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运动养生

2019-10-20 │ 肿瘤运动养生 冬季如补血养生

仿师法治肿瘤效如桴鼓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仿师法治肿瘤效如桴鼓》,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这个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症,这种病症致人死亡率是非常高的。那么,这个肿瘤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不同肿瘤的治疗偏方以及这个胃癌的病因吧!

脑瘤的形成主要为痰阻经络,气机郁塞,久而气血循环不畅,加之情志怫逆、气郁化火上犯头部而致,故治疗以化痰软坚、活血通络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书中所载脑瘤消方(水蛭、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瓦楞子、牡蛎各15克,茯苓40克,礞石、瓜蒌各20克,三棱、莪术各12克,蜈蚣3条,水煎,每日1剂),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头晕、头痛阵作,记忆力减退,怕冷,多汗,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拟方

水蛭8克,莪术15克,蜈蚣5条,全虫6克,牡蛎15克,茯苓40克,礞石20克,夏枯草20克,木鳖子15克,法半夏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核桃5枚(打碎)。水煎,每日1剂。上方随症加减,连服6月余。

头颅肿瘤最大直径缩小近1/3,头痛、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等症消失。此后仍坚持服药。

以虚实论治胃癌

以虚实论治胃癌,攻邪擅用虫类药。正不虚者以攻毒制癌,破血祛瘀,理气止痛,用胃癌散(蜣螂虫、硇砂、西月石、火硝、土鳖虫各30克,蜈蚣、守宫各30条,绿萼梅15克,冰片1克,共研极细末每服1.5克,日3次);体偏虚者以消癌丸(僵蚕120克,蜈蚣、炮山甲各48克,制马钱子24克,硫黄9克,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桂圆核大,每日服1粒)。炼蜜为丸,是不忘扶正。一般服用10日后痛减而呕止,连服2~3个月,以巩固疗效。

一胃癌术后腹水不退、引流口6个月不闭合的患者,每日引流出深黄混浊液约300毫升,苦不堪言。

遂以消癌丸中蜈蚣加倍,同时配合服用健脾利湿之剂,处方,苍术9克,白术9克,赤芍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陈皮5克,淮山药20克,扁豆衣10克,炒苡仁15克,萹蓄10克。连服20余剂,腹水消退,引流管拔除,引流口愈合。

治癌瘤经验方

肝癌验方

蟾龙散(蟾酥5克,蜈蚣、儿茶各25克,参三七、丹参、白英、龙葵、山豆根各25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4克,每日3次)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瘕、清热解毒之功,并能镇痛。

乳腺癌验方M.YS630.cOM

乳癌散(炙蜂房、苦楝子、雄鼠粪各等分,研极细末,每次服9克,水送下,间日服1次)用于治疗乳癌初起。临床服本方1个月可使坚核趋向缩小,连服2~3月,轻者即愈,稍重者则需连续服用。

恶性淋巴瘤验方

消瘤丸(全蝎100克,蜂房、僵蚕各200克,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克,每日3次),有软坚消瘤、扶正解毒之功,坚持服用3~6个月,多能见效。

胃癌的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能够有效治疗胃癌的偏方以及这个胃癌的病因,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识。所以,想要用这些偏方来进行治疗胃癌的话!还是请在询问医师的情况之下进行治疗和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医多法治疗肿瘤


一提到中医,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喝汤药。其实,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除汤药外还有许多,如中成药、静脉点滴抗癌药、外用中药、针灸、气功、食疗、中医五行音乐治疗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发挥良好作用,应用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调动机体内部的正气来抗击癌症,以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

综合治疗肿瘤最能发挥中医优势

肿瘤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无法使其完全降伏。目前,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很多,但方法各有千秋,互有优劣,没有一种是特效的方法,所以说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热疗等。

中医综合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促进患者恢复机体动态平衡,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使获得根治性治疗的肿瘤患者完全康复,使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延长带瘤生存期。

中医综合治疗肿瘤方法多

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有不同的形式。在中医院采用的综合治疗模式,是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肿瘤不同阶段,合理地选择中医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如辨证汤药口服、中药制剂静脉输液、中药保留灌肠、外敷、针灸、气功、音疗、食疗等。

目前在门诊能够接受的中医综合治疗手段以辨证论治汤药为主体,加上中成药。一般主张至少每1~3个月门诊一次,根据症状调换不同方剂。如果住院,则能接受更多的中医综合治疗,一般主张晚期患者单独接受中医综合治疗时,像接受化疗一样,每年4~6次住院治疗,每次20天左右,可同时接受辨证汤药口服、中药制剂静脉输液、中药保留灌肠、外敷、针灸、气功、音疗、食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住院治疗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检查评价疗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链 接

肿瘤患者需服多长时间中药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即使是手术切得很彻底也不能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事实上,手术只是与恶性肿瘤战争的第一个战役,之后的追剿残敌、重建家园任务还很重,如果忽视,一旦敌恶势力卷土重来,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所以即使是早期病人,手术后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随访和治疗。无论是否需要进行放、化疗,配合中药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肿瘤患者服用中药最好能长期坚持,早中期病人最好能坚持一年以上,如果手术治疗不是很彻底,必须坚持服中药2~5年,甚至更长时间,以避免转移、复发。晚期癌症病人,因癌细胞多处甚至广泛转移,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效果都很差,这时中医药治疗是最适宜的方法,因为中医药可有效地抑制癌症的增长速度,改善患者恶液质状态。不少晚期癌症患者服用中药后,不但改善了症状,而且生活能够自理。

有些患者肿块稍有些增大,但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这就是带瘤生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远远超出人们预料。因此,无论是早期癌症病人还是中期、晚期癌症病人,服用中药都应在医师指导下长期进行。

防治肿瘤小心八大头痛症状


有研究称40岁以前经历过严重头痛者约占40%,而单纯以头痛就诊者约占神经科门诊的40%,但有些头痛是需要大家重视起来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有时头痛可能是脑瘤、鼻咽癌、脑动脉瘤等征兆。

头痛绝非小事,虽然说头痛是一个症状,但是它可能是由多种病变引起的。其中包括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患、神经症及精神病等都可引起头痛。所以,病人头痛,医生也头痛,因为想查清楚引起头痛的原因真不容易。老年人的头痛多是由四种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急症、脑瘤、慢性血肿和脑动脉瘤。

