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

2019-10-12 │ 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 西瓜什么季节吃养生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就四季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立秋吃西瓜的由来”,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1、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2、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天文专家介绍说,“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在这天,我国民间流行贴秋膘、咬秋等习俗。在我国,任何一个节气,都少不了吃,立秋也不例外。

3、秋这天,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吃肘子,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以及各种肉馅水饺、炖鸭、羊肉串、涮火锅等。立秋除了“贴秋膘”,在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4、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南通有个风俗,立秋吃西瓜。听老人们讲,说是立秋吃西瓜,可以烂猪毛。意思是清除平时我们所吃东西时藏留于肚的一些垃圾,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吧。

5、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

西瓜的功效与作用

1、解暑气:盛夏,赤日炎炎,一些人感到胸闷不适,精神萎靡,疲惫乏力,头晕目眩,食 欲不振,体重下降,或有低热等。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症状有增无减,直到 秋凉后才逐渐康复。翌年又有可能周而复始,然而各种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 这一系列症候,俗称疰夏。祖国医学认为,疰夏是由于夏天暑湿之气侵入人体,阻遏中焦脾胃之气的缘故。尤其是小儿饮品过杂,妇女少作活动,就很容易有这种病症。“疰夏”之后, 一个夏季,要消瘦10kg多,等待夏去秋来,才能逐渐康复,患者除请医服药外,宜用西瓜皮和花生2两,麦芽1两,米仁1两,煮成浓汤,连服六七日,就可以食欲大增。

2、治中暑:夏令中暑,忽然头昏脑热,如尚无呕吐泄泻情形,可用西瓜刨汁,日服两三盅,轻的就此治愈。发热不退的,可用淡豆豉9克,香薷6克煲汤,作为药剂,再以西瓜汁作饮料,也可治愈。要是中暑的人突然昏倒或吐泻不止,应请医急治,此方不宜应用。但服药休养后,以西瓜汁代替饮料也是相宜的。

3、季痤疮:绿豆100克,加水1500毫升,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煮沸后冷却。饮汤,一日数次。方中绿豆甘凉,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西瓜皮甘寒,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4、健脾消暑:新鲜西瓜皮100克,大枣10枚,共煎汤,每日当茶饮。

5、壮阳:西瓜皮切丝,开水焯后捞出,与熟鸡丝、瘦肉丝加调料食用。

6、西瓜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的蛋白质,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

7、吃西瓜后尿量会明显增加,这可以减少胆色素的含量,并可使大便通畅,对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

8、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

精选阅读

立秋吃西瓜好吗


立秋吃西瓜好吗

1、中医认为,立秋时节,正处于夏秋季节转换时期,古人称西瓜为“天生白虎汤”,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热病大渴。夏天吃西瓜能够缓解暑热,而立秋后多食易伤及脾胃;再则西瓜水分多,大量水分在胃里会冲淡胃液,也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少吃西瓜,以免伤及脾胃。西瓜是大寒,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要吃一些温热的食物,以调理脾胃,这样才无损身体阳气,到了冬天比较不容易感冒,腹泻或者手脚冰冷等。这就是中医说的秋收冬藏,立秋是一个节气,也是到了秋天的标志,人要顺应自然,阳气该收就收啦,你吃了西瓜,身体应激,就要出动阳气和寒气搏斗,它就耗损了。所以,立秋以后,体虚体寒的人妖少吃西瓜。

2、民谚说“秋瓜坏肚”,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和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忌口。秋天水果的糖分含量较高,而且性凉,秋天本身属于燥热的气候,过分清凉会对胃肠道产生负担,所以不适宜多吃,尤其小孩子特别不适宜,因为他的胃肠道功能本身还没完全发育好。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西瓜的功效和作用

1、西瓜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热病发烧、口渴汗多、烦躁时,吃上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症状会马上改善。

2、西瓜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的蛋白质,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

3、西瓜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的蛋白质,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

4、吃西瓜后尿量会明显增加,这可以减少胆色素的含量,并可使大便通畅,对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

5、美容、抗衰老

西瓜汁犹如人体的清道夫,能够及时的排除体内代谢产物,清洁肾脏及输尿管道,同时还可激活机体的其他细胞,达到美容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另外,西瓜还可帮助蛋白质的吸收。现代研究发现,西瓜汁中含有蛋白酶,该物质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水溶性蛋白质,以帮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6、增加人体免疫力

