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脏养生

2019-10-12 │ 冬季心脏养生 心脏冬季养生

专家:五类人群需警惕冬季心脏性猝死

秋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大,冬季猝死率比夏季高。专家提醒,IT业人士、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士等人群是猝死高发人群,在冬季需要警惕心脏性猝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中心主任周胜华教授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除了冠心病等疾病,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是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

冬季气温低,人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血管会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同时,天冷时人们活动量减少,当突然增加活动量时,心脏负荷大大增加,全身血液心血管循环系统超过负荷,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专家提醒,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士、IT业人士,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士等五类人群是猝死高发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脏性猝死。这类人群一旦剧烈运动或过度紧张,血液循环差,心脏功能跟不上就可能导致猝死。尤其是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进行晨练时,应注意保暖,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受到寒冷气候刺激,在剧烈运动中心脏等负荷加重。

专家指出,心脏病猝死高危人群如果年过40,最好随身携带心脏急救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心脏性猝死发生后,如果在5至6分钟内有效抢救,抢救成功率较高。

扩展阅读

房颤会导致死亡吗,心脏性猝死很常见


房颤最常见的就是会引起患者死亡的现象,这就是出现了心脏性猝死,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房颤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脑动脉栓塞,心功能不全,因此要及时处理治疗。

一、房颤会导致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二、房颤的并发症还有

1.脑动脉栓塞: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著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清淡饮食充足睡眠 八件事预防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人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很少有人能幸获生机,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无症状的社会中坚力量而言,更要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1.远离三高

三高、吸烟、酗酒、患有糖尿病、有冠心病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者,上述人群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平时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病情,包括定期检查心脏、测量血压,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

2.戒烟

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两倍,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损坏动脉内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心肌缺氧。

3.限酒

最新研究表明,当女性饮酒量每天超过2杯时,心脏性猝死的风险会增加15%。

4.规律运动

但不能过度,因为剧烈运动也是诱发猝死的因素之一。

5.清淡饮食,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持续过大的心理压力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对于毫无症状的猝死者来说,往往伴随很大的心理压力。要做到作息规律、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过于激动。

6.控制体重

五类人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久坐不动、暴饮暴食这些对心脏不好的坏习惯已经被大家熟知,但其实还有一些易被忽视的习惯也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据美国MSN网站近日报道,下面五种人要格外警惕心脏病。

常堵车的人。德国一项研究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2倍。专家分析,遇到路面拥堵时,精神会高度紧张,肾上腺皮质醇浓度增加,心跳加快、心肌疲劳,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生。此外,堵车严重的地方也是重污染地带,空气中充斥着大量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所以堵车时最好不要打开车窗。

孤独的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卡西奥波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成果时说,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可能造成抑郁症。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从而使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达到正常人的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

不吃早餐的人。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经常不吃早餐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2184名志愿者进行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肥胖,腹部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这些都是心脏病的诱因。从小不爱吃早餐直到成年的人,30岁就开始向心脏病发展了。原因是不吃早餐的人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膳食纤维、维生素吃得不够。此外,他们用餐时间很不规律,是生活方式混乱的典型代表。

秃顶的人。研究发现,头顶容易掉发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额前脱发、发际线后退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28%。研究认为,男性脱发与睾丸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而睾丸激素的分泌会影响心脏细胞。

住机场附近、闹市区的人。瑞士一项大规模的新研究表明,飞机噪音水平和时长都会使致命心脏病危险增加。与日常接触噪音不足45分贝的人相比,日常接触噪音超过60分贝的人,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30%。在高分贝噪音下生活15年以上的人,心脏病死亡危险会增加50%。研究也发现,居住地距离交通繁忙马路100米以内,同样会增加心脏病危险。

警惕10大日常细节 导致心脏猝死


导读: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这人也就彻底完蛋了,而心脏病也就成了人类最大的健康杀手。不管是什么样的心脏疾病都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那么心脏病可以预防吗?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会导致心脏猝死呢?

