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季节养生

2019-10-11 │ 春捂季节养生 养生春捂到什么季节

早春乍暖还寒小孩“春捂”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早春乍暖还寒小孩“春捂””,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导读: 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忽冷忽热,此时,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

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忽冷忽热,此时,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这个捂有很多讲究。

穿衣下厚上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妈妈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做到三暖二凉

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既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又能防止肚子受凉。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孩子的脚暖了,才能全身都暖和,从而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得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扩展阅读

乍暖还寒,5种食物防春寒


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这种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忽冷忽热的气温让我们更易被流感青睐。因此,做好预防流感的工作才能确保自身的健康。

1、白萝卜

白萝卜营养丰富,富含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梨的10倍。在民间,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称。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加之过节期间肠胃负担重,此时体质虚弱者容易感冒。

2、牡蛎

适当多吃些富含锌元素的海产品如牡蛎等,对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力来防御感冒也有益处。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在2012年发现,锌能缩短成人感冒的时间。只需要一个中等大小的牡蛎,就能满足人一天锌的需求量。

3、红薯

红薯含有比一般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有助于抵御流感,防治感冒。红薯是胡萝卜素的最佳食物来源,有助于人体制造足够的白血球,抗击感冒病毒侵入导致的感染。

4、鸡汤

鸡汤能够有效的抑制我们身体中的呼吸道炎症;能够有效的治疗由于感冒所引起的鼻塞、咳嗽、咽喉肿痛等等情况。这是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所以才增强身体对于病毒的抵抗力。

5、蘑菇

蘑菇中富含的微量元素硒,有助白细胞产生细胞活素清除病毒,让它们更具防范性,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所以,常吃蘑菇既能增加营养,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春季乍暖还寒 切莫急着减衣


由于近日银川气温多变,突冷突热,至使不少市民上呼吸道感染,患上感冒。银川市各大医院感冒患者数量大增。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华提醒市民,春季是季节性流感高发期,最好不要轻易换春装,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近两周,银川的气温从零下10度左右升至零上19度,又突然从零上10多度降至零度以下,很多市民在气温的突变中,增减衣服不当,患上感冒。刘主任表示,春季天气多变,应多喝水,感觉嗓子不适可以服用一些润喉含片,遇到风沙天气,出门最好带上口罩。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孩子房间应保持温暖,并增加房内的湿度,小孩运动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也可以明显减少小孩患上呼吸道疾病。“对于儿童感冒咳嗽,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平时可通过建立儿童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来加强儿童的体质。”新鲜绿叶蔬菜和各种水果中都富含维生素C,它可促进人体免疫群抗体合成,增强免疫力,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平时要多吃蔬菜和各种水果。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富铁食物可促使免疫细胞的功能恢复,奶类、蛋类、菠菜、肉类等都是铁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

刘主任提醒市民,市民一旦患病,及时去医院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疲劳。“从接诊情况看,来就诊的患者,病后时间比较长,一般都需持续一周以上,如果伴有咳嗽,时间会更长,所以在这种季节不要随意减衣服。”

乍暖还寒莫大意 当心腰椎再受伤


导读:立春过后的气温本应逐渐回暖,但近日来的天气却是忽冷忽暖,让不少的腰椎患者再次承受难惹痛感近日,小编走访了多家医院骨科发现……

立春过后的气温本应逐渐回暖,但近日来的天气却是忽冷忽暖,让不少的腰椎患者再次承受难惹痛感近日,小编走访了多家医院骨科发现,腰椎病的患者比前段时间有明显增加。专家表示,春季是腰椎疾病的多发季,一旦发现有不适症状应及早对症治疗,另外要多注意保暖,加强锻炼。

乍暖还寒时腰椎易受伤

春季是腰椎病的高发季。因为,春季早晚温差较大,会使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缓慢,人体肌肉紧张度增高,会不同程度造成腰背肌肉痉挛、充血、水肿,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发生腰腿疼痛。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加剧了颈腰椎的劳损。学习和工作的繁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电脑、(乘)驾车辆、高枕、软床等诸多因素,都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了颈腰椎病的发生。同时,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体重增加也会加剧腰椎病的发生。

