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穴位养生

2019-10-20 │ 女性穴位养生 女性养生穴位

女性可多按这五个穴位 功效媲美补药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女性可多按这五个穴位 功效媲美补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二、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三、神门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四、关元

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五、气海

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扩展阅读

保健按摩常识 常按这3个穴位效果堪比补药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即便钻研一辈子,也没有尽头,中医认为夏季是一个需要养阳、祛湿、调理气血的季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夏季养生穴位、夏季养生要注意哪些事等通过中医养生方式度过夏季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夏季按摩哪些穴位

穴位是中医文化中的重要体系,中医治病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穴位来治疗疾病,而保健养生同样经常用到学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按摩哪些穴位能够帮助我们健康度夏吧。

1、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两耳耳尖连线和头顶正中线的交汇处,也就是头部的正中央。百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百会穴是全身阳经和督脉阳气交汇处,常按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提升阳气,让全身气血通畅。现代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均表明,百会穴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经常按摩对大脑大有好处。

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我们人体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免疫系统,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因此,经常按压内关穴,还可以舒缓一些疼痛,解除疲劳,能起到宁心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脉等作用。此外,按摩内关穴还有补心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祛除心脾邪火。

3、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因为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 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夏季养生原则

冬病夏治

夏季机体与外界阳气盛,此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手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的病症。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大众常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应要服一些健脾利湿之物。可选择健脾芒得化湿及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

补养肺肾

按传统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应要补养肺肾之阴。可选择酸收肺气药五味子及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等,以防出汗过多,而耗损津气。

不同体质人群夏季如何养生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

每天常按5个穴位 等于吃补药


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

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

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这五大穴位堪比身体补药!这样按揉等于滋养五脏!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那“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环出现差错,身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垮掉。

养五脏其实很简单,记住一套五脏养生“组合拳”,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吃吃喝喝、揉揉按按,轻轻松松养五脏。

养心第一穴:神门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桂圆也叫龙眼,入心经。《日用本草》记载其“益智宁心”,清代药学著作《得配本草》认为龙眼“葆心血”。

推荐一道宁心安神汤,做法如下: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用水熬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

可调理记忆力衰退、失眠、神经衰弱等症,还可用于改善夏季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佳。桂圆多食易气滞,阴虚火旺者以及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腹泻者应忌食。另外,桂圆性热助火,故儿童应少食。

养肝第一穴:太冲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枸杞子滋肝益肾、填精坚骨。现代研究显示,枸杞中的甜茶碱能防止肝脏内过多的脂肪贮存,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推荐一款枸杞白菊茶,做法:取枸杞子、白菊花各3克,泡水代茶饮,可辅助治疗肝血虚引起的见风流泪、白内障等眼病。

枸杞偏于温热,感冒发烧、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不要吃。

常按五个穴位延缓衰老


对抗衰老,延年益寿,这些看似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你懂的按摩养生穴位,不仅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好,还能让你青春常驻。

0.618,黄金分割这一比例被誉为最具审美意义的数字,体现在人体上,黄金分割点同样很多,如人体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在肚脐,头顶和肚脐间的黄金分割点在咽喉。人体穴位也有一些位于黄金分割的位置上,它们对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有着重要作用。以下5个穴位就是人体最重要的黄金穴。

1.气海穴

也就是常说的下丹田,位于脚底到头顶的黄金分割点,具体在肚脐正下方1.5寸(将食指与中指并拢,其宽度即为1.5寸)。气海是针灸保健的要穴,自古就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有温养益气、强壮全身的作用,可双手搓热按摩此穴。阳气不足、虚证患者,则可用艾灸气海,效果更佳。

2.百会穴

位于头顶至后脑的黄金分割点。百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百会穴很好找,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可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对心悸、头晕、失眠、健忘等均有效果。

3.涌泉穴

在脚掌的黄金分割点上。它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是肾经的首穴。涌泉穴意为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各处,尤其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失眠乏力效果显著。按摩涌泉时,注意稍稍用力推搓,以局部出现微热感为宜,也可用艾灸的方法。

4.劳宫穴

在手掌上的黄金分割点上。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劳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还有强壮心脏的作用。按摩可左右手拇指交叉进行,也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每天23次。

5.膻中穴

在人体躯干的黄金分割点上。膻中穴的具体位置为人体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按摩膻中穴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还可治疗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等症。按摩时一般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力度以稍有疼痛感为宜。每次按摩10来秒即可,6次为1遍,一般每天按摩35遍。

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


【导读】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中医一般把气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另一个是水谷之气,就是我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是通过人的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还有一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空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人体的健康与这三个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

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

三阴交穴、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气海穴、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常按5穴位等于吃补药

关元穴、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神门穴、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吃什么能清肝明目 清肝明目按按这五个穴位


清肝明目先按按这五个穴位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决明子

《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决明子对女性而言,每晚晚餐后可喝决明子茶,以达消除油脂、让小腹变平坦的功效。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质润气和,可升可降。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等功效。枸杞还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抑制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枸杞头也有同样的功效。

吃什么能清肝明目

红花菜

红花菜别名碎米荠、紫云英,产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效。

豆苗

豆苗有清肝明目的食疗功效,它含有大量的镁以及叶绿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而且其中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

吃什么能清肝明目 清肝明目按按这五个穴位


清肝明目先按按这五个穴位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吃什么能清肝明目

红花菜

红花菜别名碎米荠、紫云英,产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效。

豆苗

豆苗有清肝明目的食疗功效,它含有大量的镁以及叶绿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而且其中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

决明子

《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决明子对女性而言,每晚晚餐后可喝决明子茶,以达消除油脂、让小腹变平坦的功效。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质润气和,可升可降。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等功效。枸杞还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抑制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枸杞头也有同样的功效。

中医按摩这五个部位胜吃补药


特区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三、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