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养生

2019-10-12 │ 泥灸养生 冬季养生三九灸

灸疗过敏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灸疗过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采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单纯毫针刺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引起艾灸过敏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之法。

1.原因 常见的有以下二种。

(1)体质原因 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2)药物原因 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可引起过敏。

2.临床表现 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表现为: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往往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

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穴位注射常发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则须一至数小时,文献报道最长者达10小时。有因艾灸引起过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疗时反覆出现。

3.预防方法

(1)询问病史 针灸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特别对艾灸有无过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过敏者,亦应慎用艾灸疗法。

(2)慎察先兆 艾灸或穴位注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艾灸疗法或注射。

4.处理方法 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发烧,奇痒,口干,烦燥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每日服20~30毫g。中药凉血消风方剂也有效果。当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时,除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外,可肌注或静注肾上腺素,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扩展阅读

中医灸疗过敏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体质原因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中医灸疗过敏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灸疗过敏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二种:

(1)体质原因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2)药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可引起过敏。

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

表现为: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往往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

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穴位注射常发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则须一至数小时,文献报道最长者达10小时。有因艾灸引起过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疗时反覆出现。

灸疗中毒的效果


灸疗中毒,多见于用药灸条施灸。

1.原因 因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临床表现 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

3.预防方法 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

4.处理方法 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灸罐疗穴保健


在家中自制灸罐配艾叶进行艾灸疗法,操作方便,还不失为一种简单易学的养生法。

艾叶,为菊科灌木状草本植物。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辛,能通十二经。《本草纲目》中称艾叶能灸百病。研究证明,艾叶可通气血、温经络,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灸法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以艾叶配灸罐疗穴,其应用如下:

将艾叶放在手心搓成直径大小约8毫米的小艾球,用火柴点燃后放置在灸罐内,再将灸罐移到关元穴(关元穴为任脉的穴位,在脐下正中线的三寸处)或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处),进行艾灸。

中医认为关元穴和足三里穴是保健穴、长寿穴,经常艾灸可以保证肝、肾、脾三经的协调舒畅。用量宜根据被施灸者年龄、体质的不同,每次可灸2~5个球,每周可灸2~5次。

皮肤过敏灸哪里


皮肤过敏灸哪里

1、皮肤过敏灸哪里

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艾灸该穴可起到调节气血,温经通络,养血润燥和祛风止痒之功。艾灸时采用悬灸,隔天灸1次,施灸时间为20分钟。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此穴善治皮肤瘙痒和内脏湿热疾患,是驱除周身之风的常用穴,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中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还用于过敏性哮喘的灸治。艾灸时采用悬灸,每天灸1次,施灸时间为30分钟。

肺俞穴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俞穴具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功效,对过敏性哮喘有作用。艾灸时也采用悬灸,隔天灸1次,施灸时间为15分钟。

2、艾灸治皮肤过敏的原理

艾灸用到的艾条,是用艾叶制成,艾叶属于温性,能够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所以可以旺盛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可以起到对抗过敏的作用。

3、长期皮肤过敏的危害

影响形象,造成心理精神方面的压力。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一旦出现皮肤过敏,红斑或红疹让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因为不舒服,个人往往用反复抓挠皮肤,造成个人形象的再次随坏。时间久了,不仅个人皮肤情况进一步恶化,形象也会进一步变差。还有面对其他人的指指点点,心理压力变大,失眠、焦虑、不知所措,甚至引发精神层面的问题。

扰乱生活。我们常说按规律办事,皮肤过敏随时会发作,无特定时间。每当瘙痒的时候,人总忍不住抓或者心烦。晚上,夜不能寐,白天没精神,昏昏沉沉,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白天更容易引来他人的旁观,影响个人自信和心情。

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当皮肤过敏引发皮肤黏膜发生过敏时,心肌血管也会扩张,血清渗出,导致心肌间出现炎性水肿,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心绞痛或血压的变化,有致命的危险。虽然这种情况在日常的生活中比较少见,属于长期皮肤最严重的一种危害,但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做到防微杜渐。

