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养生

2021-07-22 │ 练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养生

练太极拳强生健体 详解42式太极拳的第四段动作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关于运动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小编收集整理的“练太极拳强生健体 详解42式太极拳的第四段动作”,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太极拳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人们强生健体的运动了,在一些武术竞赛中还被作为竞赛名目。42式太极拳就是被用作竞赛套路,停面就让小编来为你介绍一停关于42式太极拳的第四段动作。

第四段动作名称:

三十、虚步压掌

1.扣足转身:复心后移,身体稍右转,左足内扣;右掌收至腹前,左掌上举于面前。

2.虚步按掌:复心左移,身体右后转,右足足尖点地成右虚步;左手经面前俯身横掌停压,右掌经腹停按右胯旁;眼视前停方。

学练要点:横掌停压和虚步要和谐一致。停压时上体向停松沉微向前俯,左掌在右膝上方,右掌在右胯旁。

三十一、独立托掌

左腿蹬地,右腿屈提,成左独立步;右掌上托,左掌侧撑;眼视右掌。

学练要点:独立托时,要顶头立腰,左腿微屈。右掌掌心向上与胸同高,左掌与肩同高,掌心向外。

三十二、马步靠

1.落步托掌:右足前落,复心前移,左足收回,上体右转;右掌停捋向右上方划弧,左掌向上、向右划弧,向停变拳至腹前。M.yS630.COM

2.马步靠臂:上体左转,左足向左斜前上步,成半马步;左臂前靠,右掌经面向前挤靠,附于左上臂内侧;眼视左前方。

学练要点:上步挤靠,复心停沉,左臂与腰腿同时发力,和谐一致。

三十三、转身大捋

1.摆足旋掌:复心后移,左足尖抬起;两手同时微向后带。

2.上步托掌:左足外撇,上体左转,复心前移,右足上步扣足,两足并步,伸膝抬高;左臂内旋,屈肘提至胸前,右臂外旋举于身体右侧。

3.弓步滚肘:右足为轴,身体左转,左足后撤;两掌随身,向左平捋,复心左移,右足跟外展,右腿蹬直,成左侧弓步(横裆步);两掌握拳,左拳收腰,右臂屈肘,滚肘压臂;眼视右拳。

学练要点:上体保持正派,不要前俯。弓步和滚肘压臂上停和谐配合。滚肘压臂力点在前臂上。

三十四、息步擒打

1.拧臂穿拳:上体右转,复心右移,右臂内旋,右拳上撑,左拳向身体左后方穿出。

2.息步打拳:上体左转,复心前移,右足向前盖步,两足交叉屈蹲成息步;左拳变掌向前划弧,然后变拳,收于腹前,右拳经腰从左前臂上向前停打出,拳心向上,眼视右拳。

学练要点:息步时,两腿交叉,两膝靠拢全蹲,右足全足着地,足外展,左足前足掌着地。臀部接近后足跟。动作全过程是在腰的拧旋中带动手臂旋转完成。

三十五、穿掌停势

1.收足摆掌:上体右转,左足收回;两拳变掌,翻掌向上摆动。

2.仆步穿掌:上体右转,右腿屈蹲,左腿向左侧伸出,成左仆步;两掌向右划弧,经面前从右侧绕转停落,顺左腿内侧穿出,左前右后;眼视左掌。

学练要点:停势时,身体保持正派,不可前俯低头和臀部凸出。两臂划弧和复心移动要和谐一致。穿掌和停势要连贯、圆活,掌指朝前。

三十六、上步七星

复心前移,上体左转,左足外撇,右足上步,成右虚步;两掌变拳,向上架起,两拳交叉,右手在外;眼视左拳。

学练要点:虚步时,身体保持正派,要缩胯收臀。在拳上架时,要如棚打,不要做成向前向上扬的动作,两肩要松沉,两臂呈弧形。

三十七、退步跨虎

1.转体摆掌:右足后撤,复心后移,上体右转;同时,右拳变掌向右停划弧至右胯旁,左拳变掌稍向右划弧。

2.转体落掌:左足后收,落于右足前,成左丁步;左掌收于左胯旁边,右掌向上、向左、向停划弧,落于左腿外侧。

3.独立挑掌:右腿竖立,左腿前举微屈;右掌向前上挑起,同时左掌变勾上提;眼视左前方。

学练要点:右腿后撤时,不要踏在一条线上。退步跨虎全过程,两臂划弧须要以腰为轴进行摆动。独立上举腿时,膝要微屈,足面展平,足尖稍内扣,体现吴式特点。独立时右肘和左膝要上停对称。

三十八、转身摆莲

1.落足摆掌:左足停落内扣,身体右转;左勾变掌,掌心向上,向前平摆,右掌右带。

2.转体穿掌:两足为轴,右后转体;左掌摆体前,右掌从左臂停穿出。

3.虚步翻掌: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足点地成右虚步;两掌翻转向右划弧置右侧。

4.摆腿拍足:上体左转,右足提起,足面展平,成扇形外摆;两掌先左后右依次击拍足面;眼视两掌。

学练要点:在转体时,身体不可摇摆,要立身中正,腰部放松。右腿摆莲是横劲,要用转腰带动右腿外摆。两手依次击响,不能落空。

三十九、曲弓射虎

l.提膝摆掌:右腿屈膝,足尖停垂,左腿独立;上体左转,两掌左摆。

2.落步按掌:右足向右前方上步,上体右转,两掌同时向停划弧。

3.弓步打拳:上体左转,右腿屈膝,成右弓步;两掌向右划弧时握拳,左掌经面前向左前方打出,右拳屈肘向左前方打出至右额前;眼视左拳。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要随腰转折。两拳打出与变右弓步上停动作要和谐一致。曲弓射虎动作要沉肩坠肘,身体保持中正。

四十、左揽雀尾

1.转体落掌:复心左移,右足外撇,上体右转;两拳变掌,左掌前伸,右掌向停划弧至腹前。

2.收足抱球:复心右移,左足收至右足旁;左手向停,右手经腰向上划弧抱球,右上左停。

3.弓步棚臂:左足上步,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手分开,左手前棚,右手停按。

4.转体伸掌:上体微左转;左掌稍前伸,右掌经腹向上划弧。

5.后坐停捋:上体右转,复心右移;两掌停捋至右后上方。

6.弓步前挤:身体左转,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手相搭,向前挤出,两臂撑圆,右臂在内,左臂在外。

学练要点:搠、捋、挤同右揽尾相同,惟有向后捋幅度大,捋至右后方与肩平同高。按式时,两臂要走弧形,复心前移和前按,上停和谐配合。

四十一、十字手

1.转体扣足:复心后移,上体右转,左足内扣,右足外展;右掌右摆,左掌分于身体左侧,两臂平举,掌心向外。

2.收足抱掌:复心后移,上体左转,右足内收,与肩同宽,成开立步;两手向停、向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胸前,右手在外,掌心向内;眼视两掌。

学练要点:十字手的两臂呈搠劲,须松肩沉肘。复心移动,上体中正,不能前俯。

四十二、收势

1.分手停按:两臂内旋翻掌,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掌心向前停方,再渐渐停落于两腿外侧。

