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养生

2021-06-21 │ 中医针灸养生 天热养生方法

天热易中暑 中医针灸帮你驱走暑气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天热易中暑 中医针灸帮你驱走暑气”,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天热易中暑 中医针灸帮你驱走暑气

夏天是非常炎热的,中暑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烈日下工作的人更加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那么中暑怎么办,中医有什么对付中暑的方法呢,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有关驱除暑气的方法吧。夏季如果我们长时间的在太阳下或者高温下工作的话,就会导致劳则伤气,这个时候暑热之邪乘机侵入导致中暑。

中暑依临床表现可分为轻证和重证两类。轻证中暑:症见头昏头痛、胸闷呕恶、高热汗闭、烦躁不安、脉洪数、舌苔黄腻。重证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为暑热蒙心,尚见神昏喘促、转筋抽搐。如属气阴两伤,则现面色苍白、汗出气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脉象虚细、质淡白等证候。治疗中暑除了物理降温法和药物疗法之外,针灸也有极好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分型介绍中暑的针灸疗法。

一、轻证中暑

1、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2、治则:清泄暑热。

3、处方:大椎、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委中。

4、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为清热要穴,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清热泄三焦火,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

5、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以泄热祛暑。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一)暑热蒙心

1、主证:肌肤灼热,面红耳赤,渴喜饮冷,口唇干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

2、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3、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4、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开窍醒神;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开窍苏厥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5、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二)气阴两脱

1、主证:大汗、大泻、大失血,气短息促,自汗热粘,心烦口渴,尿短赤涩,大便干结,舌燥,脉细数无力。

2、治则:补气滋阴。

3、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4、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5、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针灸治疗轻度中暑以及重度中暑的方法,如果病人的情况严重的话,这个时候最好送到医院治疗了哦。

相关阅读

夏季易中暑试试中医刮痧


夏季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当发生中暑时,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效果不错。

一、刮痧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则应及早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二、刺血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三、穴位按摩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四、擦药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针灸治疗中暑


【概说】
中暑是以壮热,烦闷恶心,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证的夏季急病。多由于夏季酷热或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所致。本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等。

【病因病机】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劳则伤气,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依临床表现可分为轻证和重证两类。

【辨证治疗】
(一)轻证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二)重证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中暑针灸疗法


【概说】 中暑是以壮热,烦闷恶心,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证的夏季急病。多由于夏季酷热或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所致。本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等。 【病因病机】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劳则伤气,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依临床表现可分为轻证和重证两类。 【辨证治疗】 (一)轻证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二)重证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中国卫生健康网

看中医针灸治疗如何帮你戒除酒瘾


用针灸之法戒酒,首先也是由国外学者提出并付之实行的。如美国林肯医院戒毒部,应用针刺戒毒戒酒,迄今已有近三十年历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也陆续出现针灸戒酒的临床报道。看中医针灸治疗如何帮你戒除酒瘾。

少量饮酒,特别是药酒、果酒、黄酒及啤酒等适度饮用,对健康有益。但酗酒,尤其是酗烈性酒,则可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严重问题。过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出现呕吐、腹痛及一时性精神错乱;中毒过深,能造成呼吸、循环中枢麻痹,甚至死亡。长期大量饮酒,发生慢性酒精中毒,会导致智能衰退,甚而发展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酗酒还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食管炎、肝病、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关。据统计,酗酒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七倍,食道癌、胃癌及肝癌等在嗜酒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酒依赖、酒中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美国,每年酒精中毒死亡者竟达20余万人之多。从世界范围看,酒精中毒,已成为心脏病和癌症以外的第三个影响健康的最大问题。酗酒还给社会安定和家庭和谐带来众多危害。特别是,一些研究者已经发现酗酒和吸毒过量者,可通过基因把这些坏嗜好遗传给后代。真可谓是遗患无穷。因此,戒酒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包括不少国家政府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多采取行为疗法、替代疗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戒酒,有的国家如韩国、前苏联等则发布强行戒酒令。但收效均不大。

用针灸之法戒酒,首先也是由国外学者提出并付之实行的。如美国林肯医院戒毒部,应用针刺戒毒戒酒,迄今已有近三十年历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也陆续出现针灸戒酒的临床报道。据国内外资料统计,针刺对酗酒治疗有效。针灸戒酒的有效率在85%左右。针刺的良性作用包括降低对酒精的需求,缓解戒断症状,减轻焦虑、敌意、应激、失眠和抑郁,以及增加活力,使之放松。这些治疗作用与酗酒的治疗目的恰好吻合。

目前,针灸戒酒的穴位刺激法以耳针为主,也有用体针戒酒的,为了提高效果,有人还试用耳针配合少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从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对象必须有戒酒愿望,而且要有毅力坚持下去,疗效才能令人满意。戒酒后病人并无酒精戒断症状,这也说明此法对酒精损害的人体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灸除了戒酒外,对醒酒和预防酗酒复发也有较好的效果。