老年人应该警惕的八大头痛

1、如果春季剧烈头痛,并有发热、呕吐、抽风、身上出小红点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流脑。

2、如果夏季头痛同时伴有高热、呕吐、神志模糊、昏睡或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乙脑。

3、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要特别警惕高血压脑病,如果有剧烈活动性头痛,并伴有眩晕、视力障碍、血压增高等症状,就要马上就诊。

4、老年人中度头痛的同时伴有头晕、意识障碍,尤其是局部偏瘫症状时,可能是中风,一定要引起重视。

5、慢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可能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导致,如脑瘤。

6、一侧鼻面部疼痛的顽固性头痛,并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鼻咽癌。鼻咽癌以前在两广地区多见,但是现在在中原地区也越来越多见,主要原因是家装污染造成的。

7、一侧眼痛的剧烈头痛、眼睛发红、瞳孔散大、视力减低、眼球发硬,可能是青光眼。

8、一侧耳痛的剧烈顽固头痛,可能是内耳肿瘤。

既然引起头痛的病因那么多,有头痛症状,就一定要先查明病因,才能对症治疗。检查时,首先要排除血压问题,接着要做的检查包括CT、磁共振、TCD(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片、脑电图、查血脂、血流变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

预防头痛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睡眠质量

良好充足的睡眠对于消除疲劳是十分有益的,短期或长期缺少睡眠可导致许多精神、神经症状。因为头痛长期影响睡眠时,应服用头痛药,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2、戒烟酒

吸烟可引起头痛,烟碱、一氧化碳、空气污染、气温高、湿度大等,这些都是头痛的易患因素。

3、合理饮食

饮食与头痛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食物可以诱发和加重头痛,少食奶酪、巧克力、酒精、柑橘等均能减轻头痛的发作。

4、保持良好的情绪

头痛患者往往在生气、愤怒、激动、焦虑、月经期、工作不顺利以及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头痛发作,并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

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肿瘤


这几年来,肿瘤的治疗我们研究发现,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来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这方面的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非常迅速的发展起来,我们知道,我国的中医是博大精深,所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也是方法众多,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

研究显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方法是比较安全健康的,不会对身体原有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将肿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患者根据自己身体的康复能力达到抑制肿瘤,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是个不错的选择。

单验方治疗肿瘤我国各地对传统或民间治疗肿瘤单验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整理。目前各地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有30多个方剂,如梅花点舌丹、六味地黄丸、复方生脉针、平消片、犀黄丸、攀枝花制剂、抗癌乙片、脾肾方、健脾理气合剂、癌灵一号、复方白蛇酒等方药,经临床验证,确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肿瘤外治用外治法治疗痈、疽、疮、疡是祖国的一大特色。通过临床实践,应用外治法治疗宫颈癌、皮肤癌及体表肿瘤,已取得 一定疗效,如杨学志报道应用祛腐“三品”饼(明矾、白砒煅制后加雄黄、没药等)外用作宫颈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已治疗190例,长期随访(3~10年)188例均健在。刘嘉湘应用新型镇痛橡皮膏---蟾酥膏外贴,按照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及等引起的多种癌性疼痛332例,确有较好镇痛效果,总有效率达92.65%。该药使用方便,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功效。

针灸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已在逐步开展。针灸可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且可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研究证明针灸后血清中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其吞噬功能亦有所增强。针刺足三里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高水平者变低,低水平者变高,这就是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

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针灸对减轻症状、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均有较好的作用。应用电热针可使热辐射深入机体至一定深度,对 皮肤癌及等有一定疗效。抑瘤实验证明,小鼠移植性肿瘤治疗率为50%,完全消退率为70%。

肿瘤饮食疗法可以养生、益寿、防病。民间常用昆布、海藻治疗瘤;用韭菜汁、鹅血治疗;用薏仁米、菱角治疗胃 癌。罗冬秀说,饮食能致病,也能治病;饮食能致癌,也能治癌。古人的经验和现代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针对患者常量营养、微量营养的需求关系,根据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斟酌癌症病人的病情、体质及食物的性味,辨证施食。罗冬秀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配制了60多种常用抗癌膳食。一些科研单位还对民间常用银耳、山楂、蘑菇、海参及芦笋等进行了临床及实验抗肿瘤研究。

上文介绍了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肿瘤, 我们可以采用单验方治疗肿瘤,也可以采用一些肿瘤外治的方法来治疗肿瘤,我们也可以采用针灸疗法,控制肿瘤。中药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中药的养生饮食疗法来治疗肿瘤。

吃大蒜的好处 能防治肿瘤还能降低胆固醇


平时喜欢吃大蒜吗?知道吃大蒜的好处有哪些吗?相信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杀菌。的确,吃大蒜能杀菌,除此以外,大蒜的功效还有很多。我们要多多研究才行,还有大蒜的吃法,喜欢研究厨艺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

大蒜有很多的保健功能。大蒜是高血脂病人的福音,腊肉、香肠等高脂饮食,吃了以后血液中的脂肪就会成倍上升。如果同时吃点大蒜,其脂肪上升的趋势就会到受到遏制的。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是细菌的强力杀手之一,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哦。吃大蒜的好处还有哪些呢?

都市生活紧张而忙碌,因此人们常常会忽视对饮食的要求。其实从我们早晨喝下的第一杯水,这表示一天的饮食生活就已经开始了。我们都知道,不同颜色的蔬菜都含有不一样的营养价值。早中晚三餐怎样合理进行荤素搭配?相关研究还表明,大蒜的营养价值要高于人参,应列为保健品之首。由此可见,吃大蒜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大蒜的好处

防治肿瘤和癌症

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大蒜中所含的硫化合物能够促进肠产生一种酶或称为蒜臭素的物质,它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阻断脂质过氧化形成及抗突变等多种功效。可以消除在肠里的物质引发肠道肿瘤的危险。大蒜中含有的锗、硒等多种元素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证明,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里面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有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就是我们常吃的大蒜。

降低胆固醇

吃大蒜不仅可以防癌,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哦。大蒜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连续吃4星期的大蒜可以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到12%。如果坚持吃蒜,这种作用有可能持续有效的。高血脂和高胆固醇都是造成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大因素。所以,将胆固醇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切断这一连串恶性循环的关键。另外,大蒜还可以消除过氧化物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因此可以双管齐下,有的人便把大蒜比做血管系统的清道夫。