现在,医生给高血压的病人开的药全都是一些降压药。如今,经科学研究发现西瓜可以使患者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而达到同样的效果。食品科学家实验证明,9个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在6周内摄取6克从西瓜中提取的L-瓜氨酸后,血压全部达到正常水平。

吃西瓜注意事项

1、肠胃不好、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西瓜解暑降温作用显着,其瓜瓤部分90%都是水,但是西瓜对胃肠道有一个刺激作用,特别是多吃以后,会导致消化不良、胃肠道抵抗力下降,加上体质虚弱者自身免疫力就差,西瓜属寒性,很容易患病。

2、西瓜不宜冰冻过程时间

在夏天很多人喜欢将西瓜冰冻以后直接吃冰镇西瓜,冰冻以后直接越发使得西瓜的寒性增强,为此我们要注意西瓜的冰镇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且做好是作整个的冰冻,假若破开以后,瓜瓤中的果汁直接接触寒气,结冰加寒,长时间以后还会破坏其原有营养成分;洗过从冰箱取出以后我们最好在室温度下放置30分钟以后再食用。

3、不宜在饭前饭后吃西瓜

我们习惯性在饭后吃水果,包括西瓜,其实这个时段吃是错误的,吃完饭至少需要2小时以后再食用,因为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液,饭前或者饭后马上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吃饭前后吃西瓜会使得食物的消化放缓,造成胃胀胃痛,同时会使得营养物质流失。

为什么立秋吃西瓜


导读:为什么立秋吃西瓜?在江南一带,立秋有吃西瓜的习俗,意为啃秋、咬秋。那么为什么立秋吃西瓜,你知道由来吗?今天小编为您介绍。

为什么立秋吃西瓜?

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为什么立秋吃西瓜?西北地区纬度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立秋吃西瓜就是一种尝鲜。而中部一些地区,立秋时西瓜已经进入末市,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润养五脏。

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照南通的风俗,立秋吃西瓜有吃西瓜烂猪毛的说法。从前科学知识不是太普及,大家认为平时吃猪肉,猪皮上的猪毛没有办法消化,会粘在胃和肠壁上,日子一长容易生病。而立秋这天吃的西瓜能够把猪毛打去。

立秋西瓜怎么吃也颇有讲究。从前在立秋之前,要预先买几个大西瓜。立秋这天,把瓜洗干净,先用小刀儿在西瓜上开一个三角形的口子,再灌几调羹的白糖和几滴烧酒进去,把口封好,让白糖融化,渗到瓜瓤里头,吃过了中饭再切开来大家吃。这样的西瓜切开来是黑籽红瓤,因为加了砂糖,吃起来是又甜又沙。

几类人群不宜咬秋吃西瓜

咬秋虽好,但也要适度、讲究方法,有几类人群不宜咬秋。

专家介绍,西瓜不宜吃得太多,因为西瓜属于生冷食品,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中的胃液,吃多了可能会伤脾胃,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胃肠抵抗力下降,还可能引起腹胀、腹泻。

西瓜不宜在饭前食用,因为饭前吃大量西瓜会占据胃的容积,使就餐时摄入的多种营养素大打折扣,特别是对孩子、孕妇和乳母的健康影响更大。

此外,应少吃冰镇西瓜,虽然热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对胃的刺激较大,所以吃西瓜时应注意把握好温度和数量。最好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层,这里的温度大约是8℃至10℃,这个温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过500克,并且要慢慢地吃。

专家提醒,有蛀牙和遇冷感到酸、痛的牙齿过敏者,以及胃肠功能不佳者,不宜吃冰西瓜。糖尿病人、肾功能不全者、感冒初期患者、口腔溃疡病人,因身体机能较弱,也不宜咬秋吃西瓜。

立秋后谨慎吃西瓜

民谚说秋瓜坏肚,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和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忌口。

秋天水果的糖分含量较高,而且性凉,秋天本身属于燥热的气候,过分清凉会对胃肠道产生负担,所以不适宜多吃,尤其小孩子特别不适宜,因为他的胃肠道功能本身还没完全发育好。

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立秋后人要吃一些温热的水果,如:梨、柿子、橘子等,以调理脾胃,这样才无损身体阳气,到了冬天比较不容易感冒,腹泻或者手脚冰冷等。

立秋还有很多饮食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1、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2、冬至到了怎么起居调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冬季的养生,在传统文化中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起居生活,不然春天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冬天天气寒冷一定要做好各种保暖工作,最好是每天晚上泡一下脚,泡脚既可以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又可以保证缓解疲劳,促进睡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泡脚的水温度不要太高,要做到暖而不烫为好。