电针合谷穴位刺激戒酒

方法

取穴合谷定穴合谷

操 作:

取双侧合谷穴,各刺入28号1.5寸毫针1枚,得气后,接通G6805-1电针治疗仪,本仪器治疗档分0、1、2、3、4共5个连续档。治疗过程采用连续刺激,档位一般选用3档左右,但以患者感到较强烈的痛、麻刺激为宜,若患者产生耐受,以后可适当逐渐增加。具体操作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饮酒:让患者饮酒,在患者咽下时开通电源2~3s,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每天1次,每次治疗30~60min,治疗过程中饮酒15~30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患者便可感到酒入口后难以下咽,便可转入下一步骤。

闻酒:让患者闻酒,在患者闻到酒香时开通电源2~3s,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每天1次,每次治疗30~60min,治疗过程中闻酒15~30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股治疗1~2个疗程,患者闻酒时会出现回避反应,便可转入下一步骤。

看、回忆饮酒:让患者观看饮酒的场面(电视录像),或者让患者回忆自己以往饮酒的过程,当患者出现饮酒欲望时开通电源2~3s,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每天1次,每次治疗30~60min,治疗过程中看、回忆饮酒15~30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患者的饮酒欲望消失,便可转入下一治疗阶段。

效 果

根据以下标准评判:两年后随访,没有复饮者为痊愈;出现复饮,但能自我控制饮酒量,较入院前减少3/4~1/2者为好转;复饮且不能控制酒量者为失败。

共观察9例,其中,酒依赖6例,酒中毒3例。结果痊愈6例,好转2例,显效率(痊愈、好转)88.88%,失败1例。

注意事项

(1)、本法是电针厌恶疗法,适用于酗酒者。酗酒者如果突然戒酒,往往会出现癫痫发作、震颤谵语等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电针前,应有最好有一准备阶段,可采用安定替代疗法,每日给予安定20~30mg口服,10天后停用,应注意缓慢减、停药。

在此阶段,患者应该有足够营养支持治疗和体育锻炼。营养支持可为静脉输液,如B、C族维生素、保肝药物、营养心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一方面补充因饮酒而大量消耗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促进酒精的代谢。

(2)、要获得治疗成功,其前提是患者具有戒酒的动机和决心,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治疗是否成功。

在准备阶段,病人要明白过量饮酒对身体的危害。饮酒与肝炎、心脏病、痴呆的很很大的关系;同时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以及工作、事业。

(3)、在戒酒阶段,三个步骤应逐步进行。治疗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治疗时,电针刺激,由于针感较强烈,病人往往会要求减小电量,少数患者还可因为电刺激而导致患者的焦虑、紧张、痛苦,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治疗的阻抗,往往出现在饮酒步骤的第8~10次治疗,出现阻抗的原因往往是患者对治疗难以忍受或失去信心,此时,医生以及家属应该鼓励酒瘾病人。

传统中医 驱走雀斑小偏方


雀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皮肤损害,呈斑点状,或芝麻状褐色或浅褐色的小斑点。雀斑具有一定的体质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在外界的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如日晒、皮肤干燥等),便会发生雀斑。

1、针尖至米粒大的褐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雀斑,通常分布在日光容易照射到的区域。如眼周、双颊、额头、鼻梁处。

形成原因:一般是遗传造成的,常在5岁左右出现。皮肤白的人更容易有雀斑,青春期和夏季日晒后,斑点数目会增加,颜色会加深。

专家支招:

全年防晒不偷懒。长有雀斑的皮肤很脆弱,每一次暴晒,即使皮肤表面没有明显变化,但在皮肤的底层都会留下受伤印记。黑斑的叠加会加剧雀斑,脸就更黑了。所以无论室内室外,一年四季都应该使用防晒产品。

脸部按摩要适度。每天一次,用手掌或手指有韵律地沿着肌肤脉络进行适度按摩,每次不超过5分钟,动作要轻快温柔。过度的按摩有可能加速肌肤老化,更容易让色斑找到出头机会,不可不防。

(一)食疗

下列食物都是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应经常服用:荔枝、龙眼、核桃、西瓜、蜂蜜、梨、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莲藕、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丝瓜、香蕉、芹菜、黄瓜。

下列食物都是含维生素E较多的食品,应经常服用:卷心菜、胡萝卜、茄子、菜籽油、葵花籽油、鸡肝。

验方选例:

冬季着凉易落枕 中医推荐针灸穴位治疗


冬季天气寒冷时,人体颈部肌肉的组织活性会下降,易致肌肉痉挛,再加上有些人睡觉姿势不正确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落枕。那么冬季落枕怎么办?落枕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中医给大家支支招,针灸治疗冬季落枕效果不错,一起来试试吧。