抗疲劳作用、降血脂

相关人员研究发现,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而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发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除了有抗疲劳的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大蒜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动脉脂肪斑块聚积的作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脂肪斑块在冠状动脉聚积后,就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经常抽烟喝酒也会使血液变得粘稠,如果同时能够吃一些大蒜,就会平衡稀释血液的。

强力杀菌

吃大蒜的好处非常多,还可以强力杀菌哦。大蒜是天然的植物的抗菌素,大蒜中大约含有2%的大蒜素,并且含硫化合物也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功效,大蒜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它进入人体以后,就能够与细菌的胱氨酸反应生成结晶状沉淀,破坏细菌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巯基,使细菌的代谢过程出现紊乱,从而无法繁殖与生长。

另外,大蒜还能杀死多种致病真菌与蛲虫、钩虫、滴虫等寄生虫。因此,人们常说生吃大蒜是预防流感及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大蒜素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掉,从而失去杀菌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在烹饪的时候,不要将大蒜放入油中翻炒。

大蒜的吃法

大蒜烧茄

材料

茄子(紫皮,长)500克,白皮大蒜25克,盐2克,白砂糖5克,酱油10克,味精1克,姜5克,大葱10克,豌豆淀粉10克,植物油50克。

做法

1.将鲜茄子撕去蒂把,用清水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划成约1厘米的宽十字花刀,然后切成约4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块(深切不断)。

2.姜、葱洗净后分别切成姜米、葱花,大蒜去净表皮,洗净,切成两瓣,待用。

3.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后,倒入菜油,炼至油泡散尽冒青烟时离开火口。

4.待油温稍降后,将茄子逐个放入锅中翻炒,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

5.烧沸后,用文火焖1分钟,翻匀,撒入葱花。

6.再用白糖、淀粉25克(淀粉10克加水)调成芡,收汁和匀,加入味精,起锅装盘即成。

结语:有关大蒜的功效,还有吃法,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大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大蒜是我们平时都会吃的一种调味料,有些菜中放的多一些,有些菜中放得少。不同的量会有不同的口感呈现,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看看!

鼓钉子的鉴定


鼓钉子指较老的鹿茸下筒部分生出的骨质突起,习称鼓钉子。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东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质量最优;东北马鹿采收的叫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所产的叫西马茸,品质较次。

鹿茸 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梅花鹿、马鹿在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鹿茸分岔,鹿茸以3-6年所生的为佳。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肚子鼓怎么减?


在日常生活中肚子鼓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长期皮肤当中的脂肪或者是长期便秘所引起的腹部赘肉,肚子鼓不仅会非常影响美观,同时也会容易影响身体健康,而肚子鼓的减肥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清淡食物。

肚子鼓怎么减?

揉擦腹部

该动作练习时,练习者仰卧床上,两手相叠,放在腹上顺时针,逆时针各50圈,两手分开放腹上,再上下往复50次。也可以憋口气把腹部顶起来练习,早晚一组。

转体

该动作两腿分开直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或下垂体侧,随身体摆动,向左右转体各50次。要求转体时两腿不动,转体幅度要大,直腰,头颈要上顶。

下蹲起

该运动两腿分开直立与肩宽,上体前倾向下体前屈,然后立起。要求膝盖要挺直,双手尽量去角摸地一下,连续做50次。

依次高抬腿

该动作练习时两腿站立,上体尽量不动,膝盖尽量上抬贴胸,两手可以抱一下腿,连续反复各做50次。

扭髋小跳

该动作原地双脚跳起直膝扭髋,两脚跳起同时左右扭髋,两臂胸前左右摆动与髋部相反做,连续反复数次。

锻炼方法既可单项选用,亦可综合进行。除了上述的动作外,减去肚腩肉的锻炼方法还有许多。但需注意的是:必须持之以恒。只有认真严格、一丝不苟,每次练习做到出现轻独疲劳,方能生效,定会受益非浅。

饮食消除肚腩肉

1、每天至少吃3个水果和3两蔬菜

减肚腩肉离不开全身减肥,因此控制摄取的总热量相当必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仅容易产生饱腹感,还能帮助你减少吃甜品的强烈欲望。此外,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消脂植提纤能有效治疗便秘,而便秘是形成肚腩肉的元凶之一。

2、每天九杯水,少喝碳酸饮料

早上吃早餐之前喝杯白水、淡蜂蜜水或者anslim花茶水,能够加速肠胃的蠕动,把前一夜体内的垃圾、代谢物排出体外,减少肚腩肉出现的机会。此外,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那些含糖量高的饮料,它们会让你的肚子鼓得像个气球。

3、远离酒类

无论是啤酒、鸡尾酒、白酒,还是其他形式的酒精饮料,都可能是造成你腹部赘肉的主凶。酒虽然不含脂肪,但卡路里含量却很高,仅一杯200ml左右的酒精饮料,热量便可达到100千卡。酒还会提高你身体的皮质醇水平,这种强力的荷尔蒙恰恰是小腹储存脂肪的帮凶。

如果想达到减去肚腩肉的目的,就要控制住节奏,避免一开始就做很多次数的仰卧起坐,导致肌肉酸疼。最初可以尝试一分钟做5次,此后慢慢增加,直至达到每分钟30次左右即可。要注意控制发力的部位是腰部,而不是腿部,或者手臂。

顶叶肿瘤


【概述】

顶叶肿瘤发生率较额、颞叶者低,肿瘤多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8.52%;其次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6.50%;再其次为转移瘤。好发于成年人。顶叶功能甚为复杂,它主要是分析、综合各种感觉信息,借以分辨和确定刺激性质和部位。因此,顶叶肿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多数病人均可出现肯定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则更有定位诊断价值。经过几十年来对顶叶的失结构症、偏瘫感觉无知症、失定向症、Gerstmann综合征等的研究,人们对顶叶症状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根据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均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但确有少数病例,特别是生长缓慢的脑膜瘤,即使累及大部顶叶,也可无明显的症状出现。