皮肤过敏中医治疗

1、湿热内蕴型:湿热内蕴型现象为皮肤发生疹斑、渗出,如果抓破皮疹则有鲜红色的糜烂面,患处可有组织液渗出,干后则形成黄色的厚痂。中医治疗应注意利湿清热、去除肠胃湿热、利肠通便。

2、脾虚湿甚型:皮损部位被抓破后有浅红色或肤色的糜烂,由于渗出液不易干收,所以会形成黄色的薄痂,此型属于脾虚湿甚型。中医治疗宜健脾除湿、加强脾胃运化功能、加强肾气。

3、阴虚血燥型:如果皮肤发生浅红或暗红斑,皮损表面粗糙干燥,上覆有鳞屑,病人口干但不喜喝水,舌质红或暗红,则属于阴虚血燥型。中医治疗的准则是滋阴养血润燥、滋养肺阴、强化脾胃。

如何预防皮肤过敏

春季皮肤大多数都比较干燥,在皮肤干燥的时候,患者应当做好补水的工作,但是补水不可操之过急,否则肌肤在过度干燥缺水的状态下,使用补水超好的护肤品,肌肤大剂量吸收水份,极易出现应急性刺激,发红、刺痛、长痘,从而导致过敏。

在使用化妆品上,患者也不要给皮肤太重的负担,在选择化妆品上最好是使用能够透气的化妆品,如果皮肤的负过重,过度营养也是造成肌肤长痘、粉刺的诱发因素,肌肤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找出问题,再进行科学护理,不要急于求成,往脸上涂各种功效性护肤品。

春季外出的时候最好是带上口罩出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花粉以及柳絮等对皮肤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过敏的现象出现,皮肤过敏的患者在饮食上一定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严重的加重皮肤过敏的现象。

皮肤过敏人饮食上应当多加注意,这些人不可以吃辛辣刺激食物,对于海鲜以及烧烤等食物也应当尽量避免,否则就会加重皮肤过敏的状况出现,在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状况的时候,这些患者也应当做好保湿的工作,皮肤的滋润是预防皮肤过敏的最好的方法。

保健用灸疗 身壮疾病少


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

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灸字早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正如《名医别录》说: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其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6方面: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灸法其性温热,能起到温通活血作用。临床上可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以及中风偏瘫等。

回阳复脉,温中散寒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下、夜尿频数等,均有良效。

调和营卫,升阳益气温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可治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经常用于伤风感冒或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别是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个疗程(10天为1疗程),可增强体质、密固肌表,预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会、中脘、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

培补元阳,预防疾病秋冬季节常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之作用。临床证实,灸足三里、气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之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如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两穴,能预防中风的发生;隔姜灸神阙穴(肚脐)15~20天,可使脾胃增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以畅行,从而达到益寿保健之目的。又据报道,用艾灸足三里等穴,可治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改善患者虚弱症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扶补正气的目的。

健脾祛湿,疗痹止痛灸法有温经气、散寒邪、除湿气、止疼痛的作用。对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的痹证,以及年高体弱、气血虚亏、寒湿凝重的腰痛和脘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灸法,性温热,能散寒凝,如痈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已熟者令其速溃。对年高体弱、气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灸法还有使白细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强以及减少炎症渗出的作用。

总之,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应用了保健灸法后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据临床报道,现代已将灸法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ED(勃起功能障碍)、阳虚便秘、痛经、盆腔炎、面瘫、颈椎病、偏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主要是对缺血性中风)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数十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寒冬抗过敏茶疗方


寒冬很多人的体质都会下降,尤其是许多过敏性体质的人群特别容易引起感冒咳嗽鼻炎等症状,那么如何改善过敏体质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对症推荐3款茶疗秘方,调理身体抗过敏功效特别好,一起来看看吧。

寒冬3大茶疗秘方 抗过敏助健康

天气转凉,让原本就有过敏体质的美眉们,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要开始哈啾、哈啾个不停了!加上潮湿气候,过敏原处处是,要让过敏症状完全解除,似乎不太可能。有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在生活上多注意小细节,懂得用简单茶饮调养,就可以助你舒缓过敏的不适!

