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着喝的养生的中药

2019-10-11 │ 泡着喝的养生的中药 泡水喝的养生中药材

喝中药如何治疗湿气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您对养生常识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喝中药如何治疗湿气》,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药对于一些疾病的医治也是非常有效的,生活中有些的人有身体中有过重的湿气,都是采用的中药来进行医治,那么,中药治疗湿气都会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大家都公认红豆和薏米是祛湿的佳品,吃了红豆和薏米则会两种去湿气的中药外,其实茯苓和白术是两味中药材,也是去祛湿的首选。中医认为,大多数体内有湿气的人,都可以用这两味中药煮水喝来祛湿。

中医有一种祛湿方法就是燥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中医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煮水服用。

此祛湿简便方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茯苓和白术是药性平和的上品,它的祛湿效果和红豆薏米可以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去湿气的中药的佳品。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它们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了。

所以说,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药,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有病祛病,没病养生。

以上就是为大家详细介绍的治疗湿气的几种常见的中药,相信现在大家对于中药治疗湿气都会有哪些应该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只要大家留心留意都是可以发现的,平时多吃一些去湿气的中药,就可以有效的祛湿。

延伸阅读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失眠现在在生活中几乎已经是如影随形了,你想甩都甩不掉,有的时候吃了安眠药是不管用的,似乎身体上已经产生了抗体一样,但是治疗失眠还是有办法的,中医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研究的,中医如何治疗失眠?和大家分享一下。

调理五脏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引火归根、心肾相交

这一中医理论认为失眠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治疗方案最终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进行辨证施治。

调节情志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遵循昼夜节律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中医学者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失眠方案。

调理肝脾

此种中医理论认为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治疗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中医是中国一直都传承的,所以治疗失眠的效果是不错的,可能时间比西医的时间长一点,但是副作用是很小的,有的西医在治疗完以后,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会失眠的,还是通过中医治疗是能除本的。

中医如何治疗脱发


现在生活压力确实大的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脱发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其实以前的时候认为掉点头发是很正常的,但是掉的速度比长得速度快的话,那就不行了,中医如何治疗脱发,和大家讲解一下。

《外科正宗》用的养血祛风法,药用当归、川芎、白芍、天麻、羌活、熟地、木瓜、菟丝子;外用鲜生姜擦,久不愈者,可用七星针叩击每日一次。这算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吧。

《医宗金鉴》重视祛风药,有的学者不同意,其理由是,辛温散风药,有耗血动血之弊,虚其所虚,适得其反;但有的学者表示同意,其理由是,若是肝郁气滞日久化风者,必用舒肝理气、祛风之品,这符合有病祛病之原则。

《医方集解》中的二至丸,是足少阴药,女贞子甘平,益肝补肾,旱莲草甘寒,入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也。二至丸,确实滋而不腻,补而不燥,且有凉血润燥之功效,是治疗斑秃的良方。如再加首乌、地黄、当归、枸杞籽增加滋补之力,配用丹皮、侧柏叶以助凉血润泽之功,疗效更为理想。

外治法:洗发方,可用本草每天洗一次头发,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发博士活发素促使其分裂、增殖、激活毛囊,使毛母细胞分裂合成出健康的毛发。

针灸疗法:采用辨证取穴,循经取穴,邻近取穴,经验取穴等多种取穴方法。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耳针:取神门、肺、肾、交感、内分泌、脾,除针刺外,还可用胶布粘上王不留子贴敷。

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的副作用要小,但是效果是不会减缓的,很多人经过中医治疗脱发以后,效果好很多了,而且能明显的感觉出头发的增多,所以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大家要尽可能的记住哦。

月子病如何治疗?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

月子病的发病原因

一是亡津失血,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骤虚,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

二是瘀血内阻,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血为寒凝,以导致恶露不畅,留而成瘀;或复因产前即有气郁血滞,以致瘀血内阻;或因产后余血浊液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

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正气减弱,即所谓产后百脉空虚,因身体虚弱,稍有感触,或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变生百病。总之,产后病以虚、瘀为主,故有产后多虚多瘀之说。

月子病的预防措施

根据大多数月子病人的病因,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

1.孕妇产后一月内禁止过性生活,否则可能伤及性命。为保险起见,百日后才可。

2.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

3.孕妇坐月子期间不可过多活动,也不可久站、久坐,以免劳累过度留下病根。

4.孕妇坐月子期间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除粮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的过多,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

5.孕妇坐月子期间不要穿拖鞋、短袖衣服、短裙,春秋冬季出门要戴帽子;出汗后一定要在室内等凉干后再出门;不能用凉水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包括夏天)。