【临床表现】

顶叶肿瘤时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的感觉障碍,并累及视觉和语言等功能。

1.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分一般感觉障碍和皮层感觉障碍。顶叶肿瘤所致的一般痛、温觉障碍多不明显,即使出现,也都发生在肢体远端,呈非常轻微的手套或袜子型的感觉障碍。这是由于丘脑也接受部分痛、温觉的冲动所造成的。皮层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位置觉、两点分辨觉、触觉定位及图型觉的障碍。如病人在闭眼情况下,对手里所握持的物体,虽然能感觉到,但不能判断该物体的重量、大小、形状、质地等,甚至在皮肤上写简单的数字也不能认知,因此,不能完成对物体的综合分析,称为实体觉丧失,这是中央后回顶上小叶广泛破坏而引起的结果。皮质感觉障碍还可表现为感觉忽略症,当刺激患侧肢体时,感觉可完全正常或稍减退,如同时刺激两侧肢体,则只引起健侧肢体的感受,而患侧肢体全然被忽略。当触觉刺激患侧肢体的因素已经除去之后,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仍感到有受该刺激的感觉继续存在,称为触觉滞留现象。

2.体象障碍 病人对自体结构的认识发生困难,这种现象尤其右侧顶叶病变多见,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了解。临床表现甚多,如病人对自己的偏瘫漠不关心,不注意,好象与已无关,毫无焦虑之意,称为偏瘫失注症。病人对自己的偏瘫全然否认,甚至当将瘫痪的肢体提示给病人时,坚决否认是自己的肢体,有时认为是别人的手或脚,或以无关的理由来解释肢体不能活动的原因,此种现象称偏瘫不识症。有的病人出现失去肢体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肢体已不复存在,瘫痪的肢体并非是自己的,自己的肢本已丢失。另一种表现是感觉到肢体多出了一个或数个,这种表现称为幻多肢症。另外还有病人出现手指失认症,身体左右定向障碍、自体遗忘症等。

3.失结构症 失结构症也叫作结构失用症。系指对空间物体结构排列、建筑、绘画、图案等涉及空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辨别,不能组合,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使用工具进行工作,致使生活感到困难。临床可用绘画、搭积木等方法进行检查,病人虽然可模仿,且各个构成部分似尚在,但缺乏布局能力及比例关系,或上下左右倒置,排列过于拥挤或分散,失去原物的形状,没有空间的概念,缺乏立体的关系。失结构症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4.Gerstmann综合征 见于顶叶后下部的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行于枕叶部位的病变时,其临床表现主要以手指失认症、左右失定向症、失写、失算为主。手指失认症最多见,常为两侧性,嘱病人出示指定的手指,则手指辨认不能,对手指使用混乱,尤其以拇指、小指、中指最为严重,手指失认症是Gerstmann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右失定向症不仅对自体而在辨认他人肢体时也不能分辨左右,但对周围环境的左右定向却不一定有影响。失写症,主要表现为写字发生困难,但阅读或抄写时可以不出现障碍。失算症以笔算障碍明显。

5.失读症 左侧大脑半球顶枕叶病变时常致失读症,即阅读能力丧失,同时伴有书写能力障碍。失读症可分为两种:

(1)皮质下失读症:病人不能读懂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和不能读音,但自发的书写和抄写不受障碍。病人可依靠书写表达自己的思维,但不能读懂自己所写的文章或书信。皮质下失读症常伴有偏盲。

(2)皮质性失读症:病人除不认识和不能读懂文字外,还常伴有失写,且不能听写、抄写和自发性书写。

6.癫痫发作 顶叶肿瘤所致之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且常为感觉性,表现为病灶对侧发作性感觉异常,首发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见,但足部开始者也并非少见,以阵发性麻木、触电样感觉或疼痛为主,向固定方向扩展,但也可为运动性呈局限性肌痉挛或阵挛,或先以感觉症状开始继以运动性症状发作,甚至演变为癫痫大发作。发作后常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位置觉等一过性感觉障碍。

7.偏瘫或单瘫 顶叶肿瘤时常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偏瘫或单瘫。瘫痪并非顶叶本身的症状,是肿瘤向前侵及运动区所致。与瘫痪症状出现的同时,可以见到深层反射亢进,但肌张力增高却不明显。

8.其它 顶叶肿瘤时,有时还可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肌萎缩、视物变形产生的视错觉、对侧下1/4盲或同位性偏盲,以及对地理环境关系认识方面的障碍等。

【辅助检查】

1.颅骨平片 顶叶肿瘤与大脑半球其它部位的肿瘤一样,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有些肿瘤也可引起颅骨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脑膜瘤可引起小范围的颅骨内板的骨质增生或破坏等。

2.超声波 顶叶肿瘤的超声波检查多见有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3.脑电图 顶叶肿瘤的脑电图检查表现特点是:局限性波或波的出现范围较广,一般以病侧顶部为主,扩散到枕、颞后、颞前、额后、顶下等部位,特别是顶部大脑镰旁肿瘤时,慢波的出现范围更广,往往不易与颞枕肿瘤区别。波局限于顶部或顶枕时,有顶叶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顶叶深部肿瘤,局限性波一般不明显,多显示5~7次/秒局限性散在性或连续性波和懒波。顶叶肿瘤容易引起病侧半球(约30%)或两侧半球(约10%)的广泛性散在性慢波,有时显示广泛性棘慢波,且病例或两侧背景波常有紊乱。

4.脑血管造影 顶叶肿瘤的脑血管造影特点是:在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呈平行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凸面分支向下移或部分分开。侧位像上中动脉主干下压,肿瘤所在部位的血管受压。

(1)顶叶大脑镰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为直线形,远端移位显著。侧位像示肿瘤偏前时,胼周动脉及其分支呈弧形;肿瘤偏后时胼周动脉末端被压向前下或胼周动脉被推挤向前弯曲,末端分支变直或呈弧形。中动脉组向前推挤稍下移,或其末梢分散等现象。

(2)顶叶矢状窦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上端明显,胼周动脉分支下压呈弧形,大脑镰征阳性。大脑中动脉组均受压变低。侧位像见中动脉组向下移位,胼周动脉略下移或平直,因此处多为脑膜瘤,故常示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纡曲增粗。

(3)额顶肿瘤:前后位像示大脑前动脉呈弧线形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组轻度压低移位。整个血管变化无○字型表现。侧位像示大脑中动脉主干受压变平较明显,额顶升支动脉改变较其它部位肿瘤显著,表现为受挤压、拉直、分支相互分开等现象。

5.脑室造影 因侧脑室体后部及三角区与顶叶相对应,故顶叶肿瘤多示侧脑室体下压,透明隔、第三脑室呈斜线向对侧移位。肿瘤偏后接近枕部,即顶枕区肿瘤,可致三角区及枕角皆下移。