问题1 老是打喷嚏、流鼻水

主要症状:过敏性鼻炎。 中医论症:肺虚。

鼻子过敏的你,一定经常受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所苦,这些症状又跟感冒很像,所以老是以为自己感冒了。建议你,营养均衡很重要,适度的运动也能增加抵抗力,减轻过敏反应。

建议茶饮

材料:粉光参5g、红枣12g、核桃仁12g、生山药80g、水1000c.c。

作法:将粉光参、红枣、核桃仁,一起放入锅中 ,加入1000c.c.的水煎煮,水滚后转小火煮20分钟,继续加入山药再煮15分钟。

喝法:可以当作茶饮料,早、中、晚温服(里头的红枣、核桃 仁、山药也可吃)。

功效:具有补肺益气的的功效,可以减缓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问题2 皮肤老是长一些有的没的?

主要症状:过敏性皮肤炎。 中医论症:脾虚+肾虚。

每到换季,皮肤就开始长一些大大小小的疹子?尤其常常发现皮肤老是干燥又搔痒难耐,想抓,又怕留疤?建议你,平时多擦些保养乳液,如果真的痒得严重,也不要排斥看医师擦药止痒唷!

建议茶饮

材料:党参4钱、黄耆5钱、白术4钱、龙眼肉5钱。

作法:将所有的材料捣碎,放入保温杯中,冲入500c.c.沸水,盖焖约30分钟即可。

喝法:可以当作茶饮料随时服用。

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安神,最适合气虚头晕、饮食欠佳、四肢无力及体质虚弱的人。

问题3 常常咳嗽,却不容易好?

主要症状:气喘。 中医论症:脾虚+肺虚+肾阳气不足。

气喘是过敏体质最令人伤脑筋的症状,最常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又难断根,严重时,还可能危急生命。。。。建议你,平常最好少碰已知的过敏原,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念、作息规律、心情愉快,也有很大的帮助喔!

建议茶饮

材料:桂圆3钱、红枣3个、桂枝或肉桂5分。

作法:将桂圆及红枣拨开,加上桂枝或肉桂都可,再放入保温杯中,用600c.c.的热水冲泡即可。

喝法:可以当作茶饮随时服用。

功效:可温阳补血以及安神,如果体质相当虚寒,会感觉冷是由体内散发出来,可以把桂枝改用肉桂,有补肾温阳气的作用。

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牛奶、黄豆、花生、蛋和鱼、核果类、甲壳类海鲜(如虾蟹)、面粉等。现代食品工业发达,也有一些人因为食品添加剂而过敏,例如色素、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这类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如蜜饯、金针和一些糖果,过敏患者还是少吃为妙,以免诱发哮喘。此外,有些食物不一定要食用,即使只有接触,也可能造成皮肤发痒、红肿的过敏反应,例如香蕉、酪梨、奇异果、栗子、木瓜等。

避免过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每当逢年过节,过敏体质人群常常只能望梅止渴。其实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改善过敏体质。过敏体质,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了异常的反应。

最新的研究表明,过敏体质的形成,以及过敏的发作,都与机体内“健康杀手”——自由基过多地堆积有关。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品滥用及辐射问题,都会直接造成自由基在体内的堆积。国外过敏研究机构通过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达到逐步改善过敏体质,使过敏原与机体的不良免疫反应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还通过服用OpC保护过敏参与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使它们难以释放过敏反应介质。

