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办?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缓解痛经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五个方法有效缓解女性痛经。
《美国妇产科医学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吃素有助于缓解痛经。即使不吃全素,每天补充大豆或蛋白质粉,也能改善经前症候群和痛经现象。研究针对30名严重痛经妇女进行“低脂肪素食”饮食疗法,经过两个月经周期后发现,这30名妇女不仅疼痛程度减轻,焦虑、恶心、腹胀等经前症候群的症状也减缓了,显示出清淡的素食对缓解妇女痛经确实有帮助。
研究发现,蔬菜、豆类等低脂肪饮食,可改变体内调节性激素的结合球蛋白,进而减少引发痛经的物质合成。特别是大豆,富含一种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经的效果最为显着。也曾有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减轻痛经程度,而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植物性脂肪中,所以吃素能达到抑制痛经的目的。
有哪些缓解痛经的方法
1、保持温暖
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所以应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水袋。
2、泡矿物澡
在浴缸里加入1杯盐及1杯碳酸氢钠。温水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解经痛。
3、做运动
尤其在月经来潮前夕,多走路或从事其他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4、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
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种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5、服用维生素
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之后,很少发生经痛。所以建议服用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看了上述几个缓解痛经的方法,你还担心会痛经吗?不过小编需要提醒的是,缓解痛经也是因人而异的,具体还应以自己身体实际情况来定,不可盲目尝试哦。
女性痛经怎么办?痛经对于女性来说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不仅胃口不好,工作效率差,甚至还面青唇百,连床都下不了。那么该如何缓解痛经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缓解痛经的方法有哪些吧。
女性痛经怎么办
1.服用止痛药
疼痛发作时服用止痛药是缓解疼痛最快的办法。如可服用阿托品片及安定片,都可缓解疼痛。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便服用、滥用止痛药;除非常疼痛、难以忍受时才考虑用镇痛药,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热敷加速血液循环
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应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袋或热水袋,一次数分钟,或用艾条炙小腹。
3.按摩促进小腹内微循环
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具体位置是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可以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痛经女性可根据体质选择食疗方
以上三种快速缓解痛经的方法只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常年痛经的女性不能每次都依赖快速方法,而饮食调整是个不错的选择。痛经女性根据不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调养身体,可改善痛经的情况。如果仍然无法解决,最好到医院辨明病因对症治疗。
1.除经痛外,还常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排便不顺等情况,可能是气滞血瘀型。缓解气滞血瘀型的痛经,需要行气化滞,柚子、陈皮为主料的二皮蜜实为不错的选择。将柚子1个柚子去肉取皮,切碎,与60克陈皮一起装入砂瓶内,加适量白酒,浸泡6小时,煮烂后,放1斤蜂蜜拌匀,每天早晚各服两匙或加水冲服。
2.经前或经期会小腹痛,有灼热感,可能还出现暗红色月经,月经质稠、有块状,或者没有月经时白带黄稠、阴部瘙痒,这些症状属于湿热蕴结。而金钱草茶、茵陈山楂茶可以利湿、活血、化瘀,比较适合湿热蕴结型的痛经女性。金钱草茶需要20克金钱草、12克郁金,两者洗净放锅内,加水煎煮,再加入蜂蜜,代茶饮用;茵陈山楂茶需要绵茵陈20克、山楂子10克、银花15克,全部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再加入红糖,分次饮用。
3.女性容易疲劳,经痛不是剧痛,而是沉沉的、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可能是气血虚弱。气血虚弱的女性可以制作当归糖和黑豆大枣汤缓解痛经。当归糖制作很简单,把100克当归浓煎取汁,再与500克冰糖一起熬成当归糖;而黑豆大枣汤则把100克黑豆、50克大枣加水煮成粥,再加20克红糖,这是1剂的量,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4.平时喜欢喝冷饮,四肢容易冰冷,每次月经量比较少,痛经时热敷特别有效的女性,可能是寒凝血瘀型。此类型的痛经需要温经散寒、活血养血,平时可食用茴香胡椒焖牛肉,冬天可煲些当归羊肉。
5.来月经时容易腰酸的女性可能肝肾不足,同时还会有气血虚弱的相似症状。此类型的痛经需要滋补肝肾,平时可以煮些黑豆米酒鸡蛋汤饮用。黑豆米酒鸡蛋汤需要60克黑豆和2颗鸡蛋,同时煮熟后,鸡蛋去壳再煮,待黑豆变软些,放入120毫升米酒,吃蛋喝汤。
痛经一直是一个困扰众多女性的问题,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痛苦的日子。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缓解痛经,那么有什么可以改善和缓解痛经呢?