6.脑CT检查 CT对颅内肿瘤,特别是幕上肿瘤的诊断,比其它辅助诊断技术有更多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查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 顶叶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中、青年多见。其临床经过与脑瘤相似,但都有头部外伤史,其伤情多较轻微,故常被病人所遗忘而不主动诉说,甚至追问病史时也记不清。经数月甚至年余才逐渐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多为头痛、头晕,亦可查出局限性感觉性癫痫或偏身感觉障碍,仔细检查可以发现一些顶叶损害的症状和体征。颅骨平片检查可有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通常无骨折线。超声波检查发现中线波移位(双侧性可能无移位)。脑电图检查可有局限性慢波出现。颈动脉造影常示无血管区可明确诊断。

(二)脑脓肿 顶叶脑脓肿的发生率较颞、额叶不见,多为血源性感染,急性期多有全身性表现(高热、周围血像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和急性颅内压增等,腰穿显示脑脊液有化脓性改变,很容易与脑瘤鉴别诊断。但顶叶慢性脑脓肿,病程较长,其临床症状与顶叶肿瘤相似,多数难以鉴别,只有手术探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三)脑血管病变 在脑中动脉病变时,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动脉硬化等,可出现顶叶征候群。大脑中动脉供血的顶、颞、枕叶接合部容易发生缺血性软化。优势半球角回软化时有失写、失读与Gerstmann综合征出现,应注意仔细检查与肿瘤鉴别。

额叶肿瘤


【概述】

额叶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居幕上各部位肿瘤的首位,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常以胶质瘤为最多,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25.57%;其次是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11.45%;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额叶肿瘤多见于成年人,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此肿瘤虽属常见,但对额叶的解剖结构、神经生理功能了解的还不够完善。在最近20多年以来,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精神病学的不断进展,对额叶的神经生理功能及额叶病变引起的症状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仍缺乏更深入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右额叶常被认为是哑区或静区。这类病人在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很少出现显著的功能障碍,因此给早期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表现】

额叶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史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在病程发展过程中,除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压高症状外,其主要临床症状与精神、情感、运动、言语、小脑协调运动等方面有关。

1.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可见于颅内其它部位的肿瘤,但额叶肿瘤所致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且出现较早,发生率也较高,尤其当两侧额叶受损时更为明显。额叶肿瘤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和人格的改变,此类情况更常见于额叶前部及额叶底部肿瘤。病人早期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明显,而远记忆力保存。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思维和综合能力明显丧失,远近记忆力均渐消失,丧失自知力和判断力,出现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障碍,病人逐渐变为痴呆。人格的改变亦甚多见,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知整洁,生活懒散。有些病人表现抑制能力的丧失,易激动,脾气暴躁,情绪欣快,诙谐,行为幼稚,童样痴呆,轻浮、愚蠢,令人生厌的开玩笑,甚至强哭强笑,有时表现热情奔放甚或狂怒发作,如毛发竖立、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并伴有攻击动作等。

额叶肿瘤所致的精神症状常为缓慢发展,明显的精神症状较易检查出,但在疾病的早期,轻微的精神改变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被忽略,多仅在详细追问病人亲属时始能发现,额叶肿瘤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一般在60%左右。颅内各部位肿瘤在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均可发生精神症状,精神症状除可见于大脑半球各叶病变外,幕下病变以及颅压增高病人也可以出现,因此对额叶肿瘤的诊断,单凭精神症状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2.癫痫发作 额叶肿瘤时,癫痫发作常是首发症状,其发生率约为33.3%,其中4/5属于无先兆的癫痫大发作,1/5为局限性癫痫。肿瘤侵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6区和8区时,癫痫发作多有意识丧失,头与眼转向病灶的对侧,病灶对侧上下肢抽动,上肢明显,少数病人的发作仅至此为止,但多数继之发展为全身性大发作。额底部肿瘤,尤其靠近底部中线附近时,由于肿瘤向两侧发展,可出现全身性痉挛发作,多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肿瘤侵及中央前回时也可出现局限性癫痫发作,依中央前回受累部位不同,而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抽动,如果先从拇指或食指开始出现抽动,则证明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下部;如自口角开始者,则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最下方,相当于外侧裂的附近,从足部或 趾开始者极为罕见,如果出现则应考虑病变位于旁矢状窦内侧部。仔细观察局限性癫痫的进展过程,对肿瘤的定位诊断有很大帮助。另外应注意,如果从局限性癫痫最后导致全身性发作者,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果病人在癫痫发作之前就已有瘫痪,癫痫发作后可以暂时性的使瘫痪加重;以前没有瘫痪而在癫痫发作之后出现瘫痪且为一过性暂时瘫痪者称为Todd麻痹,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此外,个别病人还可表现为某些肌群的反复动作,如连续眨眼、躯体扭转等特殊发作。

3.锥体束损害症状 额叶肿瘤时病灶对侧腹壁和提睾反射的减弱消失以及同时出现强直性跖屈反射,常为早期症状,随着肿瘤的继续增大及对运动区的侵犯程度,病灶对侧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同时往往伴有踝阵挛、膑阵挛和腕阵挛等,最后可出现病灶对侧的不同程度的瘫痪,Babinski征是皮质脊髓束病变的一种有代表性的重要体征,额叶皮质运动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出现。解剖上由于面部的皮质运动投影区斜向前突出,极易受损,故额叶肿瘤时常有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发生率达44.8%,这一体征尤其在谈笑时更为明显,因此,被认为是额叶肿瘤的重要体征之一。另外由于额叶肿瘤容易通过大脑镰压迫或侵犯对侧半球,因此可以出现双侧锥体束征或病灶同侧锥体束征。

4.运动性失语 右侧半球优势病人如肿瘤侵及左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时,可致远动性失语。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唇和舌能自由运动,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不能用言语与人对话,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损害较轻的病人常为不完全性的运动性失语,病人尚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从语音构成词名,也不能把它们排成必要的次序,说话缓慢,常说错字或出现语言停顿、口吃现象,因而这些能发出的个别语音也是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严重时完全失去说话能力。

肿瘤累及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时,可致书写不能,病人能说话,能听懂,能看懂,但丧失书写能力。临床上常遇到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人,不但丧失说话能力,同时还伴有书定不能。

