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也是人们调养身体的好时机。那么2013年清明节,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就让小编带您来详细了解下吧!

2013年清明节

出行养生

清明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的祭祀节日。在祭祀先人,缅怀祖德的同时,也当注意情绪的控制,否则有些人容易触景伤情,产生悲观等不良的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有负面情绪。因此悲伤、抑郁,不宜持续过久,当注意情绪的调节。而对先祖及逝去的亲人,好的怀念,无过于我们提升自身的品德,光耀祖先。也在生活中学会坚强乐观,让泉下的亲人有所安慰。

平肝保暖不放松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时节风多、雨多,乍暖还寒,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中医养生专家提醒,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此外,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在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

与自然同气相求

清明时节人体养生,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许多病与饮食、起居有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这期间,人们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早晨应5点前起床。5点为一日的惊蛰,不起床会压制气血运行的通道。7点-9点,胃经旺。

人们在晨练上可多做户外活动,达到与自然状态同气相求的目的。从心理上轻松自然,放下烦恼与沉重,与节气同气相求。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谨慎温补,尤其是针对今年火运太过偏热的气候特点,内火过盛者尽量避开温热性的食物,如白酒、辣椒、生葱、生蒜等热性食物;狗肉、羊肉、海虾、海参、鲢鱼、桂圆、甜橙、木瓜、韭菜、茴香等温性食物。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