3、冬至到了怎么运动调养

运动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但是冬天的时候晨练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否则可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冬天的时候如果要外出的话一定要穿好衣服,不要受寒着凉导致感冒的发生,冬天的时候最好是在午后小睡一会儿,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着凉,冬天锻炼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宜太过于剧烈的运动,最好是做一些动静结合的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

冬至吃什么水果

甘蔗--滋补清热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治疗低血糖、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由于甘蔗和梨相似,都是性寒水果,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橙子--生津止渴、健脾温胃

橙子含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钾、胡萝卜素、柠檬酸等,具有生津止渴、行气化痰,健脾温胃,解油腻、消积食,清肠通便,醒酒等作用,多吃可预防胆囊疾病,增强毛细血管韧性,降低血中胆固醇,并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注意事项:橙子性凉,饭前或空腹时不宜食用,否则对胃不利;吃橙子前后1小时内不要喝牛奶,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吃完橙子应及时刷牙漱口,以免对口腔牙齿有害。

冬至吃什么蔬菜

包心菜

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菜花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100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两倍。

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多饮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与香干、肉丝等炒食,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立冬吃汤圆的由来


导读:大家都知道立冬要吃饺子,那么立冬吃汤圆的习俗,你听说过吗?南京人立冬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立冬吃汤圆的好处多多,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立冬吃汤圆的由来。

立冬吃汤圆的由来

古时民间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认为气候转寒,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来保暖,来年才能生机勃勃。因此,自古有着立冬补冬补嘴空的食俗。流行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立冬习俗该属吃饺子。北方西北地区常进补狗肉、牛羊肉等大温大补食品,南方地区多进食鸡、鸭、鱼等清补甘温之味。

而南京立冬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那么为什么立冬吃汤圆呢?除了有以上的寓意外,立冬吃汤圆能帮助我们防寒御寒。

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传统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

立冬吃汤圆好处多多,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季气温寒冷,阴盛阳衰,热量比较足的汤圆就能保证人体充足的供能。南方的猪油肉圆,北方的白糖元宵,里面满是碳水化合物与能量,吃一口暖上半天。

糯米也是一个冬季应景应季的好食物,营养师也证明了糯米在秋冬多吃的好处,糯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是我们滋补养生不错的食材。《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

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实际上,冬季进补,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不宜食用过于燥热的大补之物。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牛羊肉、乌鸡、桂圆、红枣、山药、猪血、糯米等温热食品,抵御寒冷,滋阴潜阳。

立冬吃汤圆要注意什么?

汤圆不宜在早上吃。早上胃肠道功能最弱,而汤圆外皮大多糯米做的,不易被消化,早餐吃易消化不良。吃汤圆时,别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同时减少其它主食摄入量。一般来说吃3个汤圆相当于1两主食。

在进食汤圆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而且每次不能过多,以4-5颗较为适宜,更不能餐餐连续进食。吃完汤圆以后,最好先活动一下,不能马上躺着。另外,汤圆还是应该趁热吃,冷了的汤圆更难消化,但是也要小心不能吃过烫的汤圆,以防口舌烫伤。

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建议应忌食汤圆,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糯米汤圆。建议健康成人吃汤圆也要适量,每天50克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另外,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含大量油脂及糖分高的汤圆。

冬至吃汤圆习俗的由来


冬至吃汤圆习俗的由来

1、冬至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2、冬至吃汤圆御寒滋补又润肺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 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中医历来将汤圆视为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

3、冬至吃汤圆是圆满的象征

远古帝尧的时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岁时节气。到了周朝已有冬节,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的。至汉以后,每年冬至,都有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行事。到了唐宋两代,祭礼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举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汤圆,祀神祭祖,而后一家团圆,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民间习俗,冬至这天吃了汤圆,就长了一岁了。以前,在农业社会,冬至前一两天,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应节的祭品,并准备做汤圆,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浆,压榨水份后,成为「圆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来,把它搓成圆仔,圆仔又分为红白两种,红的叫「金圆」,白的叫「银圆」。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合家围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冬至习俗还吃什么

1、冬至吃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2、冬至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的其他习俗

1、冬至习俗-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L:I溜在许多古籍:卜部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冬至习俗-祭天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北宋时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举行,明清时则在北京天坛的圆丘。圆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圆土丘,它像征着天圆,故用来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