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方剂

2019-10-20 │ 中药养生方剂 夏季养生方剂

白花蛇煎的中药方剂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白花蛇煎的中药方剂,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花蛇煎是一种非常常见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在中医中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花蛇煎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花蛇煎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花蛇煎

【处方】

白花蛇(二两) 、乌蛇(二两)、并用酒浸、去皮骨、焙干。白蜜(三十两) 、生姜汁(六两) 、薄荷汁(六两) 、白僵蚕(炒 一两) 、干蝎(炒一两) 、苦参(一两) 、白附子(炮.三分)。

【炮制】

上为末,先下蜜,并生姜汁薄荷汁,次下诸药末,捣和匀,银器中重汤熬成煎。

【功能主治】

治蛊风,身痛如刀划。

【用法用量】

以无灰酒下半匙匕。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白虎汤

【处方】

石膏5钱,知母2钱,粳米1勺,甘草7分,人参1钱,五味子10粒,麦门冬(去心)1钱,山栀1钱。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阳明经汗后脉洪大而渴,或身热有汗不解。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秋感热之疫疠,或阳明下后,大便不固,热不退者,或湿温证热不退而大便溏者,依本方加苍术;若伤寒汗下后,自汗虚热不退,加苍术、人参。

【注意】

无汗脉浮,表未解而阴气盛,虽渴不可用白虎汤;里有热者方可用。

【摘录】

《回春》卷二。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花蛇煎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疗,还是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哦!

Ys630.com相关知识

白花蛇酒的中药方剂


白花蛇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有效地治疗多种病症。那么,这白花蛇酒的中药方剂到底好在哪里呢?接下来赶紧来看看这白花蛇酒的处方和功能主治吧,大家要仔细阅读哦!

白花蛇酒

【处方】

白花蛇1条,乌梢蛇1条(去头尾皮骨),升麻1两,紫苏1两,枳实1两,当归1两,香附1两,熟地1两,黄耆1两,天冬1两,丹皮1两,粟壳1两,川芎1两,茯苓1两,厚朴1两,枳壳1两,三棱1两,苍术1两,牛膝1两,芍药1两,玄胡1两,杏仁1两,红花1两,肉桂1两,逢术1两,防风1两,草果1两,杜仲1两,木香1两,陈皮1两,青皮1两,半夏1两,桔梗1两,荆芥1两,藿香1两,僵蚕2两,麦冬2两,人参2两,白芷3两,枫藤3两,麻黄3两,乳香5钱,没药5钱,核桃肉4钱,益智仁5钱。

【功能主治】

拓子风。其形遍身如拓子,细突而起,久不出血,其痛难忍。

【用法用量】

上药入在酒内封口,晨煮至晚,取出埋土中,去火毒7日,分作4小瓶,半月开饮。先服《千金》托里散,或用加减天麻散,后用本方。如疮口烂,外贴阿魏膏药。

【摘录】

《秘传大麻疯方》。

白虎汤

【处方】

知母2钱,石膏2钱,粳米半合。

【功能主治】

胃热作渴,暑热尤效;又治热厥腹满,身难转侧,面垢谵语,不时遗溺,手足厥冷,自汗,脉浮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这个治疗拓子风。其形遍身如拓子的中药方剂--白花蛇酒。这种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白花蛇膏的中药方剂


这种白花蛇膏是非常好用的中药方剂,这白花蛇膏的中药方剂在中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花蛇膏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花蛇膏的处方和制法,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白花蛇膏

【处方】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1两,天麻2两,狗脊2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1升浸之,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匀,瓶收。

【功能主治】

营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下,日2次。

【摘录】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引《鸡峰备急方》。

白虎汤

【处方】

龙骨(研)1两,白石英(研)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1两,百合1两,磁石(煅,醋淬10遍)1两,玄参半两,大豆1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肺气劳伤。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6分,更入酒半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几种能够治疗病症的中药方剂,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白花蛇膏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哦!

