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为什么要养生

2019-11-06 │ 夏天为什么要养生 夏天为什么要热养生

夏天阳气最盛为什么还要养阳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夏天阳气最盛为什么还要养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本文导读:夏天是阳气最盛的一个季节,但是中医还是提出夏季养阳的养生方法,很多人对此不明白。为什么夏天要养阳,我们来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春夏养阳,秋冬养 这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养生方法,这个养生方法主要是教我们要顺应四时来养生,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为什么还要养阳呢?夏季该如何养阳?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 阳逢阳旺,阴逢阴盛 ,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 火上浇油 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 气阴两伤 ,时间长了就是 阴阳两伤 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 空调病 。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乍一看有点自相矛盾,但是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今天说的这个 养阳 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 春夏养阳 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我曾经看过一个特别严重的病人,40多岁的女性,大热天从河北来北京看病,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说怕冷,这位病人就属于阳虚。《伤寒论》中说 阴阳气不相顺接 ,阴和阳接不上了,手脚就凉。当然,它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阳虚。

阳虚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怕冷;从舌头上看,一般是舌体胖大,颜色淡,或者白白的,或者是水汪汪的;另外还有一个规律性的表现就是眼泪、鼻涕、口水动不动就流出来了,女性也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大,尿失禁。大笑或打个喷嚏后,尿就出来了,这是因为阳虚以后容易固涩无力。

从脏腑来讲,阳虚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那么,如何鉴别自己属于哪种阳虚呢?比如说心阳虚,张仲景有一句话叫 其人插手自冒心 ,有点胸闷、心慌、憋气、怕冷,这些都是心阳虚的表现;脾阳虚,主要是消化吸收有毛病,表现为大便比较稀、肚子胀等;肾阳虚,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就是腰膝酸软等问题;还有我们上面说到的手脚怕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肾阳虚。此外,还有一个肝,但我们不说 肝阳虚 ,我们称为 寒邪入肝 、 寒滞肝脉 等,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小腹发凉,男的甚至会牵扯到阴囊部位。

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从年龄段来区分,则是老人居多。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还可能背部发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有的女性月经不规律,有淤血,颜色发黑,怕冷。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寒的问题在里面。

夏补阳,效果好

中医的外治法在冬病夏治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实际上这里面还蕴含了一种中医的预防思想。意思是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平时就要多加注意,甚至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预防,提前温阳补阳。

中医的治疗方法叫 因势利导 ,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比冬天补的效果好,贴三伏贴、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曾有人质疑过中医的三伏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但我想说的是,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效果肯定会慢。中医的很多养生保健方法你不要指望它太神,坚持才是硬道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有一项课题,是观察三伏贴到底有没有效的。第一年时,几乎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第二年还没有什么差异,坚持到第三年就开始明显见效了。

所谓 三伏贴 更适合阳虚的人使用,不能随意滥用。例如,属于大火热体质的人,贴三伏贴肯定效果不好。还有一点就是要看贴在哪里,有一些穴位是大家都适合的,比如足三里,它是一个强壮穴,男女老少都可以贴,但是有一些穴位就不能随便贴了。因此,不管是三伏贴也好,补阳药也好,如果滥用可能会造成无效甚至是反作用,最后倒霉的不仅是中医理论,更是患者自己。

空调房呆久了,泡杯干姜红茶

老百姓常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是热性的,不管什么姜都是热性的,生姜也好,干姜也好,泡姜也好,只是热的程度不一样。姜是非常好的 夏季补药 ,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 通 ,否则就会把一个人补出毛病来。推荐一个食疗方 干姜红茶,就是先煮干姜,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


姜除了内服,还可以用于外治。外治法 针灸 的 灸 字,上面是一个 久 ,下面是一个 火 ,凡是中医带 火 的字都是热性的。因此灸法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最合适。姜本身就是热性的,用其来做隔姜灸更能增加外治的效果。所谓隔姜灸就是取新鲜老姜一块,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0.2~0.3厘米厚,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背部、肚脐周围等穴区,再将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此外,一些做饭的调料也可以用来养阳,比如桂皮、桂枝、十三香、小茴香等都是热性的,有助于补阳。我曾经就用桂枝、小茴香这些热性的东西再稍微加一点活血的东西治好过月经不调。

为什么夏季要养阳?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也为大家介绍了夏季阳虚的症状及夏季养阳的方法,夏季养阳大家可以试试三伏贴,当然贴一次两次看不到效果,要坚持几年。

yS630.Com相关推荐

阳盛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2)养生方法。
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药物调养: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养生首先养阳气方法?


养生也是一项技能,平时注重养生的人身体状况都良好,因为他们会比平常人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想要搞好这项技能也是不容易的,很多人想养生,但是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养生该做点什么。《养生首先养阳气》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关于养生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这本书。

《养生,首先养阳气》内容简介:现代社会节奏过快,身患各种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一些正值壮年的"精英",因工作压力巨大,身体容易产生各种不适,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养生,首先养阳气》根据这种现实情况,用37个案例,详细解析鼻炎、妇科炎症等17种常见慢性病的产生原因及调理方法,并着重讲述艾灸这一中国古老中医技术对慢性病的益处,非常实用。

作者简介:余道辉,原名余清平,字道辉。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四代祖传中医,具有多年临床经验,擅长用道氏悬灸、鸡蛋飞粥、艾叶熏洗、中医推拿等中医技法治疗各种慢性疑难杂症。长期致力于扶阳祛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养生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扶阳堂养生保健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专家、总经理。

