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春季养生

2019-10-20 │ 肝火旺春季养生 男性肝火旺可以喝什么养生茶

肝火上炎型眉棱骨痛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肝火上炎型眉棱骨痛》,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眉棱骨痛的症状,很多人应该都不太熟。这是一种中医领域的疾病名称。主要是因为经气不通,导致了眉棱骨部或者是眼睛的周围有胀痛的现象。眉棱骨痛的治疗比较复杂,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肝火上炎型眉棱骨痛的治疗!

治疗方法

洗肝散加减;可加白芷、细辛以散风利清窍;疼痛较甚者,加蔓荆子、夏枯草以泄热解郁止痛;热象明显者酌加牡丹皮、栀子、黄芩,以增清肝之效。

证候表现

眉棱骨、眼眶骨及前额骨皆痛,目珠胀痛,目赤眩晕;伴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胁肋胀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

肝郁化火,循肝经上炎,攻冲头目,故出现眉棱骨、眼眶、前额多部位疼痛,目珠胀痛,目赤眩晕;全身症及舌脉表现均为肝火之候。

治则治法

清肝泻火,解郁通窍。

方用

洗肝散加减。可加白芷、细辛以散风利清窍;疼痛较甚者,加蔓荆子、夏枯草以泄热解郁止痛;热象明显者酌加牡丹皮、栀子、黄芩,以增清肝之效。

出处

《中医眼科学》第十四章其他眼病(篇)第六节眉棱骨痛(章)。

原文

肝火上炎证证候

眉棱骨、眼眶骨及前额骨皆痛,目珠胀痛,目赤眩晕;伴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胁肋胀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

肝郁化火,循肝经上炎,攻冲头目,故出现眉棱骨、眼眶、前额多部位疼痛,目珠胀痛,目赤眩晕;全身症及舌脉表现均为肝火之候。

治法

清肝泻火,解郁通窍。

方药

洗肝散加减。可加白芷、细辛以散风利清窍;疼痛较甚者,加蔓荆子、夏枯草以泄热解郁止痛;热象明显者酌加牡丹皮、栀子、黄芩,以增清肝之效。

结语:眼睛不舒服,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而眉棱骨痛不舒服的部位是指眉毛周围,也会涉及到眼睛。大家对于这个症状要及时治疗,建议大家多多研究中医治疗的方法,上述介绍的肝火上炎型眉棱骨痛的治疗效果就很不错!

ys630.COm精选阅读

虚火上浮型鹅口疮


孩子刚出生后,自身的免疫力系统不是很好,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容易生病。孩子生病虽说是常见的事情,但是有些病症却是让人着急的。例如虚火上浮型鹅口疮,可能很多人对于这病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一起看看虚火上浮型鹅口疮的症状、病因等问题!

证候表现

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着,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

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面白颧红,手足心热,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着。舌红,苔少,为阴虚之象。

治则治法

滋阴潜阳。

处方

知柏地黄丸加减。

出处

《中医儿科学》第一章常见病证(篇)第九节鹅口疮(章)。

原文

虚火上浮症状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着,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面白颧红,手足心热,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着。舌红,苔少,为阴虚之象。治法滋阴潜阳。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此方以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六味地黄丸滋养肝肾;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食欲不振者,加乌梅、木瓜、生麦芽滋养脾胃;便秘者,加火麻仁润肠通腑。

鹅口疮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轻重鹅口疮轻证,除口腔舌上出现白屑外,并无其他症状。重证,白屑可蔓延至鼻腔、咽喉、食道,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吮乳,啼哭不止。若见脸色苍白或发灰,呼吸急促,哭声不出者,为危重证候。

2、辨虚实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红,烦躁多啼,便干尿黄,舌红者,多属心脾积热之实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形瘦颧红,手足心热,舌光红少苔者,多属虚火上浮之虚证。

二、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实火与虚火两证,前者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后者治以滋阴潜阳降火。均当配合外治疗法。