白花蛇


药物名称: 白花蛇


药物别名: 暂无


英文名称: baihuashe


药物说明: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暂无


功能主治: 1,祛风通络: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及麻风,疥癣等证。 2,定惊搐:适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附:乌梢蛇,蛇蜕 1,乌梢蛇:为游蛇科定为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性味甘平,无毒。本品功用与白花蛇相似而药力较弱。用量5-10g;研末每次2-3g。 2,蛇蜕:为游蛇科定为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甘咸平。功用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皮肤瘙痒,目生翳障。用量2-3g;研末服0.3-0.6g。


用法用量: 蕲蛇入汤剂3~10g,研末服1~1.5g;金钱白花蛇大多研末服,每次0.5~1g,亦可浸酒。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暂无

白花饮的中药方剂


白花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病症。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花饮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花饮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花饮

【处方】

白术5钱,苡仁1两,茯苓1两,甘草5分,天花粉3钱,柴胡1钱,枳壳5分。

【功能主治】

胃气壅滞,痰涎流溢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吐痰靡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九。

白虎汤

【处方】

石膏4两,知母1两半,人参4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温热及中暑烦渴;并治小儿痘疱、麸疹、癍疮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热。

【用法用量】

糯米煎,米熟为度,子母同服,但加生姜、大枣煎。渴盛者,更加干葛,春冬秋寒有证亦服,但加枣煎。小儿减半。

【摘录】

《普济方》卷四〇三。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这个白花饮一定也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独到的了解了吧!没错哦!白花饮的中药方剂就是有这么多的功效,没懂的话!就再看一遍哦!

白花膏的中药方剂


这白花膏是一种非常好用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在中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花膏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花膏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白花膏

【处方】

香油1斤,青槐枝百段,黄蜡1两半,淀粉1两半,净乳香3钱,儿茶3钱,没药3钱,白花蛇3钱,潮脑1两,麝香1钱。

【制法】

青槐枝入油熬枯,去枝,至滴水不散,入黄蜡、定粉,离火,温时再下净乳香、儿茶、没药、白花蛇、潮脑、麝香,同油搅匀成膏,浸水内1宿。

【功能主治】

痈疡痒极见骨者,臁疮孔内发痒者。

【用法用量】

摊贴。

【摘录】

《外科全生集》卷四。

白虎汤

【处方】

知母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麻黄2两(捣碎),粳米1合。

【制法】

上挫细。

【功能主治】

阳毒伤寒,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渴,烦躁不解,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盏,煮米熟为度,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花膏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白花膏中药方剂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白花蛇煎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白花蛇煎,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白花蛇(二两) 乌蛇(二两),并用酒浸.去皮骨.焙干。白蜜(三十两) 生姜汁(六两) 薄荷汁(六两) 白僵蚕(炒 一两) 干蝎(炒.一两) 苦参(一两) 白附子(炮.三分)

【炮制】上为末,先下蜜,并生姜汁薄荷汁,次下诸药末,捣和匀,银器中重汤熬成煎。

【功能主治】治蛊风,身痛如刀划。

【用法用量】以无灰酒下半匙匕。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白花蛇2两,乌蛇(并用酒浸,去皮骨,焙干)2两,白蜜30两,生姜汁6两,薄荷汁6两,白僵蚕(炒)1两,干蝎(去土,炒)1两,苦参1两,白附子(炮)3分。

【制法】上9味,捣罗6味为末;先下蜜并生姜汁、薄荷汁,次下诸药末,拌和匀,银器中重汤熬成煎。

【功能主治】蛊风,身痛如刀划。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匕,以无灰酒调下。久服身体滑腻。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白花蛇1条(去皮骨),海桐皮白芷1两,防风(去芦头)1两,独活1两,羌活1两,白术1两,附子(去皮脐)1两,天南星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前胡(去芦头)1两,细辛1两,干蝎1两,桂心1两,汉椒(去目)1两,木鳖子(去壳)1两,当归1两,吴茱萸1两,苍术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风毒攻身体生疮,或时发痒肿痛。

【用法用量】以米醋2升,煎2-3沸,匀拌药1宿,用腊月猪脂炼了者3斤,于铛内煎令沸,渐渐下药,候白芷色赤黄,用绵滤过,瓷盒盛。先以苦参汤淋浴,后以暖酒下半匙。外以膏涂在疮上,令热为度。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白花蛇煎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玉女煎中药方剂


玉女煎我们还不怎么听说过,因为玉女煎中药方剂,是中药的名字。玉女煎主要治胃热阴虚证,现在的人很多都是胃子不好,所以要选择玉女煎。那么玉女煎的功效有哪些?玉女煎的用法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吧。

方剂名

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

石膏三至五钱(15~30g) 熟地黄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 麦冬二钱(6g) 知母牛膝各一钱半(各5g)。