不规范治疗加重病情

人的腰部看起来很粗壮,但实际上却很脆弱,因为在行走、运动过程中,腰部会承受各种力量,包括压力、剪力、旋转力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专业医师表示,患者会出现腰腿疼痛、行走困难、下肢麻木、乏力等不适感觉,严重者会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此外,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惟患腰颈椎疾病时不注意检查与治疗,用药物或者不当按摩导致了病情加重,最后导致出现严重的颈腰椎后期症状,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而且痛苦大。他提醒广大患者,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早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专家建议,平时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养成良好习惯,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睡姿;电脑操作者,还要确保坐时整个脚掌着地,不要经常跷二郎腿;尽量坐一会儿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几分钟,这样可以使疲劳的背腹肌肉和韧带得到松弛。平时也应注意颈部、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

乍暖还寒天气多变 八大养生粥温和滋补


导读:在乍暖还寒的时候,喝着热乎乎的粥品,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犒赏。不过要喝哪些粥好呢,经过小编的一轮甄选,总共挑出下面几种粥品……

在乍暖还寒的时候,喝着热乎乎的粥品,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犒赏。不过要喝哪些粥好呢,经过小编的一轮甄选,总共挑出下面几种粥品,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哦。

猪肝粥

第一,宜食猪肝粥

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猪肝粥具有补血(补血食品)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第二,宜食菠菜粥

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第三,宜食红枣粥

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第四,宜食黑米党参粥

配制: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第五,宜食菊花粥

配制:粳米25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头眩、目疾、高血压、皮肤疮痈等患者食用。

第六,宜食萝卜粳米粥

配制: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丝8克,猪油25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萝卜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的作用,适合因素食肥甘、厚味较多而消化力较弱的患者食用。

第七,宜食芝麻粥

配制:粳米250克,芝麻(蒸晒后研细)5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芝麻粥具有润肺养肝、益精生发、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肝肾不足、头发早白、脱发、肺燥咳嗽及便秘等患者食用。

第八,宜食茼蒿粥

配制: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姜5克,熟猪油10克,精盐3克,胡椒粉l克,味精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茼蒿粥具有和脾胃、利二便、消痰的作用,适合肝气不舒引起的疝气疼痛以及小便不利、肺热咳嗽、痰稠难咳等患者食用。

春捂记住先捂腿


古代医家都强调“春捂”的说法,就是“春不忙减衣”,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现代的人们也早已认识到,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春捂”应该捂哪里呢?重点就是腿和脚。由于屋子里有暖气,所以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掉几条裤子。然而,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老弱病残者,极易导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来,医疗气象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

●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持续时间:1-2周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相关

“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


导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调理方法,很多的人平时不注意春天的保护,过了冬天之后很多的人及时的脱衣服很容易造成感冒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调理方法,很多的人平时不注意春天的保护,过了冬天之后很多的人及时的脱衣服很容易造成感冒,倒春寒出现之后,会导致人体的功能受到影响,如何有效的预防倒春寒?大家应该做到春捂秋冻。

雨水节气后出现倒春寒

雨水节气够厚,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尤其对抵抗力低下的人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此外,医生还提醒,一些年轻上班族姑娘由于爱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和靴子,这样对身体不利。一般来说,妇女膝关节对冷空气的袭击较为敏感,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

如何预防倒春寒?

预防倒春寒首先想到春捂。中医养生保健学中讲究春捂秋冻,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早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穿着宜偏暖些。

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

专家介绍,春捂主要的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比如日最高气温超过22℃的时候,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春捂要恰当,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因此应根据以下几点,恰当春捂。

1、急脱急穿

春捂,要怎么捂?掌握四个字急脱急穿。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和孩子,从阳光下走进室内,感觉有点凉了,马上穿上衣服;另外,春天风大,出汗后毛孔张开,吹风容易着凉,所以要注意避风。

2、春捂也要看气温

气温15摄氏度是春捂临界值,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增减衣物时,最好看看天气预报,注意早晚温差,温差有七八度的日子,增减衣物要及时。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

3、三个春捂的重点部位

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此外,老百姓们有句保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温馨提示,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节身体,而且要注意保健事项平时不要过早的脱衣服,很容易造成感冒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暖的方法,全面的进行调理,而且要注意保健,有效进行饮食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