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年养生

2019-10-12 │ 老人过年养生 过年后养生常识

过年磕头习俗的由来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如何避免关于四季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过年磕头习俗的由来》,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导读:过年磕头的习俗怎么来的?在我国,春节拜年是民俗活动,表达对亲朋好友新年的美好祝福,有些地方拜年不仅互相问好,还要磕头。那么,过年磕头的习俗从哪来的呢?

过年磕头习俗的由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磕头礼分三种

单纯磕头(单叩首)

儿童对长辈的常礼。一般情况是儿童随家长见到长辈,家长说:过来见过XX(长辈),给XX磕头。孩子要先说句:给XX磕头啦。而后双膝先后弯曲跪下、手扶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的动作,然后起立侧身站着。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小玩意儿,糖果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旧时代许多人在孩子说磕头还没跪下时,及时说: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头,以免拿不出礼物的尴尬。

一拜一叩

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是拜访、或长辈来访时,应当主动向前说:我(自己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并可以说句祝福的话,而后,正面对长辈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头。长辈若接受了这一头,也必须有所表示,大多要给钱的,并说句给你喝壶茶(或喝壶酒)吧,或者买双鞋穿吧之类的话。否则(如表示谦虚或不想破费),就要在晚辈作揖后,及时说不必磕啦、 免磕了吧等话语,最好同时伸手扶住对方身体以阻止继续磕头,因为只要头磕下去就要掏钱的。

一拜三叩

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其仪式是先做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下第二个头,同样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幼童可以)。

那么,哪些地方有过年磕头的习俗呢,一起来了解。

过年磕头习俗

如今仍盛行过年磕头习俗的要数山东了。

聊城:大年初一要给整个村的长辈磕头,出去磕头一般是一大家子人一块,年长的、辈分高的在前面,小辈儿的在后面。

德州:大年初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完中午饭,女儿、女婿就要去亲戚家拜年,拜年方式很传统,要对长辈行跪拜大礼。家里的男性要四处磕头拜年,过一个年要去十几个村子拜年,从初一到初七,基本无间断。

青岛:青岛东镇曾流行过压岁钱顺口溜:东镇过年,家家拜年,小辈磕头,老辈分钱。老台东,大年三十午夜饭后,晚辈要给长辈叩头,长辈要给晚辈分钱。老人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激励子女的一种民俗活动,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曲阜:祭拜完天地、祖先、诸神仙之后,开始在堂屋祖先之前给家中尊长磕头。让家中辈分最高的男女老人坐在八仙桌两侧的椅子上受礼。由长子领先,重新给祖宗磕四个头,起来作揖时要说:给俺爹磕头!再跪下磕一个头,再站起来作揖,说道:给俺娘磕头!这样,老大磕完头,老二、老三、老四等依次再拜祖先、再为爹娘磕头,还要为兄嫂磕头。儿子辈磕完,孙子辈接着磕;男人磕完,女家庭成员们接着各依辈份顺序为尊长磕,不论男女。磕头时都要先向祖宗牌位磕四个头,起来作揖时,嘴里要说出为哪位尊长磕头的称呼,再跪下起来一个一个地磕。最小的孩子磕头最多,要向老爷、奶奶、爹、娘、大爷、大娘、二大爷、二大娘或叔、婶子、姑、哥哥、姐姐等依次磕,绝不能遗漏一个。这是家庭中最热烈祥和的时刻。为长辈磕完头,老人和各长辈要向未成年的男女孩子们赏磕头钱,叫代岁钱。晚辈向长辈祝贺长寿,长辈也祝贺孩子们长大一岁。对于头一年新娶的媳妇,做公婆的也要封赏压岁钱。

过年磕头习俗看法不一

反对磕头的一方

网友:初一没干别的了,光磕头了。一天磕了100多个头,膝盖都直不起来了。

网友:男儿膝下有黄金,怎么能说跪就跪?再说了,都这个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古旧形式?

