蜜,装瓶澄清备用。

[功效]滋阴润肺,降火解毒。

[适应证]肺津不足之燥热咳嗽、少痰、口干、烦躁等。

[食法]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食疗漫话]绿豆又名青豆子、青小豆等。绿豆自古为我国人民喜食的豆类,也是常用来治病的要药。绿豆可煮汤,熬粥,制作成凉粉、粉丝和糕点。绿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占23.8%,是大米的3倍多,碳水化合物为58.8%,是黄豆的2倍多,此外还含有磷、钙、铁及多种维生素。 中医学认为,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生津止渴,明目降压,清利咽喉,清胆益胃止痢的作用,用于治疗暑热肿毒,热毒下痢,疮疡丹毒等病症。黄柏、栀子,清热解毒,泻火;沙参、蜂蜜、天冬、麦冬滋阴润肺、止咳;天花粉、玄参,清热利咽润肺;山药、白芍、当归、牛膝活血养血,滋阴润燥,补气益胃,诸药入酒,清燥滋润,养阴血力尤强,故适宜于肺燥津伤之诸症。

清热解毒汤


药物组成 紫花地丁15g 银花12g 蒲公英15g 野菊15g 黄芩15g 茯苓15g 赤芍12g 桔梗6g 薄荷3g(后下) 生甘草6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适应病证 性结膜炎。

病案举隅 李某,男,37岁,10天前晨起忽感双眼不易睁开,肿痛,灼热感,流粘水,伴喉痛、鼻塞。医院诊为“急性流行性角结膜炎”,给予4%盐酸吗啉双胍及0.1%疱疹净眼水,2%林可霉素眼水,每15分钟一次,交替使用,治疗8天,自感眼红肿加重,有异物感,转来本科。检:双眼睑红肿明显,双球结膜混合性充血(+++),球结膜水肿(+),颞下近穹窿部球结膜下出血一片,结膜囊见较多粘性分泌物,角膜上皮层有极细小点状染色细点。口苦心烦,喉痛,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予清热解毒汤加生川军6g、丹皮12g,3剂煎服。另给野菊、银花各30g煎水,熏洗双眼,1日2次,50%一爽眼水及25%退翳眼水,每30分钟一次,交替使用。3天后复诊,双眼睑红肿消退,球结膜充血(十一十+),结膜下出血稍有吸收,无水肿,分泌物明显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点状上皮糜烂,大便顺。前方去生川军、茯苓加谷精草12g、密蒙花6g,继服6剂,球结膜无充血,结膜下出血基本吸收,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

资料来源 韩红波.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19

评 按 本方以紫花地丁、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为主药;以赤芍凉血泻火;茯苓利水为其用药特点。配合金银花30g、野菊花30g煎水熏洗双眼及患眼滴50%一爽眼水及25%退翳眼水治疗。对部分经西药治疗迁延难愈的30例患者,取得了总有效率为93.3%的疗效。

清热解毒的药


药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对不同的药物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不同,不过根据自身疾病需求,在对药物选择上,都是比较明确,同时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药物,也是可以进行详细咨询,这样也是可以了解到的,那清热解毒的药都有什么呢,对这样的问题,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

清热解毒的药都有什么,这类药物比较多,所以选择这样药物的时候,也是有着很多种,那根据自身需求,就可以选择相对于的药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治疗。

清热解毒的药:

牛黄解毒片

〔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0.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0.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六神丸

〔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炒)、玄明粉、朱砂。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实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消炎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清热解毒的药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还有它的功能主治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所以选择这些药物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但是对任何药物都是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对身体各方面也是有着一些危害。

喝什么茶能清热解毒呢


茶,不单单是一种饮品,在许多国家它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就显现出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源,茶的清淡香醇代表着修身养性。在药用方面,它也正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在炎热的夏季泡一杯茶叶,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那么喝什么茶能清热解毒呢,看看下文对此的讲解吧。

绿茶。绿茶是近几年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养生饮品,因为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儿茶酚以及维他命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使副肾皮质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当然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也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提振精神。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枸杞茶。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因为本身就具有甜味,不管是泡茶或是像葡萄干一样当零嘴来吃对计算机族的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杜仲雄花茶。杜仲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对于经常久坐,腰虽背痛很有帮助,男女都可以喝,若是女性朋友还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与四物汤一起服用。

决明子茶。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后饮用,对于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大家还会问喝什么茶能清热解毒吗,其实具有清热解毒效果的茶如此之多,就比如经常会喝的绿茶,它不但是解渴的饮料,还是能清热解毒的一味良药呢,这就是许多人对茶情有独钟的原因吧,喝完一杯茶就能给人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感受。

清热解毒吃什么 夏季四款清热解毒汤


本文导读:夏季天气炎热,更要注意清热解毒,喝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夏季四款清热解毒汤。


一、金蒜苋菜汤

食材:苋菜500克,大蒜8瓣,枸杞子适量

调味料:盐

做法:

1、苋菜洗净切段备用,大蒜去皮洗净备用;

2、油锅烧热,放蒜,煎黄,加水,煮滚后放苋菜;

3、再次煮滚后,撒枸杞子,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苋菜味甘、性凉,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常吃可以解毒通便、补血,而大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二者结合煲汤,克迅速排出体内毒素。

提示:脾胃虚弱者最好不要吃,苋菜不宜与甲鱼、龟肉同食。

二、赤小豆燕麦南瓜汤

食材:燕麦50克,赤小豆50克,南瓜150克

调味料:冰糖

做法:

1、赤小豆、燕麦放水浸泡4小时,洗净备用,南瓜洗净切小块备用;

2、锅加适量水,放燕麦、赤小豆,豆子煮烂后,加入南瓜、冰糖,食材煮熟后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本汤品之所以有解毒的功效,主要归功于赤小豆,它具有解毒抗癌的作用,体内毒素较多者可食用。

三、无花果炖猪脚

食材:无花果100克,猪脚500克,姜片、葱段适量

调味料:盐、味精、胡椒粒、料酒

做法:

1、无花果洗净放水中浸透,猪脚洗净切块;

2、锅加水烧开,倒入料酒,放猪脚煮一下,后捞起洗净;

3、取炖盅,放入所有食材、胡椒粒,加适量清水炖3小时,然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医书中记载,无花果具有健胃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克利咽消肿,防癌抗癌,提高人体免疫力。

四、鸡蛋芥菜汤

食材:芥菜400克,鸡蛋2个

调味料:盐、味精

做法:


食疗功效:此汤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降压的功效。(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