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调理是什么意思

2019-10-12 │ 养生调理是什么意思 传统养生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什么意思 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关于四季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大暑是什么意思 当心中暑小心防晒》,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生导读:今年大暑为7月23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你知道大暑是什么意思吗?大暑时节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气酷热,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来到了。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节气,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是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水很快就会到来,想躲避都来不及。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所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大暑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地营养搭配。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或将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多饮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还应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净削皮或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另外,成人每日最好保持7个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避免长期在空调屋中休息。

当心中暑 小心防晒

大暑时节,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年轻态。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户外活动,可选用遮阳伞及遮阳帽进行防晒,因为遮阳伞及遮阳帽可阻挡部分紫外线,避免阳光对皮肤的直射,降低表皮温度,防止中暑发生。

此外,中暑后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洗澡是不错的降温办法,若没有条件,应尽量用清水清洗脸颈部及四肢以降温,饮用适量冷饮即可。若中暑程度较重,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去当地医院就诊。

贴心提示: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延伸阅读

大暑节气应当心中暑


进入夏季后,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失的热量,大气中的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炎热。大暑一般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这让我们联系起一个词中暑。但并不是温度高就意味着一定会中暑,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来说分以下两种情况:

1.高温、高辐射 此情况主要是指温度很高、日照非常强烈、湿度小,也就是俗称的干热。此时,由于太阳强烈的照射和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身体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当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时,就非常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2.高温、高湿度 此情况为夏季最常见的湿热天,高温加上湿度大,使得人体不能正常的排汗,而且此时,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③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饮食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关于冷饮,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降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外出要做好防晒

工作在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大暑小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小暑是什么意思

1、大暑什么意思

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2、小暑什么意思

小暑是什么意思?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3、小暑的习俗有哪些

吃小暑食品。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吃鸡蛋。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吃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吃黄鳝。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

1、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2、大暑小暑是炎热程度,而处暑是过渡节气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所以,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大暑小暑怎么降暑

1、夏天炎热,容易出汗,所以人们大多不想动,都想呆在空调房中。殊不知长时间吹空调对身体是有害处的。夏天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室内运动,因为运动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加速热量的散发,而且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2、夏天人体水分流失很大,要及时补充水分。但要少喝饮料。饮料中含有很多糖精和其他添加剂,容易让人肥胖,还会影响食欲。最好是喝白开水,淡盐水和热茶,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3、应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如果一定得出门要做好防晒措施,如:穿防晒衣,打遮阳伞。

4、用冷水冲凉,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在人体热量过多,需要散热时,满身毛细血管为了更快地散热都是张开的,这时如果用冷水冲凉的话,毛细血管会迅速闭合,这对于散热十分不利。所以,最好是用温水来冲澡。温水冲澡既舒服,也利于散热。

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1、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民间有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这句话生动形象地体现出炎炎酷夏的暑热程度,的确,小暑节气到来就代表着天气开始炎热,而大暑更被视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小暑,斗指辛。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一情况。此时,已是初伏前后。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斗指丙。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此时经常出现40摄氏度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2、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古人认为,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到了农历六月中旬的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不过,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

小暑大暑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要说区别,小暑之热更具爆发力,大暑之热更擅持久战。关于小暑,有一句顺口溜特别契合天气——“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所以说,小暑不是小热,是很热,而且天天都很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热度最高、湿度最大的日子,三伏天的“伏”的意思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3、小暑吃什么食物好

玉米。玉米在夏季食用,对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心烦不宁皆有疗效。《本草推陈》认为玉米“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玉米含有天然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抑制及延缓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绿豆。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夏天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它既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绿豆粥也有类似功效。绿豆还有解毒的作用,经常食用还能补充营养,增强体力。

绿豆芽。小暑时应多吃炒绿豆芽,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补虚止汗的功效;蚕豆炖牛肉,具有健脾利湿、补虚强体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大暑节气各地习俗

1、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2、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文艺表演。

3、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4、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1、睡子午觉

大暑时节正值盛夏,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季节,白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导致困乏和效率低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午时之间小睡一刻钟至半小时,或闭目养神,能有效地缓解身心疲劳状态,改善下午工作效率。

2、别用冷饮降温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祸根。

3、避免阳光直射

大暑天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简析与中暑防治小常识


大暑节气已到,人们已经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了。这就是大暑节气里的天气特点之一。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以来了解一下大暑是什么意思?以及各地在大暑节气里的习俗和一些防暑降温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吧。

 大暑是什么意思

节气由来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二,大暑是每年7月的下半月;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时。

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时全国各地正值中伏前后,中国的许多地方是一年中热的时期,不过这也是农作物生长好的时期。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天气特点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多、气温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依据大暑节气天气的炎热程度,农谚里也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比如: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大暑养生 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23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天文专家表示,大暑节气,高湿的桑拿天多,公众要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热的时期,气温高,这样的特点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为了预防中暑,保健专家建议公众可采用八种方法: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白天出门好打伞、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备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注意多食含钾食物。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