过敏体质饮食上应注意的事项

过敏体质的人要尽量少吃加工或精制的食物,尽可能少吃糖类,避免高油、高热量。吃对营养也很重要。

确认你吃的食物里,是不是富含可以降低过敏机率的下列营养素∶omega-3脂肪酸(鲑鱼、沙丁鱼等鱼类)、蛋白质(包括鸡、鱼、豆荚类,但黄豆是常见的过敏原)、抗氧化物(水果蔬菜,例如绿色蔬菜中有维生素C,深色有色蔬菜中有β胡萝卜素)。

另外,过敏的人不要喝冰水,中医甚至主张不要多吃凉性食物,以免刺激诱发过敏。

饮食治疗方法

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中药治疗皮肤过敏

中药治疗皮肤过敏比起西药在治疗皮肤过敏上有优势,因为目前的西药都是一些抗组胺类口服药,或者是激素类的外用药,对身体和皮肤的副作用很大,而中药就相对温和。在此把中药药方贴上来,希望对一些朋友有所帮助。

中药治疗皮肤过敏方:

苍耳子、地肤子、川弓、红花、白英。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过敏症、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苍耳子功能主治:

1.发汗解表 可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常与解表祛风药同用。2.通鼻窍 用于各种鼻炎、副鼻窦炎、上颌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3.散风祛湿 可用于皮肤痒疹及风湿痹痛。

2.地肤子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过敏。

小贴士:吃中药的禁忌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可以喝水。3不吃辛辣生冷。

总结:过敏体质怎么办?我想大家通过小编以上的介绍,已经知道如何改善这样的体质了。那么不妨就试试小编推荐的这些药膳茶疗方法吧,同时小编推荐的中药治疗皮肤过敏方法也很好,都可以试试的哦。

晕灸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1.原因

关于晕灸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1)体质原因 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多见。

(3)体位原因 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

(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2.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以下三期。

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

3. 预防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针的预防: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其实同样适于晕灸。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

(1)心理预防 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

语言诱导:施灸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灸刺。

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2)生理预防 饥饿患者,灸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最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

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

4.处理方法

(1)轻度晕灸 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2)重度晕灸 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太阳灸腰痛灸的作用


针灸是中国一项非常古老的医学,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先人们用针灸穴位的方法治疗疾病、解除病痛。针灸治病的方法,是采用金针或者艾灸的方法,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太阳灸腰痛灸,则是由针灸治病的方法细化而来,是专门用于治疗某项特定疾病的方法。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阳热偏盛,治宜清胃泻火,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针刺泻法。

   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阳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刺泻法,并灸。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

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阴阳相和,阴阳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太阳灸腰痛灸的针灸方法,也采用的传统中医学说,通过刺激不同的穴位,来达到采阴补阳的效果,让人体保持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通过太阳灸腰痛灸的使用,可以使到那些体质较寒的患者的体质不那么具有寒性,还可以改善肾脏的功能。

“美容灸” 灸出健康好气色


好的气色往往反映出健康的身体状况,针灸科医生指出,只有脏血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焕发。出现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皱纹时往往需要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淤通络,艾灸以下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您从内而外调出好气色。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膈俞先找肩胛骨,也就是常说的翅膀骨,它的内下角跟第七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条线的中点就是膈俞穴。

肝俞在膈俞下面两个锥体,大约2.5厘米。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溪在手指从脚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捋,跟腱前的凹陷处。

水分脐上1寸。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和小便不利。

脾俞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艾灸这个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对消除水肿有效。

三阴交在内脚踝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这是女性的常用穴,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

医生建议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时间以10 ~15分钟为佳,艾灸距离穴位3 ~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节气灸