三、分证论治

1、心脾积热

证候:口腔舌上白屑堆积,周围红较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或伴发热,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分析:婴儿胎热内盛,或感受秽毒之邪,或久病余热未清,蕴积心脾,热毒循经上炎,熏灼口舌,故出现白屑堆积,状如鹅口。火热炎上,故面赤唇红,舌质红,脉滑数;心火内炽,故烦躁不宁,多啼。热盛伤津,故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心热移于小肠,故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为积热实证之征。

治法:清泄心脾积热。

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常用药:黄连、连翘、栀子清心火,黄芩、生石膏泻脾热,生地凉血滋阴,茯苓、灯心导热下行利湿。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泻热;口干喜饮加芦根、天花粉清热生津。

2、虚火上浮

证候: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形体怯弱,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或指纹淡紫。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面白颧红,手足心热;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若真元不足,脾虚不运,可见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紫,均为阴虚虚火内生之象。

治法:滋肾养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生地、熟地、山茱萸滋肾养阴,山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丹皮、知母、黄柏清热降火,佐牛膝引火下行,焦山楂消食助运。若大便溏薄,舌淡等偏于脾肾阳虚者,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温补脾肾之阳,摄纳无根之火。

结语: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相信每家的孩子生病,做父母的心里都会备受煎熬。希望大家都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远离疾病,像鹅口疮这样的可怕疾病,一定要多注意才行。注意孩子的卫生问题,还有孩子要有好的精神状态!

心火上炎的偏方


心火上炎是指心经虚火不断上升的一种病症,心火上炎会出现很多不适的症状,口舌生疮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了,疼痛的现象是很难忍受的,而且还会出现心烦失眠的现象,出现了心火上炎的症状是要能够及时的去治疗的,避免引起其他的病变,下面我们看看治疗心火上炎的偏方。

心火上炎的偏方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泻心汤与凉膈散加减: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栀子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黄柏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火上炎证之心神不宁者为宜。(2)知柏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知母12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山药1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6克、黄连6克、肉桂3克。本方适用于心火上炎的心肾不交者。上方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若见火邪伤阴,口干思冷饮,舌红苔黄,可于基本方(1)加龟板15克、玄参15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以养阴生津;若吐血、衄血者加犀角10克磨汁冲服,生地10克、丹皮10克以凉血止血。若见小便色赤而痛者,可在基本方(2)中去黄连、肉桂,加小蓟10克,白茅根30克、炒蒲黄10克、藕节12克清心泻火,凉血止血;若见小便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加竹叶10克、车前草15克、萹蓄12克、滑石10克泻心降火,清热通淋。

心火上炎的偏方二外敷药物:舌为心之苗,心火上炎常见口舌生疮,疼痛难忍,常用外敷药物治疗有较好疗效。

1.口疳散:梅片0.7克、儿茶0.6克、青黛15克、煅石膏75克、西月石60克、青果粉60克、细川连180克、山豆根450克、人中黄60克、人中白60克,共研极细末,对急慢性口腔炎,霉菌性口腔炎等外涂2~3天可痊愈。涂后一般有刺激,出现流涎,但不要吐出。

2.绛雪散:西瓜硝、西月石各100克、朱砂3.3克、龙脑冰0.3克,研极细末,喷于患处,每日3~4次,不仅对口腔炎有良效,对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3.漱口方:取防风、甘草、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煎水含漱,治实证口疮。

4.醋调吴茱萸外敷足心治疗口疮。将吴萸研细末,取醋适量调敷涌泉穴处,用纱块胶布固定,可保留3~5天。

偏方三食疗方:(1)绿豆粥:取绿豆适量,洗净后浸泡半天,同粳米60克煮为稀薄粥,可作早晚餐服,亦可单用绿豆煎汤作清凉解毒饮料。绿豆入心胃二经,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止烦渴作用。(2)石膏粥:取生石膏60~120克,捣碎,入炒锅煎汁去渣,再入粳米30~60克同煮稀粥,可供上下午两次服食,有清热止渴作用,心火上炎口干舌燥者颇为相宜。

心火上炎的现象也已经是很常见的的了,引起的心烦失眠的现象是很令人困扰的,内热的现象也会很明显,总是容易口渴,也喜欢喝凉的东西,脾气更是容易暴躁了,不去治疗还会导致一些身体其他器官的病变,因此对心火上炎的偏方治疗要多一些了解。