2.收足并立:左足收回,两足并拢,身体竖立;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两掌停落,要松肩垂臂,上体保持正派。两足并拢,足尖向前,眼视前方,呼吸平稳平均。

ys630.COm精选阅读

太极拳强身健体 武当太极拳九式详解


练习太极拳有助我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是很中老年人都喜欢的健身运动,武当太极九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招式,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停详解武当太极拳九式吧。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

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揉。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

尾能护头目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目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

前蹿后跃无休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休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

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

周身布满英雄气,洗心革面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闲逛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闲逛运蹉磨。

拿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拿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闲逛聚精丹

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

海底炼得精气满,一轮亮月照天地。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亮月照天地。

八、金蟾看月炼气丹

金蟾看月爱光亮,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看月爱光亮,(气)息相通倍有情。

气候圆时吞入腹,亮珠一粒落黄庭。(亮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

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拳养生 武当太极拳九式招式详解


练习太极拳有助我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是很中老年人都喜欢的健身运动,武当太极九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招式,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停详解武当太极拳九式吧。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揉。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尾能护头目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目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前蹿后跃无休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休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周身布满英雄气,洗心革面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闲逛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闲逛运蹉磨。拿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拿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闲逛聚精丹

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底炼得精气满,一轮亮月照天地。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亮月照天地。

八、金蟾看月炼气丹

金蟾看月爱光亮,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看月爱光亮,(气)息相通倍有情。气候圆时吞入腹,亮珠一粒落黄庭。(亮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


太极拳的手法多种多样,而太极拳的起源更是众说纷纷,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大家可以根据说明以及动作要领学习下。

第一式:预备式

姿势:面南竖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派,项松竖,头顶虚灵,仿佛上顶有线悬梁之意;下颔微收,齿轻合,唇轻闭,内舌轻触上腭;两臂坠肘下垂,沉肩松胸,气含小腹,肘不贴肋,手心向里,中指肚轻贴腿侧(裤缝);松胯,两膝微弯,分脚,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十趾随意动而抓地;呼吸顺遂平畅,意守丹田。

要点:头顶悬意不可缺,长腰松胯,护肋,胸间不凹不凸背要圆,十趾抓地空涌泉穴。

说明:

1、此预备式乃无极式,其基本要领均体现太极拳贯串始终的各项要求,故在行拳过程中均应一贯持守这些法则;

2、此无极式暂未分阴阳虚实,但重在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虽静犹动,势如张弓待发之动意,守我之静,待人之动;

3、思想集中而虚静无物,神气抱一而达无形无象之感,然意存丹田而待动,保持一种平和静气,安祥随和,全神贯注而内敛一种神气之韵。

动作:双手托天

气沉丹田

1.双手捧天

两臂分别从两侧,意动、手动、腕、肘整体一起向上缓慢抬起,沿斜前方起手(与身体成180度) 起手与肩平,沉肩坠肘,撘腕,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捧天之精华之气,又转腕向内,手向上抬至头顶百会穴。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手臂从裤缝侧上行时,捧天之精华之气,当到达头顶时,又转腕向内,掌心遂变朝下,十指相对,意念天地之精灵汇聚百会穴。

2.气沉丹田

接上动作(在十指相对掌心朝下时),沿体前前臂以抱球状下行,做不明显呼气,意念百会真气下行人中穴,达鹊桥,沿任脉、经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神阙,聚回丹田。双手亦同达下腹,后分别沿带脉斜下胯边,回至无极式。

要点:

1、这是一个深呼吸过程,意念周天循环,呼吸要彻底,手意牵引要协调,吸尽天地灵气,真气存聚丹田。

2、这也是开始进入功态的一个起势,保持全身放松,心情平和愉快动作慢,匀称一致,呼吸在自然之原则下,由师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而掌握方式。

说明:掌经云:先在心,后在身。修道即修心,故首先要心无杂念,开始练此功也须遵循有为地存想内观之法。此运行大周天之功是,先扣脚十趾而提涌泉吸地之灵气,实质一是稳定脚根,二是活动经脉,沿阴跷上行缩阴提肛,过三关到达百会。此时两手劳宫及天门九宫打开吸收天之精华而聚汇百会,再由百会沿任脉下到丹田,此中真气保存,鼓腹蓄气,废秽之气随放松之体散发体外。

这一过程意念可强可弱,不可过僵过执,动作要慢,意念、动作、呼吸三合一,要协调。所以预备式的气概就影响和决定整个行拳的效果,需下功夫练习。

第二式:起式

动作:1、提手上绷 2、虚步下切

1.提手上绷

两臂分别内动,向上搠起,手心由相对变为向下,上棚同时胯膝下坐,成马步,气在丹田,慢慢屈膝成115℃屈膝度根据架式高、中、低而定,通常以中架为例,以下均同中架)。搠至臂与肩平,要意达指梢而微微坐腕,手变勾手。

2.虚步下切

接上动做,重心在左脚,坐胯右脚变虚,脚尖着地,同时右勾手顺左手腕下切,在转移重心到右边,同时左手顺右手完下切至右边,45度角至膝下足三里侧,屈臂沉肘格架在与肩平。

要点:

1.遵循拳经一动无有不动原则,全身首先在放松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地开始柔和运转,轻灵与沉着俱在,变换虚实,注重上下,一动就开始体现阴阳。

2.行拳中腰身、手、腕、肘、胯、膝均活而不僵,活而不乱,松而不懈,刚而不僵,以意引动有规则转折,身体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动作到位,意气也一定到位。

3.一般按呼吸自然原则,多以起时吸, 沉时呼,即上吸下呼,但均不明显用口鼻,行拳保持匀、细,因其动作缓慢而又深长,所以一般开始学拳架动作,不必过分注重呼吸方式。时时注重气沉丹田而意于腰腹,活于胯部。

用法:

因为太极拳因人而动,因敌而变,所以在一个招法中可因对方的用力和攻击方式而采取几种不同的攻防方式,故此,在介绍其用法时,一般只突出一例,其余稍加说明或省略。

太极拳起势在用法上,须符合贵化不贵抗,后发先至的思想,化中有打,打中有化。

双搠撑掌主要是应付对方双风贯耳或双按推掌。对方欲出双拳击打头部,我则坐身,使对方落空,同时出双掌对对方胸前的空处推掌。如果对方双按掌来,我搠撑相接,粘上而随力化走,根据对方变招而再出招还击。多数方式以脚下虚实变换,手法一防一攻而立判胜负。 虚步下切中含有几种变化方式,据敌而用,而用时之势,已不再像虚步下切之定势了。

第三式:退步崩式

动作:1、丁步抱球 2、转身架掌

1.抱球独立

接上式。重心移至右脚,右手与左手由勾手变掌成包球式,脚成丁字步,右45度角。身体保持正中,背直不屈,两掌心相对,右腿微屈。

2.转身崩式

接上动。由腰转带动左腿向后(东北),脚跟先着地,成左弓步;左手随身体由下朝上划弧崩起,掌心朝里,右掌由眼下经胸前向左腋下推出,横掌于丹田处,掌心向下定型时,手、脚、身、步一起到位。

要点:

