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养生

2021-08-10 │ 夏末秋初养生 夏末秋初吃养生

夏末秋初的中医养生要点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夏末秋初的中医养生要点”,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夏秋之交养生要点:我国盛行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变化有序,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跟环境变化相适应。但是,在季节转换之时,生物钟易出现磨损,以至会有晚点现象。夏秋之交,气温从湿热多雨转向日渐凉爽。以北京为例,在夏秋之交 秋风渐起,夜凉似水,故在晚上要盖好被子,防止贪凉,以免落个口眼歪斜、流口水的面神经麻庳症。老人更应撤下各种凉席。饮食上要注意补充津液,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如青菜、梨、桃、葡萄、香蕉等,少吃柑桔类的温热食物,以免上火。还要多喝水,由于昼变短,夜渐长,应改为早睡早起,以改善大脑的疲劳,让人体在夏秋之交时得到休整的机会。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夏秋之交,气温冷热适中,又少刮大风,不干不湿,是进行室外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机,应做好防蚊工作,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

秋季养生指南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因此,注意秋季养生十分重要。①起居调养: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有人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②饮食摄养:秋属肺金,主收。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因此秋季在饮食上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之外,还须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③运动护养: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在锻炼时,一方面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另一方面要针对季节特点进行自我锻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秋天气候多变,天气渐冷,此时可逐步进行一些耐寒锻炼。④保健防病:秋季是肠炎、痢疾、乙型脑炎等病的多发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按时接种乙脑疫苗。秋季燥邪易伤人,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秋季饮食之道:秋季饮食原则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丰富多彩,诸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防止秋乏:在不同季节,人体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的平衡。秋季,天高气爽,人体感觉最舒服。在炎夏时节,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以及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 到了秋季,虽然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但这个过程却使机体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种状况就是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但为了不至于因此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最好还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将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其次,尽可能充足睡眠。还要调整饮食。一是饮食清淡,避免油腻;二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三是多吃含钾食物;四是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一般说来,秋季养生可以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三个阶段。初秋之时,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中秋之时,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以及含蛋白质较多和含维生素A、B、C、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病能力。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此时,应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的食物,可有效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切忌进食过饱,尤其是晚餐,应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健作用。秋季是减肥良机:对于过度肥胖的人来说,秋与冬是减肥的最佳时机。科研发现,在寒冷空气中进行体育运动较在温暖环境中更易减轻体重,即使在冷空气中单单进行呼吸运动,也可以消耗掉较多的热量。比如,在20摄氏度呼吸1小时可消耗8卡热量;在零下4摄氏度环境中则能消耗16大卡热量。大风降温,增加空气清洁和清新度,是进行减肥锻炼的天赐良机。此外,在秋冬时节,将传统的餐后吃水果的习惯倒转过来,改于餐前30~40分钟吃一些鲜果或饮用1~2杯果汁,即可顺利又无痛苦地减轻体重。这是因为水果或果汁内含果糖或葡萄糖,均属于单糖,可在体内迅捷吸收利用,以补充肌体脑力或体力劳作消耗所致的低血糖态势;鲜果中的粗纤维素可给胃以胀满感,故而可缓和身体饥不择食及狼吞虎咽般的快速进餐,使正餐的食用量减少。

秋日护肤:秋天,正好是进行皮肤修复与保养的最佳季节。可在家里去除死皮用磨砂膏或专用的去死皮膏。手法和方向一定要正确,否则会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 不同的人,去死皮的周期也不一样。一般中性皮肤的人,一星期一次;油性皮肤的人,3~4天一次;干性皮肤的人,2-3星期一次;敏感性皮肤的人,1-2个月一次。如果平时经常使用洗脸海绵,去死皮的周期则可以延长。因为在用海绵洗脸时,已经同时带走了部分老化角质。水对皮肤是最好的增湿剂,它能延缓皮肤起皱。最简单的补水方法是大量喝水,选用保湿护肤品,还有定期上美容院作皮肤的补水护理。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喷雾状矿泉水,如薇姿、姿生堂等品牌。经常用它对面部喷雾,对皮肤补充水分非常有效。如果采用自制喷雾状矿泉水,效果也很好。方法是用0.5升的纯净水同一茶勺米醋混合,装入有喷雾装置的瓶中,随时喷面部。秋季皮肤新陈代谢加快,是夏季晒黑的肌肤恢复白皙的大好时机。除了使用美白洗面奶、美白面膜、美白精华液等,还可以尝试在家里自制一些天然的美白护肤品。方法一:将新鲜葡萄榨汁,抹于脸上,待干透后洗去,可美白肌肤。方法二:黄瓜汁加牛奶涂面,干后洗去,可使黑斑褪色,消除皱纹。方法三:新鲜胡萝卜榨汁,早晚擦洗一次面部,干后再用涂有植物油的手轻轻拍打面部,可以使皮肤变得白而光滑,雀斑也会消退。如果每天再配合喝一杯胡萝卜汁,效果会更好。此外,还有一款皮肤漂白饮料,长期服用效果甚佳。方法是:取西瓜子仁250克,桂花200克,桔皮100克,研成粉末待用。食用时,用一勺粉末调成汁,在饭后服用。老年人秋游保健要诀:①科学安排活动,防止过度疲劳。如出现乏力、多汗、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休息,不可勉强坚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要加强自我监护。②重视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③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秋季。④强化安全意识。老年人腿脚不便,步态不稳,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秋游时,最好有亲朋好友陪伴。⑤平时需要用药者,秋游时切不可遗忘带药,否则,可能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另外,还要带些急救用品及常用药品,如绷带、伤湿止痛膏、感冒药、黄连素、健胃药等。ys630.CoM