用法

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作法:水煎服。

功效

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

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牙齿松动,齿龈出血,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洪滑大,重按无力。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方解

本方证乃阴虚胃热,虚火上攻所致。即少阴不足,阳明有余。阳明有余,胃热上攻,少阴不足,虚火上炎,既灼伤津液,又损伤血络,则见头痛牙痛,齿龈出血,烦热口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不足,则牙齿松动;胃热有余,消谷善饥;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洪滑大,重按无力,为胃热阴虚之征。故治宜清胃热,滋肾阴。方中石膏辛甘大寒以清泄胃火,为君药。熟地黄甘温以滋肾补阴,为臣药。二药合用,清火而滋水,虚实兼顾。知母助石膏清胃火;麦冬助熟地黄滋肾阴,共为佐药。牛膝引血热下行,兼补肝肾,为佐使药。本方能清能补,标本兼顾,以清为主,使胃热得清,肾阴得补,则诸证自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临床以牙痛齿松,齿龈出血,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牙龈炎、急性口腔炎,舌炎、糖尿病等属阴亏而胃火盛者。

3.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结语:有关玉女煎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玉女煎之后也有了新的认识。玉女煎能治胃热阴虚证,如果感觉有这种症状的,请选择玉女煎中药,这种中药会让人身体越来越好。

海桐皮煎中药方剂


皮肤病有很多,治疗起来也是对症下药最关键。这里小编介绍海桐皮煎中药方剂给大家,这是一种的皮肤瘙痒或瘾疹都有治疗效果的药。海桐皮煎的功效很不错的,如果有人患有皮肤瘙痒症,可以试着买些药方回来治疗一下!来看海桐皮煎的用法。

处方

海桐皮(酒浸半日,炙)1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走注,皮肤瘙痒或瘾疹丹起,筋脉肌肉疼痛。

用法用量

每次3两,先用黑豆1盏,生姜半两切碎,水5升,同煎至3升,绞去滓,入前药末,煎如稀饧,以瓷盒盛。每服1匙头,煎当归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瘙痒症

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及部位,一般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

病因

1.全身性瘙痒症常为许多全身性疾病的伴发或首发症状,如尿毒症、胆汁性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恶性肿瘤及神经精神性瘙痒等。全身性瘙痒症的外因与环境因素(包括湿度、季节、工作环境中的生物或化学物质刺激)、外用药物、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及患者皮肤的皮脂腺与汗腺分泌功能减退致皮肤干燥等有关。

2.局限性瘙痒症的病因有时与全身性瘙痒相同,如糖尿病。肛门瘙痒症多与蛲虫病、痔核、肛瘘等有关。女阴瘙痒症多与白带、阴道滴虫病、阴道真菌病、淋病及宫颈癌有关。阴囊瘙痒症常与局部皮温高、多汗、摩擦、真菌感染有关。瘙痒的发生主要是由化学介质如组胺、p物质、激肽和蛋白酶等的释放所引起。

临床表现

多见于成人,瘙痒常从一处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严重者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加剧,饮酒、咖啡、茶、情绪变化、辛辣饮食刺激、机械性搔抓、温暖被褥、甚至某种暗示都能促使瘙痒的发作和加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湿疹样变、苔藓样变、脓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老年性瘙痒症

多发于老年人,常以躯干最痒,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因素所致,女性患者可能是绝经后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冬季瘙痒症

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发病。多发生于秋末和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病人常在进入温暖的室内或睡前脱衣时,便开始瘙痒。

夏季瘙痒症

常以湿热为诱因而引起瘙痒,夏日汗液增多可使瘙痒加重。

结语:海桐皮煎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现在对海桐皮煎已经熟悉很多了。海桐皮煎是一种可以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有此疾病的患者朋友可以尝试这个方法。上述小编也解释了很多和皮肤瘙痒有关的知识,大家要认真看哟!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_白花蛇的副作用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散气软坚,消炎退肿,净血祛毒,祛湿健肌,恢复肤色。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2、用于什么病症

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3、用法用量

内服:3~4.5克。 研粉吞服1~1.5克。或1~2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小丸剂、散剂等;可入软膏、浸剂等制剂。

白花蛇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用量过多、久用对脑有害,并引起多汗、中毒等。若量多久用,应配牛乳、蛋清、肉汤和解毒剂。