5.额叶性共济失语 额叶肿瘤所致的共济失调,系由于额-桥脑-小脑束受损而引起的。解剖上额叶纤维到达桥脑后,经桥脑横行纤维到对侧小脑中脚,达小脑齿状核,由此发出纤维,多数止于红核,少数由红核到丘脑腹外侧核再抵达运动区,此即所谓皮质小脑-皮质回路,因此额叶肿瘤时可以出现类似小脑源性的共济失调。额叶肿瘤的早期,特别是额极肿瘤,如果不伴有颅压增高,并不产生运动障碍,也不会出现瘫痪。但可出现复杂的精巧的高级运动障碍,如绣花、穿针和连续从事一种动作时,出现笨拙而不协调,言语与动作矛盾,如嘱病人去拿一件物品时,病人嘴里可以清楚地说出,但行动却相反,或笨拙或错误等语言和行动脱节现象。病灶对侧手部出现震颤,下肢有轻微的共济失调,一般观察不易发现,当嘱病人作快步行走或作快速转弯动作时可以出现。有人认为额叶受损病人约半数可发生共济失调,当两侧额叶明显受损时,病人步态摇晃蹒跚,一侧明显受损时,病变对侧下肢表现显著的笨拙,走路时常过度地向外踏下,但这类病人辨距不良和连续运动功能不良常不显著,且多无眼球震颤。

6.强握反射的摸索运动 额叶肿瘤损害额后部尤其是额上回靠近中央前回时,由于对随意运动失去控制能力,当物体触及病灶对侧手指及手的掌面时,引起手指及手掌的屈曲并抓住物体紧握不放的现象,称为强握反射;病人手掌被物体接触时,手和上肢皆移向该物体,如连续接触其手掌,即可使其上肢向各方探索,直至其触及此物而握住此物,称为摸索运动。强握反射和摸索运动同时发生在一侧,常是诊断额叶肿瘤的重要依据。

7.其它症状 额叶肿瘤位于或靠近额底部时,可影响或压迫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肿瘤向后压迫一侧视神经可出现病侧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对侧神经则因颅压增高而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额叶内侧肿瘤病人有时出现尿失禁或排尿紧迫感,以致出现不择地点的慌张排尿,甚至大便失禁。双额叶肿瘤或肿瘤侵及中央前回,有时可出现吸吮反射或咂嘴反射。额叶深部肿瘤偶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可见有对侧肢体轻微震颤。另外额叶肿瘤偶可出现木僵状态,病人可较长时间维持于固定状态而不疲劳;少数病人可出现贫食、性功能亢进等。

8.额叶各部位肿瘤的临床特点

(1)额叶前部肿瘤 头痛或精神症状常为首发症状,颅内压高症状及精神症状明显,而肢体运动障碍很少见,癫痫常为无先兆的全身大发作。当肿瘤侵犯两侧额叶时,则精神智力障碍尤为明显。病人可仅有颅压增高,而无定位体证。

(2)额叶中部肿瘤 临床表现介于额前部及后部之间。颅内压增高较明显,精神症状常见。癫痫发作具有全身性和局限性发作两种形式。运动障碍及锥体束征较前额部为多,而较额后肿瘤少见。

(3)额叶后部肿瘤 首发症状常为局限性癫痫或肢体力弱。肢体运动障碍及锥体束征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较额前、中部肿瘤为轻,精神症状较少见,左额后肿瘤还常伴有运动性失语症。

(4)额叶底部肿瘤 胶质瘤少见,多为脑膜病。病人除颅压增高症状常见外,多伴有定位体征,如嗅觉障碍、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病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Foster-Kennedy)综合征。

【辅助检查】

1.颅骨平片 颅骨平征检查,对某些额叶肿瘤可以作定位或定性诊断,如少突胶质细胞瘤有时可出现钙化斑,其特点多呈索带状、斑点状或团状,相互交错的钙斑;星形细胞瘤,钙化多发生于肿瘤的囊壁或瘤体,钙化影多呈弧形、索条状、片状或斑点状;室管膜瘤好发于侧脑室,常见有斑点状钙化影。脑膜瘤钙化多呈现较大团块,密度较高,轮廓清楚,以砂粒型脑膜瘤钙化最为常见。额叶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等靠近颅骨时,可以颅骨吸收、变薄、破坏和缺损,另外脑膜瘤亦常见有颅骨增生者。额叶肿瘤导致颅压增高时,可见有脑回压迹增多,颅缝裂开,蝶鞍部骨质的改变形和移位。

其主要特点如下:

(1)额叶底部肿瘤

1)前后位像:可见侧脑室向健侧移位,移位多不显著;病侧脑室分野不清,前角底被压上升。

2)侧位像:可见前角向后上方或上方移位;变窄、底部变平出现弧形压迹或团块;侧脑室前端变平或呈弧形压迹。第三脑室充盈良好,可见其下部变扁并向后下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无异常。

(2)额极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病侧脑室分野不清,乃因肿瘤导致前角封闭或狭窄所致;侧脑室向健侧移位;透明隔与第三脑室呈直线状移向对侧;肿瘤侵及两侧则移位轻或无异位。

2)侧位像:侧位像上,可见前角封闭,侧脑室前端有弧形压迫或充盈缺损,并向后下方移位,压迹于上方重下部轻,前角变短、变窄并向后移位。第三脑室前下部常变扁平并向后下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异常。

(3)额叶矢状窦旁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见同侧侧脑室顶受压明显下移且变平,外上角变钝亦下移;透明隔和第三脑室亦多呈上多下少的斜形移向对侧。同侧胼胝体沟和扣带回沟亦变扁、下移并随之向对侧移位。

2)侧位像:侧位像上可见前角及体前部向下移位,顶部被压变平,出现弧形压迹或有块状影突入;变窄或封闭。第三脑室下前部变扁并向下后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变化。

(4)额叶下部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见同侧侧脑室变小,常明显向对侧移位。透明隔和第三脑室多呈弧形移向对侧。

2)侧位像:侧位像上侧脑室前角及体前部一致向下移位;前角底部与下角尖端之顶可被压变平。如向后生长,则下角变窄,并向后下移位。第三脑室前下部可变扁并向后下方移位。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变化。

3.颈内动脉造影 额叶肿瘤时主要导致颈内动脉突上段、大脑前动脉前2/3及中动脉起始段。与额顶升动脉发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移位和变形。