冬季是落枕的多发季节,寒冷的天气会降低颈部肌肉组织活性,很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加之睡眠时睡姿不当,枕头不合适等因素,反复落枕就发生了。一觉醒来全身酸痛不说,身体还像个机器人般不能行动自如。中医专家介绍说:落枕归属于中医落枕风、失枕范畴。除了在痛处推拿按摩外,其实可以巧妙利用两个穴位来针灸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一:颈百劳穴

位置:在颈部,第7颈椎棘突直上2寸(约患者3横指宽),再向左右旁开1寸(约患者1拇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颈部僵硬、咳嗽、气喘、颈淋巴结肿块等。

推拿按摩法:以拇指向下直按(与皮肤垂直))30秒后放开,重复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的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外劳宫穴和颈百劳穴。除了可以对这两个穴位施针外,直接按摩推拿也同样起到治疗落枕的功效。

二:外劳宫(落枕)穴

位置:在手背,第2、3掌骨间,约掌指关节后0.5寸(约患者1小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肩背痛。

推拿按摩法:以手指向下按压30秒后放开,重复按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高温天谨防“情绪中暑”


随着气温的升高,许多人的心情却越来越差,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矛盾,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尤其在气温超过35°C、日照时间过长时,“情绪中暑”的几率会急剧上升。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中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内经》亦特别强调: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故越是天热,我们越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以“冷处理”。同时要有一点感,既可带来欢乐,消除苦闷,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使紧张的神经在的话语中得以松弛,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

注意饮食起居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水果、绿茶、啤酒、咖啡、菊花、金银花等。同时,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不抽烟。减少外出,增加休息时间。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特别是早晚室外气温相对低时,宜打开门窗,减少空气污染。

睡眠要充足 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故夏季尤应给自己安排一个严格的起睡时间。一般来说,夏季最佳就寝时间为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为5:30~6:30。中午亦要小睡,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中暑的针灸和刮痧疗法


【概说】

中暑是以壮热,烦闷恶心,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证的夏季急病。多由于夏季酷热或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所致。本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等。

【病因病机】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劳则伤气,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依临床表现可分为轻证和重证两类。

【辨证治疗】

(一)轻证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二)重证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阴虚潮热如何针灸


二、阴虚潮热有什么危害三、阴虚潮热吃什么好

阴虚潮热如何针灸

1、阴虚潮热如何针灸

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比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而针刺则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可以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待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后。,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

2、什么是阴虚潮热

阴虚火旺实际上指的是阴阳失调、阴虚则阳亢并生热最后化成火,伴有面部发红、眼睛充血发红、咽喉发干肿痛、出血、心烦意乱、舌苔较少、舌质发红发瘦等。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阴虚发热是指体内阴津耗损所致的发热现象,以午后骨蒸身热、两颧红赤、形体消瘦为特征,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初愈的病人。

中医学认为“阴虚则生内热”,由于体内阴津亏虚,不能制约偏亢之阳,产生发热。多见于患者素体阴亏,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致阴津损伤,水不制火,虚火内炽,邪热留居阴分,出现午后或夜间发热。病机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阴阳失其平衡,阴虚为本,虚火为标。

3、阴虚潮热如何调理

3.1、饮食调养

可多食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赤小豆、海蜇、荸荠、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

3.2、起居睡眠

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可早睡早起,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戒烟酒,防止热毒伤阴。

3.3、体育锻炼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

3.4、情志调摄

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阴虚潮热有什么危害

1、失眠烦躁:女性阴虚便会经常烦躁,并且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还常会感到体力不支、腰膝酸软。

2、腰酸痛:女性阴虚很多都反应为腰酸痛,其表现为干一点活就会隐隐作痛。

3、月经不调:阴虚是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罪魁祸首。并且还时常伴有头晕体虚,小腹胀。

4、不孕、难孕:阴虚会影响女性的生殖能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养,便会造成女性怀孕十分困难,甚至会导致不孕。

5、熊猫眼:阴虚很多时都会有黑眼圈、脸色苍白、皮肤无光的情况发生,这是阴虚导致的血液循环不正常引起的。

7、虚胖:阴虚的女性很多都有发胖迹象。这是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得人体的卡路里消耗减少,而造成的发胖。

阴虚潮热吃什么好

1、枸杞银耳汤

银耳20克,枸杞子15克,冰糖适量,银耳用水浸泡,泡发后用手撕成小朵,枸杞子用水泡软,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到锅里,加水大火煮开,继续用小火煮至汤汁粘稠,放冰糖。

作用:银耳有非常好的滋阴润燥效果,尤其适合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是女性不可缺少的美容营养品,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可改善阴虚者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等不适。