月子病能治好吗

月子里得了病不要拖延,要抓紧时间治疗,争取在月子里治好,而不是指“再做一次月子才能治好”。产妇在月子里得了病,由于正处于产褥期休养和哺乳婴儿,再加上症状初起时大多较轻,产妇往往不予充分重视,不及时求医,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病情严重了再治,治愈的难度自然就大了许多。如果不慎得了“月子病”也不要担忧和害怕,首先应该及时求医,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延误诊断,耽误治疗。

因为,疾病初发期治疗起来比较容易,一旦发展为慢性病就会迁延难愈,治疗难度大为增加,还有可能导致长期缠身,难以解脱。现在你所患的全身性关节疼痛,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坚持治疗,不可丧失信心,时治时停,更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再生育一次”的无科学依据的方法上,以至于走入另一个误区,导致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对于“月子病”,不能消极地怕和躲,而应积极地预防。科学合理的饮食起居和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月子病的关键。如果得了病,更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

月子病怎么治

1、早查早治。在月子里,无论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如有的产妇产后发热持续不退,就必须查明原因,警惕体内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会阴侧切伤口或剖腹产伤口炎症等等,一旦确诊,就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假如自己不以为然,误认为一般伤风感冒而不及时就医,使炎症蔓延扩散或变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迁移,甚至久治不愈。

2、对症治疗。无论是平时还是月子里,得了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而如果盲目乱投医,热衷于什么土法、秘方,或想当然地自购药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误诊断,耽误治疗,使疾病转为慢性而长期缠身。如果已经得了诸如腰背疼痛之类的所谓月子病,就更应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3、日常饮食。产褥期间的饮食调养和妊娠器件的饮食调养同样重要。因为,产妇需要额外营养以补充分娩和哺乳的消耗。不过,产后头一两天内,产妇应当吃些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后的饮食以富于营养、能提供足够热量为原则,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饮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D和B族维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饮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质疏松而引起腰痛。


4、休息调养与运动。刚分娩后,产妇十分疲乏,所以,头两天内应当好好卧床休息。虽然卧床休息。但仍须多翻身、多活动。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不觉头昏才可下床。如果素来身体强健,疲劳已经消除,产后24小时就可起床。至于起床以后的活动量应当慢慢增加。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边坐半小时,第二天可以在房里走走,以后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与时间。

5、注意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凉水刺激;避免过度劳累,月子里可多做俯卧、胸膝卧位,帮助子宫保持前倾位;多做加强盆底肌肉弹性的缩肛运动;请保健医生指导做产后健美操。新妈妈要小心预防6种月子病生完孩子,新妈妈照顾宝宝的同时也别忘了关爱自己。坐月子对新妈妈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对预防月子病,更是时刻都不能放松。

月子病中医疗养保健

家居食疗:

1、健脾益气:黄芪、桂圆、淮山炖鸡。

2、补血方剂:枸杞、大枣、黄精、桑葚、何首乌沸水代茶饮用。

如何治疗耳鸣 治疗耳鸣的方法


耳鸣会有很多危害,影响人的睡眠,导致人们失眠多梦,另外还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影响人的心情。那我们耳鸣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聊聊治疗耳鸣的方法。


1、噪声会引发和加剧耳鸣症状。如果你在吵闹的环境工作,要使用电动工具,在庭院劳动,使用吸尘机或从事任何会发出噪声的工作,都要戴上防噪耳塞或耳罩。

2、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耳鸣有可能是鼓膜炎、中耳炎导致的,也可能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导致的一个脑供血不足的表现。所以一定要最好尽快查明病因并治疗。有炎症的抓紧使用药物治疗严重,控制好血糖、血压,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3、药物治疗,耳鸣可以使用中药治疗。中药的治疗的原理,主要是一个是扩张血管,促进耳部的血液供应。可以按照中医里面的理论,比如说滋补肝肾,比如说滋肝潜阳等等,根据病情辩证治疗,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耳鸣的患者是不能劳累,不能熬夜的。11点以后睡觉就算熬夜,这个睡觉的时机很重要,睡觉不管是要讲究时长,还要讲究时机,不能超过11点钟睡觉。

5、多参加体育锻炼,耳鸣的病人我们一定要提倡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参加锻炼。这个锻炼运动以后,除了让我们心情好一些以外,还可以促进我们的睡眠,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每天做一些耳、眼等保健操,这些也对整个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6、注意饮食调理,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和动物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耳鸣是很多人遇到过的问题,有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有的比较长,严重者甚至导致失聪。耳鸣会让人的身体感到很多不适,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耳鸣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青春痘如何治疗中药秘方治疗青春期青春痘


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常见的皮肤病科的症状之一,虽说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给青春男女带来的影响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些呢,青春痘有没有治疗的方法呢?哪种方法更有效呢?