中医诊断女性的痛经,往往辨证从气滞、血瘀、寒凝三个方面去考虑,一般造成女性痛经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有些家长对女儿的照顾比较马虎,从小就给吃了太多寒凉的食物,如雪糕、冰镇冷饮等,长此以往不仅对脾胃有损害,也会导致痛经。
痛经是怎么造成的
1、遗传因素。有的女性就有不少痛经病史的长辈,比如她的姥姥和母亲都有过痛经,所以她的痛经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2、饮食因素。有些家长对女儿的照顾比较马虎,从小就给吃了太多寒凉的食物,如雪糕、冰镇冷饮等,长此以往不仅对脾胃有损害,也会导致痛经。
3、精神因素。现在女性不仅要面对家庭还要面对工作,所以精神长期处在紧张和压力的环境下,也容易痛经。
生理期时,女性感觉肚子胀、腰酸等,都属经期的正常现象,且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不属于痛经,无须治疗。在经期,女性有明显疼痛感,且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占30%,在这30%的女性中,需要通过治疗干预才能正常生活的占15%。
痛经的MM们知道吗?有些水果对我们女性朋友是十分有益的,平常多吃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还能够美容养颜呢。下面这些水果可以对痛经起到缓解作用。
香蕉
香蕉吃起来香甜味美,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香蕉属于高热量水果,所含的丰富维生素A可促进人体生长,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且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视力。香蕉所含的硫胺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对保护神经系统很有益。不少女性每月都会痛经,缓解痛经的一个最有效方法是给人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可稳定情绪,帮助睡眠,对减轻腹部疼痛很有益。香蕉就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痛经的女性多吃香蕉对缓解痛经很有效哦。
榴莲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苹果
红酒炖苹果对痛经有着缓解的作用。中医认为甘温能补能缓,因红酒辛甘性温,有温阳补血,止痛的功效,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起到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的作用。红酒炖苹果的做法:苹果400克,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
荔枝
荔枝的果肉鲜甜多汁,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除了果肉,荔枝核也是一宝。荔枝核有降血脂,调节血脂混乱、行气散结等作用,女性朋友行经前吃荔枝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的效果。龙眼的味道鲜嫩香甜可口,是来自南方的特产水果,这种水果可是营养大王。龙眼经过去皮、去核,经过晒干和处理,成了能够长时间储藏的。龙眼肉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的的功效。这种补血的食物在民间可谓是非常的有名,一般家庭要补血它绝对是首选,它含有非常丰富的铁质。除此之外,它还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对于健忘、心悸、神经衰弱之不眠症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桑葚
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晕眩,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痛经的注意事项
经期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盆浴和游泳,忌生冷食物等,行经时避免过度劳累,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痛经的发生。此外,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压抑,同样也会造成痛经,因此月经前后避免恐惧、忧虑和紧张的情绪对预防痛经也有一定的作用。
痛经女性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水洗一次,勤换垫纸。注意精神调养,解除心理障碍,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对于月经期间的痛经,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有人说结了婚生了孩子就会好了;其实这都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特点来决定的,但是结了婚生了孩子有可能会好,但有的还是不会好!我建议,除了月经期间需要精神愉快,心情开朗,注意饮食,不吃生冷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之外。你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喝对妇科有益的花茶来起到养生的作用。