何婷,道氏悬灸技术创始人。祖传中医,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先后任职于江西省定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上海市普陀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擅长道氏悬灸、中医推拿等中医技法治疗各种慢性疑难杂症。现为上海扶阳堂养生保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首席咨询医师。

《养生首先养阳气》这本书所涉及的养生范围比较广,很值得部分热爱养生者的参考。养生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但是许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其实,只要大家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且坚持养生,我相信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导读: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季节的变化,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养生要遵循这个方法,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那么时值秋季,秋冬季节如何养阴呢?下面教你7妙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是春夏养护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养护阴气,以适应收藏功能的需要,用这样的养生方法来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能和万物一样自然而然地随着生、长、收、藏的生命运动节律来生活。

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的根本,损害人体真元之气。所以说阴阳四时,是万物始发与终结的规律,是生存与死亡的本源。违背了四时阴阳规律,就会产生灾害,顺从这个规律,就不会罹患严重的疾病,也就是有得于了,有智慧的人能够按规律去做,愚昧的人则常常背道而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人体的阳气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阳虚者,可于春夏季节,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再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从而起到更强的补阳作用,春夏养阳即所谓冬病夏治。同理,秋冬养阴,亦是此理,即所谓夏病冬治。这也正好合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农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按照季节变换进行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春天的郊游、踏青,既可愉悦身心,又可使人们摆脱寒冷季节畏缩、慵懒的状态,焕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从事同样的体育运动也变得更加灵活;秋冬是收获、收藏的季节,我国各地都有贴秋膘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保养脏腑,充盛形体的很好的保健方法,既可补充一下在繁忙的春夏因剧烈活动而消耗的营养物质,又可帮助抵御秋冬的寒冷,为来年储备体力、精力。

秋冬季节如何养阴?

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1、谨慎起居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但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较高,发病多在长时间睡眠之后。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流速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睡卧头向西

关于睡眠时卧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凡卧,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3、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最能养阴。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更要随身带着水杯,及时补充水分,而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猛喝一通。想要赶走秋燥,除了喝白开水外,还要利用好一个宝贝蜂蜜。早晚将蜂蜜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更能起到润肠通便、养阴润燥的效果。

4、滋阴润肺

秋燥易伤津液,秋季以肺脏当令,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原则。《素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而多数蔬菜、水果等有滋阴润燥、清热通便之效。另外也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清肃之功。少食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助燥伤阴。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适当补充体内水分,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饮用时要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为防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膏。

5、调精神

心藏神,神安则寿。倘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耗,形体衰败,老衰立至。应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阴精,甚则阳亢化风,而可诱发眩晕、中风等病。

6、节房事

人体的精气宜藏不宜浮,宜秘不宜泄,精气秘藏则气足神旺,健康无病。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7、吞咽津液

以养阴具体做法是:每日闲目息心而坐,心注肺中,咽津送下丹田者十二口,以双手攀足心者三次,候气定,再如前咽津,送下丹田者七口而后止,永无燥热之病。常常多咽唾液,有益于健康长寿。

夏季重在养阳


夏季养生重在养阳 炎炎夏日,身体阳气活动更旺盛,阴津易随汗而外泄,炎热使机体腠理开泄,再加之乘凉冷饮,会损伤阳气。因此夏季重在养阳。

夏季重在养阳慎起居

夏季自然界正是万物生长旺盛之时,起居也应随之作出调整,如清晨早起,在洗漱后可在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呼吸新鲜窟,来舒展身体阳气。

夏季重在养阳调精神

夏季养生重精神调摄,应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喜,以免以热生热,火上烧油。心静可达养阳的目的。

夏季重在养阳巧运动

通过适宜的文体活动来舒畅筋骨,畅气血,护阳气。运动应秩序渐进,控制运动量,不应过度运动。

夏季重在养阳节饮食

夏日炎热,应注饮食调节,不要过饿才进食,饮食不应过饱。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还要注意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此外,饮食应要注意卫生。

夏季重在养阳要午睡

夏季午时身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容易犯困,可通过短暂的午睡,来达到调节阳气的作用。

夏季重在养阳勿贪凉

老年人往往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吹风扇或空调,反让人感觉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易引起受凉感冒等症状。

夏天艾灸效果最好 关元气海艾灸最补阳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只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不适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最好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施灸距离以皮肤感觉为准,最佳时间无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人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

在日常保健时施灸的时间没有定式。有的人经络敏感,稍微灸一会就全身都热起来,有的经络不敏感时间就要稍稍延长一些。灸多少时间要以局部皮肤的变化为准。如果发现皮肤慢慢变红,出现红晕了,那就可以停止了。

关元、气海艾灸最补阳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艾灸哪个部位最补阳气


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艾灸,艾灸现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对很多疾病都可以起到缓解治疗的功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喜欢养生,其中也包括很多的男性朋友,这些男性朋友通常会问,艾灸哪个部位最补阳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补阳气所适合的艾灸部位。

艾灸

5

个穴,祛湿补阳,效果杠杠的!

“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中医认为,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降低的时侯,湿邪就会变成致病原因,并侵犯人体引起疾病。湿邪一般分外湿还有内湿,不管是哪种湿邪,都会导致腹满、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减退现象。同时,嗜睡、精神萎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很多症状也会伴有。

而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开郁、补阳气等效果,对于养生非常适合。相应的穴位经常进行艾灸,能让体内的湿邪去除,更可以起到各种疾病预防的效果。小翠下面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艾灸祛湿五大穴位,希望对您有益。

1

、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

2

、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功效: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禁忌

此外,还有一些传染病,证见高热、昏迷、四肢抽搐者,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亦均不宜施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或妇女经期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