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的养生 老年人养生

老年人的居家拖鞋很有讲究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的居家拖鞋很有讲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为了轻松和保持室内卫生,很多人从外面回到家里,立刻甩掉穿了一整天的皮鞋,换上一双宽松舒适的拖鞋。可是,对于那些已经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来说,宽松的拖鞋却很可能导致一些意外发生。

究其原因,这要从拖鞋的特殊设计说起。老年医院医师认为,拖鞋宽松,鞋底一般都比脚掌长,老人穿起来,很难像绑在脚上的鞋子那么牢靠和跟脚。此外,拖鞋多是平底、平跟,故而穿拖鞋时,脚掌必须紧紧用力贴住鞋底,才能正常走路。而且,平底鞋让脚部的压力增大后,会影响血液循环,或使足部因神经紧张产生疲劳感。如出现长期的压迫和摩擦,还容易造成皮肤破损,特别是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在皮肤破损后很难愈合。

为分散足底的压力,最好选择那种后跟在2―3厘米的拖鞋,或者干脆就穿有点跟的布鞋,因为垫起的鞋跟能减轻足弓压力,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老年人在选择拖鞋时,不宜太宽松,也不宜太紧。长度以刚刚塞满足部为好,不要太长。而鞋底材质也要考虑,塑胶的与地面摩擦力小,容易滑倒,所以最好选择布底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身体肥胖或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选择一双合脚的布鞋。

ys630.COm精选阅读

老年人养生应讲究慢


老年人养生保健在日常生活中,需坚持以下四“慢”。

走路要慢

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改变体位要慢

不少老人因心脏功能的衰退和脑动脉退化,血管弹性降低,血容量和血含氧量减少,体位改变时往往发生头晕眼花等状况。因此,老人变换体位时,一定要注意动作不要太快,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发生眩晕、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排便要慢

老人容易便秘,如果排便时操之过急,直肠黏膜以及肛门边缘容易被撑破。特别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排便时突然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最好使用座便器,让其自然解出。

进餐慢

老人在视觉、嗅觉和味觉普遍减退的情况下,注意饮食安全特别重要。进餐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可避免把碎骨、鱼刺等小块异物卡在食管或呛入气管,招来严重后果。

老年人散步要讲究平衡


提起散步,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走走路吗?其实不然,散步也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对有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更是有“讲究”。

上海静安老年医院康复科主任王凯说,患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在散步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老人随着年纪增大,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无论是在大脑的反应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撑能力,还是在身体的协调能力等方面,都会变得迟缓。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

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体弱的老人在散步时最好拄个拐杖,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

此外,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散步的姿势也有所不同。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散步时可适当走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好不要在早上散步,而应选择晚饭后。因为一般来说,早晨人体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散步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由于每个人的心肺功能不一样,所以散步时要量力而行。根据各自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快或减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就应该停下来歇一歇。

老年人靠垫防腰痛讲究方法


一些久坐的老年人或者不宜久坐的老年人为了防止腰痛,常常会在汽车椅、沙发、凳子上放一靠垫。医生提醒说,用靠垫防腰痛也要讲究方法.

医生指出,首先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放到背部是不正确的。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因生理的需求它们并不生长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中部向前凸出的前凸形,从侧面看,腰椎犹如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包。由于这个生理特点,腰、背不能置于同一平面。

所以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胸抬头,当需要靠椅时,腰部挺直,离开椅背,坐沙发时要尽量靠后坐。让臀部坐于沙发面的底端,背部紧靠沙发背。如果在腰部放上一个靠垫,可以使腰部得到有效的承托,维持腰椎的前屈生理,均衡腰椎、腰部肌肉的压力,减轻劳损,增加体感舒适度,预防和改善腰椎不适,对稳定脊柱有好处。其次是靠垫不要太厚,以10厘米高度的软垫为好。

这样人体向后压,正好压缩5-8厘米,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太厚则会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屈。

老年人如何讲究心理卫生?


目前世界各国对老年入的心理卫生问题十分重视。将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搞得更好,使人人都愉快地度过晚年。那么老年人应当怎样讲究心理卫生呢?

老年人应当怎样讲究心理卫生?下列几条可供参考。

(a)加强自我调节 创造愉快心境

1.遇有矛盾挫折,主动尽快摆脱,不要钻牛角尖,不要任消极情绪折磨并摧残自己。要想到“利与身孰重?”要做到“转念冰解”。

2.做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尽力培养积极情绪,尽力减少消极情绪的发生。“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不无道理。古人卫生歌诀:“世人欲知卫生道,喜怒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看来,今日尚可借鉴。

(b)要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过度紧张有害于身心健康,但无所事是,百无聊赖,没有适度紧张也有害于身心健康。怎样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1.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尽力坚持自我服务性劳动。尤其是儿孙满堂的老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俗语云:“有儿四十即先老,无儿八十正当年”。这很值得有的老年人玩味。

2.生活起居节律化,对自己决不姑息迁就。古语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老年人都应引以为戒。