警惕10大日常细节 导致心脏猝死

心脏对于人的重要性,相信不用说也很多人知道了。对于心脏的保护你又了解多少呢?每年心脏猝死因突发性强、治愈率低,成为夺取生命的主要杀手。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可能会成为猝死的直接导火索,以下的10个生活小细节,请你多多注意。

1.久看电视喝浓茶

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老人的生活状态。《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表明,哪怕是身体健康的人,长时间看电视也可能会有致命后果。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那些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为28%。如果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老年人每天看电视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刺激心脏。

2.过度疲劳后桑拿

身体感觉到极度疲劳时蒸个桑拿,是不少中老年男性热衷的休闲方式。实际上,桑拿房里过高的温度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在疲劳的状况下大量饮酒后再蒸桑拿,这种情况最危险。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蒸桑拿,一旦出现恶心、心慌、心跳过快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

3.棋牌室里抽烟

烟雾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是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进而猝死的危险因素。专家强调,打牌的人常常烟不离手,再加上多数棋牌室空间狭窄,通风不好。尤其是年龄大、血压高、身体衰弱的中老年人,一旦身处其中过久,导致生病甚至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4.酒后喝咖啡

饮酒后喝一杯咖啡来醒酒,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徐成斌解释说,酒后再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因此,饮用38度以上白酒超过50毫升的人,酒后不要喝咖啡,喝了少量酒的人,喝咖啡最好不超过一杯(200毫升)。在饮用白酒3060分钟、葡萄酒13小时之内,不要喝咖啡。

5.清晨一骨碌爬起床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徐成斌告诉记者,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所以,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分钟之后再起床。

6.雾天长时间在户外晨练

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雾天,老年人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万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7.愤怒时暴饮暴食

易怒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很大。人在愤怒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增加让血管收缩的激素,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美国心脏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过度进食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加危险。

8.运动后洗冷水澡

锻炼到大汗淋漓后,淋上一个冷水澡,会觉得身体特别舒坦。但此时,也是心脏最脆弱的时候。锻炼后,体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突然遇到冷水的刺激,会使全身血管急速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肺的负担,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心脏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脏病。所以,在运动出汗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特别是老年人,更不要轻易尝试冬泳等锻炼方法。

9.蹲便后猛起身

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余振球表示,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10.堵车时开车窗

堵车时开窗很可能让你心脏受损。德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陷于交通堵塞后一小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3。2倍。驾车时高度紧张会促使心跳加快、心肌疲劳,容易诱发冠心病。再打开窗户,脏空气就会携带着大量污染物迎面扑来。不仅伤害心脏,也会殃及到肺。所以一旦遇上交通拥堵,最好也不要开窗透气,使用车辆内循环系统为宜。

10种美味食物 助你预防心脏病

如今,心脏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以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预防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可到底怎么才能预防呢?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饮食能够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尤其结合健身锻炼以及维持理想的体重,效果会更加明显。在每天的饮食中,到底哪些才是真正最有利于心脏健康与强壮的食物呢?


孩子间歇性低烧需警惕


孩子在成长发育期间身体抵抗力比较低下容易出现一些身体疾病,而孩子出现间歇性低烧也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情况下间歇性低烧是指孩子反复出现低烧的情况,容易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身体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是导致脑部疾病。

孩子间歇性低烧需警惕

较难适应外部环境,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或者退热后温度又急剧回升,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反复发烧。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病毒、细菌侵入身体,诱发呼吸系统或肠胃部感染,从而产生发烧。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明原因发热

全部的不明原因的发烧患者。

一般来说,临床医学上还采用发烧的狭义意义。发烧时间连续超过3个星期,患儿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通过细致的查问病史、身体检查以及寻常的实验室检查仍然不能确定发病原因。

2、非感染性发热

不是由各类传染疾病诱发的,而是由各式炎症等导致的身体体温调节中枢系统的混乱,或者是各式原因诱发的身体产热较多、释热较少,从而产生身体体温上升,异于正常体温的情况。

3、中枢性发热

这也是儿童反复发烧的原因之一。该原因就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发生病态改变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混乱,从而产生发烧现象。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较易出现高热或者退热后温度又急剧回升的情况。脑部疾病伴随着高热时很可能属于严重病例,大多数患儿是由于脑部炎症、泌尿系统或肺部受染所引起的。此外,对于无法解释的中度身体体温上升,短时间内无法查出感染源或感染缘由的患儿,不可随便认定为中枢性发热。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1、低于38℃-物理降温

患儿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时无须使用药物治疗,而使用物理治疗便可。常见的物理治疗有多喝白开水、泡温水澡、贴退热贴等,可有效降低身体温度。

2、38℃~39℃-药物治疗

此时,家长需时刻关注宝宝的身体体征,以便及时治疗。对于患儿来说,如果体温高于38℃,那么便需要进行药物处理。建议咨询医生意见后喂食。

3、超过39℃-医生指导用药

当患儿身体温度高于39摄氏度时,就处于高烧阶段,需采用西药治疗。须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用药必须要在医师的专业建议下才可进行,要特别注意用药的份量,另外还需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五类人群不宜吃鸡蛋


导读: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鸡蛋的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最需要的完全蛋白质,其中的脂肪、铁、钙也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鸡蛋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都是我们身体迫切需要且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但营养丰富的鸡蛋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也并非人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以下五类人群不宜吃鸡蛋。


