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饮食有讲究

2019-10-12 │ 立夏养生饮食有讲究 立夏饮食养生

立夏饮食习俗有哪些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关于四季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夏饮食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二、立夏的养生食疗方三、立夏要注意什么

立夏饮食习俗有哪些

1、立夏饮食习俗有哪些呢

1.1、盐城称重

盐城境内居民对立夏节颇为重视,这天的饮食有熟煮蛋、熟莲藕、裹粽子、蒸粘饼等等。此外,还有两项特殊的习俗:称体重和吃黄烧饼。

1.2、福州吃鼎边糊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

1.3、江南吃三新

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三新”即樱桃、青梅、鲥鱼。“三新”也有指“竹笋、樱桃、梅子”,“樱桃、青梅、麦仁”,“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在立夏时节,可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1.4、立夏吃蛋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宁波人有立夏吃茶叶蛋的习俗。

1.5、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2、立夏是什么

其实立夏有三层意义的,第一种是天文学所说的夏季正式开始的意思,第二种是我国古代汉族所说的一个节气,第三种是古书记载的物候现象,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时节。立夏节气的由来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3、立夏的由来是什么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

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

立夏的养生食疗方

1、莲子猪肚

原料:猪肚子1个,莲子肉50克,香油、精盐、生姜、葱、蒜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肚子洗干净,莲子(去心)用水泡发,然后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将猪肚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后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均匀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将香油、精盐、葱、蒜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成。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益胃。

2、玄参炖猪肝

原料:玄参15克,鲜猪肝500克,菜油、酱油、生姜、细葱、白砂糖、料酒、湿淀粉适量。

制作:将猪肝洗干净,与玄参同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炖煮约1小时后,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将炒锅内放人菜油,投入洗净切碎了的姜、葱,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中,将酱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兑加原汤适量,以湿淀粉收取透明汤汁,倒人猪肝片中,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明目。

立夏要注意什么

1、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2、饮食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3、精神养生

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4、避免贪凉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

扩展阅读

立夏习俗 立夏有厌祟避蛇的习俗


转眼间春季就已经要结束了,我们也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我们知道节气中少不了很多传统的习俗,那么立夏究竟有什么样子的习俗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这些习俗和注意事项吧!

立夏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殊不知这在旧时,却是一个节日,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重要日子。旧俗立夏日又称立夏节,到了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庆祝仪式。其中五花八门的习俗禁忌,人们多半是知之甚少的。

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

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

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入药,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

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我们在了解传统习俗之后应该多注意哪些养生事项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我们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立夏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养生措施的,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精神调养

人的精神也是需要不断的调养的,尤其是在5月,健康的养生措施也是很关键的。立夏之际,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

饮食宜忌

不同的时节,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措施,尤其是要注意饮食的禁忌。

宜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

立夏习俗 立夏吃什么


立夏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那么在这天人们都会吃什么特色的食物呢?下面给你介绍立夏吃的食物:

第一、立夏经典食物: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二、立夏尝三鲜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

第三、五色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第五、吃软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第六、吃虾面

旧时,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把虾掺入面条中煮食,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

第七、吃“光饼”

福建一些地区立夏有吃“光饼”习俗。

第八、“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 “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以下是立夏的几种风俗:

一、 斗蛋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这日,人们煮好鸡蛋,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相互馈送。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子们斗蛋为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还有的地方,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二、饮食中的健康寓意

相传,立夏这天的饮食,必吃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吃竹笋拄腿,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吃豌豆拄眼,带壳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这些说法,目的都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

三、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一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服人,孟获是心服口服。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因嘱吒之日,正好是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每年立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晋武帝灭蜀掳走阿斗后,孟获依然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并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也就不敢欺侮阿斗。这样,阿斗的日子得以过得清静安乐。

从这一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清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给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就借此习俗,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的习俗


立夏的习俗

1、立夏的习俗要吃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2、立夏的习俗要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看看夏季长了多少,能说明我们的(身体)情况的。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3、江南立夏要尝三鲜

无锡民间的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温州立夏日,家家吃淮百、春笋和青梅。

4、福建闽东地区立夏要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

立夏是什么时候

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春天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种植农作物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则是储藏的季节。那夏天是什么样的季节呢?那立夏是什么时候,立夏就是将要告别了春天,夏天即将来临。

立夏是什么时候,夏天是则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二十四节气歌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立夏这个季节,每半个月是一个节气,比如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一年有四季,一季有三个月,所以说春季是最早的三个月,接下来的三个月就是夏季的。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

立夏习俗 立夏为何称体重


在过段时间就要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了,立夏节气虽然不如一些节气出名,可是也有着有趣的风俗传统,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玩的立夏习俗呢?不要着急,接下来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在立夏节气有着十分有趣的习俗,那就是称体重的习俗,不要小看了这个习俗,它可是大有来头。

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坡从百万曹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

后来周瑜误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

刘备要出征领战,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安全又放心。

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地做了许多蒸饼,装成20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

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欢。

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

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办法:那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赵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称体重的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

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

接着赵子龙高高兴兴地把礼物一一呈上。

但20担蒸饼,已压得不成形了,怎么办呢?

赵子龙灵机一动,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的风俗,立夏家家都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个个称赞说好。

从此,每年立夏,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称小孩和吃塌饼的习俗。

芒种有哪些饮食习俗


二、芒种节气吃什么食物好三、芒种节气有哪些习俗

芒种有哪些饮食习俗

1、芒种有哪些饮食习俗

在民间习俗中,“二月二”花朝节人们会迎接花神,至芒种前后,已近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渐趋凋零,人们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代表“送花神归位”。专家说,这也表示了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来年如期相会,“不过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了”。

此时,由于气候更加炎热,为了适应这个特点,人们在饮食上会以清补为主。在南方,五六月间恰逢梅子成熟,青梅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人们会将其加工后食用,这道工序便是“煮梅”。

“与此同时,北方有吃青杏的习惯,与煮食青梅一个道理,都是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高巍表示,与蒸食新麦面一样,在芒种前后,人们还会把花儿当成食材,做成各种食物食用,比如槐花等等。高巍介绍,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人们都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食材,“‘芒种’的到来也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之用”。

2、芒种饮食要清淡自然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种节气多食用养阴生津食物,如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

3、芒种的食疗食谱推荐

3.1、五味枸杞饮: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入白糖,搅匀即可饮入。

3.2、香菇冬瓜球: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遇用,姜洗净切丝。

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后,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芒种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1、桑椹:中医学认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2、薏米: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祛湿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汤喝。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肿,解毒排脓的功效。两者放在一起,非常适合夏至后炎热潮湿的时段食用。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泡上2个小时,煮成粥。粥好后,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适当地加入糖,或者是食用一些小菜,炎炎夏日,喝上一碗小豆粥,很是舒爽。

芒种节气有哪些习俗

1、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