3.必须树立生活目标,不断增强求新动机,心情愉快,满怀信心地去生活。

4.要做工作,而且要做自己乐意做又有数量质量要求的工作,在工作中和晚年的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愉快的、紧张的活动中可以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正如孔子所说:“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坚持体育锻炼。严格的体育锻炼制度不仅增进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c)重建新的人际关系

要结识新朋友,心里有话能有处说.切不可囹圄斗室,深居简出。常言说,同龄相嬉,乐而忘老。

(d)家庭和美 心理相容

老夫老妻更要相亲相爱,全家人敬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亲密无间,团结和睦。

(e)处病不惊

老年人有病同样要“既来之、则安之”,不可胡思乱想,防止自我消极暗示。除非必须住院治疗的病,一般不宜住院,应尽量在家治疗和调养。这样老人可以感到欣慰、安全,并饱尝天伦之乐,有利于疾病康复。

(f)趣味盎然

可以养花、养鱼,可以书写、绘画,也可以定时收听广播,还可以从事点有趣的体力劳动。这样可以填满生活时间,陶冶性情,调节神经系统,延缓衰老。

老年人用靠垫防腰痛有讲究


一些久坐的老年人或者不宜久坐的老年人为了防止腰痛,常常会在汽车椅、沙发、凳子上放一靠垫。医生提醒说,用靠垫防腰痛也要讲究方法.

医生指出,首先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放到背部是不正确的。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因生理的需求它们并不生长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中部向前凸出的前凸形,从侧面看,腰椎犹如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包。由于这个生理特点,腰、背不能置于同一平面。

所以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胸抬头,当需要靠椅时,腰部挺直,离开椅背,坐沙发时要尽量靠后坐。让臀部坐于沙发面的底端,背部紧靠沙发背。如果在腰部放上一个靠垫,可以使腰部得到有效的承托,维持腰椎的前屈生理,均衡腰椎、腰部肌肉的压力,减轻劳损,增加体感舒适度,预防和改善腰椎不适,对稳定脊柱有好处。其次是靠垫不要太厚,以10厘米高度的软垫为好。

这样人体向后压,正好压缩5-8厘米,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太厚则会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屈。

老年人骨折疏松,家庭护理有讲究


老年人骨质疏松,家庭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护理老人骨折是很有技巧的,老年人体质虚弱,骨折后更是脆弱不堪。下面小编就来教你老人骨折后的护理方法,可能对你很有帮助哦。

1、 继续牵引

保持平卧体位,抬高患者小腿,并使脚尖朝上,足跟悬空,由骨科医生负责牵引,以保证牵引合理、到位。

2、 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牵引期间,要每2小时帮助更换体位一次,夜间亦要每3~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用50%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预防褥疮发生。

3、 预防便秘

病人一定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每1~2天排便一次,如果3~4天未解大便,可给予缓泻药如润肠丸等,如果有便秘习惯者,要进行日常生活调治,每日清晨空腹喝一小杯淡盐水,每日睡前喝一杯蜂蜜麻油水,这样坚持下去,可使便秘逐渐消失,保持大便通畅。

4、 增加富含蛋白质及钙质的营养

每天给予新鲜的鱼类、蛋类及豆制品类的食品,可以做些排骨汤、虾米海带汤、猪脚黄豆汤等含丰富钙质的食物,以帮助病人恢复体力。

5、 预防关节挛缩

卧床期间要保持适当的床上运动锻炼,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此外,要注意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特别是患肢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下,这样不至于骨折愈后站立不起来。

6、 预防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小,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帮助老人翻身时,同时还要帮助拍背,并鼓励老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此外,老人卧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也有利于呼吸道清洁。

7、 预防泌尿道感染

老年骨折病人因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结果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特别是女性病人感染率高。所以,家人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 000毫升以上水,增加排尿量,清洁尿道,预防感染。

8、 预防抑郁症

骨折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别人照顾,长期卧床容易引起情绪低落,产生抑郁。

老年人健康用药需讲究4原则


相同的药物给老人和给年轻人吃,结果是不同得。年纪高,身体状况不如从前,老年人更可能耐不住药性而使病上加病。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老年人看病用药需要注意的四个点,做到不过食药量,不滥用保健品,不丢掉看病记录,不随便乱吃药。

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究其原因,肝肾等脏器功能减弱,以及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物是主要问题。例如,老年人的肾功能约为年轻时的一半,对药物的排泄减慢。

肝功能与肝血流量减少,使肝脏对药物的降解及解毒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注意:

1、同时最多服4种药

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医生计算用药量不能简单地用“加法”,最好用“减法”。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一般不推荐同时4种以上配伍使用。

2、不可滥用保健品

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轻信广告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

还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3、看病记录别丢掉

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4、小病尽量别吃药

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

此外,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对避免病情反复,减少用药机会非常重要。


老年人健康生活需讲究四慢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受到重视。长命百岁,抗衰防老、延年益寿却是老人们共同的梦想。既然如此,那么老人健康生活呢?


1. 慢进餐


老人牙齿残缺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进餐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2. 慢排便


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就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或冠心病。因此,老人排便宜慢,取坐位为佳。


3.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宜慢不宜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4. 慢走路


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加上视力衰退,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因此,老人走路要慢步缓行。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的居家拖鞋很有讲究》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的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