支持磕头的一方

网友:过年给长辈磕头,给供奉的各路神灵以及逝去的先祖磕头,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对先人的一种缅怀,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望。是风俗是传统!

专家:磕头是咱们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习俗,是一种礼仪形式。磕头礼仪的背后表达的是一种感恩之情。现在的确有很多地方不再磕头拜年,但是多数是自然发展的,是村民的自愿,要尊重这一传统习俗。

专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开放,很多青少年文化偏西化,不重视传统文化,因此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磕头是封建落后,其实作为一种礼仪,有其存在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相关推荐

胶东过年习俗


导读:对于胶东过年习俗,大多人的印象是蒸馒头、包饺子过年,其实胶东过年习俗多样,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准备过年的东西。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下胶东过年习俗!

胶东过年习俗

乱岁

旧时烟台有个说法,每到腊八之后,人间的神仙都会上天过年,此时没有神仙查看的人间,有些事平时不能做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做了。古时结婚彩礼需要准备的相当丰厚而结婚的过程又非常繁琐,所以一些贫困家庭就会选在这个时候给子女举办婚礼,以期少给些彩礼又能迅速地把婚礼办完,还不会被神仙指责。这种在腊月里举办简单婚礼的做法,人们统称为乱岁。

打年糕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小年一过,辞灶这天打年糕是为了黏灶王爷的嘴,让他多降福少抱怨。相传,灶王爷是一个数黑论白、多嘴多舌、不讲原则,吃了农家的好东西觉得嘴短的神灵。为了祈求来年好运,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汇报一年来人间万象的时候,民间便蒸起带枣的年糕,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口中带着香甜味儿,去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蒸馒头

按照老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忙活准备过年的主食了,作为胶东地区的代表就是大馒头了。每逢过年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寓意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在胶东当地,有一种开口笑大饽饽,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饽饽开口笑了,好日子也就到了。

贴年画

烟台人贴年画不似杨柳青、杨家埠等地年画的喜庆和丰富,其内容非常单一,主角只有两个,一是灶王爷,二是财神爷。至今在我市福山等地的农村中,还可以看到祖辈留下来的制作灶王爷和财神爷年画的模具。

炸鸡酥鱼

早年过春节时,家庭主妇们做烩菜,用的就是侉炖技法的改良版,叫做酥肉酥鱼。因为炸时裹以面芡,熟后膨胀香酥,故称。酥肉酥鱼一般选在大年三十的上午,因为炸完鱼肉的大锅油味重,残留油多,正好中午熬大菜。

除夕时不开门

年三十的傍晚,家里的男性子孙都会把财神爷和老祖宗请回家里过春节,俗称请神祖,当神祖回家之后这过年就正式开始了。旧时烟台在请回神祖之后除要紧闭大门外还要在门前放上木棍,目的是防止财神爷离开家把财气带走。一般情况下,新年的大门是在初一清晨放完鞭炮才会打开。

踩岁

除夕夜有踩岁的活动,多是在自家院内,将芝麻秸秆用黄纸粘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且碎岁谐音,意为岁岁平安。

包饺子

北方人的习惯,除夕晚上要吃饺子,烟台也不例外。按老习俗,早在除夕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二十九,家里就得开始包饺子了,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都要吃饺子。这两顿的饺子比较特别,要随机包进硬币、糖果、年糕、红枣、栗子等吉祥物,吃到硬币代表来年不愁钱,小孩子吃到年糕会长个,吃到糖果则预示着甜甜蜜蜜。

拜年

旧时在龙口、招远等地有夜间拜年的传统,但仅限自己家庭内部,其原因也是为了防止财气跑到别家。在山东农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习俗,一大早天还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给族中年老的长辈磕头拜年,小孩拜年还要给压岁钱。在吃过早饭之后,家族中所有女子给族中长辈磕头拜年。

