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方法

2019-10-11 │ 养生小方法 夏季养生10个小方法

8个补肾的小方法,收好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关于养生常识,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8个补肾的小方法,收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补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男性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健康方式。目前男性补肾的主要方法有猪肾、羊肾等。补肾是男性追求自身更加强壮的方法。 中医补肾目前是国内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随着有此类需求的男性越来越多,临床补肾的方法也成了一个新的空白。 目前西医研制而成的壮阳药品种较为繁多,但是其效果受到质疑,并且壮阳药市场鱼龙混杂。今天给大家 带来8个补肾的小方法,收好了。

8个补肾的小方法

1.握固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提踵颠足

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

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


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摩肾腧

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5.三元式站桩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热水泡脚

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7.深呼吸

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可以再做。


8.撞背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

补肾,中医名词。是指通过饮食、药补、健身运动、气功、针灸、按摩等手段达到改变肾阴虚、阳虚的状态,补肾的食物,最常用的是通过鹿茸片煲汤、泡酒等方法。中医认为,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做不同的诊治。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

精选阅读

吃完柚子皮别扔!这两个食疗小方收好,好吃又养生!


又到了柚子上市的季节了,

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高

是秋季食疗养生的首选之品

中医认为,柚子果肉性凉,味甘、酸,有清肺润肠,止咳化痰、消食解酒的作用;柚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柚子核为柚的种子,有散寒理气的功效,与橘核相似,主治疝气;柚叶,含挥发油,具有消炎、镇痛、利湿等功效。

柚子营养价值知多D

柚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对促进伤口愈合、败血病、肝病、美容等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柚子的果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皮甙,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有较好预防作用;而且其含钾高钠低,适合患有心脑血管病及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伴高钾血症者禁食)食用。

柚子还可帮助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增强体质;新鲜的柚子肉中含有作用类似于胰岛素的成分,能降低血糖,适合高血糖患者食用。

柚子具有健胃的功效,是开胃、促进消化的优质营养保健水果。柚子热量很低而纤维、果酸含量多,易产生饱腹感,且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食欲,可以用于减肥。

柚子皮食疗小方

1

治疗咳嗽气喘

柚子皮用开水泡,代茶饮用。燥咳干咳无痰者,可以与川贝、梨、罗汉果、百合等煲水饮;寒咳可同生姜、红糖煲水饮。

2

治消化不良、呕逆少食

用柚子皮15克,鸡内金、山楂、麦芽各10克水煎服。

食疗推荐

1、柚子皮炖鸡

材料:柚子1只(隔年越冬者佳)取皮、山药50克、公鸡1只(约500克左右)、生姜适量、盐少许。

做法:先将鸡按常法洗净、切块;将柚子皮、山药、生姜,加清水适量与鸡同炖。起锅加盐。

功效:温中益气补肺,下气消痰止咳。适用于肺虚咳嗽。痰热咳喘、外感表证者不宜。

2、蜂蜜柚子茶

材料:柚子、盐、冰糖、蜂蜜。

做法:柚子肉剥出备用,柚子皮切成细丝(白色部分不要)。柚子皮丝放入盐水中泡一个小时。将柚子皮放入小锅中,加水适量,煮五分钟,去掉苦味。再把柚子皮、柚子肉和冰糖一起放入干净的锅中,再加入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一个小时左右,煮时经常搅拌。熬至粘稠、柚皮透亮,即可关火。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即可,装入密封罐中保存。喝时,用温水冲泡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

注意事项

1、柚子因其性凉,故气虚体弱、脾虚泄泻之人不宜多食。

2、柚子不能与某些药品同服:他汀类降脂药、抗过敏药、环孢素、咖啡因、钙拮抗剂、西沙必利、避孕药等。

3、柚子中含有大量的钾,肾病高钾患者服用不宜。

实用小贴士

柚子皮将其晒干煮水泡脚,对于消化不良、咳嗽痰多以及冻疮,皮肤美白都有作用。

告别腹胀,推荐两个小方法


要说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胃肠问题,那就莫过于胃胀、腹胀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在意,认为只是小毛病。实则不然,长期的胃胀、腹胀得不到解决,就会给身体带来其他的胃肠疾病。所以,出现胀气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胀、腹胀呢?有以下几个原因。主要是饮食方面,一次性摄取食物过多,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与肠道内存在的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另外,吸入空气、胃肠道内气体排出受到阻碍、吸收受到阻碍都会引起腹胀。