其主要表现特点如下:

(1)额叶底部肿瘤

1)前后位像: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和上行段近侧向外上明显移位,呈凹弧形抬高,此弧形轮廓可示肿瘤的上界。因前动脉垂直段下部已向外上移位,故见其相对上移和缩短。肿瘤偏于一侧者,向对侧位较明显;位于中线或累及两侧者,可无中线移位或移位较轻微。

2)侧位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下向后移位,使虹吸弯受压变扁。颈内动脉分支向后移位。肿瘤靠近中线,则前动脉垂直段及膝段牵直,向后上移位。脑外肿瘤多呈弧形,可描绘出肿瘤轮廓。肿瘤偏外,则前动脉无上述变化,可使中动脉侧裂段向下移位,额顶升动脉牵直且向后下方移位。肿瘤居中线或累及两侧,可影响两侧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

3)静脉期:可见视丘纹状静脉和隔静脉牵直并向上后方移位。大脑内静脉前段向后上移位且弯曲度增大,静脉角亦向上移位。这些改变的出现与肿瘤大小有关。

(2)额极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中两动脉水平段牵直、变长、轻度下移。前动脉垂直段呈弧形向对侧移位,与中动脉间距加大,侧裂段稍回外移,以上血管改变形成一上边开口的圆环状。额极动脉常被牵直。

2)侧位像:大脑前动脉垂直段及膝段向后移位,且弧度变钝;肿瘤愈大,愈靠后,则此种变化愈明显。额顶升动脉变直、且向后下方移位;肿瘤愈接近中线,则中动脉侧裂段前部向下移位变化愈小、愈轻。

视丘纹状体静脉与透明隔静脉可下移,静脉角变锐后移。大脑内静脉变短后移,曲度增大,呈驼峰状。

(3)额叶矢状窦旁及镰旁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以上段较明显。胼周动脉下移。矢状窦旁肿瘤多见大脑镰征阳性。大脑镰旁肿瘤大脑镰征为阴性。胼周动脉上行分支移向对侧且牵直或呈弧形向同侧外下方移位。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肿瘤可使同侧胼周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上行段向同侧外下移位,或两侧胼周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上行段彼此分离和下移。

2)侧位像:胼周动脉和胼缘动脉前段下移,走向变直,而胼胝体膝段曲度变锐。肿瘤偏前者,前动脉上行段膝部受压下移。胼缘动脉及其分支受压向下或向后移位,各分支呈弧形或牵直。肿瘤偏后者,胼周动脉近段和中段下移,胼缘动脉和胼周动脉分支各向前、后方移位,常呈弧形包绕肿瘤。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曲管上臂以及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侧裂段和额顶升动脉可向后下或下方轻度移位。静脉角变小和大脑内静脉向后下或下方移位。

(4)额叶中部和后部肿瘤

1)前后位像:大脑前动脉大多数呈轻度圆弧形或方形向对侧移位。额极征可为阳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下移。中动脉水平段呈伸展状也向下移。侧裂段可向下外侧移位。肿瘤向内侵犯基底节时,豆纹动脉变直并向内侧移位。

2)侧位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下移位,虹吸弯变扁。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下移。侧裂段明显向后下或下移位。肿瘤位于额中部者,额顶升动脉前组分支,即眶额支和中央前回支明显向下或下后移位;后组分支,即中央回支和顶前支可拉直。肿瘤位于额叶后部者,前组和后组分支分别向前下和后下移位。侧裂动脉三角变扁且下移。肿瘤侵及基底节时,豆纹动脉各枝僵直。大脑内静脉向对侧移位,其前段及静脉角可向后上移位。基底静脉向下向内移位。

4.超声波 额叶肿瘤超声检查时,中线波可见有中等度向健侧移位。额极、额底肿瘤及双额肿瘤时,中线波无移位,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病理波。肿瘤压迫空间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可显示脑室波幅增大,侧脑室波与中线波间距离变大,可以此推测脑积水的程度。

5.脑电图 额叶肿瘤脑电图检查表现有下列特点:(1)局限性波的出现率较高约83%;(2)40%的呈现一侧性或双侧性阵发性单一节律性波,特别是额叶内侧面或基底面肿瘤较多;(3)单侧额叶肿瘤约有1/3对侧额部也有传播性波,但一般波幅较低,往往成为混合性波;背景的波,在1/3的病例中表现正常,一般情况下,肿瘤位置愈靠前,的异常就愈轻;(4)双侧额叶肿瘤,在双侧额部出现相互独立的多形性波为特点,肿瘤较大的一侧更明显。波、懒波出现范围较广。

6.脑CT检查 CT主要通过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和正常结构(如脑室)的移位和变形诊断颅内肿瘤。额叶肿瘤常见为胶质瘤和脑膜瘤,一般显示密度较高;侧脑室前角常见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额叶肿瘤一般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临床症状轻微,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其临床状逐渐增多加重,在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应注意同其能引起与额叶肿瘤类似症状的其它颅内疾病相鉴别。

(一)硬膜下血肿 额叶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在伤后不久或数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限性体征不明显,但精神症状较明显,少数病人可有癫痫发作。特别是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临床表现较难与肿瘤鉴别,常需借助于造影检查和CT检查方能明确诊断。额叶硬膜下血肿作颈动脉造影时,在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向对侧弧形移位,大脑中动脉下压并向内侧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并可见血管与颅骨内板间常有一半月状无血管区。CT对血肿的定位十分有用。

(二)额叶脓肿 额叶脓肿与肿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但脑脓肿多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起病急,多有发热史,周围血像和脑脊液多形核白细胞增高。颈动脉造影的微血管-静脉期约有50%的脑脓肿可显示其壁呈现一均匀的不透光区,可视为脑脓肿的特征性改变。脑脓肿CT检查显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区。而肿瘤一般为高密度区,容易鉴别。但确有少数脑脓肿术前难以与肿瘤相鉴别,到手术探查时才能确诊。

