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养生

2019-10-20 │ 针灸养生 养生针灸

中医针灸养生 你知道多少针灸体位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医针灸养生 你知道多少针灸体位”,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针灸养生针灸体位你知道多少?现代中医养生,针灸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如此,针灸也能预防治疗各种疾病。针灸有修复组织、增强免疫、活血、镇痛等多重功效;要使针灸的种种功效得以发挥,针灸时,常用的体位选择很重要。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1、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中医养生,上述就是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希望对大家针灸养生、防病有所帮助。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常识之针灸惯用体位


针灸养生针灸体位你知道多少?现代中医养生,针灸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如此,针灸也能预防治疗各种疾病。针灸有修复组织、增强免疫、活血、镇痛等多重功效;要使针灸的种种功效得以发挥,针灸时,常用的体位选择很重要。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1、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中医养生,上述就是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希望对大家针灸养生、防病有所帮助。

中医针灸养生介绍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针灸中医养生的作用


我的肩膀最近有些不舒服,朋友就建议我去做针灸中医养生,到了中医馆才发现,现在做针灸养生的特别的多,就像我这样有外在毛病的人特别的少,没有外在毛病的人都是来调理身体的,在中医馆这几天也让我知道了好多中医针灸的禁忌,有哪些部位是不能直接针灸的。还有中医针灸的作用,我都知道了好多,马上就先大家说说作用啊。

调和阴阳

人体疾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人体的阴阳失调,导致阴盛阳衰或者是阳盛阴衰。

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阳热偏盛,治宜清胃泻火,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针刺泻法。

扶正祛邪

疾病的产生,就是正气和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气压过正气就会生病了,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针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静脉阻塞,气血闭阻,则会或滞或瘀,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疾病丛生,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

介绍了针灸中医养生的作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针灸中医好处真的有好多数都数不过来,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针灸的,就像平时喝酒和吃饱饭或者饥饿的时候都是不可以的。最重要的就是女性生理期的时候就更不能针灸了,祝你身体健康。

中医针灸养生 平衡针灸的疗法及其特点


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那么平衡针灸疗法有哪些呢?下面专家为你详解,一起来看看。

平衡针灸是什么

平衡针灸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平衡针灸疗法

平衡针灸持针采取酒精棉球固定针体法,取穴遵守特异性取穴原则,如感冒穴、过敏穴、降压穴等;区域性取穴原则,如腰痛穴、腹痛穴、颈痛穴、胸痛穴等;交叉性取穴原则,如偏瘫穴、肩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肘痛穴、踝痛穴、腕痛穴等;对应性取穴原则:如乳腺穴等。

平衡针灸的针刺手法多样,因人因病而宜,如提插针刺法,主要针对肩痛穴、降压穴、降脂穴;一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1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牙痛穴;两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2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头痛穴;三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3寸之内的平衡穴位,如升提穴。如对小儿患者用飞针法,即快速点刺法;对成年人患者用速刺法,即快速针刺法,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

将针刺穴位后患者的感觉进行分类,如针刺肩痛穴、降脂穴的触电式针感;针刺降压穴、踝痛穴的放射性针感;针刺胃痛穴的强化性针感,亦称混合性针感等。

专家在外周神经上发明了大脑中枢调控下的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临床多种疾病。中枢镇痛平衡穴位有位于上肢的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位于下肢的肩痛穴、肘痛穴、腕痛穴;位于前额的腰痛穴;位于手部的颈痛穴;位于脚趾的头痛穴、明目穴;位于下颌的胃痛穴;位于前臂的胸痛穴;位于下肢的腹痛穴。中枢调控五脏平衡穴位:心病穴、肝病穴、脾病穴、肺病穴、肾病穴。五官平衡穴位:明目穴、耳聋穴、鼻炎穴、牙痛穴、咽痛穴。

另外还有急救平衡穴位:急救穴、醒脑穴、过敏穴、偏瘫穴、面瘫穴;三高平衡穴位: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妇科平衡穴位:乳腺穴、痛经穴、宫病穴;增强免疫平衡穴位:升提穴;促进代谢平衡穴位:痤疮穴、痔疮穴;调节心理平衡穴位:调神穴;解除不良信息平衡穴位:癫痫穴、指麻穴;调节睡眠平衡穴位:失眠穴。

专家介绍,这些穴位不但部位安全,而且针刺手法方法安全。比如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所以患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已迅速退出。

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穴名

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安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不易晕针。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

平衡针必须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3秒钟90%以上病人即可见效,尤其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年龄小、体质好的病人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价格低廉,一个人治疗成本投入就是一根针,加一个棉球,是一项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易学实用的治疗技术,已被列为国家973项目、卫生部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平衡针灸的特点

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系统平衡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

快速针刺

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

即时效应

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

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

中医针灸养生 针灸减肥的穴位有哪些


很多人都为自己的体重发愁,减肥药、减肥茶、运动等等,各种控制体重的方法很多人都尝试过,往往是吃了很多苦却没有效果。其实减肥的方法有很多,针灸减肥算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减重的关键是膳食加运动,吃动两平衡,以及进行专业的中医针灸指导非常关键。

一、耳针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

操作:每次选1~2穴,以双侧耳交替方式扎针,每周耳针贴敷2~3次,10次为2个疗程,而每次疗程间隔5~7天。

二、体针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

配穴:依据辩证分型而取。

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

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

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

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

三、芒针取穴:肩禹透曲池、梁丘透髀关、梁门透归来。

操作:选28号3吋长的芒针备用,每次每穴都要扎针。

四、艾灸取穴:主穴是阳池、三焦俞。

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

操作: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一个,用隔姜灸扎针。专家表示,以上各方法以耳针应用最为普遍,而且耳穴埋针效果贴敷更好,只是如果针具消毒不严,容易造成感染,另2种体针效果大致与耳针相似,芒针的操作则比较困难,主要适用身体较强壮的肥胖者,减重效果也其它方法高。至于隔姜扎针的艾灸法,不易操作疗效也比较差。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