现实中许多人都认为胃胀、腹胀是一个可治可不治的病,通常置之不理。或者是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胃药,如多潘立酮,吃了之后,症状不仅没有减轻,而且还会加重。

有一个方法对治疗腹胀很有效果,那就是练习 “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鼓起肚子,呼气的时候肚子缩进去。做一会儿,腹胀就减轻了。医生告诉他回去后经常练习,就可以预防腹胀的发生。这个动作可以使全身的气机顺畅,刺激胃肠蠕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坚持锻炼,不仅可以解决腹胀的问题,而且对胃肠等器官都有好处。

还有一个治腹胀的小偏方:

生山楂、炒麦芽

生山楂、炒麦芽各 10克,混合后加水煎煮。每日 1剂 (400毫升),代茶饮。

中医治疗中,消积化滞常用到的是“焦三仙”,焦三仙并非一味药而是三味药,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而这个小偏方中,也用到麦芽和山楂两味药,不过略作修改,取生山楂和炒麦芽更加对症。山楂能消食积,《日用本草》对山楂就有如此记载: “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炒麦芽能和中、消积、下气,对脘腹胀满者,食之颇宜。最后告诉大家,要想预防腹胀的发生,平时吃饭的时候,除了不要过饱外,也一定要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容易吞进空气。同时,少吃诸如豆类、土豆等高纤维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适量的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情绪太多竟会折寿,8种小方法助你缓解


情绪太多竟会折寿

丹麦一项从2000年开始,历时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与没有相应问题的人对比,常因夫妻关系出现情绪困扰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因亲子关系焦虑的人死亡率增加50%;常跟家人争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常与邻居争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世界精神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初发期,喉咙会变得沙哑干涩;肌肉会变得紧张,引发肩颈疼痛及偏头痛;血糖也会因此突然升高。如果长期慢性焦虑,哮喘、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会引发疲劳、失眠等异常。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情绪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毋庸置疑。一般来说,不良情绪来自于压力,而压力又分为两种。当个人能力无法满足外界要求时,他会感到不堪重负;反之,当外界要求远远小于个人能力时,不被需要的痛苦也会造成另一种压力。所以,调控情绪的核心应是认清压力的类型,决定到底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还是提升自己适应环境。除此之外,遇到情绪障碍时,也有一些即时的小方法予以缓解。

睡眠法。睡眠能通过缓解疲劳,降低坏情绪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做梦对缓解情绪障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这些梦你醒来是否记得。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睡眠障碍服务与研究中心主任罗萨林·卡特赖特说,如果你遇到的情绪问题不是非常严重,那就睡一觉吧,醒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运动法。运动是缓解坏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研究称,做家务等活动效果很一般,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才是最佳选择。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饮食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邦妮·斯普林认为,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能使人平静下来的情绪食物。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科学家朱迪思·沃特曼进一步解释说,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帮助人冷静并放松下来。1.5盎司(约42克)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缓情绪的效果,比如适当吃点薯条、爆米花等。多吃鸡肉、瘦牛肉、海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好处。

暗示法。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纽约合理情绪治疗研究所黛博拉·斯坦伯格说,想过得快乐很简单,就是多朝积极的方向想。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我今天很快乐。

颜色法。美国纽约颜色心理学家帕特里夏认为,颜色对情绪的作用,就像维生素之于身体健康。如果你想控制愤怒,就远离红色;如果你想对抗抑郁,就别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它们会让你情绪更差;如果你想缓解焦虑或紧张,就应该选择能让你冷静的颜色,如淡蓝。

另一位美国洛杉矶的执业注册心理师莱纳德·费尔德还提出了“数颜色法”。当你因不满,想大发脾气时,可以暂停手中的工作,找个没人的地方,比如在卧室、洗手间做下面的练习:环顾四周,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壁,那是一张浅黄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大约数30秒左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强迫自己恢复灵敏的视觉功能,使大脑恢复理智性思考。通常,当你数完颜色,就会冷静一些。此种方法特别适合暴躁型的人控制情绪。

音乐法。研究发现,听10分钟音乐就能让你的坏情绪得到缓解。有时候学唱首不熟悉的歌,效果更好。

呼吸法。美国治疗专家罗伊·玛蒂娜博士说,当你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这一方法能在数秒钟内平衡任何情绪。建议在情绪产生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思考能力恢复,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

光照法。调亮环境光线有助于提升好情绪。美国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SAD)主要就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就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