(三)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多见于学龄儿童和20岁以前的青年,很少见于成年人。而额叶肿瘤多见于成年人。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儿童常见于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多见于性功能减退。而额叶肿瘤无上述症状,其早期症状多为精神障碍,而颅咽管瘤病人精神症状少见且表现较轻。额叶肿瘤多引起视乳头水肿,早期无视力障碍,晚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时,则出现视力障碍。而颅咽管瘤多见视神经原发性萎缩,而较早期则伴有视力障碍。颅咽管瘤在鞍上或鞍内常有蛋壳样钙化并伴有蝶鞍形状及骨质的改变,而额叶肿瘤很少有钙化,而少数有钙化的肿瘤,其钙化斑的部位及表现形状没有颅咽管那样典型。

(四)垂体肿瘤 垂体腺瘤多见于成年人,其主要症状是垂体功能障碍,双颞侧偏盲,头痛、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有的病人表现肢端肥大症,蝶鞍多呈球形扩大,诊断不难。但当肿瘤巨大向鞍部发展时,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当肿瘤影响内囊、大脑脚或压迫大脑前动脉、大脑右动脉影响其血液循环时,可出现偏瘫。应注意与额叶肿瘤相鉴别。另外额底部肿瘤常有视力、视野变化,亦应注意与垂体肿瘤鉴别。

(五)嗅沟脑膜瘤 嗅觉障碍和精神异常是嗅沟脑膜瘤的主要临床特征,另外头痛、视力减退、癫痫发作也是常见的症状。额叶肿瘤除少数额叶底部肿瘤外,很少出现嗅觉障碍和视力障碍。嗅沟脑膜瘤的颅骨平片常发现颅前窝骨质异常或肿瘤钙化,双侧颈动脉造影,血管移位双大脑前动脉为主。侧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呈弧形向上方移位,血管与颅前窝底线距离加宽,额极动脉呈弓背向上为弧形。大脑中动脉移位不明显,甚至接近正常。颈内动脉鞍上段稍向后倾,有时可向后下移位,致使虹吸段变偏。在侧拉像上常见到眶顶动脉受压向下移位。根据上述特点不难与额叶肿瘤相鉴别。

(六)鞍结节脑膜瘤 其首发症状多为视力障碍,次为头痛。晚期可出现内分泌障碍,亦可出现嗜睡、幻嗅、嗅觉丧失等症状。凡成年人出现单眼或双眼颞侧偏盲,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蝶鞍无明显改变,皆应怀疑鞍结节脑膜瘤,应注意与额叶底部肿瘤鉴别。

(七)侧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比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因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异。其首发症状多为头痛,性质为间歇性或阵发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病人亦常有癫痫发作和肢体运动障碍。颅脑超声波检查和脑电图检查90%有一侧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表现,脑室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有定位、定性价值,易于额叶肿瘤鉴别。

(八)额叶结核瘤 额叶是结核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其临床症状与额叶肿瘤极相似。结核瘤多有结核病史,低热,血沉加快,少数病人因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而使脑脊液有特征性改变。但仍有不少额叶结核瘤在手术探查时才能确定其性质。

(九)脑血管疾病 额叶血管性疾病常见有脑血管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1.额叶脑血管畸形 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供应区。出血和癫痫发作常为脑血管畸形的首发症状,头痛、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和智力减退亦常见,少数病人在眼部或前额部可听到颅内血管杂音。CT检查,普通扫描病变常为等密度,周围有低密度区。有颅内出血可见到相应的高密度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亦可显示。造影剂加强后,病变血管区可呈高密度,有时可见到其供应动脉及引流静脉。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畸形和颅内肿瘤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2.颅内动脉瘤 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位于前半环颈内动脉系统的占85%。约有90%的动脉瘤的病人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头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颈项强直、克匿格氏征阳性等。严重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另一些病人则由于出血深入到一侧半球,而出现一侧的轻瘫,且逐渐加重。有些患者由于出血量较大而使蛛网膜粒的再吸收障碍,于出血后颅内压慢慢上升,头痛长期不缓解,视乳头水肿逐渐明显。这些病人都应该作进一步检查(脑电图、超声波、甚至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以排除肿瘤出血或血肿形成之可能。

(十)颅内寄生虫病 额叶寄生虫病常致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临床上类似肿瘤,但根据流行病学、寄生虫接触史、身体其它部位有寄生虫存在、阳性皮肤试验及血和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查,不难与额叶肿瘤鉴别。

怎么消除耳膜鼓涨


很多人感觉耳朵里面又胀又痛,其实这种情况在平时想要消除掉,并不是没有方法的,而是要找到正确合理的方式来治疗,一般主要还是用药为主,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耳朵内的构造,本身会比较特殊,再加上有的缝隙会很小,所以在用药方面会比较难以控制。

鼓膜形态

成人鼓膜的长径约9毫米,宽约8毫米,厚约0.1毫米。

鼓膜结构

鼓膜虽很薄,但它的解剖结构有三层(紧张部):

①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连续。为复层扁平上皮。

②中层为放射形和环状纤毛构成,所以有一定弹性和张力。为纤维层(外侧为放射状,内侧为轮状)。鼓膜上方有一小部分,没有中间纤维层,比较薄而松弛,称松弛部,而有纤维层的部分鼓膜称为紧张部。锤骨柄附于纤维层中间。

③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续。为单层扁平上皮和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鼓膜穿孔后,外层上皮层和内层粘膜层能够再生,中层无再生能力。松弛部鼓膜缺少中层。

锤骨柄自上而下地嵌附于鼓膜上,上于鼓膜中央,因而向内牵拉鼓膜,使之呈漏斗状,很像收音机的扬声器,其中央凹陷处,称为鼓膜脐部,由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处有一灰白色圆点状小突起,称锤凸,即锤骨短突顶起鼓膜部位,临床称锤骨短突。锤凸乃锤骨短突将鼓膜顶起所致。在鼓膜表面,由脐与锤凸之间有一由前上斜向后下的白色条纹,系锤骨柄移行于鼓膜内所形成,称锤纹。经纹之末端恰在鼓膜之中央部,称脐部。在脐部之前下方由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光锥乃由投射到鼓膜之光线反射所致,在鼓膜形态有改变时,光锥的形态及位置常随之而变化。

在锤凸之前及方各有一皱襞,其前者称前襞,后者称后襞。在此襞之上方,鼓膜较松弛 ,称松弛部,直接附着于颞骨鳞部。在其下方为紧张部,借鼓环嵌于鼓骨之鼓沟内。

为了临床记录的需要,常将鼓膜分为四个象限,即沿锤骨柄作一假想直线,另经鼓膜脐作一与其垂直相交的直线,便可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及后下4个象限区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