1.正如介绍武当三丰太极拳特点时说过:此拳步法灵活,仅从开始几动中可以看出步、腿的灵活度,同时要求步、身、手,齐到合一。

2.动作连贯性不可分割、断劲,在定型时,微有内劲到达之意,非单操练时,不得用力或发力。

3.此拳架攻防意义很强,虽练时不专注攻防作用,但要明细其用法。此转身上步、上搠下打之法,动作显明,同时可变作左揽雀尾式的用法,惟方向相反,用法不另叙。

第四式:揽雀尾式

动作:1.回身抽掌

接上式。由腰身带动右手,由横掌前按变内旋成仰掌,往右回分,左手外旋变压掌和外切掌;左脚回扣(即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转30度),身体变成右靠弓进步。

2.虚步拧转

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右肘下沉,右手外翻,带前臂滚旋,右脚变虚;左手由胯下翻掌向左前方到左侧上方,至左侧时,脚下左脚变实,承担重心;左右手掌心相对成抱球式。

3.上步靠掤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着实,右脚急上步于右侧,向斜前方45度出步,身、肩、膝同到;右手由胸前划内旋弧至裆前,左手随按劲沉肘,转回头前掌心朝面。

4.撩肘掤 右手由裆前朝外,由下至上,再由肩、肘、手节节贯穿,划弧上掤至右侧 前方。左手在后,掌心与右手相对。

5.马虚搬

右手向右前方掤至与肩高,膝与肘相合,手尖与脚尖相对时不再往前。接着右手开始由内向外翻掌,左手由外向内翻掌,重心移至左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边捋过,右脚变虚,右掌心向卞,左掌心向上。

6.上步挤

上动不停。左手从左脚后收再向右肘处,掌心朝上捅出;同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左手一起上步,先脚跟落地,承担重心;右手从左手至左肘下抽回,再沉左肘滑滚向左手,掌心向外。

7.落步按

当左右两手交叉会于右膝时,两手随臂转翻掌,并搂过右膝,收回腰问后从腋下推按出去;同时当手搂过膝盖时,右脚提起,蹬脚后落地,肘到脚到手到,成马步双按掌式。

要点:

1、此式分解动作多,较为复杂,也是独特分别于其它拳架的标志。实际运用要注重手、身、脚、意、气、力齐至;

2、此式劲力明显,靠、掤和落步双按是典型的力点(力点是实际用法上的技击发力处),要注重体会;

3、式中连绵性强,不能脱节,要一环套一环,在推手和技击中配合得好,很具威力,但主要不能散、乱;

4、此中步伐变化多而快,步幅大小可根据自己架式变换,虚实一定要分清,

实腿承受重力要沉裆,敛臀,保持腰胯的灵活。

说明:从上一式转身掤掌(有人称黑虎掏心)后,回身时若后手被人拿住,则左手从右手上削砍而出,击打对方腰肋。当对方右边拳击来,我用右前臂接粘,沉肘松肩而翻掌粘拿,同时坐胯转上左步右手。左手乃虚招,能实则打,不实则回护头脸,左手从外用掌砍对方胯,若对方招架,顺右脚上步对方裆中,左手护脸头,右侧身膝顶背靠;若不成出右手从下打上,再不成便掤住对方。

掤住对方后,用前臂或手掌鱼际等感觉粘上后,顺对方之`捋化,左手封对方中节或另一手,同时进步,插裆和套步,顺力将对方按出或推出。

第五式:顺拉单鞭

动作:

1. 接上按式。左手朝上微翻掌,向左随身体带回,右手在距左手尺余,掌心向上,托时之意,随身向左移,重心在左脚,左脚以后跟为轴随手臂向外转,右脚后跟不动,前脚掌回扣,与手臂同向,成丁字步。

当转至左侧丁字步后,右手由仰掌旋臂成向外、向下的抓掌,左掌变托掌,向右以右脚为重心拧带;脚法与前相反,即以右脚跟为轴向右侧随身、手臂移45度,左脚以同样方式回扣45度。

2.左脚收回,随身起立,左手护右肘,右手从斜前方突出;然后右手翻掌勾手,指尖向下,左手由护右腕;重心在右脚,左腿随机提起蹬出。

3.重心仍在右脚,右勾手不动,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

要点:

在左右平带过程中,拧劲等暗劲是要害,要求也很严格。像两掌二方向相对,意为把持手和肘,时时可采撂制住对方,往返之变是根据对方力的变化而变化,折叠过程中的身、腰、脚均要一致变化,体现整体性,才能制敌。即为变化无方之意,根据对方空处、破绽处而击,上架十字手,下出进腿,落步而顺掌到,动作是圆而连贯,有一定的有用价值。

用法:单鞭之用,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每一个动作是一个技击用法的母式,这一母式本身可以发劲击人外,还可演化出多种招式。就是若对方朝我中上部一拳击来,我一手粘拳头、一手托臂肘,运用听劲掌握对方力向,既可采撂拿脉、反骨,也可把架肘靠而放出对方。

2、若对方力大,肯定会抵抗我之力,我则顺其力变成拧捋而击空胁。

3、若对方中胁击不成,则上击咽喉,架肘击裆腿,乘机进步而放发。要害是手脚进肘,身腰要捅跟而上,有一种捅挤之势。

第六式提手上式(或回身提手)

动作:

1.接上式。重心右移,左脚尖回扣,右腿受重力,左脚和左手同动,左手向下、向怀内划弧同时右手带回与左手放至腰间;左脚经右脚边向正前迈定于正前方成丁字步。

2.身体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右手同动,右手由下向上与右脚一起侧身向正前方,随身屈膝坐身,在正前方右手经膝前插掌向右脚尖,随之由腰带胯、带腿随动右手变勾手,与右脚一起随身上提,上达与肩平,成勾提手式。左手立掌于右手肘关节处。

3.重心在左面,腰身带动右胯,腿与手、臂一起下落成高弓步,左手随身化收回腰间,右手随落而按切在裆前,掌心向下,形成弓步切按掌式。

要点:

1、经云: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单鞭之后的左手对来敌之变,就是粘化之法,粘后护面,侧身上法,护身打下,随化随进,其妙法也。

2、提手之式,即右手勾与右脚尖,有一根线带着之意,连呼吸一起同动,落步按封时,呼气。

3、身法要协调,稳固,沉肩松肘,意在腰际,带动全身。

用法:左手对敌之攻势,先粘化,或格粘或化拿,随后护面进身,偷步旋转步法,委身击敌下部,若不中,可随之蹬裆,踢腿,落步按封。主要应付来势汹涌之拳脚,沉气按切。

第七式 :白鹤亮翅

动作:

1.上步搓掌

接上式。右手和右脚同时由右向左再向身前划弧形上步,右脚跟先着地,掌心随动而滚翻向上,左手从胸前经右肘处往下搓推而出,掌心向下,左脚同时上步,脚尖着地,形成右实左虚步。

2.分掌抖翅

重心后沉,气沉丹田,双掌随呼吸拉丝式分开,右手向右上扬至头右侧,与太阳穴同高,左手下至左大腿四周。

要点:

1、上步搓掌式先右手粘擦,左手臂有挤靠之势,然后有搓掌拉丝之意。

2、分掌抖翅首先要有头手向上之气概,由腰意发动,略带抖意展翅,拉丝有展翅舒伸、身肢拔长的感觉。

3、沉气落尘胯身,但上头要有精神提起朝上之意,下体稳重,两臂成弧形,松肩沉肘,身体中正。

说明:

1、如在上式中切掌之后,马上粘上对方手臂,趁对方收回之际,跟上对方缠臂或拿臂(这也是粘),或进裆击擦对方中下部.随即左手身上进靠击。

2、如果对方左手招架,则我左手向上分开,趁机再击。

3、如果对方拿我右手,我则用左手搓拿拧劲之法解之。

第八式 搂膝拗步

动作:

1. 接上动。右手向头前拂面而下,左手向外、向上划弧至头侧,同时身体下沉,重心不变。

说明:这是一个过渡动作,但有用价值颇高。当白鹤亮翅之势时,自己中胸空虚,对方会趁虚而入,我则随急而用手警面而下,俗称猫洗脸,把对方击至我面前的掌脚轻拂过去并粘上之后,随机变出下一招式的击法。

2.腰身慢起,重心不变在右脚;同时手臂弧形同动,左脚虚点地,左手抱于前胸,右手在上呈抱球状。

3.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迈出;左手同时翻掌,拂过右腿膝盖处,置于膝左侧;左脚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移而左脚踏实,承受重力,成左弓步;右手随身体重心前移和腰身左转而手指在前,经右肩前呈弧形推出。

要点:

1、两手的弧形拂划必须随腰身同动,腰、胯的转折要稳,重心要分明和稳固。

2、动作过程中,眼神要看着主要手的中指头肚(和定势后的前手或高手),或透过中指肚的一两米远处。

3、过渡动作也要圆满、柔和、顺畅,不可滞顿,动作中神意要饱满。

4、搂膝之手臂呈弧形,不要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先是五指头朝前,有牵引之意,呈水波或弧形推出,到定势,即与左弓步脚尖相对时,微微坐腕,有神达力吐之意。

5、此势慢动练神意,有用时要快速运用。

说明:趁猫洗脸之势,一手粘搂对方后,另一手推击而出,出手成掌,着人成捶,要注重过程中虚实和换步进裆。

第九式手挥琵琶(怀抱琵琶)

动作:上动不停。重心渐移至左腿,右掌坐腕后随身往前,与左手同时收回护在小腹与裆之前;而右腿随跟而上,至左脚边落地,承受重心;左手由下向后、向上、再向前,即外旋至前,与左脚同时。左脚提起向前距原地一小步落下,脚尖着地,成左虚右实步,两掌掌心相对,目视左掌中指肚。

要点:

1、由搂膝拗步变到手挥琵琶,要自然顺和,随身而上动,有一种上手必进身的气概,即右掌下化后撤带护,是以腰身为轴,腰与跟步同时。

2、左手圆弧之形是由身、肩、臂、肘、手贯穿的,左臂不可直,手要直展。

第十式:小擒拿手

动作:

两手掌心向内,成张口式(两手之间距离约一小臂长);身体左转,重心在左脚;身体左转,同时扣手成擒拿式;两手收回腹间,同时右腿提起,屈右膝提脚伸直撂蹬出。

要点:

1、翻腕变掌是化解和擒拿法,要懂得其用意;

2、连贯配合的转向收掌和出膝蹬腿要气沉丹田,运转灵活,头正、身直、脚稳。

用法:敌拳若击我掌,我掌旋化翻拿后随其力收回,转身上击;若近用右膝,运用长蹬腿,若对方侧脚而来亦一样化打,右腿可破敌膝或击裆、胸。

第十一式要步亮拿

动作:

1.接上式。坐左腿胯,收回右脚,右脚斜插左脚之后,身体慢慢右转下坐成倒插步;两手分别从两边右手向上,左手朝下划弧。

2.虚步下切,身体徐徐慢起,重心转换左腿,两手分别继续内外旋,上下互照。

说明:

1、转腰坐身是回化防守之势,本只有招势之功没有明显攻击之势,但由此势可变化出多种击技法,是典型的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招式,突出武当拳贵化不贵抗的道家哲学思想。

2、这些过渡化,防之势在内气锻炼上,结合身体起伏,腰身转折,对气血锻炼是颇有裨益。

第十二式:披身打虎式

动作:

1.左打虎。上动作略停,腰胯带动左腿,稍伸直后,向左转折45度落地,渐承受重心,变至左弓步;左手随左腿转时,搂拂过左腿面划弧至头前成拳,右手也同转而由上至下弧形击捶,放置丹田,拳眼向内,左拳面朝外,右拳面向内

2、右披身。腰身右后转 (以后跟为轴,左脚内扣);右手向右划弧,渐成右弓步,左手同时下划弧变掌,右肩、手臂靠出。

3.右打虎。腰身继续右转45度,左手与左脚由外向身内划弧,左脚落地于右脚斜步尺许;左手在上平肩,左脚承担重心,右脚提起,向右前方划弧迈出尺许,左右手同时划弧翻掌变拳,成右弓步,右拳在头前,拳面朝外,左拳拂于丹田,拳眼朝内。

说明:

1、行拳要匀和,左右脚落地变换重心时要操纵稳重心,负重腿微屈膝,虚腿落地缓和轻慢,体现轻灵又沉着的特色;

2、两手过渡到打虎式时,弧形要划得圆,不得呆滞;

3、右披身势中变步上势要圆顺自然,手经过膝前要有搂膝之势;

4、圆臂屈肘,沉肩平气。

用法:此式重在下降、中间粘带、击腰上打头,身、手脚要配合,中实之后要打击猛烈,力达拳面。

第十三式.搂膝拗步

动作:

重心在右腿,左脚提起收至右腿处,再向左前方呈45度迈出;左手同时翻掌,拂过右腿膝盖处,置于膝左侧;左脚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移而左脚踏实,承受重力,成左弓步;右手随身体重心前移和腰身左转而手指在前,经右肩前呈弧形推出。

要点:

1、两手的弧形拂划必须随腰身同动,腰、胯的转折要稳,重心要分明和稳固。

2、动作过程中,眼神要看着主要手的中指头肚(和定势后的前手或高手),或透过中指肚的一两米远处。

3、过渡动作也要圆满、柔和、顺畅,不可滞顿,动作中神意要饱满。

4、搂膝之手臂呈弧形,不要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先是五指头朝前,有牵引之意,呈水波或弧形推出,到定势,即与左弓步脚尖相对时,微微坐腕,有神达力吐之意。

5、此势慢动练神意,有用时要快速运用。

用法说明:趁猫洗脸之势,一手粘搂对方后,另一手推击而出,出手成掌,着人成捶,要注重过程中虚实和换步进裆。

第十四式:野马分鬃

动作:

1.右分鬃。左搂膝拗步之后,身体稍右转,左脚以后跟为轴内扣转45~60度,随后左腿承受重心,右手与右脚在腰身带领下。右手划弧,由右下向左上回到身前下部,右脚落于左脚边,虚尖点地;左手在转身同时由下而上划弧,两掌成抱球状;动作不停,腰身带右胯、右脚朝右前方迈出一步,尺半许,右手同时向外,由下至上翻臂划弧,左手与右手相交,由上至下带弧而行,成右弓半马步。

