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送鸡蛋

2019-10-07 │ 老人养生送鸡蛋 土鸡蛋的养生人群

樱桃紫薯鸡蛋的做法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避免关于饮食养生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樱桃紫薯鸡蛋的做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身边可能没有几个会做菜的。大家一起吃大排档,外卖。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外面的食品不一定就很干净,有时候自己动手做一下饭菜不仅可以品味美食,还能收获健康,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樱桃紫薯鸡蛋,自己学习做一下吧。

2.冷水下鸡蛋,水开后,5分钟左右。

3.煮熟的鸡蛋冲冷水,晾凉后,去壳切成2半。

4.把鸡蛋黄挖出来。

5.鸡蛋黄中加少许盐,适量香油,压成泥。

6.紫薯泥,用奶粉勺挖出半球形。

7.把半球放到鸡蛋白原鸡蛋黄的位置。

8.蛋黄泥用裱花袋在紫薯上挤出花,然后放上一颗樱桃点缀。

美食固然诱人,但是只有自己做起来,才会明白它真正的价值。而对于大家来说,在明白了樱桃紫薯鸡蛋这道菜的做法之后,相信多数人应该都会自己尝试的。

ys630.coM延伸阅读

紫薯和鸡蛋同吃行吗


万物皆是相生相克的,包括食物也是一样,很多的植物都是不能够一起吃的,不能一起吃的食物放在了一起,不仅会抵消营养,也有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而最近,很多人都开始争议紫薯和鸡蛋同吃行吗?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下文会给出满意的答复的。

可以的,不用过多担心,紫薯是薯类,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者一起吃是没有问题的,不必担心。

不宜一起食用的食物:鸡蛋与豆浆同食不宜;萝卜与橘子同食不宜;柿子与白薯同食不宜;牛奶与巧克力同食不宜;牛奶、酸奶,乳酪不宜与花椰菜、黄豆、菠菜、苋菜、蕹菜等同时食用。

紫薯能和鸡蛋一起煮吗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紫红薯将成为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紫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煮熟的紫薯跟鸡蛋放在一起,鸡蛋竟瞬间变成了“绿鸡蛋”,这种变色的鸡蛋还敢吃吗?有人拿紫薯跟鸡蛋、苹果、桃子做实验,发现不仅鸡蛋变绿脸、苹果、桃子也会变色。不过,营养专家表示,因为紫薯本身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发生变色属正常现象,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吃紫薯的注意事项

1、紫薯含有氧化酶,容易产气,吃多了会腹胀、呃逆、放屁。

2、紫薯糖含量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

3、中医认为紫薯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4、忌单吃紫薯,应该搭配优质蛋白的食物一起吃,营养更全面。

5、忌生吃。紫薯要熟透再吃,因为淀粉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6、忌与西红柿同食,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能与紫薯在胃中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极易导致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

7、紫薯忌与柿子同食,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形成结石,易造成胃出血。

8、紫薯忌与白酒、螃蟹、香蕉同食,正因为紫薯含热量低,极易导致腹痛、腹泻。

9、对紫薯过敏的人不宜食用。紫薯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紫薯过敏的话,食用紫薯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紫薯。

究竟紫薯和鸡蛋同吃行吗?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你也已经知道答案了吧!紫薯和鸡蛋是可以一起吃的,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生活中还要很多相克的食物,平时多加注意即可,一些对紫薯过敏的,是万万不能够吃紫薯的,还需要大家注意

紫薯猪肉大葱饺子(紫薯皮)的做法


家常菜就是要让人有家的味道,紫薯猪肉大葱饺子(紫薯皮)是一道家乡味十足的菜肴,做法简单却不敷衍。热气腾腾的菜上桌,一家人做在一起品尝这道菜,这就是家的味道,餐桌上笑声不断,幸福的味道也莫过于此。

2、紫薯上锅蒸20分钟,然后用小勺子磨成泥和面粉混合,加入45度左右的温开水和面备用。

3、把面团搓成面条揪成2厘米高的面剂子。

4、上面撒浮粉用手按压成面饼。

5、用擀面杖把面饼擀成面片。

6、包上准备好的肉馅就可以上锅蒸(20分钟)或是水煮了。

7、可以包成不同形状的。

8、看着个不错吧,口感也特别好!小孩子都喜欢吃!

提醒大家在做紫薯猪肉大葱饺子(紫薯皮)的最后,可以放一点蚝油或者鸡精,味道会更加鲜美,颜色也搭配得特别赞,相信一定会勾起你的食欲。

紫薯馅料的做法


紫薯馅饼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吃的一种小吃,用紫薯做出来的食物,吃起来也是比较甜,而且紫薯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吃,有很多小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会选择紫薯,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吃紫薯也能够预防动脉硬化,那么紫薯馅料的做法是什么呢?