五类人群不宜吃鸡蛋

肾脏病患者

肾炎患者肾功能和新陈代谢减退,尿量减少,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全部由肾脏排出体外,若食用鸡蛋过多,可使体内尿素增多,导致肾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尿毒症。高血压晚期患者食用鸡蛋会引起肾中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害和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应慎吃鸡蛋或遵医嘱。

高热患者

鸡蛋中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进入机体可分解产生较多的热量,这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特殊动力效应以蛋白质效应最大,增加热量的效应可达30%左右。故发热患者吃鸡蛋后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如同火上浇油,于退烧不利。

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较多食用蛋黄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康复。因蛋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需在肝脏代谢。肝脏的负担过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复,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黄。


初产妇

坐月子期间常以鸡蛋为主食,但吃鸡蛋并非越多越好。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内体液不足,消化能力随之下降,若产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负担,这时应以吃半流质或流质为宜。有些产妇为了加强营养,一天吃很多个鸡蛋,其实这对身体并无好处,产妇每天吃3个鸡蛋就够了。

蛋白质过敏者

有些人吃了鸡蛋后会胃痛,或出现斑疹,这是对鸡蛋过敏引起的。鸡蛋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与胃肠黏膜表面带有抗体的致敏肥大细胞作用,即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斑疹等过敏症状。因此,此类人群不宜吃鸡蛋。

男人也需警惕 五种“女人病”


女人病怎么会缠上一个大男人呢?专家指出在疾病谱上,很多号称女人病的,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要警惕女人病。

A、情绪影响,男人也得乳腺病

真相:别忘了,男人也有乳头和腺组织,当然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病。男性乳腺癌其发病率是女性的1%,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男性胸部比较平坦,乳房组织比女性较少,就算只长了2-3厘米的肿瘤,癌细胞也会在较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侵入皮肤、肌肉、腋下淋巴结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

人们对男性乳腺癌的防范意识差,常规体检项目中也没有涉及到男性乳腺检查,很多人一经发现就已经是晚期了。

原因:

1、过度饮酒导致肝炎,使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而肝脏承担着男性体内雌激素的分解、排泄任务,肝功能不全会使体内雌激素的灭活明显减低甚至丧失。雌激素在体内的累积、促进乳腺的发育,以致引起乳腺疾病。

2、

经常食用添加了雌激素饲料喂养的禽类、肉类、鱼类会导致雌激素在体内累积,干扰和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平衡,为乳腺疾病发生提供了条件。

3、还有一些药物如果使用量不当,也会诱发乳腺疾病,如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雷米封,其化学分子结构与雌激素的分子结构十分相近,对人体所起的作用也类似于雌性激素。

应对:

1、

五类人群易患脂肪肝


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成为最易患脂肪肝的5个职业群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乙肝等传染病肝病控制得越来越好,但脂肪肝等生活方式引发的肝病发病势头却很猛,调查显示:体检人群中40至49岁的男性脂肪肝发病率最高,达28%;而在大城市里,脂肪肝发病率一般在15%左右。不过,查出脂肪肝之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人寥寥无几。

以我们中心为例吧,脂肪肝人群的绝对数量应该是乙肝患者4倍,但目前来中心就诊的肝病患者中,只有5%是脂肪肝。北大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说,实际上这个比例应该达到20%甚至更高。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脂肪肝应该是肝脏上包着一层黄油,其实,脂肪肝是肝细胞里已经有油腥了。专家解释说,肝脏不仅有消化的功能,它还有重要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肝细胞里面有油了,肝脏的功能肯定会受影响。所以,脂肪肝不是一个小问题,长期不控制的话会导致比较重的肝损害。

脂肪肝潜在人群包括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网民,心理压力大、长期静坐、睡眠不足、应酬频繁的白领,经常饮酒过量、吸烟成瘾的成功人士等。导致脂肪肝发生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肥胖,但是太瘦、营养不良也有可能导致脂肪肝;喝酒、药物等也可以导致脂肪肝。如果是单纯的脂肪肝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调节得到缓解,一旦进展到脂肪性肝炎,就属于病态,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专家提醒说,由于肝脏本身储备能力很强,即使发生了轻度的肝损害,一般患者都没有感觉,等到有感觉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所以一旦体检做B超时发现脂肪肝,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可以查一下转氨酶和转肽酶。据了解,目前在脂肪肝门诊中,采用的多是运动处方、饮食处方、药物处方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治疗。实际更重要的,还是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类人群应警惕腰椎病


今年的夏天来得特别快,几乎在一夜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集体入夏。夏季为腰椎病的高发时节,腰椎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仍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