女性应该谨慎面对痛经,不乱吃药物,症状严重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在经期多吃低脂肪素食,可以调节激素的分泌,减缓经痛。
痛经是女性在经期最常遇到的病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在“那几天”都会感到小腹疼痛、出虚汗、呕吐、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甚至打针、吃药、请假,不能从事强体力的劳动,这些多数是由寒凝、气滞、血虚长期积累造成的。
中医中提到:“邪之所凑,气之必虚”,而艾灸有补元气、通经络的功效,恰恰能够改善女性的痛经症状。艾灸时,从月经前7~10天开始,直到月经结束算一个疗程,只要能够坚持艾灸治疗,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根治此病时间较长,需要3~4疗程。
现代艾灸使用的艾条,治疗效果已经温和了许多,所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痛经的女性也可针对自己的实际症状,掌握以下痛经时需要艾灸的部位。
首先,哪里痛就灸哪里。这是最基本的艾灸选穴方法,此法对于急症有显著疗效,如月经期疼痛难忍的病人,找准痛点,艾灸时间可以长一点,艾灸条可以离皮肤近一点,温度高一点,此法一般可在月经期使用。
其次,针对痛经的平时调理,可艾灸神阙穴(即肚脐)。如果疼痛感靠上,要配以灸气海穴(在肚脐与关元穴中间),疼痛感靠下,要配以灸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月经量少或月经时有血块的,可灸水道穴(位于关元穴两侧2寸的位置),痛经时亦可以灸疗;女性痛经多与肝脾肾有关,痛经时还要配以艾灸三阴交穴(即脚内踝向上3寸的位置),可起到强肝脾肾的作用,对治疗痛经也有一定益处。有痛经的女性,在月经开始前7~10天到月经结束,每天艾灸这些穴位1次,一次20~30分钟即可。
再有,有些女性月经期出血量大,或有功能性子宫出血,要艾灸隐白穴(在脚拇指甲盖根部与脚内侧一个韭菜叶宽度的位置),艾灸该穴位有止血作用。
除了妇科出血,其他疾病如产后大出血,也可通过艾灸该穴位止血。
艾灸该穴位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而定,一般在月经前7~10天开始灸,直到经期结束,每天灸10分钟左右即可。
有的女性,月经期出血量少,要看它的具体成因,如果是血虚造成的,要灸膈腧穴(位于两个肩胛骨连线中点第七胸椎下)、血海穴(位于膝盖骨的内侧向上2寸的位置),这些穴位有补血、造血功能;如果是气滞、血凝造成的经期出血量少,要艾灸水道穴,水道穴顾名思义,即血液的通道。
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非常痛恨的,痛得严重的人更是生不如死的那种疼痛。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身体健康。那么有什么办法能缓解痛经呢?下面小编给女性朋友们介绍一下缓解痛经的小办法,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试试!
1、保暖自己
通过喝热水、多穿衣服等方法加热身体,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对抗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减轻痛经。
2、泡矿物澡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痛经。
3、慢慢爬行
可减缓子宫收缩时的疼痛,放松腹部的肌肉。通过慢慢爬行,可练习呼吸,以舒缓痛经。
4、保持头低臀高姿势
痛经时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这种头低臀高的姿势能改善子宫的后倾位置,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减轻痛经和腰背不适症状。
5、多吃素
研究发现,蔬菜、豆类等低脂肪饮食,可改变体内调节性激素的结合球蛋白,进而减少引发痛经的物质合成。特别是大豆,富含一种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经的效果最为显著。
一、猫伸展式
身体跪下,膝盖和手掌撑在垫子上,手掌打开约与肩膀同宽,吸气,向上抬头,腰部往下塌同时提起臀部,同手臂撑住肩膀,让胸部扩展开来,然后呼气,低下头让下巴碰到锁骨,背部再向上拱起,背部和髋关节向内回收。这个猫伸展式对消除月经痉挛的疼痛很有帮助。
二、猫变式
膝盖跪在垫子上,手臂平放在垫子上,吸气,手指尖向前走动的同时将身体往下压并延伸,直到胸部和下巴落在垫子上,这时保持不动,微微闭上眼睛,保持自然呼吸。做猫变式可以消除痛经,缓解月经不调。
三、脊柱扭转
人坐在毯子上,背要保持挺直状态,臀部也要坐稳,然后开始吸气,头和身体慢慢地以最大幅度向后侧扭转,而且从腰部开始身体就要向后扭转,然后再换个方向重复。这个动作可以按摩到腹部的内脏,起到调节月经不调的作用。
四、束角式
人坐在毯子上,背同样要保持挺直状态,两脚脚心相对,开始吸气,伸展颈部前侧,然后再呼气,微微低下头,让前额和脚尖触碰到,放松你的髋关节。前额和脚尖之间的相互触碰要尽量做到,但如果做不到可以慢慢来,不可为了这个而疼到肚子,这样就有害而无利了。月经周期的不规则的姐妹做这个动作就很有帮助了,还可以使卵巢发挥正常功能。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痛经怎么办女性痛经分级别看看你是哪级》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痛经运动养生”专题供您欣赏!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