近代中医对青春痘病因的研究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青春痘的发病机制。先天不足,肾阳亏损,同源之肝脏疏泄失于条达,致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则血海满盈不得时,月经前后见虚火上炎之象,青春痘加重。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功,若原本肾阴不足,其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相火亢盛,天癸过旺,早期发育,面生粉刺。素体阳盛,易热易火,灼伤津液;肾阴不足,阴液失于濡养,日久炼液为痰,痰凝气结,血瘀不通,发为结节、囊肿。

用中医中药治疗青春痘讲究的是辨证论治,目前对青春痘的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临床所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型: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或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痰湿凝结、热毒蕴结、冲任不调七型。

肺经风热型

征候:油性皮肤多见。丘疹呈红色,或有痒痛,多分布于鼻周。可有口干,舌红,苔薄黄、便黄,大便干燥,脉浮数。

治则:宜清肺散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0克,白茅根3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生槐米15克,金银花2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

方解:枇杷清肺饮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本方取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人肺经,清肃肺热为君药。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为臣。当归、苦参、栀子、赤芍、白茅根、生槐米清热凉血共为佐使。有脓疱加公英、地丁;口渴加生石膏、知母;便干加生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饮食调养:枇杷薏苡仁粥:生薏苡仁100克,鲜枇杷60克(去皮核),枇杷叶10克。先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分钟,捞去渣后,纳入薏苡仁煮粥,粥熟后切碎枇杷果肉,放人其中搅匀即可。

中药外治:选择中药大黄、硫黄、丹参、冰片各等量,研成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敷于面上。7—10天1次,3次1疗程。

针灸疗法:主穴选择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四白、下关、颊车。用泻法,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湿热蕴结型

征候:面部、胸背部或臀部皮疹较多。表现为结节及多数大小脓疱,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滞不爽,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宜清热化湿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益母草15克,大青叶20克,白鲜皮20克,大黄6克,甘草6克。

方解: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中茵陈蒿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擅治湿疮、疥癣、风疹等皮肤病,故用为君药。栀子、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通腑泻热为臣药。大青叶、白鲜皮、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饮食调养:凉拌三苋: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克,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钟,取出控水,切段,适量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

中药外治:与肺经风热方法相同。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内庭、足三里、脾俞,病变局部周围穴。脾俞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益母草的神奇功效

征候: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

治则:宜消痰软坚,活血化瘀。

方药:化瘀散结丸加减

舌淡胖,苔薄,脉滑。

桃仁6克,红花6克,益母草12克,夏枯草10克,当归6克,海藻10克,炒三棱10克,赤芍6克,银花12克,昆布10克,炙半夏10克,陈皮10克。

方解:海藻、昆布咸寒,化痰软坚散结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散结,炒三棱破血逐瘀消散共为臣药。炙半夏、陈皮化痰散结燥湿,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共为佐药。益母草、夏枯草、银花清热解毒散结为使药。

饮食调养:将桃仁、山楂、贝母各9克煎成汤液,去渣后人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3次,共服30日。

中药外治:选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先将三仁同研极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晚于患处搽1次。还可选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用细辛250克,白芷、白芍、白附子、当归各500克,白扁豆、五味子各200克,乌梅250克,红花100克,共研成细末,以医用石膏为基质,约200克,加中药粉约20克,用30~40℃温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敷于面上,眉毛、眼、鼻、口外露,30分钟后揭掉。每周1次,4次为1疗程。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曲池、合谷、委中、肺俞、病变局部周围穴。配穴选血海、三阴交、脾俞、膈俞等。脾俞用补法,其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养生中国专家提醒:青春期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应该拥有个良好的心理,做好饮食调整,轻松摆脱青春痘带来的困扰。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炎症


现在很多的女性朋友,在有了性生活以后就患有妇科疾病,但是妇科疾病是反反复复的不能彻底治疗,西医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医的话,还是能治本的,只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一点,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炎症的呢?

1、清热解毒汤

主要成分: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妇科千金片里面也有这个成分,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症见下腹疼痛涨坠,腰骶酸痛;或经血量多,白带增多,色黄醒臭,经乳房胀痛。一般连续口服10-30付即可彻底治好。

2、麦冬黄芪汤

取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3、苦参化湿汤

主要成分:苍术,黄柏,苦参,炮甲等,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杀虫止痒。用于治疗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等。

4、金樱根

金樱根具有固精涩肠的作用,治滑精,遗尿,痢疾泄泻,崩漏带下,子宫脱垂,痔疾,烫伤。

5、当归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

6、芦荟

芦荟是女人最熟悉不过的美容品。中医看来,芦荟能治疗清热、通便、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妇科炎症是女性疾病中很常见的疾病,是因为生活中不注意性生活的卫生导致的,但是妇科炎症不及时治疗的话是会导致癌症的,所以在生活中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希望健康。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喝中药如何治疗湿气》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泡着喝的养生的中药”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