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养生 老年人养生保健

警惕老年人6大错误心态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不同人群的养生呢?养路上网站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警惕老年人6大错误心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以下这六种心态是错误的心态,老年朋友为了健康千万不要有,如果有的话,就赶紧改了。

1、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3、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5、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ys630.coM延伸阅读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到老年,由于生活压力及身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变化,确实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的前提。美国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

那么,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呢?

(1)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把握住热情,并与之为友,那么埋在心头的阴霾就能驱散。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2)对一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不做非分之想。要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

(3)学会明智。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4)遇到失意时要学会自我解脱。苏轼当年同弟弟分别七年未晤,心情忧郁,写下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亮盈虚变化得到启示,最后想开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可以作为老年人摆脱烦恼的借鉴。

(5)保持和创造愉快的心境。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

(6)适当地赞美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以积极的态度称赞自己,这样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

(7)在不利的环境面前,要学会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可找几个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正当的宣泄,有利于心理沉淀的释放。

老年人不该有的几种心态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然而,人生如草木,有生也有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也挣不脱这个被生死锁定的链条。

《史记》中说黄帝大约在位百年,活了111岁,而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只活了49岁和69岁。那么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一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健康长寿,就必须摒弃如下这六种不健康心理。

1.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2.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3.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5.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老年人牙齿护理6大误区


随着年龄的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牙齿则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牙齿护理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误区是需要纠正的。

误区之一: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饮食可在牙面上留下痕迹,经细菌作用形成牙斑,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难以清除干净的。

误区之二: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净了换全口假牙。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镶假牙,怕麻烦花钱多,缺就让它空缺吧。这样下去害处很多,它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加快邻牙松动脱落。镶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复牙齿功能,并稳定邻近的牙齿。

误区之三:老人抽烟、喝茶沉积的黄牙黑牙无法变白。

目前的牙齿美容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吸烟、喝茶、喝咖啡等形成着色性污垢是牙表面变色,容易除掉,即使四环素牙等牙体变色也有办法将其改变。同时,牙齿美白不仅仅是为了美容,也是牙齿保健和牙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误区之四:老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

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病得到预防和治疗,就会延后脱落的年限。

误区之五:只漱口不刷牙,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不少高龄老人至今没有刷牙习惯,尤其农村的老人更多见。其实正确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机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学去污和消毒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形成。

误区之六:人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过度磨损就会被破坏掉牙外层包的珐琅质。牙齿磨损严重,会造成牙齿向前移位或脸形改变,并引起耳旁的颞颚关节因长期不当咬合而引发疼痛。所以老人的牙齿应特别避免磨损。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到老年,由于生活压力及身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变化,确实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的前提。美国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


那么,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呢?


(1)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把握住热情,并与之为友,那么埋在心头的阴霾就能驱散。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2)对一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不做非分之想。要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


(3)学会明智。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4)遇到失意时要学会自我解脱。苏轼当年同弟弟分别七年未晤,心情忧郁,写下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亮盈虚变化得到启示,最后想开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可以作为老年人摆脱烦恼的借鉴。


(5)保持和创造愉快的心境。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


(6)适当地赞美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以积极的态度称赞自己,这样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


(7)在不利的环境面前,要学会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可找几个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正当的宣泄,有利于心理沉淀的释放。


老年人良好心态如何保持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到老年,由于生活压力及身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变化,确实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的前提。美国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

那么,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呢?

(1)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把握住热情,并与之为友,那么埋在心头的阴霾就能驱散。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2)对一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不做非分之想。要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

(3)学会明智。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4)遇到失意时要学会自我解脱。苏轼当年同弟弟分别七年未晤,心情忧郁,写下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亮盈虚变化得到启示,最后想开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可以作为老年人摆脱烦恼的借鉴。

(5)保持和创造愉快的心境。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

(6)适当地赞美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以积极的态度称赞自己,这样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

(7)在不利的环境面前,要学会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可找几个知心朋友,发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正当的宣泄,有利于心理沉淀的释放。

警惕:老年人晚上易犯6种病


入冬以后气温下降,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或不适更容易发作,比如浑身酸痛、尿频、心绞痛、哮喘等都会在夜间不请自来。那么,老人如何才能一夜酣眠呢?

1.胸痛

人的副交感神经在夜间活跃,但如果它过度兴奋,可能导致夜间血流、心跳较慢,会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比较容易在晚上发病。为避免心血管夜间“作乱”,建议晚餐以八分饱为宜,避免消化系统和心脏“抢”血;尽量不看紧张、刺激的节目,也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床头最好备盒急救药。睡前按摩有助舒缓心脏紧张,方法是脱衣平躺,搓热手掌,然后用左手掌自胸骨开始,向左侧按摩至腋窝,每天100次。

2.哮喘

夜晚气温较低,哮喘特别容易发作。除正常使用药物外,还要及时清除床褥上的灰尘、毛屑;仰卧时呼吸阻力大,易致哮喘发作,应侧卧睡;干燥的空气会诱发支气管痉挛,睡前应增加卧室湿度或喝杯白开水。此外,可以按摩大椎穴(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6秒钟,重复3次。

3.泛酸

饮食不正常、晚餐吃太多或吃得太晚易造成夜间泛酸等。晚餐最好在18点左右,20点后除了喝水最好别吃东西;晚餐后4小时内不要睡觉;晚上尽量不要吃甜点、油炸食物,也不要喝酒,多吃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等。平时可用拇指按摩中脘(肚脐上方五指宽处)、足三里(膝关节外侧凹陷下方四指宽处)等穴道,每次10分钟。