ys630.COm精选阅读

夏末秋初水果怎么吃?


人们在吃水果前,应当先对水果的属性有些了解。水果一般可以分为寒凉、温热、甘平3类。寒凉类水果有柑、橘、菱、荸荠、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体质虚寒的人慎食。温热类水果有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体质燥热的人食用要适量。甘平类水果有梅、李、椰、枇杷、山楂、苹果等,这类水果适宜于各种体质的人。专家提醒说,酸性水果不宜多吃。酸性水果如杨梅、梅子、李子等,所含的酸性物质不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导致体内偏酸,一般不宜多吃;酸性水果中含单宁酸,与海味同食会与蛋白质凝固,沉淀于肠道内,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而且水果中的酸味会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溃疡病患者也不宜吃酸性水果;同时便秘的人也应少吃酸性水果,以免加重便秘。此外,有些水果不能空腹吃。西红柿、柿子、橘子、山楂、香蕉、杏仁等都不能空腹吃。因为西红柿中含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等,如果空腹吃,就会与胃酸相结合而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柿子所含鞣质与胃酸凝结则形成柿石,同时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的病人吃柿子也要慎重,以免导致病情恶化;橘子中含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食之则易产生胃胀、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则易产生胃疼;香蕉中的钾、镁含量较高,空腹吃香蕉,使血中镁量升高而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杏不能空腹吃,也不能在吃了肉类和淀粉食物后吃,这有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夏末秋初 食疗首选“鸭”


鸭肉富含营养,一直为祖国医学所称道: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疗首选鸭。在有些地方,秋天吃鸭肉已经成为了一种饮食传统。

吃鸭可以除秋燥。鸭和鸡同为禽类,功效却大不相同。鸡尤其适合冬季进补,民间素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说法。而鸭属于水禽,元朝的御医忽思慧在《饮善正要》里说,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可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者最为有益。因此,夏秋的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相比之下,猪牛羊等其他肉类就稍逊一筹。

鸭肉的脂肪最健康。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此外,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动物油,其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学成分和橄榄油很像,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尤为适宜。

感冒时别吃鸭。鸭肉虽好,吃时也有讲究。首先,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鸭肉,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感冒时还是以喝鸡汤为宜;其次,慢性肠炎者要少吃,鸭肉味甘咸,吃了可能使肠炎病情加重;腹痛、腹泻、腰痛、痛经等症状的人也最好少吃鸭肉。

此外,鸭肉对心脏也有好处。100克鸭肉里面大概含有300毫克的钾,钾跟心脏节律有关,而且钾高了能够对抗钠。盐吃多了钠高了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所以,日常生活多吃点鸭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夏末秋初 去火养生食疗方


夏末秋初,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疼痛等上火症状。秋初正是天高气爽、五谷飘香、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同时,气候开始干燥,所以应保证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上火以食疗祛之,常可收到独特的疗效。

避免秋燥当对症

牙痛脸肿清凉解毒:秋燥易使人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脸肿甚至精力不集中、嗜睡的症状,部分中老年人还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这是胃火上升的表现。对这样的火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金银花、决明子等,同时多喝水、多吃蔬菜。少食巧克力、辣椒、羊肉等高热量食品。

嘴角烂吃粗饭:对口角糜烂这样的火,应多吃米粉、豆类、小米等粗粮和绿色新鲜蔬菜、肉、牛奶等,并增加进食品种。避免进食辛辣、烧烤和酒等刺激性食物,不吸烟,减少对口腔和肠胃的刺激,去除不良嗜好,防止暴食或过饥。