节气灸天人合一的典范

一、节气的含义节气是中国农历的一部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节气的来历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为变化特征。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三、二十四节气划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有六个,每个月有两个,前者为节气,后者为中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5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每个节气的命名也很有意思,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所以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夏冬有二至,夏至、冬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但也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其它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按先后顺序分别是: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下面是一首节气诗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节气对人体的影响节气是由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转规律产生而制定的,是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以及其他星体的空间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同时造成宇宙能量的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节气前后波动最大。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言:二十四节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侯,气亦同,合有七十二侯,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也。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天的变化自然影响人体,而节气对人体影响有两个方面:1、由于节气前后气候变化比较大,一个人如果有旧患或宿疾,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就弱,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据医学统计,心脏病、中风、哮喘等疾病多发于节气前后和半夜。因为当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超过身体的应变能力时,人就会生病。这正是《黄帝内经》所讲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2、 由于宇宙能量在节气前后变化较大,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干预,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节气灸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的典范。通过做节气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这样,当外界环境及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五、节气对不同地域的影响节气是中国农历的内容之一,它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国中原地区,所以准确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季节变更和气候变化。但并不是说它只影响和适用于中国中原地区或者中国,因为节气是由太阳、地球、月亮及其他星体的运行规律而产生,所以其宇宙能量的变化同时影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不分南半球北半球,也不分东半球西半球。

六、灸法、节气灸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和艾叶的温经散寒止痛作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孟子离娄》也曾记载: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灸法不但对寒性疾病和虚证有很好疗效,同时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灸法也有多种形式,有艾条灸、艾柱灸、药物灸、三伏灸、节气灸等等。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灸法常常能获得奇效。节气灸就是利用节气这个特定的时令节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选取不同穴位进行灸疗的特殊灸法。

七、节气灸的作用节气灸是利用燃烧着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得温经止痛作用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建立人体的平衡系统与大自然的系统相适应,从而治愈疾病、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八、节气灸的临床应用节气灸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疗,还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节气灸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内科疾病:治疗与预防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胃痛、胃胀、腹泻、呃逆;糖尿病、肥胖病、胆固醇高、甲亢;阳痿;慢性肾炎。外科疾病:颈椎病;急、慢性腰扭伤;各种关节炎;荨麻疹(风瘼)。妇科病症: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儿科病症: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小儿发育迟缓。五官科病症:过敏性鼻炎(鼻敏感)。李烨森著

什么是脐疗_脐疗的好处


导读:什么是脐疗,脐疗的好处。中医里面有一种疗法叫脐疗,那么什么是脐疗?脐疗的好处,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脐疗

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脐(即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经穴,与经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为经之海,因此刺激此穴对五脏六腑具有调节作用),又因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它所支持的脏器以及血管包括模隔膜、肝、脾、胃、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脐疗的好处,一起来看看。

脐疗的好处

1、健康方面

快速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特别对体质较弱、失眠多梦、寒性胃痛、腹泻者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2、养生方面

微热的气流从脐部扩散到整个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使人精神身体都有无比的轻松、舒适、精力充沛。

3、美容方面

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能改善面部苍白、暗哑的现象,预防和淡化因循环不畅引起的色斑、暗黄等皮肤问题。

4、治疗方面

特殊的给药方式,使患者气血充盈,颜容光彩,诸疾不生,体健身轻,延年益寿。

脐疗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脐疗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脐疗注意事项

1、治疗前先用75%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皮肤有破损者,最好不要使用脐疗方法。

2、取仰卧位,充分显露脐部,用药后外敷纱布或胶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或将药直接放入布袋内,以防药物脱落。

3、脐部皮肤娇嫩,如药物刺激性较强,或隔药灸脐次数较多时,宜在用药或治疗前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小儿尤应注意。

4、由于脐疗药物吸收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不必紧张。

5、用药后宜用消毒纱布、蜡纸、宽布带盖脐,外以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封,个别患者会对胶布等过敏,可暂停用药,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继续。

6、本法宜在室内进行,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体虚者、老年人、小儿尤应注意。

7、本法用于小儿时应妥善护理,嘱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以防敷药脱落。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过久。

以上就是一些脐疗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脐疗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