风湿骨痛请找我丁公藤


风湿骨痛困扰无数人,中国古药丁公藤乃是治疗风湿骨痛的特效中药,对于多种风湿骨痛都有奇效,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丁工藤的自述

名称:丁公藤

类别:祛风湿药

别名:麻辣子

药用部位:茎藤

药材性状: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栽培要点:

产地:产于广东。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禁忌: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丁公藤的用法

临床应用:

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原生药6克。每次2~4毫升,每天1~2次,肌注。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腰椎炎及外伤性关节炎计88例,症状明显改善,止痛作用良好者39例,症状好转者39例,无效者10例。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后常有轻微出汗,此属正常现象,如汗出不止,可饮糖开水1杯。

孕妇忌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

外用:浸酒外擦。

丁公藤风湿药酒

药物组成:丁公藤1000g 桂枝30g 麻黄37.5g 羌活3g 当归3g 川芎3g 白芷3g 补骨脂3g 乳香3g 猪牙皂3g 陈皮13g 苍术3g 厚朴3g 香附3g 木香3g 枳壳20g 白术3g 山药3g 黄精8g 菟丝子3g 小茴香3g 苦杏仁3g 泽泻3g 五灵脂3g 蚕沙6.5g 白酒4250ml。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瘀止痛。用于风寒湿瘁,手足麻木,腰腿疫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二三次,外用擦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烂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擦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可擦患处,但忌擦腹部和忌内服。

跟骨骨髓炎


【概述】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周围仅有一层较薄的皮质骨包绕。人体站立时,跟骨位于最低位,受重力影响血液回流缓慢,有利于细菌在该骨停留繁殖。特别在跟骨体部中心,骨小梁稀少的三角区,含有丰富的骨髓,是跟骨结构的薄弱处,因而是跟骨血源性骨髓炎易发部位。

【治疗措施】

与其他部位急性骨髓炎相同,除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外,早期开窗引流,减低骨内压以防感染扩展。对病灶轻轻刮除,不可用力搔爬,否则会过多损伤骨松质,并形成较大骨腔,或使病灶扩大。跟骨为人体负重单元,故术后不宜过早活动,待新骨形成后方可负重行走。

跟骨骨髓炎之所以列为特殊部位或类型的骨髓炎分开单独讨论,是因它采用常规的足部切口及手术方法,疗法常不满意,足内侧或外侧切口仅用于软组织脓肿,或跟骨急性骨髓炎开窗引流。而在慢性跟骨骨髓炎应采用特殊的足跟跖面切口。通常在足跖面作切口是禁忌的,这是因为足底瘢痕可引起负重时疼痛,而采用Gaenslen切口显露,即在足底跟部确切的正中线作一纵行切口。起自第五跖骨基底水平,向后直至跟腱远端,纵行劈开跟骨,清除病灶。如此治疗跟骨难以治愈的跟骨慢性骨髓炎,不仅引流十分充分,治愈率高,而伤口愈合后,两侧皮瓣内翻,并形成跟垫,负重时没有疼痛。即便偶尔出现跟部跖面不平,通过垫鞋垫,一般不会影响走路。

【病理改变】

成人骨骺闭合后,血源性骨髓炎则多发生于红骨髓集中的椎骨、髂骨或跟骨。在该处形成病灶,并向四周扩展。由于跟骨骨膜紧密而坚固地附着其上,故在脓肿穿破前很少形成较大的骨膜下脓肿,穿破皮质后很容易形成窦道。

【临床表现】

跟骨骨髓炎,起病急骤,常伴有高烧、跟骨肿胀。由于骨内压增高,跟骨剧烈痛、压痛及叩痛。早期断层摄片或CT扫描可见局灶性密度降低区。由于该处为松质骨,血运丰富,很少有死骨形成。随病变进展,可有较多钙质沉着及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

阑尾炎哪里痛


阑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炎症,当出现急性阑尾炎的时候,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对慢性阑尾炎来说,可以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但是如果疼痛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阑尾炎往往会导致转移性的右下腹部疼痛,这是比较典型的疼痛的现象,疼痛往往呈现出连续性。