脸上生痘清凉祛热:秋燥加上睡眠不足,会虚火上升。很多女孩子还喜欢一边玩一边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热性零食不离手,体内热量堆积太多,脸部发出很多痘痘,有碍观瞻。这样的火,大多源自内热,所以吃得越清淡越有利于皮肤状况的改善,特别应该多吃具有清凉祛热功能的食品,如木耳、芹菜、鸭肉、菠菜、兔肉、油菜、山楂等,败火润燥。并要注意劳逸均衡适当,避免疲劳过度。

痔疮多吃果蔬多喝水:痔疮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鱼肉及精细食品吃得多,粗纤维摄入减少,容易使大便干燥。此外,许多人喜欢搓麻将,久坐后活动减少,肛门处的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引起血管扩张容易出现便秘乃至痔疮。对这样的火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每天大便通畅,并适当增加运动。

五火可借食疗祛

心火: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可用莲子30克,栀子15克,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肺火:可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猪肝300克,菊花30克,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胃火:胃之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可用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肝火: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用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只,削皮切块,加适量冰糖、清水炖服。

肾火: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燥热。可用猪腰子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沙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中医:冬末春初的养生之道


春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适合清淡的饮食,最好选择味道甘甜、性温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以及酸的东西。

专家解释说,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由于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很容易产生春困,所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既能中和酸性产物,又可补充维生素,对预防春困很有效。

春天的运动和其他季节不同,需要走进大自然,从舒缓的运动开始,重在养护。 散步的时候最好选在日出之后或日落之时,不拘于形式,不要太快,顺其自然、不疲劳就好。边散步边做深呼吸,能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特别适合体质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

慢跑是春天最普遍而实用的运动,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讲,春季属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肝属木,木的物性是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从情绪上讲,以明朗的心境迎接明媚的春光是有利于肝脏的。 不过,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

温馨提示:

专家介绍说,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容易出现一些心理、情绪上的疾病。因此,春天同样应该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夏秋养生大不同


 《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期根”的养生原则,至今仍在应用。要注意保护人体的正气。人体的正气首先取决于先天禀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先天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时也有赖于后天的养护。对于后天的培补和养护,主要的通过养护脾胃,提高脾胃的运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壮五脏六腑的功能。此外,要注意适当补充益髓添精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和规律,要顺应四季养生的要求,不要过度疲劳,既不可过度劳心,也不可过度劳力。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足,阴阳平和而不易生病。尉主任说,夏季应该养阴,秋季应该养阳,养生应该因季节而异。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万物一样,要顺应夏季的气候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旺盛,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同时也可以减少夏季的多发性疾病。在起居时间上不要熬夜,早早起床,中午可以适当增加午睡,使身体得到缓冲。睡卧时,不要头枕冷石、铁物取凉,如不注意可损及眼目;也不能露宿室外,以免生癣或生面风;保持适当的室温,空调温度过低会阻遏身体阳气的通达和宣泄。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澄和心神,切忌发怒,以使人体气机宣畅。可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活动来适应夏季时令特点。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消耗,以避免被暑邪所伤。同时也要避免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人体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衰弱,虽自觉很热,喜欢吃冷食吹空调,但应有节制。在饮食上应注意慎、戒油腻厚味和粘腻食物,宜减少苦味食品,多吃辛味食品以养肺脏,不要吃太饱,更不可暴饮冰水饮料和冷冻瓜果。三伏以后不宜多吃冷饮、凉粉、冷粥,饱腹受寒,肠胃必病。
立秋以后,秋天就开始了。到了“处暑”是炎热即将过去,秋季西风飒飒、燥气当令,是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万物收获的时节。在“五行”中属金,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与万物一样,要顺应秋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收敛,不可放纵,这样才能收敛神气,不使其过于耗散,从而减少秋季疾病的发生。在起居时间上要早睡早起,晨起可以在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比较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操等,喜爱跑步的也要像初春一样减少活动量,游泳也应适当减少。不能使身体出大汗而加重身体的干燥。心情要保持安宁,收敛神气。这样才能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保持肺气的清肃,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违反了这一自然规律,肺脏就会受伤,到了深秋或者冬季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秋季人体的阳气渐收,阴气渐增,天气又干燥,要避免燥邪对身体的侵害,防止燥咳疾病的出现。由于暑热潜伏体内,所以不要过多过早的增加衣服,使内热不得宣散,且秋季不宜发汗和催吐,这样会消耗津液使脏腑不安。秋季肺气旺,饮食应当减少辛味食品以防助长肺气,宜适当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气得到补养,避免肺旺而伤肝。宜食润肺食物如梨水、梨膏、鲜荸荠、麦冬、藕等润肺,香蕉、柿子、菠菜、松子、鲜杏仁、花生、南瓜子、银耳、木耳、银鱼、蘑菇、芝麻以润燥。