1.紫薯切片放入碗中,倒入适量开水,微波炉三分钟,用勺子捣成泥,如果感觉不够甜,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红糖搅拌。

2.自制黄豆粉。提前已经做好。黄豆洗净微波烘干,放入九阳多功能料理机打成粉,将粉放入锅中炒熟,炒至微微发焦黄,散发出强烈黄豆香味。

3.糯米粉加入开水,少许油,适量白糖搅拌。注意面糊不能太稀了。

4.放入袋中入微波炉两分钟,面团已成熟。也可放锅中蒸熟,个人感觉还是微波炉方便。将熟面团放入冰箱放凉备用。

5.砧板铺一层熟黄豆粉,糯米团铺平

6.在铺一层紫薯泥。

7.卷起

8.切段

1/5 紫薯去皮,切成小块,这样可以比较快蒸熟,节省时间。

2/5锅中放水,放入紫薯块,中火蒸20分钟左右。

大家根据紫薯的大小调整蒸的时间。

3/5蒸熟放至不烫手时用调羹压成泥状,不要留有大块。

4/5根据自己口味往紫薯泥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像和面一样和均匀,如果比较干加入一些清水和。

5/5如果是用来做紫薯饼的话往里加一些面粉;做薯圆是加木薯粉;做包子馒头的话则只加白砂糖或什么都不加。

紫薯奶茶的做法


很多的女生外出的时候,经常会选择奶茶作为饮品。在奶茶店中,不同类型的奶茶可以供我们选择。但是大家也知道买奶茶店里的奶茶糖分含量高,对于一些减肥的朋友来说并不太友好。而自制的奶茶就没有这个担忧啦。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紫薯奶茶的做法,又好喝又健康。

材料

紫薯:1只,水:适量,蒙牛麦香牛奶:250ml

做法

1. 紫薯洗净削皮切丁,搁水入锅煮沸。

2. 将煮熟的紫薯连水倒进搅拌机,250ml麦香牛奶倒入,一起搅拌,OK!

3. 美美的

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大中华地区,中亚国家,印度,阿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

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奶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至今仍然是日常饮用及待客的必备饮料。其他地区则有不同口味的奶茶,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玛萨拉的特殊香料闻名;发源于香港的丝袜奶茶和发源于台湾的珍珠奶茶也独具特色。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是家常美食之一,风行世界。奶茶品种包括了奶茶粉,

冰奶茶,热奶茶,甜奶茶,咸奶茶等。

在西藏牧区,牧民制作奶茶是采用天然牛奶及茶。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茶中含咖啡碱,多种维生素(Vc、Vp、菸酸、叶酸等)、单宁酸、茶碱、芳香油、氨基酸、糖类、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天然牛奶及红茶所制的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然而市面上出售的奶茶一般不含牛奶及茶的成分,只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多数地方喝奶茶要加少许食盐,但也有的地方不加食盐,只是把盐碟放在桌上,喜欢喝盐味的就加盐,不喜欢盐味的则不加盐。

奶茶一般在吃各种干食时当水饮用,有时单独饮用,则既解渴又耐饥,比各种现代饮料更胜一筹。牧民喝奶茶时,还要泡着吃些炒米、黄油、奶豆腐和手抓肉,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又能够帮助消化肉食,还能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维生素。所以,在牧区有一句俗

紫薯水饺的做法


每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是不是总吃泡面?这样的食物,你不觉得亏待了自己吗?人生在世没多久,每一天都不能亏待了自己。所以,现在就请和小编一起学做一下紫薯水饺。

2.2准备材料

3.1圆白菜沥水的时候就把木耳切碎备用

4.2圆白菜用开水烫一下,烫软,用凉水过一遍,把水沥干

5.1开始调馅喽!肉里先放上香油、盐、五香粉、鸡精、老抽、味达美用手抓几下,让肉入味!

6.2圆白菜切碎总纱布把水挤干。

7.1调匀后盖盖腌制一会,让木耳和白菜入味。

8.2放上圆白菜、木耳,继续用手抓,直到调匀馅子!

9.紫薯我是对半切开放锅里蒸二十分钟,放凉剥皮用勺子碾压成紫薯泥。

10.把紫薯泥放在面盆里和面

11.和好面盖上盖放置十分钟,还有些小块紫薯没和开,一会包水饺前要在多揉揉就好了!

12.切好剂子擀皮开始包喽!

13.包好喽,在包水饺的时候就可以用锅烧水准备煮水饺。

14.煮水饺的过程朋友们都知道了,水开以后等水饺漂起来就说明水饺熟了。

15.捞出装盘!准备开动我们的筷子开吃!!!?

这道紫薯水饺做出来真的是非常诱人,小编每次看完这篇文章都十分想自己动手做一下,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樱桃紫薯鸡蛋的做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养生送鸡蛋”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