2.左分鬃。坐左胯承受重心,前按左手掌再向左后方分出;右脚变虚,同时脚尖外撇30~45度,后再承受重心,腰微右转,右胯收住,左腿提起,虚点地于右脚侧,右掌内旋、下沉,平肩,左掌随转体由下至上与右掌在胸前交叉后,置身前下部与右掌呈抱球状,随后,左脚渐缓向前偏左迈出,具体幅度随腰身而定,腰身向左转,脚尖与膝盖尖方向一致,与右脚尖基本平行,形成左弓腿,同时,左掌随转体向前由下至上。翻臂转腕划弧形撂出。

3. 右分鬃,与左分鬃相同,方向相反,只须重复。

要点:

1、此式虽在方式幅度上有定位,但没有一定准确的度数,动用时主要与腰胯定位,后膝脚后一致,才能保证身稳平顺;

2、动作中开合有序,上下相随,采撂交错,要做到连贯和顺,圆转平稳;

3、每一手动作均是圆弧型运动,并且伴随着转臂翻腕之内外旋,中间交叉有采意(为合),分开即撂意;

4、后腿的提起和迈步,全凭前腿胯根处微外旋内收,下沉坐实,做到身正、肩平、肘不夹肋和气落腰围,小腹与后腿自觉松净,起步自如,迈步轻灵。

用法:若对方双手向我左前按推,我即用被按之手臂向回一松,随马上对方左右腕粘住,用手拥其腕部,上步抄其身后,用肘腕部贴其腕下向外撂出,挤或靠发出。

第十五式:顺拉单鞭

接上式,左手向右前方按出向左后分,右手随之由仰掌变卧掌经左肘关节向下划弧以右膝前平带,接着左手放至右手腕处经腹前从右膝处隔拔出,同时重心转至右腿,蹬出左腿。

收回左腿向右前方落地承受重心,收回右腿向右侧方上步落地承受重心,收回左脚。

重心仍在右脚,右手由掌变成勾手,左手掌不变护住右手腕;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

要点:

在左右平带转换过程中,拧劲、靠劲等暗劲、分虚实是要害,要求也很严格。

用法:与第五式相同

第十六式:玉女穿梭

动作:

1、西南角,身体重心在左,左脚往内扣45~60度,腰身随之右转90度;同时右勾手,随转拳变掌,向下划弧经腹前至前右侧,左掌随身右转时,下收划弧至左侧胯边,重心已渐移至右腿成抱球式;随之身体继续右转,左脚上步,左脚经右脚前向西南方向划弧,与地面划90度后落下;左手由下向上划弧掤出,随左脚落定承担重心后,右手同时下沉,从右臂下按推。

2.东南角,身体后坐,重心由左变右,同时左臂下沉,左手由内向下、向外划弧捌出,右手意先左坐腕后右回分,两掌心相对,相距抱球约一尺,随后腰胯回向左腿,重心移左,虚起右脚,左右手揉球翻掌,即由上向下划立圆,由采变撂后,随右脚向右后侧划弧至东南方落定,同时,右掌由下至上掤出,左掌由上至下推按而出。

3.东北角,接上式。身体后坐,腰身微向左转,虚起右 脚,同时收回左右手于腰间;随后提起右脚向左侧90度上步,右手与腰身一起向侧前(东北方向)迈出尺半许,随后落定承重,并以右脚跟为轴,身体右转,左脚随右转上步,在右脚前尺许落定;同时,左掌由下至上划弧掤出,右掌翻掌从肩平处往左臂下划弧推出。

4.西北角,此式与2动作相同;方向不同。

要点:

1、玉女穿梭是打四斜角方向,能典型体现采撂肘靠特色,旋转灵活,角度大,开合和揉搓中神意要充分转折,注重内气潜能;

2、身体保持正派,姿势平稳,动作沉稳活松、轻灵,连贯相随,一挥而就,手脚协调,忌忽高忽低,俯仰断停等;

3.臂腕转折和揉搓(采撂)之时,掤劲不可丢;

4.推按之手直中有曲,弓步方向,回脚内扣,虚实变换都要标准到位。

用法:

玉女穿梭周行四隅,封打四角,连续不断,纤巧灵动,有如织锦穿梭,故称玉女穿梭。因其忽隐忽现,随动而击,将拿人击人和发人之法融贯其中,通常以我之手臂托架或粘或拿对方之手臂,另一手同时向对方肋间进击,即上封下击,步法灵活,身法到位,一击而中。另外此架式全身活动,腰意带动,可使胸背腰脊以及各关节在圆弧运动中得到锻炼,结合内丹之呼吸吐纳,有助腹腔脏腑器官得到运动,有助内功提高。

第十七式:顺拉单鞭

练法、要求、用法同十五式。

第十八式:单鞭下势

1、接单鞭势,腰身右转,右勾手变掌,

2、重心不变,腰身松转,左脚内扣45度,左手拉向右手处贴腕,身下坐成仆步。左手随下势由上而下划弧经右膝而行至左膝,左手下穿至左脚背。

第十九式:上步七星

动作:

重心在左脚,右脚与右手同动。右手自腰间出拳与腰平,左手在右肘下,右脚前踢蹬直,坐身保持平稳,头正,眼看右拳上方|。

要点:

1、身体不要摇晃,上体保持正派,松腰胯,活臂腿,重心在左腿。

2、两臂均呈弧形(无论走行或定势),

3、左腿屈膝独立,须沉肩坠肘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肘与膝合,向前的方向一致,完全体现太极拳整体性及基本要求。

用法:

此式上步七星以防御为主,变着中含有进击和闪化招势。 七星是指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足。这七个部位(这里是外七星),在作用上,利用这些部位配合上步和整体运功,可以顶、打、撞、击、靠、蹬、踢等多种方法,若对方用右掌抓住我左腕,我虽臂略沉化,而身即趋前而起,另一右手架、拥、解、拿,变拳出击其胸,右脚踢彼下部。

第二十式: 退步跨虎

动作:

接上式。重心和左腿不动,转腰带右腿撤回原来地方,右手随身走放在腰间,左手在面前搁挡与眼平,后再内旋向上击出,在太阳穴处,拳眼朝内,右手从胸前按压与丹田处。

用法:此式退中有进,化中有打,若对方双手按来或双封或双抓我手腕,我即撤步旋转解化两臂,以粘随折叠之劲引其落空,左手化开对方拳或腿,右手前上击打对方头部。

第二十一式:双旋摆莲

动作:

1、接上式。腰身右转,重心渐移置右脚,同时,左拳在面前搁挡,右拳收于腰间。

2、当重心移至右脚后,以右脚跟为轴,提起左脚,在腰与胯带领下,左脚由左向右随转内摆,转体共360。转,左腿动作结束后,接着右腿由左向右外摆180 度,脚高在两肩之间,同时两手掌自右向左迎着右脚面拍击,成弧形出去和收架,左手在先,右手在后,拍击脚面时身体由左向右转。

要点:

1、动作l为退步跨虎后变着双摆莲的一个衔接过程,暗含化势,右采左封,需做得松活,也为转体摆腿做准备;

2、左腿起脚前是虚步势,右腿要保持重心稳固,膝屈裆圆,胯松腰活,腰隙间顺势动而内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

3、两肩肘松柔屈臂旋摆,划弧运动,身腰带摆而圆转合体,自然架起弧形,手掌拍击脚面,顺势活泼;

4、整个旋体动作,皆以腰胯为动源:臂领腿促,上下协调,重心分明,身体平衡稳定;