出门儿

走亲戚通常称为出门儿,春节出门儿从正月初二开始到元宵节结束。旧时对出门儿的顺序也有很严格的规定,通常以母亲方面的亲戚为尊。舅舅虽然辈分不高,但是舅舅却代表了母亲的家族,所以新年出门的第一站一定要是舅舅家。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庙会

正月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烟台人习惯逛庙会。这一天,毓璜顶公园总是人头攒动,嘎嘎响的皮老虎,神奇的糖画,惟妙惟肖的面人,很多稀奇的民间玩意儿都在这一天集体亮相。有一种说法叫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

吃年酒

按照烟台史料上讲,正月初十,亲友才开始相互宴请,称之为吃年酒。不过近年来,吃年酒往往从初三之后就开始了,今天七大姑一桌,明天八大姨一席,后天朋友又一聚。

过年杀猪的习俗


二、过年杀猪的民间故事三、过年杀猪的过程

过年杀猪的习俗

1、过年杀猪的习俗是什么

杀年猪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过去,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加上过年,便将猪杀掉,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人赶来围观。特别是孩子更为兴奋:由于是年猪,猪的主人大都将猪血留做食用,荣成称为“接猪血”。

境内杀猪,无论是否年猪,均剥皮。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杀巴(屠夫)鼓气、开膛、剥皮;而杀巴们也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猪的主人不仅不嗔怪,甚至白搭柴草。虽说杀年猪是为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略低于市价,分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舍。自己留的半扇,割下年节时所需,剩余部分暂时用猪皮裹好。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也敞开供应,杀年猪反倒不合算,所以私户杀年猪的现象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牛羊肉及海产品的追求。

2、过年杀猪的来历

杀年猪,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年俗。在二三千年前,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原始部族,就已有了很发达的养猪业。“杀年猪”风俗主要是在农村。

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过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杀或卖),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惟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后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汉族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至用时拿出来“缓”(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

3、过年杀猪有什么趣事

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因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两次,几乎相当于过节。每个村屯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践”(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持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

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者也并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东北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这种风俗。

过年杀猪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叫李四的人非常好客,过年时要请几位客人来家里吃饭。叫客人吃啥菜呢?他左思右想,最后拿起刀向鸡走去,鸡说:“我一天给你下个蛋儿,宰我不如宰个燕。”李四觉得有理,就转身向屋檐下的燕窝走去。燕子说:“我一天到晚向南走,宰我不如宰个狗。”李四认为燕子说得对,又向大门口的狗走去,狗说:“我看家叫得嗓子哑,宰我不如宰个马。”

于是李四又向马棚走去。马说:“我一天到晚被人骑,宰我不如宰个驴。”李四只好又向驴棚走去。驴说:“我一天到晚拽着碾子骨碌碌,宰我不如宰个猪。”最后,他只好向猪圈走去。猪说:“我一天两瓢泔水一瓢慷,愿意赶紧见阎王。”李四就杀猪给客人做了菜吃。一直到现在,人们过年还杀猪做菜呢!

过年杀猪的过程

农村过年,是从腊月开始的。一进腊月,大家最为关注的,便是何时杀掉那头关系重大的过年猪。杀猪要趁早,这是家乡的习俗。然而,为了让仅有的那头过年猪,又肥又壮,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年关的真正来临。杀猪看日子、分时辰。清晨,那是杀猪的好时段,杀七不杀八。逢七的早上,“嚎、嚎”的猪叫声,在农村的上空经久不息。

明天杀猪,今天就得准备。在屋外的菜地上,挖上一个临时的锅灶,准备的柴火得旺,寓意着来年财源旺。一头大肥猪,身手好的3个人就够了,然而,如果很壮很肥的猪,那至少得七八人协力。

杀猪凳子摆好了,接猪血的盆子已准备妥当,青壮年男子将猪围住,老人指导,儿童观战,家里的主妇则拿起了纸钱。“嚎、嚎”几声,大肥猪已气绝身亡,主妇忙将纸钱沾上猪血,点燃,一消除杀生罪孽,二望猪先生投胎做人。

猪一杀,过年就啥都不愁了。准备好腊肉、香肠,准备好酥肉、蹄膀。接下来,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安逸过年了!