2、百合绿豆汤

绿豆,百合,莲子,冰糖各准备足量,将绿豆、百合、莲子浸泡一个晚上,再用大火煮开,接着用小火煮至食材料熟软,放冰糖。

作用:绿豆既能清热,又是很好的解毒效果,可治暑热烦渴、湿热泄泻等;百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滋阴消热;莲子既可补脾,又能益肾,还可清心安神,可治失眠健忘,心烦口渴等。

3、萝卜老鸭汤

萝卜2个,老鸭一只,生姜和料酒适量,鸭子处理干净,焯水,将鸭子和姜片一起放到砂锅里,加水和少量料酒,煮开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煲1个小时,放萝卜再煲1个小时,调味。

作用:鸭肉可以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白萝卜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消食化滞,特别是秋天这种干燥的季节,喝些鸭汤既能滋阴清热,又可弥补在夏季机体的耗损。

中医偏方治疗中暑


夏天到了,在这个时间段中如果不注意对于身体的保养,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中暑,因此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中暑的症状、中暑的原因、中暑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知道怎么治疗它。

中暑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中暑的治疗方法

1、炎热的夏天,清爽冰凉的西瓜是解暑必备物品。用一个西瓜加上四到五个西红色,把西红柿的皮去掉,然后分别把西瓜和西红色榨汁,混合在一起之后可以在里面加入一点白糖,有很好的解暑效果。

2、中暑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用新鲜的荷叶、金银花、扁豆花和丝瓜皮、银耳、竹叶和琼脂混合之后加水熬煮,煎成药水之后把药渣去掉,这些物品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口服一两次就会治愈了。

3、再或者是可以用金银花和菊花解暑,把金银花和菊花洗干净,放到锅里面放水熬煮,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把药汁倒出来,然后放一点白糖在里面,搅拌均匀可以冻在冰箱里面,成冰之后吃掉。

中暑的原因

是指人在高温(气温34℃以上)或强辐射(特别是湿度大、无风)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

正常人体温能够维持在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如果外界温度过高,大于人体温度,人体的散热功能就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时,体内就会有大量的热蓄积,即感到头晕、发热等一些中暑现象,那么这就是中暑。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你出现中暑的症状,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妨试一试上文中小编教给大家的这些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疾病来说,效果显著。

中医预防中暑之道


夏日高温,人体排汗系统旺盛,民众从事爬山、慢跑及球类等活动时,要注意补充水份,以免体力失去平衡。

中医专家提供几招中医食疗及穴道按摩

让民众不仅做外在防晒,更可透过内服调养身体,避免在炎炎夏日中暑伤身。

专家表示,民众在艳阳下从事户外活动,最好避免在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烈日当空,而出门前最好涂抹防晒油,携带遮阳伞及帽子,这些措施不只是预防皮肤晒黑,也能预防晒伤、中暑、脱水发生。

中医认为暑热伤阴伤气,利瓦伊哲医师说,一般治疗中暑可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方使用。

若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出汗,可准备沙参五钱、麦冬五钱、甘草二钱、五味子二钱、黄耆五钱煎煮服用,服后令人气力涌出,喝起来入口酸但马上转为甘,不需加糖就有甘味。

另外本草纲目记载,冬瓜有生津止渴、消暑的功效,味甘性凉,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适合在夏季「清凉补」。

对爱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减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肤在夏天容易长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预防夏日皮肤做怪。

而市面上的冬瓜茶多半太甜,可以购买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也可用果汁机打成泥后过滤,再加上少许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会发胖的冬瓜茶。

除以中药调理或凉饮止渴外,穴位按摩也可治疗中暑、安定心神,民众可取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穴,以食、中指一起按摩,及找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之。

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圆形小骨前方凹陷处神门穴,以达到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头晕头痛及颈项疼痛、生津止渴、镇静安眠、缓解紧张的作用。

中医驱走头胀痛推荐五招


普通慢性头痛如头顶、后脑勺或前额等处胀痛,而又无感冒发热等症状,让人烦不胜烦。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向读者推荐五招,驱走头胀痛。

招数一:耳功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招数二:推印堂用大拇指自下而上,推至额部,由轻度逐渐到中等度,至局部潮红为止。

招数三:揉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之间,向后一寸陷窝中,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轻后重,并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乳突后1.5寸凹陷中),然后拿风池穴数下、肩井穴(第七颈椎棘突和肩峰连线中间)18次。

招数四:摩前额卷曲食指,以内侧抚摩前额30次,从额中至太阳穴;用中指揉太阳穴30次;用手掌做干洗脸动作10次。

招数五:夏枯草菊花枕夏枯草、菊花各等份,装入枕头,夜枕入眠,能治多种不愈之头痛。

专家点评: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头痛的原因很多,不仅头部的脑、眼、耳、鼻、咽等器官疾病可以引起头痛,全身疾病也可有此种表现,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如颅脑外伤、脑出血等,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