5、右脚摆莲是横劲腰意带动的重要性,要认真体会,主要踢腿时高度不过头。

用法:

若对方双手又进我正中,我两掌分化、托对方来势,以采合劲,撂分力打击对方,若有人从右来,我即旋转两臂连封带打,左脚用旋风势向敌中下另有从前来或右来,两掌顺捋 对方手臂,急起右脚(主要对准对方中肋间)。

第二十二式:弯弓射虎

动作:接上式。左腿渐下蹲,右脚落地于原处,体向左后坐,右臂随着外拉,变拳拉到胸前,左手从右臂上方与右臂相反方向拉,两臂之间拉成弓形即可。

要点:

1、两手趋右摆腿落下,拍击脚面后,随腰身左转而右架左推,要立身中正,动作协调,劲整而手脚齐到;

2、右肘不可上抬,肩部下沉松活:

3、右接前式腿法,动作要连贯,不可有停顿。

用法:

若连击之中对方又一记打来,我遂用右手粘住其腕同时左掌拂其右肘,或提托推发,或肘腋下击,或右架下,打肋部。

第二十三式:单凤朝阳

动作:

向左转身,两手在腰间,右手出拳与太阳穴平,左手在右手肘变掌,重心在右脚,左脚虚点成丁字步。

第二十四式:独立搁挡:

动作:

接以上动作,后退左脚转换重心至左脚,右膝提起,同时右手下搁至右膝外侧左手护住面部。

要点:

1.虚步式上实(拳)下虚,脚要保持松活;

2.身体转折,两手中一化压,一旋出打要协调一致,由腰身带动而行,切忌分散。

用法:若对方出胸一拳,我用一手由上压下,或由里往外拨,然后另一手同上,打对方头部(太阳穴),提膝保护自己。

第二十五:进步搬拦捶式

动作:

1.上动不停。腰向右转靠;右手与左手相搓划圆后成十字相交手,前迈右腿重心转移右腿,左手由里向外画圆冲拳变手臂掤,右手相反由里向外画圆冲拳,然后两手相交与一点成十字手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同时左腿随身体的右转而上步。成左弓步。

要点:

1、此势在进中上步,进中护化而击,重心变换虚实灵活,做到迈步如猫行,速度均匀,呼吸顺畅,上下相合,脚手齐动,身正、步稳。

2、步法和手法要随腰转折,搬拦时不可抬肘,右拳出去呈螺旋式,定式为平拳,虎口转身内,拳自然握实,意达所致,不可强力。

用法:若对手从右侧击我,我用右臂从左下向上俯腕缠粘,变拳击打,或由左向右转腰身带臂粘化,并以翻腕捶来打,对方左手随之击来,我则用左手拂之于切,右拳旋腕化空手击打,并同时进身上步,搬化,拦拂击捶,上步进身同时进行,是颇具威力的太极五捶之一。

第二十六式:如封似闭

动作:

1、接上式,平拳渐变掌,重心稍向后坐,两手心相搓。相反方向拉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抱球式。与肩平。

2、在腰意带动下,抱球式之双掌慢慢合拢转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着旋转手心向前推按而出,两掌成相对竖掌,手不超过左膝。

要点:

1、此为典型暗劲训练式子,开合搓揉的要求要神意,气一致 。

2、注重重心随身子的细微变化,身正松肩坠肘,弧臂要符。

3.这是 欲开先合,欲合先开的有开有合的训练,注重分法、开合、明暗等劲。

4、右拳回收由拳旋缠变掌之势要认真体会。 用法:

如果右手被对方所拿(或粘上对手),左手用搓拧(或采拿)解脱,并封住前胸,守护门户,还可兼做按式劲力。

第二十七式:十字手

动作:

1.侧架十字

接上式。腰身左转,重心渐至左脚,右手随身转之时,向前推过右手,并随左手向上掤。

2.十字分披

上动不停。腰身右转回至马步中裆,十字架手在面前,左右手各自分两前侧划圆弧而下,至膝前,掌心朝上十指相对。

第二十八式:抱虎归山(收式)

动作:

接上式,收回左脚,身体竖立,然后气沉丹田。完成天地合一之结束式。

要点:

1、整套太极拳行架结束时,仍要心平气和,松活自然,节节放松。

2、气归丹田, 头顶是意,中正不偏,两臂两手自然下垂,由动势回归到静势,气息神意渐至收敛。

太极养生 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


胃的实火有哪些表现和症状


对于胃火我们从哪来看?这要从牙看。当有了胃火,往往就是牙疼,有时还伴有牙龈肿。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中有异味——口臭。口臭的问题使很多人郁闷,医院的口腔科、耳鼻喉科都去检查了,可就是找不出原因来。其实就是胃热的问题,胃有火了。

胃火也有实火和虚火。胃的实火,除了牙疼、牙龈肿、有时会起溃疡以外,还会有什么症状?还会口渴,非凡喜欢吃凉的,另外就是大便干燥。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实火


假如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用什么食物来调理呢?这个食疗是大家最喜欢的,而且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吃西瓜。假如大半个西瓜吃进去,基本上胃火可以降一半。西瓜除了可以正常吃以外,还可以把西瓜的皮去掉,留西瓜的偏白的那一点和红的那一点,红白之间这一块,清胃火是最好的。可以用刀切成丝,略微放点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糖尿病人不敢吃西瓜,然而胃火又比较多见,这个时候可以吃海带或海带结,最好用海带结凉拌着吃。除了海带,还可以吃紫菜。另外,还有一种食品也很好,原来讲课的时候我不怎么讲,以为北方没有,其实北方现在已经有了,叫葛根粉。葛根粉买回来,先用温水调均,然后再倒进开水,就变成晶莹透明的,像藕粉一样,略微放点糖,非常好吃。

除了西瓜以外,还有几种寒性的水果:梨、香蕉,还有女性最喜欢吃的猕猴桃。猕猴桃是非常偏寒的,也偏凉的。胃热的时候就可以吃这几种水果。再加上刚才说的菜。菜除了海带结,紫菜,海蜇,还有没有别的?相对凉一点的,有苦瓜。苦瓜也偏凉,但是对心火旺更好。

胃的虚火有哪些表现和症状


胃有虚火时,症状是什么呢?胃有虚火的时候牙会不会疼?牙龈会不会肿?会不会有溃疡?这些情况不是很多,但有时也会有。胃的虚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渴,大便有的时候也会干。另外最最典型的特点,是出现胃疼,有时候胃会不舒适。这个疼是什么呢?不是胃疼得直不起腰来了,而是胃总有饿的感觉,总是像没吃饱一样,可是吃饭的时候又不想吃,吃不进去,这就是典型的胃阴虚,就是胃的虚火旺。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虚火


对于胃阴虚来讲,用什么食疗呢?用银耳。银耳煮粥、煲汤都可以。我们都知道银耳是一朵一朵的,我们天天吃大半朵就可以了。另外还可以吃木瓜。木瓜怎么吃呢?现在餐厅里吃都是木瓜炖雪蛤,可木瓜是偏温的,假如胃阴虚的话,就不要吃木瓜炖雪蛤了。我们把木瓜买回来后可以蒸着吃,假如买来是软软的可以直接吃。木瓜里还有一种酶,对帮助分解蛋白质很有好处。好了,对于胃阴虚,就可以用银耳和木瓜这两种食物。再有就是沙参,沙参煮水喝,效果也很不错。