4.浑身酸痛

很多老人一到晚上就觉得筋骨酸痛,周身疲惫,这是因为晚上身体代谢变慢,比较容易酸痛。老人应注意夜间保暖,改善血液循环,酸痛就会好转。可以在睡前用热水袋热敷酸痛部位,或将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共热敷15—20分钟。还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委中穴(膝后菱形凹陷区正中间)、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50次。

5.皮肤瘙痒

冬季干燥,老年人皮肤瘙痒明显增多,建议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以35℃—40℃为宜,不要用碱性较大的香皂,以免增加皮肤干燥度;适当涂些护肤品,如凡士林;饮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咸、太腻,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夜间内衣应柔软宽松,避免尼龙及毛织衣物贴身穿戴,以棉质为宜。

6.尿频

睡觉时静脉回流多,血液从四肢流回内脏,更容易比白天产生尿意,一般人可以忍耐6个小时左右,但老人容易因尿意起夜。因此,白天应保证运动30分钟,1000毫升—15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但睡前要少喝水。平时应注意下腹部的保暖,每天热敷关元穴(肚脐下四指宽处)及中极穴(肚脐下五指宽处)5分钟,或早晚按摩5—1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夜间有尿意,千万别憋尿。

老年人 警惕癌症性格


战争中,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得好,康复得快。因为愉快,良好的情绪激发、增强了胜利者的免疫能力;而消极、沮丧的不良情绪,降低、抑制了失败者的免疫功能。性格孤僻的人,表面看来对什么事都不在乎,其内心却常愤愤不平,愤世嫉俗,又不愿与人正面交锋,开诚布公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免疫功能便很难发挥正常作用,对癌症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遭遇不幸的人,如果不尽快解脱出来,长期悲伤、忧郁,这种不良情绪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影响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的分裂、再生速度减慢,总数减少,导致人体内防线迅速瓦解,癌细胞便会乘虚而入。医学专家认为:不良性格是癌症的催化剂。癌症性格致癌通过三条途径:一是促进癌细胞生长;二是损伤机体的免疫力;三是改变机体酶系的活性,促使其他化学致癌物的转变。

科学家将癌症性格特征总结如下:

1.经常地自怜,惯于自我克制,压抑情绪,性格内向;

2.缺乏自信心,对任何事情都感觉没有希望,自觉事事无能为力;

3.经不住打击,失去伴侣或其他亲人时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

4.害怕不自觉地暴露感情,倾向防御和退缩;

5.怕相信别人和受别人约束,心理矛盾,有一种不安全感;

6.怕被抛弃,怕无所依靠;

7.长期精神紧张;

8.机体长期超负荷地运转;

9.总觉无所事事、无所依靠;

10.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

那么,怎样辨别自己是不是癌症性格呢?心理学家开列了一个问题表,可以帮你查明你对癌症的易患性是否增大。

1.当你感到强烈的愤怒时,能否把它表达出来?

2.你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把事做好,没有怨言?

3.你认为自己是个可爱的人、很好的人吗?

4.你是不是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你常常感到孤独、被别人排斥和孤立吗?

5.你是不是正在全力做你想做的事?你满意你的社交关系吗?你能常常发挥你的潜力吗?

6.如果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再活半年,你会不会把正在做的事情继续下去?

7.如果有人说,你的病已到晚期,你是否有某种解脱感?

理想的答案是:(1)是;(2)否;(3)是;(4)否;(5)是;(6)是;(7)否。如果你的答案有两个以上不同于上述答案,就说明你具有癌症性格的特性。

“性格即命运”,如果能遵循善良、乐观、无私、豁达这八个字去做,性格肯定不姓“癌”,癌症就很难缠上你。当今社会,各种竞争相当激烈,人心理负担相应加重。人们若想战胜癌症,必须首先战胜自己,陶冶自己的情操,改善自己的性格。“性海登亭平沙浪,心田洒扫净无尘”。心境空明,万事无忧,就能较好地防治癌症。让我们从自己的性格入手,培养良好的性格,做快乐无忧的老人。

不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6种心态


不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6种心态,老年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也在慢慢的下降,所以做好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健康的身体必不可少。

健康的身体,正确的心态是保证老年人愉快享受晚年生活的前提。专家提醒,以下6种心态,老年人可千万不要有:

1、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3、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5、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应该注重的工作,想要让自己晚年生活过的更好,拥有健康的身体是重中之重。

警惕:老年人需注意心理危机


医学专家指出,关于老年抑郁症,尽管诱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是心理障碍所致。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对老人予以心理疏导,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患病的几率,子女、亲友等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徐晔介绍,抑郁症患者一般都有先兆,比如心境低落,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意念、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并伴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会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呈现“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等。

专家建议,有老人的家庭,儿女要经常与父母在思想上进行沟通,多鼓励父母参与户外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一旦发现父母有抑郁症症状的,要及时送医院诊治。

张延承主任介绍,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主要是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儿女、家人要多给予亲情支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要定期为老人寻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目前,西方国家比较流行治疗抑郁症的是行为疗法,通过运动来缓解;或者用精神分析疗法,家人为其当医生,分析老人不开心的原因,帮助老年抑郁症患者减轻烦恼。亲人要多创造机会,让家中患老年抑郁症的老人多做些感到快乐的事,慢慢走出抑郁的阴影。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警惕老年人6大错误心态》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