2、人群禁忌

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阴虚内热者及孕妇忌用白花蛇。

3、饮食禁忌

3.1、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白花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本草图经》。

【别名】:诸蛇鼻向下,独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 节蛇、白节蛇、手巾蛇。

【药材来源】: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

【生境分布】: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温;有毒; 归经:入肝、脾经。

【采收和储藏】:多为泡酒,或磨粉服用。

【功能主治】:散气软坚,消炎退肿,净血祛毒,祛湿健肌,恢复肤色。

【用法用量】:3~4.5克。 研粉吞服1~1.5克。或内服:1~2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小丸剂、散剂等;可入软膏、浸剂等制剂。

2、《开宝本草》:“白花蛇,白花者良。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九月、十月采捕之,火干。”。

3、《本草图经》;“白花蛇,今黔中及蕲州、邓州皆有之。具文作方胜白花,喜螫人足。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

4、《本草衍义》: “诸蛇鼻向下,独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

5、《本经逢原》:“凡疬风曾服过大风子仁者,服白花蛇无效。”。

贝母煎中药方剂


咳嗽相信大家都会有过,咳嗽有的人是因为感冒,有的人因为吃盐多了,有的人是因为抽烟咳嗽等等原因,给大家带来一个专治咳嗽的药是贝母煎中药方剂,那么贝母煎的功能有哪些?贝母煎的用法多吗?这么多问题,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吧。

处方

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

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

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

用法用量

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黄汁300毫升,生麦门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黄、麦门冬汁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枣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咸物。

摘录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

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治疗咳嗽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但以食疗为最佳。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2.支气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3.肺炎: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4.急性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音来。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时发生喉喘鸣。

基本概述

中医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西医咳嗽(Cough)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咳嗽的动作:来至呼吸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如脑,耳,内脏)的刺激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与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经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分别传到咽肌,声门,膈和其他呼吸肌,引起咳嗽动作。咳嗽动作首先是快速短促吸气,膈下降,声门迅速关闭,随即呼吸肌与腹肌快速收缩,使肺内压迅速上升;然后声门突然开放,肺内高压气流喷射而出,冲击声门裂缝而发生咳嗽动作与特别声响,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等也随之排出。

结语:有关贝母煎的功效与作用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贝母煎也是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贝母煎主要治疗咳嗽等疾病,咳嗽的种种原因都有的,那么,在遇到咳嗽请选择贝母煎。

白酒煎的中药方剂


白酒煎是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病症。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酒煎的中药方剂 以及白酒煎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酒煎

【处方】

绿矾4两,五倍子1两,百草霜1两,木香2钱。

【制法】

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黄肿。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日2-3次。

【摘录】

《原病式》卷下。

白及膏

【处方】

川白芷、白及、松脂(均为末)。

【制法】

用头发1大握,桐油1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熔烂,人上药末,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容灰入。

【功能主治】

断跟皲。

【用法用量】

每日100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敷其上。或加少水粉。

【摘录】

《得效》卷十九。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酒煎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白酒煎中药方剂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白薇煎的中药方剂


中医学术的领域里,有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这里想跟大家说说中药方剂,白薇煎中药方剂。是治疗风痛病的,应该很多朋友都患有此病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买些药来服用。来看白薇煎的用法是什么?

处方

东白薇2钱,泽兰叶3钱,穿山甲片1钱(炒黄,研)。

功能主治

行血络,通瘀透邪。主治风痛。或头项、肩背、手足、腰(月少)、筋骨疼痛,遍身不遂。

用法用量

好酒煎服。

摘录

《春脚集》卷四。

风痛病

风痛病是由身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出障碍造成尿酸代谢异常所致,表现为肢体远端突发红、肿、热、剧痛的情况,这是由于体内负责分解尿酸的酶活性不足引起体内尿酸堆积,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等处引起的。

风痹

关节、经络,风性走串,故临床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点。因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为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膝理空疏,故有恶风,汉出之症。

寒痹

多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且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又因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临床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肤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麻木重着为特点。因脾主湿,而湿性黏滞,阻碍气机,故又多见脾不运湿之症,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如缓等。

热痹

以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为主,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特点。因热为阳邪,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等症。

结语:有关白薇煎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白薇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白薇煎能治疗风痛病,有关此病症的相关知识,上述也做了一些解释,希望大家多看看,以后也要多学习中医知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