假如不能食疗怎么办?吃什么药呢?有一个中成药叫阴虚胃痛颗粒,很方便的,一袋一袋的,可以买来吃。对于胃的实火来讲,我们吃什么中成药呢?可以吃栀子金花丸。既然是泄胃火的药,一般偏寒凉,不能常吃,一般吃7-10天就可以了。

上面讲到的胃火都是比较典型的,可是这样典型的不太多,往往什么样的人多呢?就是口臭,其他的症状没有,可是一张嘴讲话,别人就要倒退两步。很多人不知道这是胃热,今天学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有口臭的话,可以用胃火的食疗方法去调理。假如口臭时间很长了,最好同时吃中成药。因为中成药是综合的,它的力量会更强一点,吃栀子金花丸用不了一周,三四天口臭就可以逐渐消逝了。

吃什么轻易上胃火


现在的人为什么口臭的多?胃热的多?多数是吃出来的。吃什么轻易上胃火呢?吃辣的可以引起上火,但是辛辣的东西更轻易上肺火。对于胃火,是吃热性高的食物,含热量高的食物就是肉类。肉类当中不是所有的肉都热量高,什么肉偏温、偏热呢?狗肉和羊肉是偏温的,吃了轻易上胃火。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都爱吃火锅,火锅涮的什么肉,主要是羊肉,有的时候有牛肉。本身火锅就是热性的,你再加进热性的、温性的肉,就更轻易上火。所以说现在上火的人多,跟吃的习惯改变相关系。

有的人说,在四川的时候总是吃火锅,脸上也不长痘,可是到北京吃两顿火锅就长痘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和气候相关,一方气候养一方人。四川潮湿,需要上火来避湿,燥燥湿气,可是北京怎么样?北京干燥,再总吃火锅,一定上火。

吃火锅的时候,一定不要只吃肉,要把海带、紫菜加进去。另外还有一个清胃火的食物,那就是豆腐。这个豆腐是什么样的豆腐?一定是石膏点的豆腐,因为石膏是凉性的,石膏点的豆腐可以清胃火。

熬夜、饮酒都会导致胃热


除了吃以外,还有就是熬夜。现在睡觉晚、熬夜、早上不起来似乎是个时尚,其实这对身体的损害很大。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熬完夜以后,嘴里就会有味,胃火就会上来了。

饮酒会不会胃热呀?也会,除了它会导致肝火旺以外,也会导致胃热,因为酒喝进去直接到胃里面。

我们要想去除胃热的话,以上几点原因我们都要搞清楚。

与胃火症状相似的疾病

1糖尿病

下面我还是要给大家讲一讲与胃火相似的疾病。

第一个就是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一般偏阴虚体质,阴虚的多,肺阴虚,肾阴虚,胃阴虚,糖尿病人的症状和胃火的虚火很相似,只不过除了有胃阴虚的火以外,同时还伴有糖尿病的病症。这个时候我们的调理方法就不能一样了。

对于糖尿病人,在患病早期,可能糖尿病的其他症状还不太多的时候,先出现了口臭。当假如有这样的患者问到我,我会说虽然你现在还没有到糖尿病的程度,可是现在你已经有明显的胃阴虚的症状,你这个时候就应该调理,按照调理胃阴虚的方法及时调理的话,就不至于进展到糖尿病的阶段。

糖尿病和胃热不一样的是什么?除了刚才说的有病本身检查以外的不一样,还会尿得多,这是一点要区别的地方。检查有没有糖尿病,可以测血糖。

有糖尿病的话,就不能完全用食疗了,还得用一些降糖的方法,同时配合我们讲的阴虚胃热的食疗方法来调理。这是第一个病。

2甲亢

第二个病是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为什么现在的人甲状腺机能亢进这个病比较多见?这也和现在压力大,紧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相关。因为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素的,也是分泌激素的,所以当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到它。

甲亢为什么说轻易跟胃热混在一起呢?因为甲亢的典型的症状也是口渴、轻易饿、吃得多。怎么跟胃热来区别呢?比较好区别,甲亢比较典型的症状是爱出汗。在一个屋子里别人不热,有甲亢的人会热得全身冒汗,他会喊:“怎么这么热,开空调,你们都小点声,这屋子里太热了,太闷了!”还有什么?甲亢的人有时候还会心慌,他会突突这一阵子心跳加快,稀里糊涂他会心里不踏实。有一些甲亢病人会误认为是心脏病,先到心脏科去看,看了半天诊断没有心脏病,最后做了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甲状腺素)发现是甲亢。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甲亢的人轻易发脾气,假如单纯的胃热不会急,不太爱发脾气,而甲亢的人轻易急,还轻易发脾气。典型的误诊的例子:有的甲亢病人当精神病给送到精神病院,后来转回来说是甲亢。这是确有其事的。假如不讲这些辅助症状,甲亢真的和胃热很相似。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小测试来区分甲亢与胃热,把眼睛闭上,双手伸平上放一张纸,假如是甲亢的人,植物神经不稳,这张纸就会颤,当然不是做最后的诊断,我们帮他发现,这是甲亢的特点。

甲亢假如比较典型的时候,眼睛会突,眼神炯炯有神,总看他的眼睛是放光似的,眼睛非凡有神这就是甲亢的特点。

我为什么把甲亢讲得这么细,因为甲亢的食物禁忌和胃热正好相反。甲亢的人绝对不能再吃含碘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而我们刚才说的胃热正好要吃这些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胃热和甲亢严格区分开来。

假如怀疑一个人是甲亢的时候怎么办?要上医院,但是还可以更专业一点。因为有的人到了医院不知道该去查啥,你可以告诉他到医院内分泌科,检查T3T4,也就是甲状腺素检查。

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儿,下一讲我们讲肺火,谢谢大家!

拔背

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松肩

肩关节要放松伸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也不可肩关节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操纵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松肩之同时,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贴身。腋半虚,臂半圆,两臂才有弹性,既不?会被人压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扬高抬。肘沉则臂缩,肩才能松;肘舒则臂长,力始达于指尖;肘裹则气聚,身势趋于缜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撑,撑则劲整,多用于以肘击人。

松肩、沉肘,二者关系十分紧密。肘不松垂,肩头必定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随之上抬。气血就会堵塞了肩、肘关节部位,影响劲力畅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关节僵滞,走架当然难以轻灵圆活,与人推手更易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顺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会受到影响。

武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预备势 第一段

第一式 起势

⑴左脚开步 ⑵两掌平托 ⑶屈蹲按掌

第二式 左右揽扎衣

[左揽扎衣] ⑴提脚起掌 ⑵迈步接手 ⑶弓步开掌 ⑷跟步合掌 [右揽扎衣] ⑸转身起掌 ⑹迈步接掌 ⑺弓步开掌 ⑻跟步合掌

第三式 左单鞭

⑴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四式 提手上势 ⑴收脚提手

第五式 白鹤亮翅

⑴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六式 左右搂膝拗步 [左搂膝拗步]

⑴转腰落掌 ⑵撤步伸掌 ⑶屈蹲捋掌 ⑷转身提掌 ⑸弓步搂推 [右搂膝拗步]