四气五味要讲究
中医“药食同源”理论认为,药、食都有“四气五味”,运用这一理论,就产生了“药食同用”的实践,不仅药物有毒有害,食物同样有毒有害,只不过是害处小到不足以引为人们的重视而已。尉教授指出,任何一种食物或者药物都存在着利和弊,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四气”是指食物(或者药物)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又叫“四性”。凡是寒性、凉性的食物都有利于热性疾病,如:苦瓜性寒,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热病或者暑热烦渴,肝热引起的目赤痛。藕性凉,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可用于热病心烦、口渴,喜饮或血热引起的吐血、便血。西瓜性寒,能清热解暑,利小便,用于受暑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黄。寒凉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如苹果,香蕉都属于凉性水果,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伤阴津出现的发热口渴。凡属于热性、温性的食物对寒热病症有好处。如:羊肉、狗肉性温,都有温中暖肾的作用,可用于脾肾虚寒出现的腹痛少食,腰膝痿软,阳痿。鹿血性热,能大补精血,壮阳气,止血,用于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引起的心悸短气,周身乏力,吐血,鼻血,月经过多。“五味”是指酸、辛、苦、咸、甘五种味道,味道不同作用就不同。酸味能收能涩,如樱桃能滋养肝肾而止泻;杨梅和胃止泻;石榴能止腹泻、痢疾。辛能散能行,如葱白、香菜能散风寒;砂仁、桔皮能行气调中。苦味能泻火,如苦瓜能清热解暑,解毒。咸味能软坚润下,如紫菜、海带都能软坚散结,用于瘿瘤、瘰疬。甘味能补虚,如龙眼肉能补脾胃,养血安神;大枣可补脾胃,养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四气五味”把握不当会损害身体健康。尉教授说,“四气”如果应用不恰当,就会使脏腑的阴阳寒热失去平衡,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食物的温度也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如果冷饮吃多了会损害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使人感觉精力不足,面色欠润,目下发青,小儿可出现消化不良(疳积)等。过凉的食物还可以损害牙齿,使牙齿早脱,饮食过热、过烫可损伤食道;冷热食物交替食用,对脾胃、牙齿损害更大,最终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人体以五脏为核心,统管着皮、肉、筋、脉、骨(五体)和耳、眼、鼻、舌、口(五官),食物的五味能使五脏阴精充足,保持着五脏功能的平衡。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同时也要避免五味所伤。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多食多用,过多食用反而会伤及五脏,偏食也会导致五味失衡,使五脏的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食物之间在搭配上也有相宜和禁忌,搭配不当不但可以削弱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甚至还可以对身体造成损害。

饮食要相宜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生理需求。饮食要与自身禀赋体质相适应,不同的体质对于饮食的需求也就有所区别,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同样年龄段的老年人,有的在盛夏季节,仍喜食热性食物,穿较厚的衣服也不觉得热,这是禀赋阳气虚弱的缘故。这些人要经常食用一些温热性的、有补益阳气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虾、鹿肉海参等等。有些老年人在严寒的冬季都觉得心中怯热,口干,口渴喜吃冷食,这是禀赋阴虚内热的缘故,要经常食用一些偏凉性,有滋阴降火作用的食物,如猪脊髓、燕窝、鸭肉、鲈鱼、银鱼、墨鱼、鲍鱼、山药、百合等。同是中年人,有的耐寒冷而不耐炎热,喜凉,喜冷食,时常吃一些去火药才觉得舒服,这属于热性体质的人,平时宜吃一些偏于凉性,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大麦、荞麦、粟米,赤豆、绿豆、白菜,芹菜、灰菜、黄花菜、竹笋、莴笋、茭白、藕、冬瓜、西葫芦、黄瓜、丝瓜、苦瓜等。相反有的人能耐炎热而不耐严寒,喜吃温热性食物,若感受寒凉或吃了寒凉食物后常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出现腹泻。

青年时期食物宜广而杂,力求营养全面而丰富,中年以后饮食相对清淡一些,油腻厚味食品必须减少,尤其要尽量少吃大鱼大肉。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减弱,活动消耗相对减少。消化、解毒、吸收能力也随着下降。为了适应这一生理特点必须饮食清淡,多用流食,食量宜少,可以适当加餐。要做到: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切忌肥甘厚味,生冷油腻,忌饮白酒,药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进补,各种补品最好请营养师指导使用。

降雨比较多时,湿气较重,一些年轻女性容易长青春痘,还有一些上火、口舌生疮等症状出现,适宜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利湿)、山药(健脾)等。

中医养生讲究的五要点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五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