阑尾炎都有哪些发病症状

1 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时多在中上腹或肚脐周围,病人不能准确地辨明疼痛的确切部位。经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大约有70%~80%的病人有上述腹痛史。2 胃肠道症状 :得了急性阑尾炎,一般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拉肚子或 便秘 等 症状 。3 有明显的压痛点:阑尾炎发作时,一般在右下腹部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是阑尾炎最重要的特征。4 全身症状:一旦起病,多伴有头晕、头痛、无力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 发烧 、心慌等症状。

阑尾炎手术方法的选择注意点有哪些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消炎止痛的风湿骨痛酒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应该都有感触,老人很容易犯腰腿痛的毛病。其中风湿腰腿痛更为常见,子女要多上心,及时带老人去治疗。这里小编推荐风湿骨痛酒给大家,风湿骨痛酒的功效就是治疗风湿腰腿痛的,来看风寒腰腿痛的用法。

配方

老贯金10kg,苍术、透骨草、威灵仙各5kg,苍耳子叶、黄柏、防风各2.5kg,草乌250g,山龙5kg,山糖3kg,白酒20kg。

制法

先将黄柏加水煎煮1小时后,再入其他各药,加水超过药面6cm(2寸),煎至水剩1/3,滤取药液;药渣再加水煎1次。合并两次药液,浓缩成3000~3500mL,加入白酒和白糖,搅匀,静置3日后,滤过即成。

功效

敖风利湿,消炎止痛。

主治

风湿腰腿痛,筋骨麻木。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或3次。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腰腿疼痛的病因

腰腿痛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的,有外伤、身体机能退变造成的,还有一些内脏疾病也可表现为腰腿痛、甚至心理因素引起的腰腿痛近年也逐步增多,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腰腿痛,腰腿痛的病因及其可以引起的疾病分类如下。

损伤

骨折与脱位、韧带劳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肾挫伤等。

退变

腰椎骨关节炎、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内脏下垂等;

炎症

脊柱结核、化脓性骨髓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神经炎、脊髓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尿路结石等;

肿瘤

转移癌、血管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脊髓及神经根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等;

发育及姿势异常

隐性脊椎裂、脊柱侧凸、后凸脊膜膨出、血管畸形、游走肾等。只有弄清楚病因才能对症施治,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所以大家要谨记,如果出现明显腰腿疼痛的症状,不要过于简单处理,腰痛归结于腰,腿痛原因归结于腿,不能说这样的处理完全错误,但是很多时候是比较片面的处理方式,所有的检查都是为确诊服务,而确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病症。

结语:有关风湿骨痛酒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风湿骨痛酒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了。风湿骨痛酒能治疗风湿腰腿痛,不少老年人都有此症状,可以买些药酒来尝试喝一下。腰腿痛的原因很多的,不能小觑!

骨痛药酒的说明书


风湿疾病是人类共同对抗的一种疾病,许多人患上这种疾病以后深受困扰。因此,药物治疗的选择就非常关键了。骨痛药酒的出现很好的帮助人们解决了风湿疾病这一难题,以往久治不愈的风湿疾病在服用了骨痛药酒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关于骨痛药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骨痛药酒

商品名称:骨痛药酒

拼音全码:GuTongYaoJiu

【主要成份】制乌草、桑寄生、七叶莲、威灵仙、虎杖、络石藤、苍术、油松节、制何首乌、红藤、伸筋草。

【性 状】本品为棕红色至棕黑色澄清液体;气香,味苦、涩。

【适应症/功能主治】祛风定痛,舒筋活络。用于筋骨酸痛,关节不利,四肢酸麻。

【规格型号】500ml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5ml ,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闭,置阴凉处。

【包 装】每瓶500ml,用聚脂pET瓶包装。

【有 效 期】36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3080

【生产企业】河南华峰制药有限公司

采用骨痛药酒进行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风湿跌打类疾病在骨痛药酒的治疗下都能得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您不必担心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因为许多患者在尝试骨痛药酒治疗以后都得到了身体的恢复,从病根上彻底去除了风湿跌打类疾病的困扰。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