情绪太多竟会折寿 8种小方法助你缓解


情绪太多竟会折寿

丹麦一项从2000年开始,历时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与没有相应问题的人对比,常因夫妻关系出现情绪困扰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因亲子关系焦虑的人死亡率增加50%;常跟家人争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常与邻居争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世界精神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初发期,喉咙会变得沙哑干涩;肌肉会变得紧张,引发肩颈疼痛及偏头痛;血糖也会因此突然升高。如果长期慢性焦虑,哮喘、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会引发疲劳、失眠等异常。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情绪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毋庸置疑。一般来说,不良情绪来自于压力,而压力又分为两种。当个人能力无法满足外界要求时,他会感到不堪重负;反之,当外界要求远远小于个人能力时,不被需要的痛苦也会造成另一种压力。所以,调控情绪的核心应是认清压力的类型,决定到底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还是提升自己适应环境。除此之外,遇到情绪障碍时,也有一些即时的小方法予以缓解。

睡眠法。睡眠能通过缓解疲劳,降低坏情绪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做梦对缓解情绪障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这些梦你醒来是否记得。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睡眠障碍服务与研究中心主任罗萨林·卡特赖特说,如果你遇到的情绪问题不是非常严重,那就睡一觉吧,醒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运动法。运动是缓解坏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研究称,做家务等活动效果很一般,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才是最佳选择。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饮食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邦妮·斯普林认为,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能使人平静下来的情绪食物。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科学家朱迪思·沃特曼进一步解释说,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帮助人冷静并放松下来。1.5盎司(约42克)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缓情绪的效果,比如适当吃点薯条、爆米花等。多吃鸡肉、瘦牛肉、海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好处。

音乐法。研究发现,听10分钟音乐就能让你的坏情绪得到缓解。有时候学唱首不熟悉的歌,效果更好。

呼吸法。美国治疗专家罗伊·玛蒂娜博士说,当你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这一方法能在数秒钟内平衡任何情绪。建议在情绪产生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思考能力恢复,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

光照法。调亮环境光线有助于提升好情绪。美国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SAD)主要就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就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

暗示法。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纽约合理情绪治疗研究所黛博拉·斯坦伯格说,想过得快乐很简单,就是多朝积极的方向想。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我今天很快乐。

颜色法。美国纽约颜色心理学家帕特里夏认为,颜色对情绪的作用,就像维生素之于身体健康。如果你想控制愤怒,就远离红色;如果你想对抗抑郁,就别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它们会让你情绪更差;如果你想缓解焦虑或紧张,就应该选择能让你冷静的颜色,如淡蓝。

另一位美国洛杉矶的执业注册心理师莱纳德·费尔德还提出了“数颜色法”。当你因不满,想大发脾气时,可以暂停手中的工作,找个没人的地方,比如在卧室、洗手间做下面的练习:环顾四周,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壁,那是一张浅黄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大约数30秒左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强迫自己恢复灵敏的视觉功能,使大脑恢复理智性思考。通常,当你数完颜色,就会冷静一些。此种方法特别适合暴躁型的人控制情绪。

解决晕车的七个小方法,赶走晕车烦恼


1.指掐内关穴

在乘车时突然晕车,可用大拇指掐内关穴(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对防治晕车有很好效果。

2.鲜姜片

坐车途中口含一片生姜,另手中拿一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闻,使其辛辣味吸入鼻中;还可取新鲜生姜一片,贴于神厥穴(肚脐),用伤湿止痛膏固定,防晕车效果均较好。

3.醋水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不易晕车。

4.橘皮

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挤压,吸入皮中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乘车途中也可照此法随时吸闻。

5.风油精

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神阙(肚脐)或风池穴(位于人体项部,当枕骨直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防止晕车。

6.榨菜

晕车是因为耳内前庭功能障碍所致,而中医认为,榨菜能通利九窍,和谐耳内不平衡的状态,榨菜中所含的维生素B1还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因此,容易晕车的人,长途旅行时,身上不妨带点榨菜。

7.橄榄、柠檬

晕车初期,口中唾液会增加,唾液进入胃后,会加重恶心的感觉,而橄榄和柠檬所含的鞣酸,能中和消化液,使口腔变得干燥,很快消除恶心感。

如何补肾8个中医方法让你“肾”气凌人


很多人都有肾虚肾亏的毛病,你知道该如何补肾,才能够让人们肾气十足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补肾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中医补肾养肾的方法,还在等什么?赶紧跟着小编去下文学习一下吧!

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

按摩此部位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8个补肾的小方法,收好》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养生小方法”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