⑹提脚收掌 ⑺迈步提掌 ⑻弓步搂推

第七式 进步左搬拦捶

⑴转身翻掌 ⑵提脚握拳 ⑶迈步搬拳 ⑷提脚拦掌 ⑸弓步打捶

第八式 如封似闭

⑴收脚坐腕 ⑵跟步推掌

第九式 白鹤亮翅

⑴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十式 抱虎推山

⑴转体落手 ⑵转身提按 ⑶弓步抱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十一式 左右野马分鬃 [右野马分鬃]

⑴扣脚转身 ⑵弓步分按 [左野马分鬃]

⑶摆脚转身 ⑷弓步分按

第十二式 手挥琵琶

⑴跟步收手 ⑵虚步合手

第十三式 对心掌

⑴收脚抱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二段

第十四式 右单鞭

⑴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十五式 右云手

⑴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⑴收脚合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跟步撑掌 ⑸扣脚落掌 ⑹迈步掤臂 ⑺弓步架推 ⑻跟步撑掌 ⑼撤步合臂 ⑽迈步掤臂 ⑾弓步架推 ⑿跟步撑掌

第十七式 高探马

⑴迈步落掌 ⑵弓步探掌

第十八式 左右分脚 [左分脚]

⑴转身分掌 ⑵提膝合手 ⑶分脚撑掌 [右分脚]

⑷落脚转身 ⑸提膝合手 ⑹分脚撑掌

第十九式 转身右蹬脚

⑴独立转体 ⑵蹬脚撑掌

第二十式 按势

⑴落脚摆掌 ⑵上步举掌 ⑶虚步按掌

第二十一式 青龙出水

⑴迈步提掌 ⑵弓步穿掌

第二十二式 闪通背

⑴后坐提掌 ⑵弓步插掌 ⑶转体落掌 ⑷迈步提掌 ⑸弓步插掌 ⑹跟步合掌

第二十三式 左单鞭

⑴转体带掌 ⑵弓步推掌

第三段

第二十四式 左云手

⑴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二十五式 左下势

⑴扣脚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六式 左金鸡独立

⑴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七式 右下势

⑴碾转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八式 右金鸡独立

⑴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九式 践步打捶

⑴跃步举拳 ⑵跪步打捶

第三十式 翻身二起脚

⑴起身提拳 ⑵转身翻拳 ⑶上步穿掌 ⑷腾空飞脚

第三十一式 左右披身伏虎

⑴盖跳伸掌 ⑵弓步贯拳(左) ⑶撤步伸掌 ⑷弓步贯拳(右)

第三十二式 肘底捶

⑴穿掌分手 ⑵虚步藏拳 第四段

第三十三式 左右倒卷肱 [右侧卷肱]

⑴撤脚沉肘 ⑵转身提按 ⑶跟步推掌 [左侧卷肱]

⑷叉步合臂 ⑸转身提按 ⑹跟步推掌

第三十四式 青龙出水

⑴转体推掌 ⑵弓步穿掌

第三十五式 左拍脚

⑴弓步搭手 ⑵独立拍脚

第三十六式 转身十字摆莲

⑴独立转身 ⑵十字拍脚

第三十七式 跳步指裆捶

⑴落脚落手 ⑵跃步摆掌 ⑶上步按掌 ⑷弓步打捶 ⑸跟步合掌

第三十八式 左下势

⑴转体带掌 ⑵屈蹲按掌 ⑶仆步穿掌

第三十九式 上步七星 ⑴踏脚击拳

第四十式 退步跨虎

⑴撤步穿掌 ⑵转身托掌 ⑶虚步掩肘

第四十一式 转身摆莲

⑴扣脚展臂 ⑵转身摆掌 ⑶上步穿掌 ⑷提膝转身 ⑸虚步摆掌 ⑹摆脚拍脚

第四十二式 弯弓射虎

⑴落脚落掌 ⑵转身捋掌 ⑶转身提拳 ⑷弓步架打

第四十三式 上步右搬拦捶

⑴转体落掌 ⑵后坐下捋 ⑶提脚横肘 ⑷迈步搬拳 ⑸提脚拦掌 ⑹弓步打捶

第四十四式 如封似闭

⑴收脚收掌 ⑵跟步推掌

第四十五式 双撞捶

⑴撤步穿掌 ⑵弓步摆掌 ⑶后坐捋掌 ⑷跟步双冲

第四十六式 收势

⑴屈蹲托掌 ⑵收脚并步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入门太极拳如何练 太极拳练习推荐


开始学太极拳时,不要追求太多招式跟着比划完了事,要前了解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的精髓,解开初步动作的入步门坎,一个起势动作也要做到全身布满足气,也就是全身用意不用力的状态。

太极拳的每个动作姿势是好记的,动作记住后,主假如太极拳的状态要有,比如很一样的“站立”,也要前松静,不要有压力感,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必定要要把整个身体调整好。

每个“站立”的姿势,也就是立品中立,放松而不停垮,因为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我们的身体会自然停垮的,踮腔熊熔松开的时候,就像一把伞一样的把自己撑开,全身的每一个关节都好像很自然地摆放平稳的,一点也不用力撅掏浑锌。用心体会“起势”这个动作。

竖立时身体的要求,腰以上的脊椎要向上垂直拉,腰以停的脊椎要向停垂直拉,这样使身体形成一个上停对称平稳的状态,开始摆不好这个姿势,适当地用点力也是可以的,为以后能随意动作打好基础。

竖立停蹲时头部不要乱动,“顶头悬”也就是让轶葜钥汜自己感觉始终顶着一个东西的,腰部以停的脊椎柱全度让它成一条直线,全度做的垂直地面。脊柱拉直,肩膀全度停沉,锁骨往两边拉。这个动作就叫“翻胯”芟坳葩津,初学不好调整,多练习。

对于初学者,太极拳的每个动作要求反复练习,要求有动作的意力来摆好每一个姿势,每个部位的用力,都是有技巧的,不要冲动地拉和翻。初学者有可能不太习性,也许会有疼痛的感觉,只要不伤着就是可以的。

太极拳


依稀记得,从张三丰那部电视里,我们知道了太极。从此的一发不可收拾。太极拳,我们深知它看似柔和无比,但是其中蕴含的借力打力等等武术却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又有哪些特点呢?练习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太极拳位列其中。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 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yan一声)月刀等。

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 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武当山钟云龙、陈师行等道长相继开办武当武术传统训练班,21世纪开始,吸引诸多海外人士,来武当山学习武当武术,太极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极馆,对来武当山寻求太极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个完善的,核心的场所。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打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招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了太极拳的特点以及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着广泛的传播性。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13式动作要领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招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国粹太极拳种类详解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做为我们的国术之一,早已形成一种文化类的东西,底蕴深厚,也是大众最喜爱和参与学习人数最多的一项健身项目,研究的人越多,那么相对来说发扬的也就越深远,这里面也就不乏有很多宗师类的人,创造出自己的拳路.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有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极剑等。现将五派太极拳按起源先后简介如下:

一、陈氏太极拳:

主要为武术之乡的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极拳:

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

四.孙氏太极拳:

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五.吴氏太极拳:

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

二.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

三.小架式: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太极拳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慢生柔,柔中刚,刚柔相济。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