大雪习俗由来


二、大雪养生有“七宜”三、大雪节气气候特点

大雪习俗的由来

1、大雪习俗的由来

大雪是入冬后第三个节气。《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但并非降雪量一定大。它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了气候特征和降水变化的节气。实际上进入大雪的降水量普遍降低。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2、大雪节气有哪些习俗

大雪期间降温幅度较大,南北方地域跨度大,因此南北各地呈现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3、大雪养生吃哪些食物

大白菜

大雪节气期间空气特别干燥,常吃大白菜能起到润肠、护肤养颜的效果。

马蹄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羊肉

羊肉富含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羊肉具有暖中补虚、益肾养肝、开胃健脾、御寒祛湿的功效,历来就被作为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在冬天常食还能维护胃肠黏膜,使消化酶分泌增加,从而促进消化吸收。

大雪养生有“七宜”

一宜保暖

冬属阴,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饮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宜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宜粥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七宜早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

大雪节气气候特点

华北及黄河流域气温降至0℃以下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了。

南方干燥偶有降雪

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华南多雾午后温暖

这时,华南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清明习俗的由来


清明习俗的由来

1、清明习俗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2.1、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2、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3、清明节的几大禁忌

3.1、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3.2、清明节忌穿红衣服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当然,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

清明节扫墓带什么供品

清明节在家里做羹饭,俗称“清明羹饭”,祭祀祖先,保佑平安。那时候,每户人家做羹饭的供品有:黄豆芽炒油豆腐、菜蕻羹、红烧黄鱼、红烧肉、鹅肉等。另外,在供品中一盘青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清明的象征。青团是用艾青叶捣碎后取汁与糯米粉揉在一起做成的,里面嵌有豇豆沙或白糖芝麻或黄豆粉做的馅子。

当祭桌上的香,蜡烛将燃尽时,就给祖先烧一些由锡箔折成的“银元宝”送行。老底子,普通人家去上坟,一般都是先乘航船或脚划船到墓地附近的乡下,再步行到墓地。但一些有铜钿人家则会雇轿夫坐着轿子去上坟,所以就有“三月上坟坐轿子”的谚语。

此外,可以用先人在世时比较喜欢的食物来上供。 其实,祭祀的贡品先人是吃不到的,但依然要精心挑选,这是表达对先人的恭敬追思之意,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即使用比较简单的贡品,也依然是非常圆满的。其次准备鲜花(现在都讲究环保)代替烧纸。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藏族过年的习俗


导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把过年当成一年中最隆重的事情。藏族是怎么过年的?藏族有哪些过年习俗?小编为您介绍藏族过年的习俗。

藏族过年的习俗

制作切玛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另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制作卡赛

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打扫、装饰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许多人家在大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即八吉祥徽: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和雍仲(即卐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有的人家还在房梁上点很多白粉点,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

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

吃古突

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按日期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是面糊羹的意思。一般每家都会做九个包有不同东西的古突,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

驱鬼

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头等残渣倾入楷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跳神会

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抢水

大年初一这天,家庭主妇起得最早。五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糟巴、红糖和奶渣的青棵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枯,继续蒙头睡觉。主妇则坐在窗前等待日出,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节,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

煨桑仪式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

拜年

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棵酒。在牧区,主妇按照家庭成员的数目煮好羊头,用食案捧到年龄最长的男子面前,由他依长幼的次序分发给每人一只羊头,一把小刀。大家到着火炉一面剥羊头肉吃,一面互祝新年家庭和睦,人增畜旺。

串门拜年

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冷清,人们只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元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客人登门必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好),主人贝捧起切玛到门口迎接客人,客人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撮粘巴、几粒青棵抛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拈起一撮糌粑和青棵送进自己嘴里,感谢主人的盛情。然后入坐饮酒聊天。这天起,民间艺人也四出活动,演唱藏戏和折嘎。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