四类易发腰椎病人群

1、久坐一族

久坐族如白领、设计、编辑、会计、电脑操作员、教师等,是腰颈椎病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由于此部分人员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又缺乏活动锻炼,长期的熬夜、甚至生活规律混乱,故此导致肌肉无力,如果再加上夏天冷热交替过于频繁,极易加速椎体的退行性病变。

2、司机一族

开车带给我们的是便利,但长期久坐,加上开车对自身的颠簸,已使颈腰椎疾病缠上开车族,有一些司机经常把车内温度开的很低,这对经常劳累的脊柱伤害很大的。数据显示,整个夏天患颈椎病的司机甚至已占到整个颈椎病患者的20%以上,因此建议司机多开车窗换气,尽量少开空调。

3、冲凉一族

夏天白天时间长,给人们留下很多运动的时间,很多人喜欢运动之后回去用凉水冲洗,这样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脊柱在突然的刺激之下很容易引发颈腰椎病,因此医师建议大家运动后先等到身上的汗水退去之后再去洗澡。

4、重体力劳动一族

重体力劳动,对人体颈腰椎牵引力度大,因此导致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干重体力活的人更容易患上颈腰椎病。据统计,在骨科门诊里,腰颈椎病人占40%以上。

TIpS:预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

体力劳动者、司机、运动员、老年人可进行预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轻轻扣打腰眼处,或用双手握拳,用手背骨节按摩腰眼处,也可用双手捏腰眼处肌肉,上从两臀后尽屈处开始,往下捏至骶骨下端,往返10次;捏时两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腰肌捏起,大拇指从上往下推,下面食、中指往下搬,让肌肉滚动起来,每日捏1~2次。

专家提醒长假出游防五类疾病


过度疲劳、活动频繁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在此,专家提醒市民,需特别防范四类疾病的发生,以度过一个欢乐愉快的假期。

中老年人需提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病例:小张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带老人出去游玩,去年十一终于如愿以偿,带老人出游黄山。起初几天,老人身体状况还好,就是有些疲劳,到了第四天,其父出现头痛的症状,因平素身体健康,一家人都认为他是累着了,没有及时到当地医院就医。返程当天,在火车上老人突发呕吐、昏迷,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就近送往医院抢救,经CT检查是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老人落下偏瘫后遗症。

专家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康津伟主任讲,其实,历年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他说,十一期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初秋气温变化大,特别是一场雨后,会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此时,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人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出现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冠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受寒冷刺激而导致血压的突然升高,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高发季节,而忽视初秋时节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或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三是节日期间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或情绪激动所致。

支招:康主任提醒市民,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假期出游,一要注意保暖,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二要与往常一样生活要有规律,要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清淡饮食,建议出游时一定带上平常服用的药物,最好带上一个便携式电子血压计。三要不贪累、更不要逞能,特别是在爬山等剧烈运动时,要有节制地适当运动,并保证充分休息。一旦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家人千万不要慌张,特别是对晕厥患者,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或摇晃病人,最好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有冠心病史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在当地导游帮助下,及时呼叫急救电话120,去医院救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避免复发

病例:69岁的李大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每年初秋受凉后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但在药物的维持下,病情尚稳定。去年十一过后,老同学们相约到山东旅游一趟,怕路上发病李大爷并不打算去,但老友一再劝他,最终还是高兴地随大家出发了。火车上休息不好,下火车后天气偏冷,当晚就出现了鼻塞、咳嗽、气喘的症状,开始李大爷服着随身带的药物还能够勉强支撑,但2天后症状越来越重。出现了甚至不能活动和平卧,只好在当地住院治疗。专家说:四中心医院呼吸科李立宇主任说,每到秋季,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就容易复发,受凉、感冒、吸烟、疲劳常常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加、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的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加重,患者的痰量会有所增多,黏稠度会增加呈黄色脓性,甚至痰中带血,一旦并发肺气肿,还会导致呼吸困难。

支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游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二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四是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五是注意卫生,勤洗手。六是远离吸烟的环境。

过敏患者当心过敏性鼻炎复发

病例:10岁的娜娜去年十一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海南游玩,不知是对什么植物过敏,刚到那,娜娜就出现频繁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稍缓解,但晚上娜娜因严重鼻塞根本就不能平卧,其母只好夜夜抱着她睡,七天假期根本没有玩尽兴。专家说:四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徐开旭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一般在春秋季为发病高峰。与气候多变、温差变化大及空气中的花粉、粉尘等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近期在检查出的过敏源中艾蒿排在首位,该物质多存在于城郊结合部。此外,螨虫、粉尘等过敏源也较多。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